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菲妍 王佳薇 马景学 郭从容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河北省石家庄 050000; 2 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多发于中青年人群,其特征为后极部神经上皮层视网膜浆液性脱离、液体通过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渗漏到视网膜下腔[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A/ICGA)是CSCR的诊断金标准,可动态观察渗漏、识别渗漏点,但FA/ICGA均为有创技术。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工具,其B-scan对于神经上皮脱离、色素上皮脱离通常在FA/ICGA之前进行,可有效观察到视网膜和脉络膜结构[2],但在某些情况下,血管造影仍是必要的。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更多的非侵入性工具,以便更好地单独或联合诊断视网膜疾病。
多光谱眼底成像(MSI)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基于差分光吸收(DLA),MSI能够从内界膜到脉络膜分层观察视网膜[3-4]。既往研究已经证明,MSI能够详细显示各种视网膜和脉络膜结构,从而能够早期诊断和更容易地鉴别隐匿性或组织层次较深的改变[5]。因此,它是一个评估视网膜疾病结构的有前途的工具。黎晓新团队已探索MSI在CSCR中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到84.6%及100%,多光谱对于渗漏点的发现比例达96.2%(26眼中有25眼均可发现对应RPE渗漏),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比例相当[6]。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解析MSI定位CSCR渗漏点的影像学特点,并探讨神经上皮脱离、色素上皮脱离及色素上皮紊乱的影像学表现,为CSCR临床中无创定位渗漏点提供实践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急性CSCR患者14例(14只眼)。其中女3例,男11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1.2±8.1)岁;症状持续时间0.25~1个月,平均症状持续时间(0.31±0.11)个月;等效球镜度数(-2.92±2.40)Dioptor;最佳矫正视力(0.60±0.25);首发症状:视物模糊8例,视物变暗6例。本研究经过河北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和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并在FA/ICGA、MSI检查前获得了每位研究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符合伦理规范标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经过FA/ICGA诊断为CSCR,临床诊断标准为:早期可见单个或者多发墨迹样或炊烟样渗漏点;晚期渗漏扩大,神经上皮脱离区域着染。排除标准:(1)由于各种原因(过敏或者全身因素)无法行FA/ICGA检查者;(2)高度近视(屈光度>-6.00D),眼部外伤病史、炎症等其他眼底病变;(3)慢性或复发性CSCR,其中慢性CSCR在FA/ICGA或自发荧光中表现为片状色素上皮萎缩[7];(4)既往眼部手术或者治疗史,包括眼底激光光凝或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1.3 方法
1.3.1 检查方法。患者接受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Snellen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测量、眼内压测量、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彩色眼底照相(Kowa,佳能,日本)、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扫描(HRA,Heidelberg Engineering,Heidelberg,Germany)、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自发荧光(HRA Spectralis,Heidelberg Engineering,Heidelberg,Germany)和多光谱眼底成像。
1.3.2 多光谱图像采集。多光谱眼底图像采集使用的多光谱成像系统为基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多个单色光谱光成像系统,其成像使用7个不连续的窄带光谱光源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基于不同光线在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不同结构层次的穿透力不同,且不同物质的吸收和反射基础上,生成一系列基于结构的灰度图像,实现视网膜、脉络膜相对分层成像。受试者在一次性闪烁扫描(包含7个连续成像频谱)期间保持头部位置稳定和凝视。在每次图像采集后,确认图像质量无过度曝光、漏光、明显伪影、图像离焦等情况,进行保存。
1.3.3 图像解读。由2名眼底专业医生阅读多光谱眼底图像、眼底造影图像及其他检查结果。CSCR中的4项体征分别进行对照解读和记录,包含神经上皮脱离(NSD)、色素上皮脱离(PED)、色素上皮紊乱/萎缩(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atrophy)、渗漏位点改变(Leakage)。图像特点评价参数包括是否可见以及边界清晰度(边界不可见、边界模糊、边界清晰)。其中,渗漏点以FA/ICGA为诊断和定位标准,对多光谱图像的渗漏影像学特点(波段、高低反射情况、形态等)予以解读;NSD、PED、色素上皮紊乱以OCT为标准,进一步分析在MSI中的影像学特点,并对比其与彩色眼底照相、眼底自发荧光中的异同。
2.1 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在多光谱中的表现 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在短波长(550nm、600nm)表现为盘状稍低反射区域,其边界清晰,部分钟点位可见边界高反光。随波长增加,中长波长(680~850nm)边界反光减弱(光线穿透能力增加,表面反光减少),但液性区域对中长波长吸收较少、反光较强,故液性区域内整体呈磨砂玻璃样高反射。
2.2 神经上皮脱离在多光谱中的表现 本研究14只患眼均可发现神经上皮脱离(NSD),彩色眼底照相下全部可发现NSD,但部分液体较少的情况下彩色眼底照相容易忽略(3例);多光谱短波长对于NSD成像清晰度优于彩色眼底照相(见图1)。自发荧光中NSD表现为轻度低荧光,但边界模糊(见图3c)。
图1 NSD在彩色眼底照相(a)和多光谱550nm(b)的对比
2.3 色素上皮脱离在多光谱中的表现 色素上皮脱离(PED)在短波长基本不可见;中波长(680nm以上)可达到色素上皮层,PED边界较陡峭,与其周围脱离边界成角较大,形成较强反射界面,故其边界为高反射信号,内部为等反射信号。PED范围一般较小,呈卵圆形、椭圆形。14例患眼中有12例呈现典型的PED改变,彩色眼底照相、自发荧光在PED显示轻度高自发荧光(见图2)。
图2 多光谱图像中的PED
2.4 渗漏点在多光谱中的表现 渗漏点位于PED内或其边缘,自中等波长(如680nm)始出现点状高反射信号,其对应病理学改变为色素上皮薄弱、色素相对缺失。在14例患眼中,1例患者渗漏点在多光谱中表现不明显,余13例均可见典型点状高反射,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渗漏点一致(见图3g,圆圈所示位置)。
2.5 色素上皮紊乱在多光谱中的典型表现 色素上皮紊乱表现为中等波长以上出现的片状不均匀反射信号。其中低反射信号对应色素上皮堆积,高反射信号对应色素上皮局部脱失。本研究14只患眼中,多光谱诊断色素上皮紊乱3例,与自发荧光色素紊乱一致。彩色眼底照相对色素紊乱成像能力较低(见图3a,三角形所示位置)。
图3 各种成像技术下的急性CSCR眼底图像比较
CSCR的自然进程表现出一定自限制性,临床中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定其渗漏点,对于部分渗漏点未在黄斑区患者,可采用局灶性激光、微脉冲激光[2],或者光动力疗法进行渗漏点封闭、治疗持续性视网膜下液[8]。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均为有创检查,有导致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的可能性,具有一定局限性[9]。MSI作为视网膜分层成像新型检查方式,其特点为非侵入性、操作便捷、免散瞳、多个图像一次拍摄完成。在本研究中,MSI对于急性CSCR的病灶成像清晰,多光谱图像表现出特征性图像,提示渗漏点的位置,并且清晰显示色素上皮相关改变(PED、色素上皮紊乱)以及浆液性脱离等病变特点。
Huang等[10]认为MSI诊断CSCR的标准是同时观察到PED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本研究观察到的浆液性渗出、渗漏点的成像特点与此诊断标准吻合,但临床中慢性CSCR色素上皮紊乱、脱失较广泛,容易与渗漏点对应的高反射信号相混淆,故本研究中只纳入急性期CSCR的患者。除了与前研究相一致的多光谱图像特点外,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PED的多光谱表现以及PED与渗漏点对应关系在多光谱中的表现。
PED在不同波长中的成像特点有区别:短波长(550nm,600nm)基本不可见,提示短波长成像未达到外层视网膜;中波长(680nm)可见PED呈现卵圆形、椭圆形高反射边界病灶,边界高反射与PED边界较陡峭、反射较强有关。PED在彩色眼底照相中一般无法显示,分析与彩色眼底照相中采用的可见光采集图像相关,可见光包含光谱较宽,眼底对于可见光的反射光相对混杂,故难以对单一病灶形成较清晰的图像。本研究的14例患眼中发现自发荧光对于PED不敏感,分析其原因为眼底自发荧光基于脂褐素进行成像[10],PED与脂褐素异常无明显相关性。故MSI与传统成像方式相比,更适于无创观察PED,且其边界、形态于视网膜断层扫描相对应。
本研究还发现,急性CSCR的渗漏点与PED关系密切,通常位于PED内或其边缘。Giovannini等[4]通过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显示CSCR患者脉络膜通透性增强,脉络膜静脉不规则扩张,脉络膜小叶缺血;Maalej等[5]研究发现,渗漏点为脉络膜静水压较高、RPE压力下产生的薄弱点,而PED为静水压较高导致RPE的分离,二者病理原因相同。故位于PED区域内的高反射点更提示潜在渗漏点。由于本研究中纳入患者例数较少,故无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渗漏点和NSD相关性分析,也是本研究相对局限之处,但将在进一步研究中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