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抗疫口述史引入医学人文教育的路径探索与思考*

2022-11-28 07:00齐璐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20003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医务人文精神工作者

张 寒 齐璐璐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 20003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临危受命,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中心”,这场不畏艰险的斗争是现实中一堂鲜活深刻的医学人文教育课。对医院而言,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入挖掘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并将其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融入医学人文课程的开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口述史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兴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已被多个学科的人文课程吸收采纳,但在医学领域中的运用相对甚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以“抗疫故事”为内容载体,以“口述史”为研究方式,形成了一系列医学人文视频课程,由我院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上海市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的医务工作者讲述亲身经历和感悟,通过将医学学科知识与医学人文精神、人文技能相互渗透、融通共建,达成了医学人文教育的三个维度:显性知识的言传、人文技能的身教、人文精神的默会内化[1]。本文致力于探索适合医学领域的抗疫口述史应用模式,投砾引珠,期望能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创新有所贡献。

1 新冠疫情视野下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知识广博、人格健全的高素质医学人才[2],增强胜任医疗工作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有着“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虽然学界不断呼吁“要让医学回归人文属性”,但现实相却甚远。现阶段,医学人文教育以“灌输式”的理论授课为主,存在流于形式、内容固化、“强理论、弱应用”、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这也是导致当代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之一,并由此引申出一系列问题,例如医德滑坡、医患关系紧张等。尤其是疫情期间,部分医院存在拒诊、拒收发热患者,医务工作者擅离职守,拒绝完成防疫工作,甚至通过网络泄露患者个人信息等现象。

医学人文精神、人文技能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医务人员终身学习、终身感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恪尽职守、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医学人文精神的同时,又丰富了其中的内涵。他们身上顾全大局的家国情怀、扶危度厄的医者担当、精准施策的科学精神、生命至上的大爱精神,正是医学人文教育所希望培养的优秀品质。

面对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医院应当抓住疫情下的契机,积极探索改革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发生在本院的抗疫故事为案例,将个体化的认知、感受、行为转化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 口述史研究的概念及应用

口述史研究是指研究者对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进行访谈,并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保存和分析历史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传统叙事方式,口述在东西方古已有之,《史记》《荷马史诗》等经典著作中都运用了大量口述材料,属于古典口述历史。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口述史研究中心,这是现代口述史学诞生的标志。

传统史学主要通过对档案文献、史料的辩证考据来研究领袖人物、精英阶层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口述史学则是一种由大众直接参与而又为大众建构的历史学[3],它将普通人民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纳入历史研究范畴,用个人化的视角呈现社会事件,不仅在史学界的影响深远,还受到了大众广泛的欢迎。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口述史学开始与国际口述史学界接轨,现已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疫情期间,“口述史”作为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新闻传播领域,“口述体”报道呈爆发式出现,并成为疫情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种文体,且没有之一,几乎覆盖了疫情报道的各个阶段和各类群体[4],《方舱日记(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武汉肺炎一线医生口述:大爆发期或将到来》等文章广为传播。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单位对疫情防控中涌现的感人事迹相关的照片、视频、录音、手稿和实物等进行征集。口述史料在档案收集中占据重要位置,河北省档案馆整理了19万余字的医护人员口述档案,并编入《河北援鄂医疗队抗疫档案记录》[5];云南省档案馆为16个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以及10个州市121家医疗卫生单位共1 180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口述历史影像采集[6],还有多个省份档案馆局也开展了口述史资料的收集。

3 将口述史运用于医学人文课程的实践路径

3.1 抗疫口述史课程视频制作方法 口述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访问或访谈,对已获得的口述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诠释和讨论,最后进行理论总结[7]。

我院口述史视频课程的录制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明确主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亲历者:以传递新冠救治经验,再思探寻医学人文精神为目的,邀请我院在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公卫中心进行支援的医务人员参与录制。受访者应涵盖各个岗位、职务,包括医护人员、医技人员、感控人员、管理人员,其中既要有科室主任、高级专家组成员、支部书记,也要有普通的医务工作者。(2)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根据受访者的职务、经历设计主要问题,采访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由于部分医疗队成员在同一家医院,甚至同一个病区工作,难免会有相同的经历,为避免出现大量同质化的口述资料,采访者应根据受访者的切身经历,适当地提出追踪问题、探测性问题,紧扣“人文思考”的主题,深入挖掘个性化内容。(3)形成口述史资料:采访的全过程要通过录音笔、录像机记录,并在访谈结束后,将录音梳理成文,将问答形式的内容转为个人自述,再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对视频进行剪辑,先后形成了《武汉战“疫”——复旦中山医院临床实战“公开课”》《战“疫”中心的医学人文思考》两个微视频讲座形式的课程,分别记录了我院医务工作者在武汉、公卫中心参与抗疫的所思所感。

3.2 课程总体思路与考核 口述史视频课程以医学知识传授、人文价值引导为两条主线,通过人文与专业的交融渗透,实现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医务工作者在全方位阐述新冠肺炎病例特点和诊疗方法的同时,也会结合具体的临床经历对医学人文的相关议题展开讨思考、讨论。视频课程在根据内容进行主题分类后,通过医院教育平台、自媒体平台发布,并作为医学生、规培医师、专科医师、进修医生、规培护士医学人文的培训内容。在观看课程视频后,课程的参与者将围绕“医者医德典范角色在疫情中的作用”“人文关怀在危重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推动医患沟通新模式”“医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思考点开展更为深入的课堂讨论,最后针对相应的议题进行主题写作的考核。

3.3 课程反馈 新冠肺炎是当下热议的话题,通过对我院医学生、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后发现,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会主动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的病例资料,想要了解医疗队援鄂的工作经历。抗疫口述史课程将医务工作者感兴趣的医学知识信息与医学人文有机地结合,相较于常规的医学人文课程,更能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4 口述史教学模式的优势及意义

4.1 “全景式”地展现典型故事 医学人文的研究应当兼容并蓄,不仅研究宏观,也要研究微观,不仅关注中心,也要关注边缘,不仅抓住主流,也要重视少数,不仅关照总体,也要顾及差异[8]。传统的院史记载、新闻报道、医学人文课程普遍侧重于“大人物、大概念”,以科室主任、高级专家、课程讲师为主,并从疫情防控的宏观层面出发,剖析全市或全院新冠患者的救治工作。口述史的内容丰富多样,它记录“不凡”,但更关注“平凡人”的记忆回顾。“它把历史引入群体,同时把群体引入历史[9]。”据统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湖北参加抗疫的援鄂医疗队员中,90后、00后有12 000人,约占整个队伍的1/3[10]。这些相对稚嫩的医务工作者大多没有统筹全局、科学部署的能力,但是兢兢业业、坚守岗位,用行动证明了自身的责任担当与价值。口述课程将这些默默付出的“凡人英雄”纳入授课者的范围,增加了更多亲历者个性化、富有人情味的叙述,为“抗疫故事”添加了“小角色、小细节”的微观视角,具有可亲、可信、可学的特点。

通过不同岗位、不同职务的亲历者以多元化的视角进行多维度的叙述,抗疫口述史课程“全景式”地展现疫情期间的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人物体现了医院的行为准则、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他们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随着一桩桩感人的事迹发生在身边,更多的员工能够“沉浸式”体验医学人文教育,将医学人文精神内涵外化于行。一位年轻的护士也在采访中提到过榜样的作用,“刚开始确实有些害怕,但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给予了我勇往直前冲在前方,站在抗疫第一战线的勇气。”

4.2 将抽象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 口述史重视历史事件中个体的经历与感受,是一场医务工作者的“心灵考古”,更加细腻、真实、鲜活、生动、具有感染力。相较于传统医学人文课堂大量的“理论灌输”,抗疫口述史课程“讲故事”的方式更易于接受,让人愿意听、听得进。以心理护理为例,支援公卫中心的护士几乎都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她们通过观察、讨论,分析造成患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尝试用多种方式缓解他们的压力、痛苦。例如在病房设施欠佳的疫情初期,她们会尽可能满足患者生活上的需求、改善住院环境;帮助同时确诊,但分隔在不同病区的家人、朋友及时了解对方的情况;针对疫情期广泛传播得谣言进行科普辟谣,消除患者对未知疾病的过度焦虑与恐慌;每天陪内心寂寞、孤独无助的老龄患者聊天;给失落悲观的重症患者重建信心等。在她们细致入微的关怀下,大部分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

通过一个个微小但又充满温度的故事,护理工作者展示了人文技能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在这里,人文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蕴含在每一个具体行动、每一颗想要帮助患者的心中。

4.3 隐性医学人文教育我院对隐性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萌发于“隐性思政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指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通识课,通过渗透性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让观看者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思想启迪,改变思维方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以部分接受采访的医务工作者为例,感染病科的胡必杰主任在介绍自己参与上海市感控工作、出台防控文件的经历时说:“新冠撞上了我的专业,挺身而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心内科的王齐兵主任在讲述针对重症患者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也提到他去公卫中心之前,“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而且时刻准备着。疫情就是命令,我相信无论是谁接到命令,都会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来自ICU的李文英在分享在心理护理经验的同时表示,“当灾难发生时,作为一个90后,我认为我们已经不再是需要被保护的孩子,可以试着去帮助其他人。”

现阶段,医学人文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医学生、医务工作者繁重的学业压力、科研压力。抗疫口述史课程可以通过隐性人文教育方式实现医学专业知识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同向同行,在不额外增加课程负担前提下,达到医学人文精神、人文技能的培养,并反哺专业知识的掌握。

5 口述史教学模式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口述史确实存在一些争议,最大的问题来源于口述史是对记忆的提取,而记忆存在不可靠性,叙述者也存在主观性描述,主要体现在:(1)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受访者的记忆模糊与遗忘;(2)受个人感情色彩、事件最终结果的影响,进行与事实不符的描述,譬如过分的自我夸大、刻意的掩饰、避重就轻;(3)受到现实生活经历的影响,回忆被个人心理变化改变。

在处理这些可能会降低口述史研究可信价值的因素时,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1)缩短录制时间的间隔,用时效性来确保真实性。在武汉前线进行口述资料的收集,将“回忆过去”转变为“记录当下”;支援公卫中心的医务工作者结束隔离期返回医院工作后,通过及时开展视频录制,尽可能消减时间带来的负面影响。(2)与同时期的资料相互佐证,并及时公开内容。《武汉战“疫”——复旦中山医院临床实战“公开课”》于2020年3月底在全网分享,全国的医务工作者都能够观看指正;《战“疫”中心的医学人文思考》系列课程陆续上线医院教育平台、自媒体平台。受访者在提前知晓相关资料会被公开检验后,为避免其所讲述的内容被指出“失实”,会自觉遵守客观真实的原则。采访者也要有正确分辨、妥善处理的能力。(3)以客观事实的讲述为主,适当地辅以个人感情。真情实感的流露确实能够增加叙述的感染力、可读性,但也要避免主观性过强、过度煽情导致的可信度下降,这需要由采访者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和把关。

6 小结

后疫情时代,如何讲好“战疫故事”几乎是所有参与“新冠大考”的医院共同面对的课题。在本次探索尝试中,口述史是方式,抗疫故事是内容载体,医学人文教育是目的。通过口述史将“抗疫故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全景式”地呈现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化为行动,兼具生动性、感染力、可读性,有助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此外,作为叙述“个人故事”的方法,口述史还能运用于其他典型事例的挖掘。例如我院用口述史的方式采访记录了十三位年逾八十的中山老教授们想对后来者说的故事,通过展现那些平凡而又闪光的峥嵘岁月,传达医学大家的人生智慧和人文情怀,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猜你喜欢
医务人文精神工作者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关爱工作者之歌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音乐作品
致逝去的医务者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