关珊珊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都是中国人民的精神之源。当前,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P1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的倡导都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追根溯源。
第一,富强。国家的富裕强盛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战国时期,荀子著有《富国篇》《强国篇》等专论,就富国强国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并在其中探讨了富国强民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到了汉代,《淮南子·主术训》论述了“天时”“地利”“人和”如何作为“富国利民”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富国强国”作过多种思考和论述。
第二,民主。“民主”意为让人民当家作主,它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管仲在《管子·霸言》中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3]《荀子·王制》篇中讲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4]这一思想再次强调了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权存亡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民主”,既吸收和借鉴了传统文化中民主思想的合理成分,又结合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
第三,文明。中华民族历来都是礼仪之邦。关于“文明”的阐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贲卦·彖传》讲道:“文明以止,人文也。”[5]其中,“文明”的释义更倾向于道德规范和伦理,意思就是通过“文明”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清代学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讲道:“辟草昧而致文明。”这里是把“文明”作为“草昧”或者“野蛮”的对立面提出,这一阐述与当前的“文明”相一致。
第四,和谐。在自然观方面,《礼记·中庸》中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在人际关系方面,孔子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国家治理上,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处理国家关系方面,儒家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正是对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的继承和弘扬,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自由。在传统文化中,尽管没有关于“自由”的明确表述,但是一些思想家在反对封建思想束缚的过程中,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儒家提出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思想,提出人们可以追求自由,但是不能逾越规矩。道家比较强调自由,但是他们认为的自由不是没有限制的,老子认为应该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追求自由。
第二,平等。古代中国等级森严,社会不公屡有发生。一些思想家在反对等级制度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平等”的思想和主张。《商君·赏刑》中提出的“刑无等级”体现的是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体现的是人人平等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尽管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但是其中蕴含的反对剥削和压迫,反对贫富对立的思想对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公正。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公正的描述。《礼记·礼运》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表达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论语·子路》中提出“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主张统治者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朱熹提出“惟公然后能正”。可见,古代先贤早就把“公正”作为处理问题、接人待物的价值准则,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遵循。
第四,法治。“法治”是中国历史上早已倡导的政治主张,它起源于先秦法家。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曾提出用严刑峻法治国;管子强调“法令”是治国之本;韩非倡导把“法”“术”“势”三者结合运用。到了汉代,统治者意识到了严刑峻法的局限性,因此提出“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思想,主张以“德治”为主,“刑罚”为辅。这一思想为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第一,爱国。爱国是植根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最真挚的情感。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无不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敬业。从孔子的“敬事而信”到朱熹的“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勤勉精神,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敬业思想。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了无数敬业的模范,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遍尝百草的神农氏、忍辱负重写出史家绝唱的司马迁,敬业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
第三,诚信。儒家把“诚”理解为自然法则,即“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更把“诚”提到“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地位。孔子提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北宋程颢更把“诚”与“信”结合起来,强调:“诚则信矣,信则诚矣。”这是说,诚中有信,信中有诚,两者不可分割。由此可见,古代先贤都十分重视诚信之德,把诚信作为处世之道、立身之本。
第四,友善。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也就是“爱人”。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积极方面立论,认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墨子指出“兼相爱,交相利”的重要。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认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应当推己及人。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富强”目标克服了传统文化中“国富民强”的局限性,提出要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可见,今天所强调的富强超越了传统文化的狭隘性,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基础,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富强之路。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反映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中国共产党吸收了其中的合理成分,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民主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它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升华。
最后,和谐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出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强调把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和谐社会的概念对外延伸,又提出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可见,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是对传统和谐观的传承与创新。
首先,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这里强调的自由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认为自由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除了阶级剥削,使劳动人民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民群众享有广泛而充分的自由,要结合现阶段的国情,在充分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的自由。
其次,平等是社会稳定之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平等是每个人内心最深切的渴望。今天所倡导的平等是真正的平等。人人都能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无论是在经济生活还是在政治生活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最后,法治是社会保障之盾。作为“四个全面”之一的全面依法治国,彰显了法治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的法治实践,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更是今天依法治国的基本遵循。我们所强调的法治结合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首先,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是一种家国情怀,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深厚感情,更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许多国家制定宪法时,都把爱国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写入宪法。同时,我们今天讲爱国,不仅要爱故土意义上的祖国,更要爱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中国。
其次,敬业是公民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敬重,同时也反映了公民对职业的一种价值观念。敬业精神表现在平时就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作为一名教师,你能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一名军人,你能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这都是敬业精神最生动的体现。
最后,友善就是让世界充满爱。传统文化的友善强调用仁爱之心接人待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友善、互助、有爱的社会关系变得异常珍贵。今天强调的友善,不仅指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团结互助,更指友善之心的外化,也就是要善待他人、善待万物、善待自然,从而建立起更加和谐有爱的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是以“软约束”的形式规范个体的行为,如果没有“硬约束”的制度保障,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首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各种法规、章程、制度,使社会主义核价值观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落细、落实、落小。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地生根。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制定各行业、各阶层群体遵守的具体行为准则,增强不同职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践行的积极性。最后,建立公正合理、操作性强的奖赏机制,使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提升学习和行动的自觉性。
全民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首先,学校教育是主阵地和主渠道。它是国家为适龄人群提供的教育,包括学前教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多个层次。要按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把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的不同领域,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其次,家庭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础环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到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跟孩子共读传统文化的书籍,并以身作则,践行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做孩子优良道德品质的引路人和榜样。再次,社会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关键环节。在社会中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发挥报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主导作用,发挥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的辅助作用,打造多元化的宣传平台,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渠道,让社会弘扬的真善美成为每一个人行动的指南和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学习的目的在于效仿和践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通过具体可行的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可以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国家每年评选的“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和“最美”人物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要以榜样的力量带动身边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人们在生活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次,可以传统节日、党史国史的重要纪念日为契机,以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平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亲身的观察和体验,可以使民众的领悟更加深刻,激发爱国情怀,提高人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最后,可以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在各单位、各阶层中,举办各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活动或者各类志愿者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和征文,不断拓展学习和践行的渠道和平台。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只有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彰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