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丽,张艳玲,黄东晖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临床上,通常将时间超过8周以上且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咳嗽称之为慢性咳嗽[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60%的咳嗽患者在治疗后仍有持续症状[2];咳嗽患者在专科门诊患者中占80%左右,其中慢性咳嗽约占1/3;慢性咳嗽在全球的总患病率约为9.6%,呈日益上升趋势[3]。咳嗽作为肺系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影响。西医治疗慢性咳嗽主要针对病因或对症治疗,疗效不理想,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慢性咳嗽可归属中医学的“久咳”“久嗽”或“顽固性咳嗽”的范畴,常涉及五脏六腑。《素问·咳论》所载“久咳不己,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是对慢性咳嗽病机的高度概括。久咳总因气机升降失常,肺气上逆而致,常可见肺燥。后世医家多从脾胃论治慢性咳嗽,但常关注脾阳而忽略脾阴,以下拟从脾阴虚的角度探讨慢性咳嗽的证治,以期为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世上所存在的万物皆有阴阳之分,脾脏亦有脾阴、脾阳之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四时阴阳有规律的升降开阖,是天地的总规律;人身之阴阳与天地之阴阳的运行规律一样。脾阴、脾阳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脾的功能活动。脾阴理论最早见于《灵枢·本神篇》中的“脾藏营”,营相对于卫来说属阴。《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出于中焦”;《素问·痹论》曰:“荣(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灵枢·营气》曰:“营气之道,内(纳)谷为宝。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从脾注心中。”苏建华[4]认为脾脏所藏之营即为脾阴,其来源于中焦化生的水谷精微,即精、津、液、营、涎等阴液。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创脾约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此即胃强脾弱之说,开创了固护脾阴之先河。元代才真正有了脾阴学说的雏形,如李杲在《脾胃论》中提出脾为死阴,需赖胃阳温煦才能行使其功能;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脾有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表明脾阴有充养四肢灌溉脏腑的功能。明代医家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中提到:“胃主纳,脾主消。脾阴亏则不能消,胃气弱则不能纳。饮食少则后天元气无自而生,精血坐是日益不足也。经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节其起居,适其寒温,此至论也。不如是则不足以复其脾阴”。此乃脾阴学说之倡导者。明末的胡慎柔创立了“养脾阴之秘法”,运用慎柔养真汤来治疗脾阴虚证。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出:“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并因而首创甘淡养阴之法。此后,明清时期对脾阴学说的研究日臻完善。
以下从内燥的产生、气机升降、脾为胃行其津液(脾约证)几个方面探讨从脾阴虚论治慢性咳嗽的思路。
2.1 脾阴虚与内燥由生的关系清代的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提出,燥邪之形成有外因,也有内因。外燥多由外感燥邪而来,内燥多因人体脏腑功能失常所致。元代的王好古在《此事难知》中也提出,若大病而攻伐太过,或吐泻而津液顿亡,或饥饿劳倦而损伤胃液,或思虑劳神致心血耗散,或房劳太过致肾水干枯,或因预求峻补而服用金石刚剂,或摄入膏粱厚味及炙爆太多,皆可助火烁阴而为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燥胜则干”。体内燥邪胜则可出现一系列内燥征象,如口鼻干燥,皮肤、眼目干涩,干咳少痰,小便量少,大便干结等。津液的产生有赖于脾之运化。《素问·经脉别论》提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有言:“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由此可知,脾乃核心之脏,脾脏具有濡养四肢百骸及脏腑的作用,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清代医家陈修园提出,脾为太阴,为三阴之长。若脾阴不足,母病及子,上不能滋生肺金,导致肺阴亏虚,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内燥可致咳嗽。
治燥需滋阴润燥。《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燥者濡之”;元代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记载:“脾虚有阴阳之分,脾阴虚者,脾血消耗,虚火上炎,脾虽虚而仍热,若服温补,则火愈甚而阴愈消,必得滋补脾阴,则阳退而无偏胜矣”;明代虞抟的《苍生司命·燥证》提出:“养脾之精,以滋肺液,则金有所养,养血润燥”;清代医家唐宗海的《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百脏”。以上论述均表明脾阴有化生气血津液及濡养五脏六腑之功。清代冯楚瞻的《冯氏锦囊秘录》记载:“燥之本实根于脾与肾,盖脾精不能转输,而肾阴不能上奉,所以肺失化源,自见其象耳!治宜生津养血,滋阴润燥”。脾阴为诸阴之首,有“濡”五脏之功,是后天阴液的主要来源。只有脾之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使肺金得生,肺脏得养,咳嗽得止。基于以上分析,认为可从脾阴论治慢性咳嗽。
2.2 脾阴虚与气机升降的关系气与津液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又相互制约。气能生津、载津,津液的生成又依赖于气的气化和推动作用;气能行津,津液的输布代谢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清代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邪气脏腑病形》中提到:“津液随气上行,熏肤泽毛而注于空窍也”。气能摄津,津液的有效控制有赖于气机的固摄作用;津能载气,气又依附于津液才能调达周身。气机调畅则津液的生成、输布代谢正常;反之,气机升降失常则津液的生成、输布代谢异常。
咳嗽总由肺气上逆,升降失衡所致。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从生理角度而言,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同属太阴,所谓“同气相求”。《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脾与肺关系密切,若津液不足,气机升降失常,津液不能上承于肺,则肺气宣发肃降失常,咳嗽迁延难愈。另外,多食肥甘厚味、情志不畅可致中焦脾胃气机阻滞不畅,容易造成脾胃气机升降之枢纽失常,气滞、水湿、痰饮油然而生,日久则郁久化热,形成中焦湿热。湿热或传至大肠,则产生内热,导致大便秘结。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传导失职,则肺肃降失常,郁而成热,灼伤肺津,肺津不足,咳嗽加重,咳嗽日久耗伤肺阴,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脾可为胃行其津液,若内热造成津液耗伤,则更进一步耗伤脾之阴液,母病及子,脾土绝而无以滋生肺金,则咳嗽愈发难愈。
2.3 脾阴虚与脾约证的关系《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脾与胃的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二者在功能上相互配合,一升一降,一纳一化,一燥一润,相互协调,而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脾约证是胃热盛与脾阴虚共见的病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胃热制约脾之布津的功能;其二,脾无津液输布而导致脾阴不足[5]。《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脾约乃因胃热肠燥,津液受损,脾阴不足,脾阴虚,其散精功能失常,则津液转运失司,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致大便秘结。故而清代医家薛生白有“脾阴虚则便秘”之论。肺与大肠相表里。《灵枢·经脉》有“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以及“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的记载,说明肺、脾胃、大肠之间以经络相连,在生理及病理上相互影响。若肺气肃降功能正常,则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大便通畅;若肺气肃降功能失常,则津液不能下濡肠道,出现便秘。同时若大肠内热燥结,传导失职,腑气不通,亦会影响肺气的正常肃降功能,使肺气不利,发为咳喘等。而脾约(胃热盛而脾阴虚)使大便秘结,内热郁之,大肠传导功能失职,肺气肃降不利,脾阴虚,土不生金,无以滋生肺金,肺阴不足,肺气亦不降,咳嗽愈发严重。清代医家唐宗海在《血证论》中提出:“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由此可见脾阴的重要性。腑气以通为用,肺气以降为顺,通过滋养脾阴,使大便得通,腑气通则肺气降,肺气降则咳嗽平。
明代医家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中记载:“胃主纳,脾主消,脾阴亏则不能消,胃气弱则不能纳,饮食少则后天元气无自而生,精血坐是日益不足。经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节其起居,适其寒温,此至论也。不如是则不足以复其脾阴”;又提到:“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以及“阴虚火旺之证,当滋养阴血,扶持脾土,脾阴血渐生,虚火下降”。基于以上认识,缪希雍创立“甘寒滋润益阴”之大法,通过重用甘剂,合用甘平、甘寒、甘酸之品,并少佐甘温升提脾气之品,以鼓舞清阳,升提脾气,共达治疗脾阴虚证。清代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提出:“古方理脾健胃,多偏温补胃中之阳,而不及脾中之阴”,认为四君子汤中的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等多偏补脾胃之阳,而未顾及脾中之阴;而四物汤类则滋腻厚味,易助湿碍脾,脾胃难以胜任,进而强调“燥润合宜,两不相凝”为治疗原则;倡导用“芳香甘淡之品,补中宫而不燥其津液”的理脾阴之法。清代另一位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淡养脾阴”的观点,充实了“甘淡滋脾”的理论。众多医家都尊崇《素问·刺法论》所提出的“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冷食物,宜甘宜淡”的原则,同时都重用山药来补脾阴,认为其可入手足太阴,补其不足,清其虚热[6]。若脾阴亏虚,脾不能运化则不能升清。从脾阴虚论治慢性咳嗽可通过甘淡养阴润肺燥、斡旋气机调升降、甘寒润下制脾约等途径。
3.1 甘淡养阴润肺燥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燥》提到:“阴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液衰耗,使燥热转甚,而为诸病。在外则皮肤皴揭,在上则咽鼻生干,在中则水液衰少而烦渴,在下则肠胃枯涸,津不润而便难,在手足则痿弱无力,在脉则细涩而微。此皆阴血为火热所伤,法当治以甘寒滋润之剂。”胃为水谷之海,与脾相表里,胃火盛,胃阴不足,内传于里,耗津伤脾,脾阴不足,脾阴虚则脾气无阴以附,水谷精微亦无以升,故见肺津不足之肺燥象。燥者当濡之。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水液,又位处中焦,为全身气机之枢,总摄全身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输布,调节肺宣肾纳。脾统血,主四肢肌肉。甘淡乃实脾之大法。甘能补脾缓中、益气血、除热,故补脾阴首选甘剂,用药可选山药、扁豆、茯苓、白术、人参、大枣、甘草、石斛、薏苡仁等。重用淮山、扁豆以补脾阴,在此基础上予茯苓、白术健脾益气,佐少量升麻以升提脾气,或使用荷叶蒂、钩藤等轻清芳香之品,升举清阳而不伤阴助火,既顾护脾阴,又升发清阳。甘药守中,可滋阴悦脾,佐酸以生津润燥;酸甘能化阴,阴液渐足,培土生金,滋养肺金;同时健脾气以助升提之源,升脾阴以润上涸之燥,津布则脾阴自能濡润脏腑,使得肺阴渐复,则燥象渐消而咳自止。此为升提肺阴之补脾阴之法。
3.2 斡旋气机调升降清代医学家吴达在《医学求是》言:“脾以阴土而升于阳,胃以阳土而降于阴。土位于中,而火上水下,左木右金。左主乎升,右主乎降。五行之升降,以气不以质也。而升降之权,又在中气……”脾胃处中焦,为三焦之枢纽。三焦通畅,则气机升降正常。人体气机升降正常才能发挥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五脏六腑的气机升降功能失常皆能引发咳嗽,正如《素问·咳论》所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脾两脏相合生成宗气,若脾失运化,则气血生化乏源,宗气衰弱,必影响肺之“主气,司呼吸”功能,从而出现喘咳等症。脾阴为脾气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故健脾理气当补其脾阴。脾阴虚也可致肺阴不足而生虚热。缪希雍善用紫苏子降气,几乎方方必用,强调气降则火自降[7],同时常配伍枇杷叶、麦冬、白芍、五味子使气降归原,又以健脾养阴之药以救本,阴液上承,热随之而下,则诸症自愈。
3.3 甘寒润下制脾约脾约证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即胃强脾弱证,指因胃热脾燥,燥热蒸津上迫于肺,肺肃降之水液偏渗入膀胱,致使肠道津液亏虚,肠道失润,而出现小便频数,大便硬结。脾与胃同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脾升清阳,胃降浊气,气机条畅,肠津濡润,则大便正常。久咳通常耗气伤阴,肺阴不足,子病及母,而致脾阴亏虚,脾之阴精不足,脾气亏虚,不得升清,亦不能为胃行津液,则郁而生热,热伤肠津,则大便燥结。清代医家程应旄在《伤寒论后条辨》注:“脾约者,脾阴外渗,无液以滋,脾家先自干槁,何能以余阴荫及脾胃?所以胃火盛而肠枯,大肠坚而粪粒小也。”故脾阴虚除致大便燥结之外,还可见口干、干咳等症。肺属金,主治节,为阳中之阴,与大肠相表里。若胃热耗伤脾之阴土,母病及子,肺金失养,虚火内生,亦可致久咳,同时火热下移大肠,肺失治节,肠津进一步匮乏,而津血亦有载气之能,津血虚少,气无所附,郁闭于肺,肺气不宣于上,腑气不降于下,加重咳嗽,循环如此,则久咳难愈。治疗脾约证之久咳,首当扶脾,甘寒以养脾阴。补脾阴则大肠津液濡润有度,传化正常,肺气宣发肃降因而正常;补脾阴亦可进一步制约胃热。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枢纽,脾胃升降有常,大便得其津液濡润而传化正常,则肺气得以肃降,咳喘因而自止。
患者吕某,男,52岁。患者于2020年4月11日首诊。主诉:反复咳嗽3个月余,胸痛1个月余。患者自诉3个月前因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痰少色白,以干咳为主,日间症状明显,咽部灼热感,少许气促,无鼻塞流涕,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曾自行口服药物后疗效不佳(具体用药不详)。胸部CT结果提示:(1)右肺下叶外基底段纤维灶;(2)肝右叶低密度灶,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肺功能正常。刻下症见:胸痛,咳嗽,痰少色白,以干咳为主,日间症状明显;咽部灼热感,少许气促,无鼻塞流涕,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纳差,少许反酸,眠可,小便正常,大便溏烂,每日2~3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查体:咽部充血(+),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稍粗,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内0.5 cm,心音低钝,心率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证属肺脾气阴两虚。治以健脾益气养阴,止咳化痰;方以自拟健脾养阴利咽方。用药如下: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甘草5 g,扁豆10 g,前胡10 g,紫菀10 g,僵蚕10 g,桔梗10 g,海螵蛸10 g,砂仁10 g。中药4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300 mL,早晚分服。并嘱咐患者忌熬夜,多食新鲜蔬果和易消化食物。
2020年4月15日二诊。患者自诉上述症状较前改善,胸痛消失,咳嗽较前明显减少,咽干,无明显气促及其他不适,易上方之海螵蛸、前胡、紫菀为紫苏叶10 g、黄芪30 g、防风10 g。处方3剂,煎服法同前。
2020年4月18日三诊。患者自诉咳嗽症状基本消失,少许咽干,易二诊方砂仁、紫苏叶、黄芪、防风为淮山10 g、牛蒡子10 g、玄参10 g、僵蚕10 g、蒲公英10 g。处方14剂,每日1剂,用作药茶,以水冲服。1年后电话随访,患者称咳嗽未再反复发作。
按:患者中老年男性,工作压力较大,思伤脾,食伤胃,素体正气不足,因外感邪气后开始出现咳嗽。外邪伤肺,子病及母而脾气不足,气不化津,则肺脾阴不足,而出现以干咳为主、伴有咽干的症状。脾气不足,失于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为痰浊,上贮于肺,肺气窒塞,上逆为咳,下则大便溏烂、次数增多。患者病久,肺脾两虚,气不化津,肺阴不足,更易灼津成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方中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取四君子汤之健脾益气之意,扁豆为养脾阴之要药,气足能化津,阴津足、脏腑柔、经络行而胸痛止;桔梗、僵蚕以利咽祛风;前胡、紫菀以清宣肺气,理肺化痰止咳;佐以海螵蛸以制酸,改善反酸症状。二诊时患者上述症状已减半,胸痛止,易以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为主;三诊时患者仍有少许咽干,加淮山与扁豆相伍增脾阴,僵蚕、牛蒡子、蒲公英、玄参以利咽清虚热。中老年患者的慢性咳嗽,多因长期反复咳嗽,渐至脾阴不足,治疗当抓住疾病之病机,治病求本,方可取效。
综上,可从脾约、燥由内生以及气机升降失常角度来探讨从脾阴虚论治慢性咳嗽。甘淡之法最宜于滋养脾阴。临证之机,当秉甘淡为本,甘平为度的原则,同时兼顾药物之寒、温、酸、升等性味之别。但在临床上单独且孤立的脾阴证是不存在的,故而临证施治时需要整体合参,同时注重顾护后天之本,从而取得最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