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分析

2022-11-28 06:40:50夏正元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特派员科技人才科技

文|夏正元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乡村振兴,人才要先行;科技支撑,人才是关键。然而农村科技人才培养较少、农业科技人才结构失衡、农业科技人才缺乏长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本文立足全面乡村振兴的新目标及建设现代农业强国的新要求,围绕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支持、成果产出等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探索科学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农业科技人才的种类

根据《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 年)》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界定, 结合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农业科技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对农业科技及生产实践活动作出贡献的人员,主要包括农业科研人才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包括“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其中对“农业科技人才”定义为“专门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教育和推广工作,具有科学探索精神和较高创造力,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并作出贡献的人”。 因此学术界把农业科技人才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如科技推广人才和科技特派员); 第二类主要是指农业创新研究人员(如高科技领军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等);第三类农业“本土”创客人才,主要是指回乡创业或扎根泥土的创新创业人才,包括各行各业的人才以及各种“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养政策。一批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能够快速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提升。如“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等,都是在政府引导下,按照市场配置、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人才下沉,深入农村一线,与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结成利益共同体,帮助农民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实现人才与农村的直接对接,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多方共赢。 如2020 年以来,湖南省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新路子,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聚焦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需求,组织引导各类“三区”科技人才深入园区、企业“问诊把脉”,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2019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 周年讲话中指出, 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 福建省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集合技术、人才、金融、信息、市场、组织、制度等要素流向农村,协同创新,切断农民“素质性贫困”根源,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后向延伸,形成三产深度融合的第六产业。 辽宁省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团、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农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了一批农业领域科技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及农业创新团队,更涌现出一批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及团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撑。2021 年,湖南省选派的736 名“三区”科技人才,就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以及5 名省科技领军人才、12 名湖湘青年英才、9 名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 对于产业发展特殊需求人才,湖南积极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省外高校院所引进。

农业创新研究人员培养政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人才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障农业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还能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农业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和更新,社会对农业创新型研究科技人才需求日益攀升。农业创新研究人员主要参与高水平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及赋予创新性的工作, 具备引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潜力与能力。 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急需一批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人才,为实现乡村战略的有效推进、农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统领,组织实施科技人才计划项目,从2007 年开始实施“科技领军人才计划”、2013 年新增“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计划”、2018 年新增“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2020 年新增“优秀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逐渐形成多层次、全方位、梯队式的人才计划项目,推动了科技人才集聚,营造了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湘工作的良好环境, 全省科技人才数量平稳上升,结构更加合理,为加快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除了“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以外,政府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对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服务。 依托院士团队与交流咨询促进会,搭建相关交流平台,鼓励和支持院士与省科技领军人才、 湖湘青年英才等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建立院士带培关系, 培养壮大农业科技人才后备队伍。

在构建人才层次引培机制的基础上, 还不断加大对科技人才队伍培养经费的支持力度。 如2019 年湖南省全省科学研究与开发人员达23.4万人,较2017 年增幅达22.5%,近5 年湖南省人才支持经费持续增长,2019 年经费总额较2015 年增幅达14.36 倍。

农业“本土”创客人才培养政策。 农业现代化主要是科技现代化,但是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制约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对留守农村的只有老弱妇孺的部分地区,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机械化? 农村要发展就要留住人,更需留住心。第一,扭转以前的“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外出打工观念,转化为“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乡村振兴理念。 如2022 年初,湖南省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科技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从协同创新、创业服务、人才支持、成果应用等多方面推出十条具体举措, 助力乡村振兴。 其中,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 明确将人才作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重点部署推进, 推出了科技特派员选派、科技人才服务能力提升、外国专家服务、加强科技培训等具体举措。 第二,鼓励各地引导返乡创业成功人士回报家乡、投资家乡、发展家乡。 加大创业担保支持力度和额度,积极实施创新创业带头人金融扶持计划。 第三,开展乡村

振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包括参与乡村振兴的各类职业人员的支持评价,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创新人才职称评价机制,对获得职称的乡村人才,优先给予项目政策支持。 第四, 加强本土人才选拔,着重农业本土创新团队培养,留住和吸引更多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 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 综上,政策管理部门要树立“分类评价”的人才培养理念, 即打破唯论文论或奖项论的人才评价体系,根据不同职位特点,分类评价各级人才,以工作能力、人才品质和工作业绩为导向,引入科学考评和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一套专业性强、灵活度高的培养和激励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从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提出新时代人才工作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 为农业科技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应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实现创新人才加快聚集、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猜你喜欢
特派员科技人才科技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02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4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28
科技在线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西藏科技(2016年10期)2016-09-26 09:01:49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