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莉
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安排的《塞下曲》,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的一首经典诗作。这首诗以其精彩的留白艺术,从侧面将雪夜下敌军狼狈溃逃、将士奋勇追敌的场面写得惊心动魄。诗人未言紧张,却处处透露出紧张气息,未言激烈,又字字营造出激烈氛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中年级古诗学习提出这样的要求:“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古诗学习,读是关键,是理解诗意、感悟情感的基础。《塞下曲》这首诗,因为诗人的精心留白,最能激发读者想象。教学中,在反复诵读后,我让学生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打开自己的想象,穿越千年,重回那个“月黑雁飞高”的夜晚,去感受雪夜环境的恶劣,去体会夜里追逃的紧张,去想象追逃后的激烈战斗场面,补白诗人未曾言说的话和未曾直抒的情。
课堂上,当学生的想象被打开、思维被激发,和边塞那个时空对上话后,他们用语言、动作、情绪等方式给诗句进行了精彩的补白。
课前预设时,我料到了此刻的热闹:
“月黑风高的夜晚,一群大雁从梦中惊醒,它们惊慌地扇动翅膀,飞向夜空,夜的安静被打破了。”
“这是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匈奴的首领想趁着夜色掩护逃跑。他的逃跑不仅惊动了大雁,也惊动了戍边的将士。”
“‘绝不让敌军逃跑一人!’将军下达了命令。他亲自率领一队轻骑兵,去追赶狼狈逃跑的匈奴首领。”
“将军集合部队,正准备出发的时候,空中下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儿,将士的弓刀上就落满了雪花。”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对诗句中的留白进行精彩的补白,他们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想象,不仅理解了诗句意思,也为后面水到渠成地思考这些诗句表现了将士怎样的精神品格打好了学习基础。
就在我听得频频点头、欣慰不已的时候,班上的“智多星”小旭举手了:“老师,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诗人第一句写‘月黑雁飞高’,最后一句写‘大雪满弓刀’,大雁不是秋天就要去往南方过冬吗,怎么还会在大雪天出现呢?”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立马炸了锅,其热闹程度远超刚才的讨论:
“对对对,我也觉得这里好奇怪啊!”
“会不会唐朝的时候,大雁不怕冷,不需要过冬呢?”
“以前的读书人只读四书五经,他们又没有科学课,所以,可能没有这些科学常识吧。”
“这里的雁和我们现在说的大雁可能不是同一种雁吧,就像学《宿新市徐公店》时,老师讲过古代的‘走’是‘跑’的意思,和我们现在说的‘走’就不一样。”
……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激动不已,因为小旭说出了他们的疑问;有的恍然大悟,好像小旭的疑问已经宣告诗人的错误;有的仍眉头紧锁,有没法解释的无奈,也有难以置信的疑惑……
课前预设时,我关注到了“雁飞高”和“大雪”这两个信息,由此想到的是紧张的气氛和环境的恶劣,却疏忽了这两个矛盾的信息,学生这番讨论,是我未曾预料到的。
没有预设,也没有对该问题的思考,无论从科学层面,还是从文学层面,我一时没有妥当的话语回应学生这个疑问,于是在他们讨论无法继续,满脑子写满疑问的时候,我说:“大家的疑惑也是我的疑惑,这个问题,我们把它留到课下,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这些资源,看能否解开。”
接着,我们继续后半程的讨论、学习,补白单于遁逃时的惶恐与狼狈,将军亲率骑兵时的自信与豪迈,以及诗人在最紧张、激烈处戛然而止的追逃结局。在不断的补白中,学生体会到将士们月黑雪夜追逃的不易、英勇与无畏。
课后,带着学生提出的疑问,我仔细翻阅了几本教学参考书,都没有关于“大雪夜、雁飞高情景是否合理”的解释。于是,上网查询,发现有此疑问的人不在少数,连大数学家华罗庚都曾对这首《塞下曲》有过质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
综合比对很多信息之后,我觉得这些说法比较客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八月便飞雪,雁还未南归,那么,大雪和大雁是可以同时出现的;月黑天高,大雁惊飞,应该是闻其声,而非观其形。既是闻声,诗人为什么一定要写“雁飞高”,而不写“燕飞高”呢?那就要说到边塞诗常见的意象:大漠、孤城、雁飞、黄沙、雨雪……这些边塞常见的自然景物,更加突显边塞生活的艰苦、环境的恶劣、将士的英勇。
从这些资料回归到教材,我发现本课第一首《芙蓉楼送辛渐》,诗中提到的玉壶是高洁的象征,第三首《墨梅》,诗人借梅花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梅花自古就是品行高洁的代表。
第二天,和同学们交流查阅的资料,分享查阅后的思考,我顺带拓展了两首边塞意象的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课堂的资料补充、教材回归、诗歌拓展,学生非但没有觉得这些意象深奥,反而能通过这些意象,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精神品格。至此,对卢纶《塞下曲》留白处的补白才算真正完成。
这堂留白处的补白课,也把我的思维打开了:钻研教材的同时,不妨在预设处多留几处对白。让自己与作者对话、与文字对话的同时,更要与学生对话,这样,才能在作者的精心留白处,引导学生更精彩地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