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星星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汉语中,存在一类疑问词前后照应的句式,举例如下:
例1 你喜欢谁,只管叫谁来使唤。
例2 要多少给多少。
胡松柏提出“叠用”说,将该类句式称为“疑问代词叠用式”。[1]铃木庆夏从语法构式的角度,将该类句式的句义概括为“一条规律或规则”,称其为“法则句”。[2]池田晋认为此类句式是“表达多样性关联”的条件复句。[3]新近,张黎在讨论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该句式命名为“疑问词连锁句”,认为其语义上表达的是“非规约化事项之间的关联”。[4]
这些研究极大深化了对该类句式的认识,但基本上属于静态分析,对其在动态交际过程中的功能表现未及充分考察。基于此,本文拟以访谈语境为考察背景,在讨论该类句式形式与意义特征的基础上,表述其话轮分布特征,分析其话语功能表现。本文语料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媒体MLC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后文不再一一标注具体出处。为方便称说,本文采用张黎对该类句式的命名。
从句型表现来看,疑问词连锁句在形式上有时表现为一般复句,有时表现为紧缩复句。
例3 谁不听我的命令,我就解雇谁。
例4 他见谁爱谁。
从句子构成成分来看,疑问词连锁句由疑问词和具有关联功能的副词构成,前者是必有项,后者是可有项。
例5 你什么时候来上海,我什么时候到上海。
例6 哪里有矿井,哪里有居民区,哪里就有学校。
可以出现在疑问词连锁句中的疑问词主要有“谁”“什么”“哪”“怎么”“几 /多少”。
例7 病在谁身上,谁自己知道。
例8 我不过是往前闯,碰到什么就是什么。
例9 你喜欢哪种他就唱哪种。
例10 你从来不会说好话,怎么难听怎么说。
例11 现在随便吃,想吃几个/多少吃几个/多少。
吕叔湘认为疑问词连锁句中的第一个疑问词“表任指”,“第二个疑问词所指代内容随第一个转移”。[5]胡松柏则认为疑问词连锁句中的前一个疑问词既可以表示虚指,也可以表示任指。邵敬敏指出,疑问词连锁句中第二个疑问词的性质可界定为“承指”。[6]结合这些看法,笔者认为,疑问词连锁句中的前一疑问词是表任指,后一疑问词是表承指,即后一疑问词所指的具体内容承前一疑问词所指内容。
疑问词连锁句的句义在整体上可理解为前后分句中事态之间的关联,前后分句关联度的强弱取决于句中事态关联度的强弱。其句义关系可表示如下:
S1[Q1(T1)],S2[Q2(T2)]
S1,S2指前后分句,Q1,Q2指前后疑问词,T1,T2指前后句中事态,因Q1,Q2具有同指关系,所以使得S1,S2有关联,T1,T2语义关联度的强弱决定S1,S2关联度的强弱。T1,T2语义关联度强的,我们称之为常理性关联;T1,T2语义关联度弱的,我们称之为随机关联。
例12 它们那柔软、光滑的细叶儿没有风就不能过日子,就等着风来,风往哪边吹,它们就往哪边倒。
例13 谁先回家,谁做饭。
例12可以转换为“树叶倒向风吹的方向”,T1“风吹的方向”和T2“树叶倒的方向”是一种常理性关联。例13就不一定能转换为“先回家的人做饭”,在实际的生活中存在先回家的人不做饭的情况,因此T1“先回家的人”和T2“做饭”是随机关联。
综上,形式上,疑问词连锁句中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同形疑问词,具有关联功能的副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意义上,疑问词连锁句中的疑问词可为“谁、什么、哪、怎么、几/多少”,前一个疑问词表任指,后一个疑问词表承指。整个句式在语义上表达前后事态之间的常理性关联或随机关联。
话语功能表现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理解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时,要将其放在更大的会话环境当中,参考其在话轮中所处的位置”[7]。话轮是指“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的一番话,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者各方的沉默为标志”。刘虹考察语料,疑问词连锁句在话轮中的位置主要有四种表现:处于话轮的起始位置、处于话轮的中间位置、处于话轮的结尾位置以及独立构成话轮。[8]
于海飞认为充当话轮的单位是单句、复句或者是句群,话轮的起始位置是指在说话人获得话轮时连续说出的复句或者句群中,此句式处于复句或者句群的开头位置。[9]
例14(语境:对蒙牛食堂企业文化的讨论)
王建邦:绝对不允许,包括吃饭,蒙牛每一个食堂里都有一个企业文化挂在那里,写着打饭剩饭不要在此就餐。
罗兵:必须得吃完了。
王建邦:要吃多少就吃多少,吃不够可以继续要,如果剩饭是不可以的,曾经我们的市委书记去食堂和我们的员工一起就餐没有注意,他最后剩饭了,当他要走出去的时候,我们工作人员拦住他,让他交50块钱罚款。
话轮的中间位置是指在说话人获得话轮时连续说出的复句或者句群中,此句式处于复句或者句群的中间位置。
例15(语境:对所学专业和找工作之间的关联的讨论)
郎咸平:学商科好找工作。
许子东:文科,中文系绝对找不着工作。
郎咸平:这跟那个炒股有关,跟炒楼有关的。
许子东:只要是文化文字都能用得上。
郎咸平:因为香港它是没有制造的,它终究是在这个大物流的环境里面做文章。
许子东:所以我想是这样的社会慢慢的,我们的那个各个环节,慢慢发达,因为大学这两年膨胀得特别厉害,一时间出现这样的瓶颈。我想我要是大学生的话,我大概会这样,我先做那个六个环节里面,你找到什么是什么。
话轮的结尾位置是指在说话人获得话轮时连续说出的复句或者句群中,此句式处于复句或者句群的结尾位置。
例16(语境:关于用医保卡消费的讨论)
主持人:好,欢迎回到我们的节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两幅漫画,看看它们都说明了怎样的问题。“有护肤品没有,想要什么尽管说,欢迎使用医保卡。”
张鸿:对,他这个护肤品可能也不是给他自己买的,还给别人买的,所以你看到医保卡它既没有用到医疗消费上,而且可能还没用到他本人身上来,最难办的是,他还觉得这个钱就是我自己的钱,所以个人账户的这个意义在他的概念里,可能就是我自己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独立构成话轮是指说话人获得话轮时只说出此句式便将话轮放弃,使自己当前话轮终止。
例17(语境:关于称呼礼仪的讨论)
梁文道:是很重要的礼节跟尊重,人家喜欢,我叫什么。
许子东:对,你喜欢我们叫你什么,我们就叫你什么。
梁文道:对,比如说我们现在不能够把英国真的还能叫成英吉利嘛,对不对,把它当动物,那不太好嘛……
窦文涛:是。
我们穷尽式搜索了中国传媒大学MLC语料库,总共得到疑问词连锁句1200例,其在话轮中的分布表现如图1所示。
图1 疑问词连锁句话轮分布位置
不难看出,尽管五类疑问词连锁句的总数不同,但在话轮中的位置分布有明显共性,即位于话轮中间的最多,位于话轮结尾的次之。可见,访谈语境下,“前文+疑问词连锁句+后文”和“前文+疑问词连锁句”的话语模式占绝对优势。
本节将依据访谈语境,从访谈者和被访谈者的角度切入,结合疑问词连锁句在话轮中的位置分布,分析其话语功能。
日常交际互动当中,展现自我立场是人们重要的言语目的之一。杜波依斯(Du Bois)将话语立场分为评价、认识和情感三类。[10]姚双云、喻微指出,所谓认识立场是指“当说话者言语上提供一种认识,对如何获得某信息以及信息本身表达立场时,一方面需要表达他们是如何获得认识的,一方面需要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估量”[11]。简言之,认识立场可以是说话者对所言信息的确认度,也可以是说话者表达自我的主观判断和认识。
访谈语境中,主持人和被访谈者需要在谈话过程中完成既定的任务,这个任务是提前设定好的,并且其在节目中的话语都会以音频形式播出。因此,为了避免错误和表意清晰,主持人和被访谈者都会提前准备,尽量使用具有内涵逻辑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认识,内涵逻辑关注的是语句中事态间的关联,强调语句整体的逻辑性。
例18 (语境:对中国军队在多种考验中壮大的讨论)
主持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哪里有艰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军歌嘹亮……在八一建军节这一天,我们重新感受一下人民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秦申华:我就是北川县小坝乡的,也就是这个灾区的人……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没有设备,他们就用双手搬开沉重的砖墙,战士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抢救更多的伤员。
此例中,疑问词连锁句“哪里有艰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军歌嘹亮”可以转换为“有艰险和困难的地方就有军旗飘扬和军歌嘹亮”,“艰险和困难”是充分条件,必然会引出“军旗飘扬、歌声嘹亮”的结果,前后分句中的事态之间关联紧密,句子逻辑清晰,表达了说话人认为军人无所不能的确定性的断言。
谢格罗夫(Schegloff)最早提出话语修正,认为话语修正由“问题来源(Trouble Source)”“修正发起(Initiation)”“修正进行(Repair)”三个部分构成[12],也即话语修正是一个发现问题并且改正问题的过程(见图2)。
图2 话语修正过程
所谓语义修正,是话语修正的一种,指在话语交际中,说话人已经说出一个完整句,但是在完整句之后又说出了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说话人认为语义上更为恰当的表述。在访谈语境的互动模式当中,受访者是主持人采访和交流的对象,同时也是价值传播和观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要实现传播更多价值和信息的目标,往往就需要说出包含多个TCU的扩展性话轮,受访者在连续说出包含多个TCU的扩展性话轮的同时,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述不恰当或者不流畅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对之前所说话语进行修正。
例19(语境:对于电影《三国演义》所传达出的价值观的讨论)
许子东:你如果把它定位在现代青年人普及中国文化,不管怎么改变,先普及了再说。以前讲普及跟提高的关系嘛,你要是把它作为普及文化的使命,那这样的大片我可以理解。
查建英:我觉得你把这个电影太当真了,什么使命啊,就是说什么人看什么。年轻人看出来的是那些好笑的桥段,就是那些意外的地方。
此例中,主持人认为电影《三国演义》负载着普及中国文化的使命,并且对其赋予“大片”的称号,而受访者认为主持人“太当真了”,之后,又觉得“太当真了”承载的负面语义过重,表述不恰当,所以用疑问词连锁句“什么人看什么”来进行修正,发表“群体不一样,观点不一样的”认识,更加符合社会文化事理,矫正之前的负面语义评价,体现出其修正功能。
彭德倩在分析跨话轮话题推进原则时提出,对跨话轮话题推进的分析,主要依赖于前后的表述关系。这种表述关系的判定依据可以是语义,也可以是形式,即如果后一话轮所表述的话题与前一话轮所表述的话题相同,就是话题的延续。[13]代树兰指出,“在电视访谈语境中,预先设定话语角色和话轮分布方式,形成以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主持人和嘉宾共同合作完成访谈任务的话轮转换机制为特征的互动性话语形式”[14]。由此可知,访谈互动相较于日常互动,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主持人是整个交际过程的主导者,往往会为了完成访谈任务,表述出更具有引导性的话语,引导受访者去回应话题。而在访谈会话中,出现主持人重复受访者话语的情况,往往是示意受访者继续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入地说明。
例20(语境:对美国贸易保护的讨论)
主持人:我们知道对华轮胎特保案是奥巴马亲自签署的……尽管这次他到中国来访问,也是一路喊着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等,但是似乎已经很难有说服力了。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会不会随着奥巴马的访华,美国贸易保护的这种冲动会有所收敛?
金灿荣:我个人的看法,我想不会,它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主持人:该说什么还说什么,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金灿荣:我研究美国25年了,我觉得美国这个牌打得特别好,它所有的教科书说的那一套和它实际的政治是不一样的。
在此例中,受访者以疑问词连锁句“它该做什么还做什么”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关于话题贸易保护的“问—答”序列已经结束。作为会话推进者的主持人重复了受访者的话语,此时重复的疑问词连锁句“该说什么还说什么,该做什么还做什么”起着暗示受访者继续谈论话题贸易保护。并且,从下文受访者的回应来看,是对该做什么还做什么的解释,因此,无论是从语义上来看,还是从形式上来看,这里的疑问词连锁句“该说什么还说什么,该做什么还做什么”都具有话题延续的功能。
访谈会话中的信息传递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采访者和受访者就访谈客体进行信息交流,第二个步骤是将第一个交流过程当作信息通过电视媒介的方式传递给观众。在这个过程中,第二个步骤的信息传递是单向性的,观众作为信息接收者,无法直接参与谈话过程,因此,对所接收的信息的理解可能会存在偏差。为了减小信息理解的偏差,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说话人往往会选择具有概括性的语句来总结观点,这些具有概括性的语句往往具有TCU收束功能(见图3)。
图3 访谈会话中的信息传递过程
表TCU收束功能的疑问词连锁句一般出现在句尾,是对当前话题的总结。例如:
例21(语境:对如何嫁给城里人的讨论)
主持人:那你没跟骑摩托车的小伙打个招呼?
嘉宾:那不敢,那个时候那还是不敢。
主持人:嗨,Hello,我能否坐在你的摩托车后面?
嘉宾:那真的是这样想的,那时候就想要嫁一个城里的小伙子,然后自己也能成为城里人了。我妈就跟我说那如果你想这么做你就要勤快,我那个时候,十四五岁就开始跟我妈学做菜,不光跟我妈学,就隔壁的那些大妈大婶,谁会做,我就跟着谁学。
此例中,疑问词连锁句“谁会做,我就跟着谁学”,是对前文“跟我妈学做菜,不光跟我妈学,就隔壁的那些大妈大婶”的概括,也是对“如何嫁给城里人”这个话题的总结,使语义表达得更清晰,去掉句尾的疑问词连锁句不会影响段落真值意义的表达,但是,会使人感觉语义未完。
疑问词连锁句的话语功能与其句法特征、话轮分布和语体环境密不可分。从话轮位置分布来看,具有语义修正功能和TCU收束功能的疑问词连锁句前面必有同一说话人说出的其他话语内容,换言之,出现在句中或者是句尾,是疑问词连锁句是否具有语义修正功能和TCU收束功能的前提。上文已指出,“前文+疑问词连锁句+后文”和“前文+疑问词连锁句”话语模式在交际中占绝对优势,此模式中的疑问词连锁句往往会更倾向于表现语义修正功能和TCU收束功能。从语体特征来看,访谈语体中会话内容的媒体播出性要求出现在此语境下的疑问词连锁句是表示逻辑关联的认识立场,同时,访谈会话的任务性则要求话题延续的明确性。
疑问词连锁句是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同形疑问词、表达前后分句所指事态具有常理性关联或随机关联的一种句式。其在话轮中的位置分布有话轮开头、话轮当中、话轮结尾和独立充当话轮四种,且以出现在话轮中间和话轮结尾两个位置为主。疑问词连锁句的话语功能具体可以总结为:认识立场表达功能、语义修正功能、话题延续功能和TCU收束功能。
本文只在访谈语境背景下对疑问词连锁句进行了考察,未对其在日常会话中的具体表现加以讨论,也未涉及疑问词连锁句话语功能表现的形成动因和机制,这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