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03年的东晋,前后共有11个皇帝,任期最短的一个只做了八个月皇帝,他就是东晋最“短命”的皇帝简文帝司马昱,人送外号“清谈皇帝”。
适度敲打、嘲弄桓温
东晋名士聚会时最流行的活动当数清谈,即大家从古代典籍中挑一个话题进行辩论,经常通宵达日。司马昱在登上帝位之前,是清谈的热心组织者。他通过组织清谈,发现了殷浩等人才,用他们来对抗位高权重的桓温。
桓温也酷爱清谈,同样通过清谈笼络人才。正是因为桓温废了皇帝司马奕,司马昱才有机会登基;但司马昱一直提防着桓温;两人间发生了不少趣事。
司马昱任抚军将军时,有次上朝刚好遇到桓温,二人多次互相谦让,执意要对方走在前面。桓温最后不得已只好在前,于是一面走一面说:“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司马昱答:“这就是所谓的‘小无大,从公于迈’。”
桓温所言出自《诗经》的《伯兮》,表明自己走在前面是为了给司马昱开路;而司马昱所言引自《诗经》的《泮水》,意思是说无论是谁,都会跟着桓温的步伐。这一场清谈较量,司马昱略胜一筹。《诗经》中的“公”指的是身为一国之君的鲁侯,而司马昱在引用时,既可以把“公”泛指成德高望重之人。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地位像鲁侯一样的人——而桓温正有篡位成為一国之君的野心。
司马昱登基后,有一次召桓温入宫,由于宫外艳阳高照而室内昏暗,桓温进去后眼睛不适应,看不清司马昱在哪,便问皇帝何在。司马昱淡然说:“某在斯。”把迷糊中的桓温吓了一跳。名士最讲气度,遇事要气定神闲。桓温一失态,就显示出修为不足。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鲁国的盲人乐师师冕见孔子,孔子对他很照顾。当大家各安其席后,孔子为了方便师冕说话,对他说:“某在斯,某在斯。”简文帝用这样的典故,嘲笑桓温像一个瞎子,看不清楚眼前的局面,虽手握重权,但需要别人的指引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来源于清谈的品质
只做了八个月皇帝就驾崩的司马昱尽管未能成功削弱桓温的权力,却有效扼杀了他的谋反之心,保住了东晋的江山。
桓温奏请诛杀武陵郡王司马晞,司马昱拒绝。桓温再三坚持,于是司马昱下诏给桓温:“若晋祚灵长,公便宜奉行前诏;如其大运去矣,请避贤路。”言下之意,除非你桓温想篡位结束晋朝,否则还是按我说的办吧。桓温看后,汗流满面,再不敢提。
事实上,在两人之间,倒是司马昱瞧不上桓温多一点,而桓温则尊重司马昱多一点。桓温的态度在相当程度上源于简文帝处惊不乱的名士之风,而遇事淡定则是长期清谈训练的结果。
司马昱有次到野外,看到大片稻田,问左右这长得如此茂盛的是什么草。侍卫回答说是稻子。司马昱回去后三天没有出门,惭愧地对左右说:“我怎么可以靠吃大米活命,却不认识大米长成啥样呢!”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相比,司马昱无疑更加善于自我反省。这样的品质也可能来自于清谈。清谈时的错误会被在众目睽睽之下辩倒,因此必须善于总结错误。
(摘自《文史天地》 董铁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