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涛
(中林信达(北京)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要想获得稳定的经营和发展必然在内部管理中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为预算管理工作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为此,企业在分析市场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侧重预算编制工作,选择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以便编制的预算能够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升企业财务质量,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为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发展增强底气和战斗力。
预算管理是综合类的科目,指企业为了确保资金规范使用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节、控制、监督活动的总称。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是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还要结合企业实际的经营状态,以便预算管理渗透到企业工作的全过程。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合理地编制预算,确保预算的执行力,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预算管理目标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并且健全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审核、控制、监督等,各个工作流程之间都具有连贯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预算管理最终的结果。一般企业的预算管理包括财务预算、资本预算以及业务预算等内容,它们都是企业经营过程不可缺少的步骤,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要的影响。
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真实性、风险性、灵活性和规范性的特点[1]。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中,需要内部各个部门员工积极参与,为此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特点,保证预算数据收集完整;预算管理的数据是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预算数据的质量也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项目项目的开展,为此需要真实的财务数据才能保证预算结果有效,也才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预算管理也是具有风险性的,随着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展,企业预算管理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对预算风险的准确评估能够减少企业的损失,反之则会增加企业的损失,所以说企业预算管理具有风险性;企业预算管理方案也是要随着企业经营规划而不断调整,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结果准确,也有利于发挥预算管理的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所以预算管理具有灵活性的特点;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企业按照制度规定的内容规范预算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工作可以规范进行,便于企业对预算工作的管理,也能促进企业发展。
不同的企业之间因为经营范围以及管理模式的不同,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也有差异,为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在分析了市场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预算编制的方法,确保预算编制的结果有效。预算编制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增量预算法。增量预算法是企业经常使用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是因为它比较便捷,依据企业上一年度的预算数据,并结合企业当前的经营数据来做预算分析,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来调整上一年度的预算数据,就成为了新的预算编制数据,这种预算编制的方法比较落后,虽然有一定的数据为基础,但是因为对企业整体的经营把握不准确,直接开展预算,导致很多潜在的预算因素没有被纳入进来,会造成预算的数据使用率不高,影响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经营决策结果。
第二,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是对应增量预算法的,零基预算法在编制的时候没有对企业以前的数据和已经发生的费用进行整理,而是直接使用当前的预算费用来直接做预算统计,这种预算编制的方法虽然可以综合平衡预算费用的编制,但是因为缺少以前的数据信息作为参考,就像失去了地基一样的大楼,一点风浪就会导致大楼坍塌。这种预算方法只能是在短期的预算编制中使用,让长期的预算编制工作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2]。
第三,定期预算编织法。定期预算编制法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内编制预算的方法。这种预算编制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保证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的时间上预算费用匹配,便于会计报告与预算费用之间做对比数据,也有利于对预算期间开展监督,评估预算执行的结果。但是,这种预算编制的缺点是只能横向进行预算数据对比,不利于纵向的预算各个期间的衔接,对不断调整业务活动的企业来说,预算跟不上,预算结果就不准确,定期预算是盲目的,信息存在滞后性。
第四,滚动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又叫连续预算法,依据上一期的预算完成情况,来具体编辑下一期的预算,这种预算方法是对时间的滚动,一期接着一期,预算始终保持在一定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采取长期的规划,也可以是短期的计划,也就是可以按年划分,或者季度和月份都行。滚动预算法是对预算动态的管理,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掌握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还能够合理地安排企业生产规划,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管理会计人员依据滚动预算的资料对企业情况作分析研究,能使预算与实际经营更相适应,充分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3]。
第五,弹性预算法。弹性预算法从字面上就是可变的,也可以叫可变预算,一般都是随着销售量的变化而转变,主要用于费用预算居多。弹性预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成本费用按固定费用和非固定费用分别编辑预算,以便保证预算的弹性。弹性预算是可以适应不同业务量的预算方法,其优点是能够适应企业不同的经济活动变化情况,随时扩大预算的范围,更好地发挥预算作用,还有利于对预算的控制以及评估。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作为主要的工作,内部控制的水平影响企业的管理能力。为此企业的合理预算可以为内部控制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便于企业解决内部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在市场飞速发展的前提下,企业选择预算管理模式的方式来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因为预算管理为内部控制提供必要的数据,一旦预算数据与企业实际经营数据上下波动比较大的时候,企业就应该采取措施控制预算,并针对问题作出应对的措施,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同时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之前,应该注重预算管理全面性、完整性的特性,确保企业内部各部门参与进来,便于企业掌握各部门的工作状态,并规范工作行为,有效地发现并解决更多的管理问题,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实现企业科学发展[4]。
企业预算管理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各个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鼓励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配合,从而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预算管理具有全员性的特点,各部门的积极参与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尤其在预算编制阶段,任何一个细微的预算数据误差都会对预算的执行,甚至企业的经营项目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情况下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在预算执行阶段,预算管理的目标被划分为更多小目标,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可以促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在节省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目标,还能帮助企业缩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综上所述,预算管理工作的本质则是资源合理分配,优化企业成本。
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帮助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的经营规划,确保按照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实现顺利的经营。同时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明确相关人员的权责,还要有规范的工作流程,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就是预算制度实施的过程,有利于推进经济活动有序开展,确保企业发展稳定。企业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就是为了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付诸实践,以便设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企业按照预算编制的数据来分配内部资源,确保企业内部经济活动顺利开展,也能够通过预算的结果评估企业经济活动,确保各个经营环节的连贯性,实现企业内部良性循环。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的财务预算、资本预算以及经营预算,它们需要相互协作,从采购原材料,生产环节到销售,售后的管理等在预算工作中直接体现,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面临诸多的不可控环境,市场对企业的影响是双刃剑,不仅有诸多发展机会,还要迎接更多的挑战,所以企业经营的风险也逐渐增多,需要企业强化风险的抵御能力,避免企业陷入到不良的发展局面。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明确了内部的经济责任主体,可以提高风险要素的评估能力,这样企业在深入挖掘风险要素的基础上,不断地发现问题,持续的整改,有效地规避了很多问题,减少企业的损失。企业制定了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对策,以便发现问题马上得到解决,同时也便于企业解决内部管理工作存在的短板,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增强向心力,促进企业稳定经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预算管理数据中也包含对人事管理的预算,人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员工,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最直接的影响。鉴于此,企业通过预算的基础数据,完善绩效考核、绩效评估以及激励机制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链接,以此鼓励员工积极地投身到工作中。企业通过预算数据能够真实地掌握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工作情况,以企业的业绩为基础信息,并明确考核的指标,制定奖惩措施,还要保证考核公平、公正,以便增加员工的工作热情,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5]。
企业预算管理工作需要提高预算意识,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为此企业结合实际经营情况以及工作要求,采取全员参与的模式,企业管理者要起到示范作用,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者还要主动学习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以便对预算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还要鼓励其他部门和人员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扩展宣传方式,宣传工作与企业日常工作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大家的预算管理知识以及重要性,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为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提供助力。
企业要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目标,目标制定以后需要进一步细化目标内容,以便其他部门可以落实工作,加速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的责任,建立责任包保制,对责任进行有效划分,明确预算管理工作权限。企业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体系,还要做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工作流程,确保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评估等环节都要做细致化的管理,并且预算数据的收集、分类、检验等工作也要有明确的规定,有利于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企业完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在多个部门协作下,为预算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真实性,也促进企业节约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6]。
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是需要合理的编制预算,但是在编制预算之前要选择恰当的预算编制方法,以便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企业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要符合企业经营现状,还要侧重分析预算编制方法之间的优劣,以便企业合理编制预算的基础上保证预算的执行力。企业在做预算编制之前要对各部门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收集、整理、分类,并且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目标,还要对企业整体的经济环境做全面的分析,这种做法可以保证预算编制数据是真实的,编制的预算结果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预算编制还要规范工作流程,开展预算编制的时候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预算数据,保证预算的合理性,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形成可行性的预算报告,夯实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经济效益转变为人才的竞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为预算管理工作选拔优秀的人才,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实现预算管理的现代化。预算管理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为此企业要明确预算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且制定工作人员的管理方案,还要注重学习和培训计划的合理性,在听取各部门的意见的前提下,调整人员管理和学习方案,保证员工在学习和培训的时候能够真正学到需要的知识,并且付诸于工作实践。企业在招聘预算人员的时候要注重预算人员的专业性,以便通过新员工带动老员工工作的模式,整体提升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企业还要组织团建活动,增加员工的凝聚力以及责任感,提高预算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工作效率[7]。
为了保证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企业要科学地设置预算管理评价体系。首先,企业应该注重对预算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其中包含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以及预算管理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重点掌握不可控的因素,如市场经济环境等,确保企业在制定预算管理评价体系之前将不可控因素剔除,针对可控因素制定预算管理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指标不仅要量化,还要关注定性的指标作用,这样保证指标的稳定性和全面性,避免企业因为因素掌握不准确,影响企业预算管理整体的效果。其次,企业预算考核体系要有明确的目标以及工作机制,确保考核的结果是公平、公正的,有利于及时地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减少企业的损失。再次,企业制定奖惩措施,奖惩措施与绩效考核机制挂钩,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
企业的经营范围影响着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预算管理也是系统的工作,预算管理的全员性决定预算管理工作要强化预算管控和监督的能力,确保实现预算管理目标。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要注重监督工作,监督要有清晰的工作职责,还要派专人开展监督工作,提高监督人员的思想道德意识,还要保证监督工作的独立性,避免受企业管理者思想意识的制约。监督工作要全面和客观,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遇到问题应该及时地提出,以便企业形成可行性的监督报告,有效控制企业经营成本,也可以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最终帮助企业规避预算的风险,提升预算的控制力,促进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所以企业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可以促进各部门灵活的沟通,还能够为预算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 执行力。在信息社会中,企业预算管理也要构建信息系统,要对信息系统的模块做好划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以便按照企业实际的经营现状,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提升企业决策的准确性。企业应该对预算人员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率,同时派专人负责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的维护,提高企业数据管理的安全性,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信息,同时预算编制还能合理地分配企业内部资金和资源,实现企业良好的发展。而且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加强预算管理,注重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的应用,采取措施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发挥预算管理的机制,实现企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