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川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近年来,我国信息通讯业快速持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借助通讯网络技术实施诈骗活动案件时有发生,且手段不断翻新、层出不穷。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诈骗案件更是呈递增趋势,严重侵害了大学生财产安全,也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以驻淮安市高教园区院校为例,辖区8所大中专院校常驻师生达10万余人,电信网络诈骗既给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上的伤害,又影响了大学城的安宁。2021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措施,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1]加强警校联动模式下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研究已经成为保护大学生身心安全、维护高校平安稳定的一项重要课题。
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这一特定主体,通过移动电话等现代通讯设备或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利用虚假信息骗取其钱财的行为。该诈骗行为之所以频发,既有诈骗手段的作案隐蔽、花样翻新的因素,又有大学生群体对现代传媒参与度广、防范意识弱的因素,更有警校部门与全社会打击、防范工作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智能化、专业化、组织化特征,诈骗手段也具有越来越强的变化性、隐蔽性、迷惑性。一是诈骗团伙组织严、分工细。从诈骗圈套设计、角色扮演、过程实施和资金流转等环节细致分工,甚至产业化。二是作案过程掩藏深、战线长。诈骗行为主要通过通讯网络平台,在地理空间上跨国跨境,犯罪主体与客体分离,资金多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转速度快。三是作案手段科技化、多样化。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电话、网络信息群发、木马病毒、社交软件、钓鱼网站等网络技术手段和平台,编造中奖获利、网络兼职等虚假信息或实施冒充身份、威胁利诱等违法行为,且作案手段不断升级,防不胜防。根据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当前检察机关惩治网络犯罪治理情况通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有6大类,300余种,而且还在不断拓展[2]。
作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习惯给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是移动电话、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交、购物、娱乐、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 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3]。尤其是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各校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教学,大学生网络使用量骤增,以延期开学、线上缴费等为由发布的诈骗信息成为新花样。二是大学生真伪鉴别能力薄弱。犯罪分子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各种需求,投其所好设计不同内容的陷阱,犯罪分子根据预设的诈骗步骤进行操作,其成功率将会大大提升[4]。大学生多数涉世未深,缺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而急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意识、贪图小便宜的侥幸心理、受骗后出于各方面考虑不及时报警求助等都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的助推剂。三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参与代刷信誉、受雇于高额放贷公司等是大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非常常见的案例,而信誉代理与高额放贷本身就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再如为了保全“涉嫌洗黑钱” 的自己或“涉嫌犯罪”的亲属,急于向不法分子汇款消灾,这都是法律意识缺乏的表现。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重在宣传教育,而高校在安全教育上的精力投入明显不足。一是思想上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像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样对包括防诈骗在内的安全教育做到同部署、同考核。二是宣传上覆盖范围不广,未能充分发挥各院系、共青团、学生会和辅导员的有利条件,设法像防火防盗一样对大学生防诈骗知识技能进行普及。三是措施上教育效果不实,未能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思维而创新教育形式,使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能够入脑入心。
大学生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受害者,但不是社会上的唯一受害者。大学生身处的社会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缺失,是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重要因素。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扩大,唯利是图、功利心切、金钱至上的心理意识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最原始动因。二是通讯网络技术给人类带来极大进步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多、预警能力差导致案件破获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是刺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蔓延的温床。三是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立法研究、应对机制、执法机构等法制因素滞后,是打击该类犯罪行为的一大瓶颈。如个人信息等隐私保护措施、通讯网络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在诈骗犯罪中的责任界定,等等。
针对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近年来的高发态势,公安部门与高校都要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化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教育和打击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有效保障广大大学生的财产与身心安全。淮安市2021年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一体推进的态势把打击治理体系建得更优,要树牢“一盘棋”思想,要从单打独斗向合成作战深度转变。基于上述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特点与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淮安市公安部门与高教园区大中专院校联手合力,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公安与高校两级职能、完善案前与案后两种机制、搭建线下与线上两个平台、强化方式与形式两个转变、兼顾防范和打击两头联动治理,不断探索优化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路径。
1.发挥公安统筹引领职能
市公安部门将高校秩序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利用公安系统职能作用和工作优势,强化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组织领导、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把高教园区作为反诈的“主阵地”之一,在辖区各高校设立“校园110”“网安警务室”和“校外治安辅导员”。在辖区H学院成立大学城“数据化”高校警务工作站,提供“有表有里”的“一站式服务”,委派一名善于做宣传工作的女警官专门负责辖区各院校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在各高校实行民警与高校“1对1”服务,24小时提供安防、法律、应急等咨询服务,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实现接案受理率100%、调处率100%。
2.发挥高校推动落实职能
在市局统一部署和要求下,驻淮安各高校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监管体系,各高校明确一名校领导主抓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把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平安高校创建工作内容,进行长期规划、开展常态管理,统一建立和完善构建一书、一表、一警、一微、一赛、一月的“六个一”的安全教育与责任监管工作机制,其中一书即学校每年与二级部门签订包括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在内的安全责任书;一表即各二级部门每月向学校反馈治安自查表;一警即学校每季度发布一次防诈骗预警信息;一微即学校每周利用微信平台推送安全防范消息;一赛即学校每年组织一次防诈骗安全知识竞赛;一月即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防诈骗安全教育集中宣传月。切实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不留遗憾。
1.完善治安信息预警机制
在重点时段、敏感时期公安部门以会议、通知、文件等形式,以民警为主力军,深入到高校走访,督促高校切实完善好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等四防措施,履行好校、系、班三级综治维稳工作职责,对突出治安问题及时发现、有力掌控、有效整治。公安部门每月向高校法人、分管副校长、保卫处长寄送《高校案发信息汇总》,利用微信平台每周推送《一周警情通报》,高校在第一时间可获知近期案件性质、发案时间、发案地段等信息。
2.完善安稳责任倒查机制
诈骗案件发案高校主动列出明细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和时间进度推进表,实施项目化治理,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公安部门推行高校治安发案情况月报制度,每月月初由各高校自主“零反馈”上报案发数据,同时要求对案件进行原因分析、案件责任倒查,大大提高了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搭建研判分析交流平台
公安部门每学期牵头组织高校安稳联席会议、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研讨会、高校治安师生恳谈会等“面对面”交流形式,警校共同研判电信网络诈骗形势、通报发案情况、交流防范举措,针对安防工作中存在的新规律、新特点及棘手、难点、疑点问题,及时有效地对症下药,群策群力共同构建安全文明校园。
2.搭建现代传媒交流平台
针对高校师生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文化层次高、智能手机普及广的特点,公安部门利用现代传媒,建立“高教园区-内保交流微信群”“警校联系QQ群”,全力推进“互联网+”社区警务。2015年9月份又开通了“平安大学城微信公众号”,邀请各高校分管领导、保卫处长、学工处、团委负责人及辅导员、班主任加入或关注,通过发人深省的精短视频、图文并茂的鲜活案例等定期推送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实时发布安全预警提示,并提供网上报警求助、业务咨询等互动服务。目前,公众号已有粉丝1万5千余名,受理各类咨询服务3万余件,搜集各类情报线索23条,解决大小问题1 800余件。
1.强化上门服务方式转变
开展高校治安防范“点对点、心连心”上门服务,全市启动了“淮安警方安全防范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引导大学生强化法纪观念,增强防骗意识和识骗技能。内保支队负责人、高校辖区派出所负责人和警官走进高校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专题讲座、警示案例巡展巡演、安全防范宣传册发放、组织民警自编自导自演防诈骗宣传短片等活动。在新生报到期间,委派民警和高校保卫干部实地查看新生报到场地、共同制定安保方案、维护现场秩序;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做到在入学通知书中统一夹寄《警方提示》手册、统一制作平安大学城微信平台真人秀、统一制作《我们身边的教训——电信网络诈骗形式、案例、防范》宣传展板、统一为全体新生做校园安全知识讲座、统一为报到新生发放《治安防范安全服务卡》,做到“五个统一”对所有新生覆盖率100%。
2.强化宣传教育形式转变
按照“重指导、重防范、重宣传、重长效”的校园治安防范工作指导方针,各高校应教育引导大学生把安全防范作为生活必备技能。在宣传教育形式上,注重将校园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教育与入学教育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主题班会相结合、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素养相结合、与现代传媒相结合、与心理健康相结合、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等“八个结合”,切实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在宣传教育中注重建立以参与式治安管理为主,以宣传为辅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如公安部门整合了各高校资源,2020年,淮安大学城警务站和各高校共同发动学校团委、学生会以及辅导员、大学生等人员加入“淮上义士”。“淮上义士”是公安机关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发动和组织各界群众自觉加入的参与社会治安管理、维护治安秩序、弘扬正气新风的平安志愿者。目前,已在大学城教职工、学生中建立了1 300余人的“淮上义士”队伍,成为推动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的“生力军”。先后开展了“邮寄防诈骗‘第一课’”“滚蛋吧,诈骗君”系列防诈骗微电影评比、校园防诈骗宣传大使评选、开通“平安有约”校园广播等符合大学生个性特质且自身参与其中的宣传教育活动,形式上注重趣味性和观赏性,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认识和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段、特点和规律。
电信网络诈骗重在防范教育,根在打击源头。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公布,明确了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主管部门依照职责负责本行业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承担行业监管主体责任。电信业务经营者、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承担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和安全责任制度。在努力提升大学生反诈骗意识和技能的同时,公安部门、高校更要加强与网监部门、网络运营商、银行等部门的合作,及时切断诈骗信息与资金流通等关键利益链,摧毁犯罪窝点。如成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警、校、银、通等部门合署办公,改“串联式”工作模式为“并联式”,实施“统一报案受理、涉案电话封堵、涉案账号冻结、联合作战打击”一体化运作,锻炼培养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业力量,重点突出打团伙、打系列、打源头、打幕后,始终保持对电信诈骗的严打高压态势,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不断攀升的严峻势头。
毋庸置疑,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严重侵害大学生财产和身心安全的一个大毒瘤。公安部门和高校应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共同建立集约化、网络化和大众化的防范工作模式,并肩打赢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和打击的主动仗,为维护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淮安市公安局与辖区高校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不断形成了一套“警校握手、合力联动”的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组合拳”,有效遏制了诈骗侵财案件的高发势头。园区先后有5所高校被表彰为“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2021年秋季入学以来,园区诈骗案件更是同比下降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