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策略

2022-11-28 11:11车琳琳闫忠红郭宏伟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质量

车琳琳 闫忠红 郭宏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中医药质量建设、中医药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等,都取决于中医药质量文化价值观的确立,正确的质量文化引导对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将产生重大导向作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高校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把其作为推动大学不断前行,不断超越的内生动力[1]。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建设虽取得了重要进步,但从战略与策略的高度认识还略显不足,其研究内容零散,核心策略内容突出不够,多数以各种文化建设的现象体现全校的质量文化,对质量文化建设缺乏综合性、战略性、全方位的思考。本文从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对新时代要求,从质量文化建设目标策略、“五自”策略、实践策略出发,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建设。

1 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目标策略

质量文化目标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基本要求,是实现质量文化建设的第一根据。质量文化建设的实施不但要养成文化的自觉自信、树立科学的质量发展观、构建层级的质量文化体系,更要坚持长期开展质量文化的研究与传播[2]。

1.1 养成质量文化的自觉自信

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自信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最持久的内在动力,形成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的自觉自信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总目标。而质量文化自觉自信的养成,既要唤起每个主体的质量意识、质量责任,将质量标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又要把质量要求内化为大学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通过师生员工内心接受与转化,产生现实的教学质量,形成质量改进的原动力。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质量文化需要有一定的榜样引领和时空跨度,依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等载体来表达和体现、贯彻和执行。学校要通过以往所取得的客观成就、既往成功的经验、他人的评价和指导、个人自我对办学质量及其运行环境的理解和认识等增加质量文化自信,由此,才能养成全员质量文化自觉自信,适应中国新时代发展的需要[3-5]。

1.2 树立中医药质量文化观

高等中医药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科学质量观,以正确的质量文化约定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医德质量观、素质质量观、育才质量观、择才质量观、治学质量观、教学方法观等。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最本质约定,这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树立中医药质量文化观,必须熟练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设置、人员管理等方面熟悉传统文化;了解中医药文化,通过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质量文化约定、质量文化要求,从而形成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质量文化观。

1.3 构建质量文化体系

首先,打造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制度文化。质量制度文化是大学质量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质量文化行为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高等中医药院校应依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行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并将管理制度规范内化为师生员工自觉的行为准则,提升其对学校制度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制度文化,彰显中医药大学质量文化的力量,构建中医药质量文化自信自觉的长效机制[6]。

其次,养成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行为文化。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行为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管理文化、教学文化和学习文化等[7]。质量文化行为的养成要坚持以“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通过制度规制、氛围熏陶、机制引导,建设更为具体、显性、内容丰富的校园质量文化载体,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师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8]。

再次,建设高等中医药院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在长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现象[9]。建设高等中医药院校精神文化,要依据中医药学科特点,抓住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及文化积淀,设计与规划学校文化,打造精神文化基础;从学校办学传统中汲取养分,用独特的文化精神培育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约束中医药教育者的行为,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发展提供精神力量[10]。

最后,开展中医药质量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应发挥其专业优势,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育人价值,把中医药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教师的中医药文化育人意识,督促教师学习中医药文化经典,将中医药文化与教学相结合,用经典的魅力和教师的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中医药文化主流媒体宣传中医药文化,丰富学生了解和认知中医药文化途径;建设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利用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搭建起中医药文化传播、学术交流、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平台,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和继承[11-14]。

2 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五自”策略建设

大学“五自”质量文化是指“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是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的重要抓手,更是全面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五自”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策略。

2.1 文化自觉建设

“自觉”是指自己感觉到、意识到,有所认识而觉悟,出自《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而自觉。”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是指:“一定文化圈中的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识。”[15]培养中医药质量文化自觉,要明确中医药质量文化追求,树立中医药质量文化观和质量价值观,将中医药质量文化贯彻于教育教学始终,强化全校师生对学校质量目标、质量观念、质量规范的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让全校教职员工自觉地遵守大学章程、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及法律法规,并维护大学的质量精神和质量形象[16];通过校歌、校训、校徽、中医药文化墙、图书馆等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师生内在心灵的积极追求,依靠个人内在的、自律的、自觉的和主动的追求,形成质量文化自觉。质量文化自觉使全校师生自觉为了一个目标,激发工作和学习热情,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进步,为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打下牢固的精神基础[17]。

2.2 文化自省建设

“自省”是指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早在《论语·学而》中就提出过“吾日三省吾身”,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一直作为我们德行修养的标准之一[18]。自省并不等于批评与否定,而是一种客观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文化自省”是指某种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流互动过程中通过学习和比较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优劣利弊,在此基础上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扬弃自己一些随着历史发展变得不合时宜的地方以最终实现自我发展[19]。中医药文化对自省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我们在诊疗治病、医患关系处理等过程中要三思而行,不断地反省自我。同样,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质量文化自省建设过程中也需要这样的落实,文化自省建设过程中要认识到质量文化的重要性,其发展与进步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不断改进质量的内生动力,高等中医药院校应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标准。对学生学习、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反思和反省,通过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审视自身不足,总结经验并改进,使全校师生在工作或学习中都要有这种反省认识,总结经验,向新的方向前进。

2.3 文化自律建设

“自律”原意是指遵循法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约束。“自律”多认为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唐代张九龄在《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中提出“不能自律,何以正人?”亦表明了自律的重要性。“文化自律”可以理解为文化的自我约束、克制与不断完善,其核心表现为对外强大的包容性与对内严格的自律性[20]。质量文化自律要做到“修身律己”,“修身”即是要做到内在的自律,反躬自问、反求诸己,“律己”就是不断的用文化精神、价值观念、文化道德等约束行为,养成文化自律的过程对精神行为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并会逐渐地形成无形的自我约束力,其养成过程始终要坚持中医药质量文化的引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追求卓越的奋斗目标,经过积淀,也将内化为全校师生的价值规范,使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观念深入到师生的个体行为中,在没有制度约束的情况下使他们也能通过行动,自律地维护质量这条生命线。

2.4 文化自查建设

“查”古同“槎”,水中浮木之意,可引申为考察。“自查”是指依据标准进行自我检查。“文化自查”可以理解为在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对自我进行不断的检查,发现不足之处后加以改正。文化自查首先要提高质量文化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标对表,通过自我剖析,查摆问题所在。针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查找症结所在。文化自查不仅是立足于解决当前问题,更要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长远发展,要明确定位学校办学目标,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5 文化自纠建设

“纠”在《说文》中的含义为三股丝麻绞合的绳子,后可以引申为对错误、不公正或标准的偏离的自我改正。文化自纠是指在质量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错误进行自我纠正,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建设发展与进步的必经之路。自纠首先要做到自省、自查,只有意识到问题并准确查摆出问题所在,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精准剖析,才能彻底解决问题,避免重蹈覆辙。文化自纠最重要的是有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并有将之改正的决心,要敢于对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在不断的自纠过程中推进大学政策、法规和制度的改革,在学校内部形成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提高办学活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提高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把质量管理融入学校各项工作,把全校质量管理作为内涵建设的突破点,把建立质量文化成为实现各项目标的方向指引,全面推进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质量文化建设。

3 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文化实践策略建设

3.1 夯实质量文化的物质文化基础

物质层面质量文化虽然是高校质量文化结构中的表层部分,同时也是大学质量文化的支撑和基础。质量物质文化的建设,需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向教学工作倾斜,真正体现教学中心地位[21]。此外,还需坚持“环境育人”的理念,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打造校园文化。通过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校风校纪等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熏陶,提升学校全员对质量文化的关注与认识,激发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树立追求质量的精神目标。通过创造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提升师生学习与工作的热情。通过建设智慧型校园,运用互联网思维促进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与整合,提升教育质量管理人员的网络素质和信息化水平[22]。夯实质量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崇高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质量文化熏陶,增强使命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提高觉悟,升华情操[23]。

3.2 强化质量文化的制度文化约束

高等中医院院校开展制度质量文化建设,第一,完善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管理组织结构,采用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方式,明确质量职责;发挥学校二级教学单位作用,从微观角度建立质量监督与评价机构,促进质量制度文化建设的公开性、全员性、参与性与积极性;第二,注重制度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自上而下的质量文化制度体系,制订具有中医药特色、符合大学发展要求和区域特色的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质量管理规程、质量行为规范、质量评价体系,推动制度建设体系化和系统化;第三,建立健全协同的制度制订机制,体现学校成员共同的质量管理理念,让各相关利益者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专业评价机构参与学校质量管理制度的制订;第四,完善激励措施,增强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程度,使制度凝聚升华为一种制度文化,促进师生及工作人员形成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和自我进步的意识。

3.3 促进质量文化的行为文化同化

先进的质量行为文化,能将学校成员的质量价值、理念转变为良好的教育质量行动,有效促进教育事业发展。通过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制度建设,才能发挥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约束功能,规范教职员工及学生的质量文化行为,使学校的质量文化成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质量精神文化的引领,在制度文化约束下,质量文化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正确的质量行为文化。当质量文化建设条件成熟时,大学可以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无形中渗透和传播质量文化,引导师生从被动的质量管理向主动的行为文化转变,增强教职员工的质量责任感、紧迫感和荣誉感,形成人人心中有“质量”的状态,促进质量行为文化同化[24]。

3.4 促进质量文化的精神文化养成

高等中医药院校要通过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质量意识教育和实践活动,加速转变全体教职员工旧的质量观念,树立新的质量意识,有效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主动地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过程中,要树立质量道德意识,遵循质量客观规律,追求质量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将质量文化自觉内化成符合质量要求的行为、意识和习惯。把追求质量作为使命,心系质量、维护质量、践行质量。开展广泛的质量文化宣传、质量教育培训、质量管理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文化环境影响和引导师生员工主动关心和参与质量文化建设,增强质量意识,养成文化自觉,培育质量意识,以自身的行动不断丰富质量文化的内涵,促进学校的质量精神文化建设[25]。

综上,质量文化建设策略研究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从质量文化建设目标策略、“五自”策略建设、实践策略建设3 个方面的研究,提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质量文化建设策略。据此,为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借鉴。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质量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质量投诉超六成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