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术良,张跃山,杨玉松,和斌
(1.兰坪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兰坪 671400; 2.兰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兰坪 671400)
“粮猪安天下”,生猪生产正常与否,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计民生,猪肉是菜篮子工程中的主要产品,生猪生产能否健康有序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不断深入,在省州业务及相关部门关心指导下,兰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农业农村局、县直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主动作为,兰坪县生猪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受非洲猪瘟疫情、生猪价格不断下滑、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等影响,兰坪县部分生猪规模养殖场存在不想养、养不起、卖不动等问题,如何有效应对当前兰坪县生猪养殖困境已成为当前生猪养殖发展的新难题。本文结合目前兰坪县生猪养殖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对兰坪县生猪养殖有所指导。
兰坪县是典型的山区县,总面积4325km2,境内云岭、澜沧江、碧罗雪山由东向西相间排列,形成深切割的高山峡谷地貌,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4435m,最低1360m,东部的金顶镇、通甸镇两个山间槽地属高寒气候带,湿度大,中部啦井镇、河西乡为中山温凉气候带,西部澜沧江河谷两岸的中排乡、石登乡、营盘镇、兔峨乡为干热河谷气候带。全县辖4乡4镇105个行政村,总人口21.76万,其中乡村人口17.35万人,有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彝族、汉族等民族。耕地面积2.2万hm2,其中坡度大于25 °的耕地占40%。群众喜好养殖,其中生猪养殖已成为农户重要经济来源,饲养生猪的精饲料、青绿饲料、粗饲料均来自农户自产,饲养产生的粪污可通过堆积发酵后还田,有效实现种养循环,有养殖自然优势。兰坪县生猪养殖均存在散、弱、点多面广,规模养殖比重低。据调查,全县有生猪养殖场(户)7421户,其中生猪规模养殖场10户,常年存栏5000头以上的养殖场1户,常年存栏1000~4999头的养殖场有2户,常年存栏200~999头的生猪养殖场有7户。年出栏生猪 5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有1户,年出栏1000~2999头的有4户,年出栏生猪500~999头的有6户;生猪养殖户7 411户,其中年出栏1~49头有7 287户,年出栏50~99头有110户。随着县委、县政府对生猪养殖产业不断扶持、上级相关业务部门关心指导,农业农村部门主动作为,积极指导乡镇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生猪产业项目实施、生猪稳产保供、增养补栏、技术指导支撑服务等工作。2021年末,兰坪县生猪存栏15.54万头,同比增长0.79%,出栏生猪22.23万头,同比增长30.56%,生产猪肉1.33万t,同比增长20.51%,生猪养殖发展成效显著。
一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和价格几乎每隔几年就出现波动,猪价大涨和大跌均对生猪生产、农民收入、市场猪肉保供造成严重影响。若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过高易引起相关畜禽肉类上涨,加大社会低收入群众生活压力;猪肉价格下跌幅度过大,将增加生猪养殖场(户)压力,极易造成生猪养殖场(户)经营严重亏损。2021年以来,受全国生猪市场波动影响,兰坪县生猪价格持续走低,而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生猪规模养殖场出现亏损,企业经营压力剧增。因生猪饲养周期长,科技含量低,饲养成本高,养殖效益低。
当前兰坪县养猪业以农村散养为主,生猪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水平低,生猪养殖户多,分布区域广,饲养、管理、防治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科技含量低,生猪散养户无生物安全防护措施。2018年8月我国辽宁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部分地区零星疫情相继发生,由于发生疫情地病毒难以彻底清除,病毒分布广,传播途径难以完全阻断,人员物品流动频繁,增加了非洲猪瘟病毒传播机会,一旦防控不力,引发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将给生猪养殖场(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兰坪县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缺乏专业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且生猪养殖场(户)动物防疫、动物诊疗等技术服务需要一定数量的畜牧兽医技术队伍指导。但机构改革后,乡(镇)动物防疫机构合并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仅在业务上进行指导,造成了部分乡(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工作错位。因乡(镇)工作需要,部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长期被抽调从事其他岗位工作,“在编不在岗”“跨岗兼职”等现象普遍存在,致使从事畜牧兽医服务的技术人员不断减少,工作开展难度大。
根据国家、省生猪屠宰设置规划,目前,兰坪县仅有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其余7个乡(镇)均无生猪定点屠宰场(点)。由于县城与乡(镇)之间距离远,基本不低于40km,距县城最远的乡(镇)运输距离近130km,致使县城屠宰场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肉难以配送到各乡(镇),养殖场(户)出栏肥猪要运往县城定点屠宰场屠宰后又运回乡(镇)市场销售,这种操作既不现实,又增加了销售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给小型生猪养殖场(户)出栏生猪带来严重困扰,且目前各级政府虽然对大型猪场配套生猪屠宰加工场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大型猪场配套屠宰场相关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若万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缺乏生猪屠宰场,将造成养殖、生产、加工、销售脱节,生猪养殖经营受限,不利于生猪规模养殖场发展。
目前,兰坪县虽然成立了一些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但成立的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养殖、防疫、饲料、销售等组织能力弱,因此很多生猪养殖户未加入专业合作社。由于生猪养殖户缺乏有力的畜牧兽医社会化技术服务,生猪养殖场(户)出栏生猪增加收购、贩运、屠宰等环节,致使生猪养殖经济效益低。同时,一旦生猪市场产生价格波动,直接导致生猪养殖严重亏损,部分生猪养殖场(户)退出养殖。
针对2019年至今生猪价格一直下滑,生猪规模养殖场经营持续亏损,建议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生猪规模养殖场在做好防风险评估基础上,对生猪压栏严重、流动资金短缺的养殖企业加大短期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同时,建议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生猪价格保险工作,通过出台生猪价格保险政策,将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猪养殖户全部纳入生猪价格保险范围。同时,各乡(镇)人民政府不断加大组织辖区内生猪养殖场(户)积极参加生猪政策性保险,实现辖区内生猪养殖场(户)生猪政策保险全覆盖,增强生猪价格市场抗风险能力。
在现有开展畜禽及其产品、饲料价格监测的基础上,各乡(镇)人民政府应进一步充实畜禽及其产品价格监测员,强化畜禽及其产品和饲料价格监测工作,实时开展辖区畜禽出栏价格、畜禽产品价格、饲料价格动态监测,精确收集价格监测数据,掌握生猪养殖、生猪产品、饲料价格情况,了解生猪养殖生产成本,为政府生猪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针对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需要,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鼓励中小生猪养殖场(户)稳步扩大规模,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中小生猪养殖场(户)改善养殖设施和设备;对散养农户进行指导帮扶;对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向标准化养殖场发展,对生猪养殖场完善动物防疫、粪污处理、养殖环境控制、自动饲喂、出猪台、洗消间、生物隔离带等方面给予项目支持倾斜;加大对新建、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项目支持力度,完善动物生物安全设施,逐步提升生猪规模养殖比重。
针对目前兰坪县生猪养殖散养户占比大、生猪养殖户点多面广、养殖生物安全措施薄弱的情况,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全面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组织辖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干部、生态员对生猪散养户开展每年春秋两季猪瘟、口蹄疫、蓝耳病321免疫工作,并做好生猪补栏补免工作。对生猪规模养殖场实行程序化免疫,加强动物检疫和生猪调运监管,常态化开展生猪养殖场(户)疫病排查、疫情监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养殖环境大清洗、大消毒工作,对县域内各畜禽养殖场(户)、运输工具、畜禽圈舍、屠宰加工企业、运猪通道及设备实施彻底消毒。督促指导生猪养殖场(户)、屠宰场、生猪贩运户等防疫主体建立健全清洗消毒制度,全面落实清洗消毒措施,严格执行生猪养殖场(户)网格化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反动物防疫法的行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
针对当前兰坪县生猪规模养殖及相关畜禽规模养殖畜牧兽医技术力量薄弱的特点,为持续培养畜禽规模养殖场乡村兽医人员,建议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各畜禽规模养殖场乡村兽医培训,采取送到畜牧兽医院校和县内职业技术学校培训的方式,加强培训兰坪县畜禽规模养殖场乡村兽医人才,支持鼓励乡村兽医参加国家执业兽医考试,对通过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人员技术水平,为兰坪县生猪养殖提供技术保障。
建议国家、省生猪屠宰设置规划政策适当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兰坪县在已有1个规模生猪屠宰企业的基础上,再新增1个规模生猪屠宰企业和6个小型生猪屠宰点,解决辖区内生猪养殖场(户)远距离运输屠宰猪只产生额外成本的问题。同时,各乡(镇)均设生猪屠宰场(点)将更利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确保畜产品安全。并建议尽快出台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配套生猪屠宰加工设施的相关政策,明确配套生猪屠宰场设置和生猪屠宰许可办法、生猪屠宰加工范围、官方兽医派驻等政策,实现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发展。
鉴于当前我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对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实行县管乡用,强化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主责主业,推动畜牧兽医科技社会服务发展,突出畜牧兽医推广服务公益性、专业化、社会化属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畜禽养殖场户畜牧科技能力提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针对目前兰坪县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服务性不强的现状,建议相关部门通过政府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充分调动县内生猪养殖经营能力强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和生猪屠宰场成立生猪养殖屠宰专业合作社,将生猪养殖户纳入专业合作社范围,统一饲养、选种、饲料、防疫、销售、加工、畜牧兽医技术等服务,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县生猪养殖健康发展。
总之,只有不断改善生猪饲养设施条件和环境,逐步向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养猪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疫病风险能力,实现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并逐步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增加生猪养殖场(户)经济收入,巩固地方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