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2022-11-28 06:40:50文丨马应福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战略模型

文丨马应福

2018 年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意见》的“五句话”总要求,如何实现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是一项重要课题。从艺术设计战略入手, 将乡村文化、 乡村技艺、乡村产业、乡村资源等与设计紧密结合,推动艺术设计战略赋能乡村振兴十分必要,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 为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提供遵循和指导,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 艺术设计战略赋能乡村振兴理论分析

(一)艺术设计的内涵

“设计”通常被国内外学者从哲学层面界定为一种方法论,是人类通过构思和行动“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将“艺术”与“设计”进行组合,强调的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科体系中,设计学从属于艺术学门类,专业范围涵盖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信息与数字媒体设计、工艺美术设计、艺术与科技等领域,“审美”与“实用”共同构成了“艺术设计”的两大功能。

(二)艺术设计战略的内涵和外延

“设计战略”1984 年由Aldrich 等最早使用“design strategy”这一术语,认为其是进行详细计划前对各种各样问题考量的过程。 从微观层面,蔡军、董石羽以及明茨伯格等学者将设计战略视作提高企业品牌及产品竞争力的全局性要素。 宏观层面,“设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指政府通过制定设计政策对社会某方面加以引导、组织和推进,是影响国家竞争、社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科技发展等领域的重要因素。 作者认为,艺术设计战略本文指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用艺术设计的全要素推进乡村振兴的艺术设计战略目标、战略原则形成,以及构建艺术设计战略理论、战略重点、战略路径和战略评价体系的总称。

(三)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内容

乡村振兴是指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人民更加富裕,全面实现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七大内容”: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二、 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国有一批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示范村,如画虎村、牡丹村、书法村、魔术村、杂技村、美学村、非遗村、旅游村、中原写福第一村等品牌文化村。中国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战略路径和战略评价体系不健全、不完善,顶层设计不足,管理政策、规制和机制体制缺乏等主要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为: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缺乏战略整体部署,缺乏相应的产业匹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与乡村振兴服务的脱节; 乡村建设政出多门,设计规划不切实际;缺乏人才、文化品牌,导致对农村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等。

三、 艺术设计战略赋能乡村振兴的对策与建议

(一)推进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

通过梳理文献,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创新性研究,以艺术设计战略赋能乡村振兴推动社会需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同发展理论、设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等交叉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果。

(二) 推进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研究

一是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目标和战略原则构建。 战略目标主要包括:实现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学科构建的目标;实现重塑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绿色发展的目标;实现艺术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优化空间布局、美化空间环境的目标; 实现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乡村文化兴盛的目标;实现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达到乡村善治的目标;实现艺术设计人才战略助推农村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战略原则主要包括: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坚持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原则;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坚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原则;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的原则;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坚持基层党组织统合推进的原则;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坚持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则。

二是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理论体系构建。 战略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构建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指导体系;构建乡村振兴艺术设计学科思想体系;构建乡村振兴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体系; 构建乡村振兴艺术设计学术话语体系; 构建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政学研产用”实践体系;构建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评价体系。

三是艺术设计赋能建设乡村振兴文化品牌村。 文化品牌村主要包括:设计建设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的特色文化乡村示范村;设计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长江文化生态旅游村带;设计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育、景观、非遗等休闲度假康养村;设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旅游村;设计建设乡土中国体验旅游村;设计建设艺术性休闲型景观化“海洋牧场”。

四是开发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数据库,构建乡村普适性规划模型。主要包括:构建乡村“党建+”文化综合体规划设计模型;构建“乡愁”元素村史馆文化艺术设计模型;构建“家训家风”村史馆设计模型;构建“元宇宙”农村书屋综合体设计模型; 构建乡村敬老爱老颐养康养院设计模型; 构建乡村农副产品超市和电商及直播带货空间设计模型; 构建乡村文化科技服务中心设计模型; 构建乡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设计模型;构建“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空间布局设计模型;构建文化艺术植入乡村品牌设计模型; 构建特色乡村文化和空间环境设计模型; 构建传统民居文化书香和生态休闲设计模型; 构建乡村集市艺术品牌设计模型; 构建推进乡村文化品牌媒体传播设计模型等。

五是研究出台新发展理念下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政策。 主要包括:出台《关于实施新发展理念下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的意见》的国家战略性文件;出台《中国新发展理念下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国家战略性规划。

(三) 推进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艺术设计立村”工程。 二是推动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普惠性政策设计。 三是推动乡村振兴艺术设计人才可持续发展。 四是综合施策推动新发展理念下艺术设计服务乡村振兴。 五是艺术设计赋能乡村产业市场化发展路径。 六是乡村文化艺术设计路径。 七是推进“五位一体”乡村艺术设计机制建设。 八是建立乡村艺术设计激励机制。

(四) 推进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评价体系研究

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研判,用艺术设计将现有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践动力, 构建新发展理念下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评价指标、基本指数和评价原则。 构建新发展理念下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评价体系模型,建立数据库,将我国村落按地理地形、自然资源、人口数量、产品、产业数据、经济基础、历史文化等数据指标进行分类评价,将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质量、深度、广度等数据进行量纲化处理, 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制定科学的战略评价体系。

四、结语

本文从艺术设计战略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艺术设计战略赋能乡村振兴理论分析、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艺术设计战略赋能乡村振兴的对策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被各级党委、政府所重视,并运用到乡村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二,艺术设计与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 促进了乡风文明提升;其三,艺术设计植入乡村文化,培养了一批乡村艺术人才,培育了乡村文化品牌,繁荣了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其四,高校和艺术设计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为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源头、活水;其五,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国农村的地域丰富性、民族多样性、资源差异性和村庄的特殊性,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模式不是可复制和固定不变的,需要艺术设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品”“一村多品”进行设计规划,方可达到最佳效果;其六,乡村振兴艺术设计战略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设计导向, 不断完善艺术设计理论、 战略重点、 战略路径和战略评价体系,充分吸纳人民群众参与设计、参与规划、参与实施, 使人民群众成为艺术设计战略的主体,是艺术设计项目顺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原生动力,是推进乡村振兴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战略模型
一半模型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战略
战略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