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 蕾,严凤雅
(马鞍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时代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提出的根本要求。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思政课必须准确把握讲好中国故事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选择正确的教学路径,切实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出的一项重要思想命题,与高校思政课在目标任务、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创新思政课话语表达方式,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着眼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引领,承担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功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度契合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要求。从根本目的着眼,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采用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教导,促使受教育者能够客观认知和看待国家和政党的发展,增加政治信任和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国家观。在我国,高校思政课是党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所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看待中国道路和中国发展,从内心真正认同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中国故事所承载的是中国价值观,彰显的是中国立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是为了阐明中国立场,传递中国精神,展示中国智慧,输出中国经验进而消除外部误解,重塑中国形象,让世人如实、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对内讲好中国故事是为了增强社会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和认同,以稳定人心,凝聚发展共识。
从教学内容上着眼,我国数千年壮阔的历史与丰富多彩的现实蕴含着无数精妙入神的中国故事。既有反映党和国家、民族事业发展,传递当下中国各领域发展状况“大故事”,也有能够映照出时代光芒的凡人“小故事”,都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深刻的教学资源和可靠的实践论述,四门高校思政课都可以从中挖掘到精彩的故事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故事的内容,提出了“五个讲好”的重要论断,即“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1]201。这五个方面的故事涵蕴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势。现阶段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制思维的培育和涵养,围绕着介绍中国革命的历史沿革和经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围绕着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本质上包含着讲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社会美德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在复兴过程中不断寻梦、追梦、圆梦的故事,讲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讲好当下国内外热点故事。
从课程设置上着眼,四门高校思政课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高度的对应关系。其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道德观和法制观,可以着重讲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道德模范的故事、法治文明的故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旨在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理解和认同,可以着重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故事,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发展故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奋斗故事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旨在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着重讲好唯物史观的故事、政治经济学故事和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的流变。而中国近现代史本身就是一部宏大的叙事故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讲述无数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故事,使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此外,“形势与政策”旨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全面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可以着重讲述国内外现实社会的热点故事。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党和国家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更是高校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理念,鼓舞学生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途径,两者在目标任务上具有高度的同向性。
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换、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所使用的主要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话语表达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最主要的手段。在思政课上,教师主要通过话语表达的方式去讲授教学内容,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从而实现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然而思政课教材内容的编写是根据国家政策文件和主流意识形态,以概念和原理的形式搭建而成,带有明显的文件话语、学术话语、政策话语和官方话语等表达特点。这种纯理论化、抽象化和生硬化的话语风格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形成反差,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语境和心理需求,更无法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场域当中。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不少思政教师常常会机械地照搬教材叙事语言,逐一对抽象概念和宏观理论进行诠释。这种依靠政治语言和学术语言建立起来的思政课,感染力不够、穿透力不够,难以和学生真正贴近,让学生觉得思政课内容刻板,教师自说自话,造成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低效甚至失效,思政课教学面临严重的话语危机。
思政课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同,提升育人实效,教师就必须创新话语表达,提升表达技巧,推动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进行转换。用学生熟悉亲切、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去表达意识形态所传达的思想观点,进而摆脱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的高度理论化、抽象化的弊端,让学生想听、爱听、听有所感、听有所悟。“教育正是通过语言的渗透域引导,而个体在语言中并凭借语言来配置人生,构建人生的精神历程。”[2]
故事是叙事性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事件发生发展、前因后果的描述,强调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形象的生动鲜活,符合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特点和心理特征。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和教学方法,讲好中国故事是以故事作为叙事载体,将鲜活生动、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中国故事融入教学中,促使话语表达的日常化、话语内容的具象化、话语方式的感性化,实现了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书面语与口头语等多种话语方式的转换结合,摆脱从宏大理论层面传递思想的弊端,激发了学生对其所接受的理论观点的兴趣和理解。
作为一门从国家、社会层面进行意识形态建构的政治性课程,高校思政课蕴含着深刻的政策性、学理性和思辨性,其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逻辑严密等重要特点,较难引起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热衷追求新鲜潮流的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兴趣。如何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让学生由“不听”“不信”“不抬头”转变为“想听”“想学”“践行”,就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一大难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刻道理需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3]故事是对人类和社会过去发生的、广为流传的事情,以具体情节、情境加以呈现的叙事行为,具有生动性、内隐性和情境性等特征。首先,故事具有生动性。讲故事所使用的语言,生动、通俗、诙谐,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故事情节往往曲折迂回、悬念迭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对听众极具吸引力。其次,故事具有内隐性。故事作为一种叙事载体,本身具有寓意。一个好故事既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和价值,既有生动鲜活的人物,又内蕴催人奋进的价值观。一个个小故事彰显大道理,大道理寓于小故事之中,相互说明、相互支撑、相互作证,使听众能够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明事理,潜移默化中润泽心田。最后,故事具有情境性。讲故事可以营造出一种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故事情境和情绪氛围,将听众带入特定的空间和场域。受到情绪氛围的感染、暗示与烘托的听众将会引发其内心强烈的情感共振,产生情感上的认同。
将语言通俗、直观可感、内涵丰富的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弱化抽象化、理论性、评论性的语言,使用思政课的话语表达方式变得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其次,可以化抽象逻辑为具象情境,学生可以在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中体悟故事背后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价值,进而减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排斥感,使思政课教学更具有说服力。最后,可以使空洞抽象的价值观念以具体情节、情境的方式加以呈现,实现理论价值的现实演绎。学生沉浸在一个个真实具体的故事情境之中,对故事中人物的遭遇进行深刻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进而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4]因此,作为一种口语化、生活化、具象化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中国故事与理论阐述能够形成功能性互补,有效提升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5]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要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提高“感召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参与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表现力”,才能真正将中国故事讲好、讲透、讲实、讲活,彰显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思政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主讲人,讲好中国故事是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教师的政治立场、理论功底和讲述能力等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教师提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6]的要求,这同样也是讲好中国所必须的能力和素质。具体而言,新时代思政教师只有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较高的讲述能力,才能坦起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
一是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政课本身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职责,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基础。只有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各种社会思潮混杂共生、价值观激烈碰撞的大背景中不被错误言论左右,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定力。倘若教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都不坚定,就无法有底气的将马克思主义讲清、讲透、讲实、讲活。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6]。思政课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地做到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坚守课堂讲授的底线和原则,才能突出中国故事的政治性,增强中国故事的说服力。
二是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深厚的理论功底是讲好中国故事并使其具有理论解释力和说服力的前提。中国故事内涵丰富,蕴含着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等理论内涵,又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方面面,还必须关切和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价值诉求。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很难透过故事将道理和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才能借助有血有肉的中国故事,深入浅出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从而让理论的光芒照亮学生青春奋斗之路。
三是要具备较高的讲述能力。讲故事和讲课既相联系又相区别,联系在于二者的目标相同,都是为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区别在于故事本质上属于口语表达的一种,必须掌握较高的讲述能力。只有将故事讲的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讲故事之前,教师要在对故事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润色使其更适合口语表达,同时确定故事讲述的角度以及故事引入的时机,保证故事的导入不生硬、突兀。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教师要配合故事情节的推进,调整语音、语调和语速,并配合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凸显人物情绪的波动、心理变化和个性特征。此外还要注重把控故事讲述的节奏、故事重点情节的描述等。只有有效提高思政课老师的故事讲述能力,才能将中国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彰显故事教学的艺术魅力。
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无疑发挥着十分关键的统筹安排、精心设计、合理组织的主体作用。然而,学生并非是被动地对教师所传递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进行接受和认同,而是从个体自身出发对教育内容进行自主地解读、选择和评价。离开了学生自觉自主地关注与参与,思政课便无法达成内在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目标。讲好中国故事不能只是教师在唱独角戏,中国故事想要讲得精彩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思政课上,教师要邀请学生们来讲述自己经历的故事、自己家乡的故事、自己身边的故事、能触动自己灵魂的故事,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选择不同的中国故事进行讲述不仅会呈现出不同的话语风格,还能够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学生讲述中国故事就需要自主搜集故事素材、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故事内容并制作PPT进行课堂展示、讨论和思考。通过这种自主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把握中国故事所蕴含的精神及所承载的价值,自主建构价值信仰体系,达到自觉学习、无师自通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发动年龄相仿、阅历相似、情感相通、爱好相近又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同伴分享故事、经历和思想观念,传递情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并使其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并发现自己与他人在价值观上的异同。通过故事情绪情感的渲染以及交流互动产生一种群体移情效应,主动对自己的不正确的思想观点进行修正,实现同伴教育的功能,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后,教师主要承担主持人的角色,起着观察、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收集筛选与课程主题相关的故事素材,帮助设计故事讲授环节和相关问题。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同时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有意义的讨论和交流,在轻松愉悦地双向互动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得到充分发挥,进而领悟故事背后包含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因此,思政课上的中国故事不仅要源自教师之口还要积极发动学生参与进来,形成“学生讲教师导”“教师讲学生论”等多种形式,并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方式方法,提升讲故事的水平。
随着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无线通信、卫星技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突破,网络媒体、手机终端、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形式丰富、互动性强、信息丰富等特征成了当代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搭上时代的列车,不仅要围绕故事内容下功夫,还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例如通过以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具有社交属性的自媒体平台,基于微服务架构打造的课程学习、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慕课和微课在线学习形式,VR思政课教学体验平台等多种技术手段和载体,丰富中国故事的呈现形式,创新中国故事的讲述方法。近几年来流行的微电影+思政就是在新媒体环境视域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载体,以图文、音乐、视频等元素刺激人的感官,表现形式简单、短小精悍。借助微电影的表现形式,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程融入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之中,可以有效增进学生对故事背后思想主题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微电影制作方便,一部手机或照相机即可进行拍摄和剪辑,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各类中国故事都可以成为微电影拍摄的素材,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在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将根据思政课教学内容对大量故事素材进行搜集、筛选、整理,进行自导、自演、自评,通过参与微电影的制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思想认知,提升了教育效果。
VR虚拟现实技术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机仿真系统,这种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的电子信号进行创建和模拟真实环境,产生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其中。通过VR技术可以使中国故事中各类历史场景、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对话进行模拟搭建并融入VR课件中,使其可以具体、生动、形象化地展示出来,学生只要戴上专业的设备就能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甚至可以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语言与行为的交流。这种体验式的思政课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心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此外还可以借助学校官微、公众号、抖音号给学生推送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中国故事,通过点赞、转发、评论和微话题讨论等学生熟悉的途径进行交流互动,既可以减少话语鸿沟,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理论认同感、价值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将新媒体新技术纳入自己的视野范围内,积极借助新的教学手段,丰富中国故事的表现形式,增强中国故事的表现力,挖掘中国故事的内在价值。
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面临的时代课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1]209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牢固树立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意识,充分利用好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功能,拓展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只有如此,才能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使高校思政课切实担负起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