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互联网+”模式下山东省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2022-11-28 08:54葛士涛
南方农业·下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山东省互联网+

葛士涛

摘 要 近年来,山东省从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为“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创造提供了全面支持,“互联网+”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为促进“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智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山东省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可行策略,并从农业精细化管理、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依托“互联网+”加快农业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产业经济;精细化管理;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8.035

根据《山东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在“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在这一背景下,深化“互联网+农业”的融合深度,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前沿信息科技在农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从而更好地发挥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的作用,加快推进山东省农业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1 机遇与挑战

1.1 迎来的机遇

1.1.1 全省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逐步完善

山東省作为全国最早设立的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在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源。截至目前,山东省16个市的农业部门均成立了主管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的行政机构,其中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市还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山东省8万多个村均设有信息员,超过1 500个农业信息服务机构、4 200多人的农业信息工作队伍,成为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生力军,为“互联网+”时代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1.2 组建了农业大数据创新联盟

2013年,山东农业大学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一家非盈利性民间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借助于联盟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农业”,将农业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试点应用,并在试点取得预期效果后推广至全省、全国。该联盟的创立,不仅促进了“互联网+农业”的深度融合,还推动了山东省农业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截至目前,山东省内35家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部分农产品主产区会定期报送各类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在此基础上整合农业统计、质量标准、涉农法律等相关信息建立农业数据库,为农业大数据的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大数据在助农、益农方面的价值,为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2 面临的挑战

1.2.1 偏远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急需完善

山东省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1)“互联网+农业”的蓬勃发展,对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5G网络的全面覆盖,其余如数字农业服务平台、现代农业智慧物流基地及农产品智慧批发市场等农业信息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利于山东省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2)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济南、青岛等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地方政府可以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而其他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由于地方财政紧张,投入相对较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1.2.2 农民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

近年来,山东省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了63.94%,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75%。快速的城镇化建设使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空心化”问题进一步加剧。而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口的大量流失,特别是农村大学生在城镇工作、定居,导致农民整体信息素质不高,无法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服务农业生产管理。

2 应对挑战的措施

2.1 完善偏远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

现阶段,偏远农村地区仍然是山东省推进“互联网+农业产业”的薄弱环节。因此,下一步要通过适当的资源倾斜,增加资金、技术、设备等的投入,帮助偏远农村地区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打通“互联网+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例如,在地方政府的带动下,很多偏远农村因地制宜种植特色农产品。为了让这些特色农产品顺利销售出去并打响品牌,地方政府需要重点加强农村地区物流设施、网络设施、交通设施的建设。除了扩大5G网络覆盖范围、孵化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外,还要围绕“智慧农业”打造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和农产品智慧批发市场。依托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互联网+”背景下山东省偏远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2 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

在发展“互联网+农业”的过程中,除了要提供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外,还必须培育一大批懂数字技术、敢创新实践、能吃苦耐劳的数字化农民,这样才能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切实促进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应为农村地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农民提供更加多样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信息素养,从而促进“互联网+农业产业”的发展。例如,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高职院校、技术院校等可以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培训机会,将农民个人需求和农业生产需求相结合,确定培训内容,使农民能够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3 转型路径

3.1 依托“互联网+”实现农业精细化管理

3.1.1 利用农业数据库防控农业病虫害

在发展“互联网+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将农业数据优势转化为农业发展优势,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要着手建立农业数据库,将往年的农业生产数据全部保存到数据库中,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农业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从而为农业生产与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1]。2021年,山东省多地暴发了小麦锈病,根据往年的农作物病害防治经验,如果防控不及时、不到位,很有可能造成山东省小麦的大量减产。通过发挥“互联网+农业”的优势,基于往年的农业数据分析对2021年小麦病害的发生趋势进行了准确预测,在地方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各地农民提前采取了小麦锈病的预防措施,通过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喷施农药预防、及时拔除麦田病株等综合措施,将本次病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了2021年山东省小麦的优质高产。

3.1.2 利用物联网助力农业节本增效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走农业集约化发展道路。将智能传感器置于农田中,实时采集农田土壤的湿度数据。同时根据大数据分析技术,获取某种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量。通过对比农作物需水量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差异,判断是否需要灌溉;如果需要灌溉,精确计算灌溉水量,然后由智能终端控制喷灌系统进行灌溉。这样既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水分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2]。

3.2 依托“互联网+”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

3.2.1 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

农产电商平台不仅仅是销售平台,更是宣传平台。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围绕特色农产品展开品牌宣传。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在增加农产品销量的同时,也能发挥品牌的溢价效应,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2]。以济南市商河县为例,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优势,着力提升本土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尝试“网红带货”模式,邀请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共计29人组成直播矩阵,利用“网红县长”的流量效应,通过直播带货助农义卖,顺利解决了商河县农村特优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圣女果是商河县重点种植的農作物,在1个多小时的网络直播中,最高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7万多人,帮助商河县农民销售圣女果上万斤。除了线上销售渠道外,也要积极拓展线下销售渠道,由政府牵头,帮助散户、农村合作社与地方农业企业或农产品加工企业、生鲜商超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产销链。

3.2.2 着力培养一批农村电商人才

电商人才为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农业产业经济转型提供了必要支持。以农村大学生为主体,出台扶持政策、提供良好环境,鼓励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农村电商产业的带头人。例如,在乡镇投资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费供大学生创业使用,让大学生能够贴近农村、扎根农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运用知识与技能带动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或实行弹性学制,适当放宽大学生修业年限,为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学生保留学籍,鼓励其返乡创新创业。地方政府从资金、政策、技术、硬件设施等多方面为大学生在农村创业提供有利条件,让农村电商人才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打造一支能带动农业产业经济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3]。

3.3 依托“互联网+”提高农业服务水平

3.3.1 利用农业大数据指导农业生产

在“互联网+农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农业数据的重要价值也得到了体现。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农业相关数据加以整合、利用,从而为农业生产与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在以往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经常会出现农产品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而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则为信息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保证了市场信息的透明化和对称性。基层农技站可以基于大数据计算、人工智能分析展开市场预测,为农作物种植提供指导,合理选择当年种植的作物类型,迎合市场需求,从而达到保证农作物顺畅销售、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效果[4]。

3.3.2 利用新媒体共享助农信息

在农村网络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将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打造成提供农业服务的前沿阵地。成立农业服务微信群,农民可以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与心得,或者提出在农作物种植、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由其他农民或农技站技术人员及时提供解答。提高农业服务的及时性,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收益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农技人员可以将农产品供求信息、就业创业信息、国家惠农政策等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以便农民及时获取农业相关信息,让农民掌握信息优势,加强其对市场主动权的把控力度,这也是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

3.4 依托“互联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品质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无公害产品即便是价格偏高,也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山东省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自身产品特色和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广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重点做好前期防控措施,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通过生产绿色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整合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农田中建立有害生物监测系统,远程监控农田中有害生物的类型、分布密度及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密切监测有害生物的活动规律,在尚未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时采取生物天敌控制、喷洒生物信息素等方式,以较低的成本、较小的负面影响,取得更为理想的绿色防控效果,切实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5]。

4 结语

依托“互联网+”在信息资源共享、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决策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实现农业精细化管理,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帮助农民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经济的转型发展。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从地方政府到基层种植户,都要重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对农业种植管理、农业产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并以实际行动推动“互联网+农业”的深度融合。将科学技术优势转化为农业发展优势,促进山东省农业产业经济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梦.以“互联网+农业”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的实现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9(3):15-16.

[2] 王志阳.电商模式下“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问题及对策:以陕西省眉县猕猴桃产业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6):256-257.

[3] 夏瑞林,吕传祥.产业融合 四化发展:构建“互联网+农业”第六产业链[J].江苏农村经济,2017(8):39-40.

[4] 马榕璠,李宁.“互联网+”视域下山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探析[J].全国商情,2016(20):71-72.

[5] 李高歌.“互联网+”模式下农业产业经济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山西农经,2022(7):169-171.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山东省互联网+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山东省即墨市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