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学者蒋彤对《管子》轻重理论的辨析与评价

2022-11-28 01:07张艳丽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管子钱币

张艳丽

(山东理工大学 齐文化研究院,山东 淄博 255000)

《管子》治国的经济理论系统而丰富,促使齐国实现国富民强,经济发展繁荣,这对齐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经济基础和前提条件。《管子》的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轻重理论方面,也即注重宏观调控,保持市场的供需平衡,“以重射轻,以贱泄平”[1]。学界对《管子》轻重理论的研究,集中于《管子·轻重》篇出现的时间以及《轻重》篇的辨伪等方面[2]。而《管子》轻重思想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性,后世诸多统治者与政治家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对其进行评论和践行[3],这涉及历代币制、盐业、常平仓、均输法、救荒等经济方面轻重思想的改革和政策推行[4],不断指引着历代中国经济的革新与发展。

而对底层百姓来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物产丰歉与物价高低了。物产丰歉与物价高低的关系,会切实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管子》轻重思想中有所论述。在此基础上,若要保障百姓安居乐业,统治者和国家的调控工作要保证适时到位。刘小兵分析指出,《管子·轻重》各篇的核心内容,就是轻重价格理论,强调国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干预市场价格,掌控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5]。程必定也认为,《管子》中的轻重思想分析了谷物、万物、货币三类要素在古代市场中的交换关系,是最早用中国思维和中国语言表达的关于价值规律的认知,轻重思想成功地运用于齐国的宏观调控,目的是既富国又富民,带有国本位与民本位的兼容思想[6]。现代学者以商品供求关系、市场价格等价值规律为切入点,寄希望于管理者的宏观调控,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来理解、阐述《管子》的轻重经济思想。而生活在清代中后期的士人蒋彤,也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运用《管子》轻重理论,透彻分析当时亲身经历的“榖丰而农伤”的事件,以普通士人的视角和立场,来体悟《管子》的轻重之术。

一、蒋彤对“榖丰而农伤”经济失衡现象的关注

除古代统治者上层注重对《管子》轻重理论进行实践和评价外,清代蒋彤的亲身体悟,可看作普通士人对《管子》轻重理论的认知。蒋彤是养一先生李兆洛的学生,生卒年不详,民国文人张维骧为其作传曰:“彤,字丹棱,阳湖人,诸生。居东堰,从李兆洛游。淹雅宏通,笃家法,精于考《礼》而文章亦极研炼。《养一子述》《养一先生年谱》《暨阳问答》均彤手编。”[7]传记中“淹雅宏通”四字,是对蒋彤博学多才、勤奋好学、善于思虑形象的概述。

对于其师李兆洛,《清史稿·李兆洛传》记载,其“主讲江阴书院几二十年,以实学课士,其治经学、音韵、训诂,订舆图,考天官历术及习古文辞者辈出”[8]。李兆洛(1769—1841),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清代知名的学者,海内名儒,曾主讲江阴的暨阳书院近20年。在教授、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李兆洛“教读《通鉴》《通考》,以充其学;选定《史记》《汉书》《春秋繁露》《管子》《荀子》《吕氏春秋》《商子》《韩非子》《贾子新书》《逸周书》《淮南子》目录,以博其义”[9]。李兆洛对《管子》非常重视,把其看作年轻学子学习的必备书目。蒋彤受其老师李兆洛的影响,注重实学,讲求经世致用,关注国计民生。

蒋彤曾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给老师李兆洛写有书信,谈论对《管子》轻重之术的看法和感受,此即为收录于《丹棱文钞》中的《上养一子论管子·轻重书》(1)蒋彤:《丹棱文钞·上养一子论管子·轻重书》,参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86-688页。下文相关分析,如无特别注明,皆来自此篇。。在这封书信中,蒋彤详细谈及自身对《管子》轻重理论的困惑和理解。

蒋彤提到,自己在闲暇时读《管子》,对于《轻重》各个篇章,没有过多收获。而一位老者的提问和疑惑,使得蒋彤醍醐灌顶,对《管子》轻重之法有了更多的理解。其云:

暇再读《管子》,至《轻重》篇,殊无所得。有野老乍自无锡还,谓彤:“榖贱奈何?现在无锡米塞路衢,有粜客而无籴主,即好者尚不直二千钱,恐来岁之荒也。”彤问:“岂无囤积之户?”野老云:“米如川流而来,岂囤积所能尽?”彤遂若恍然,有悟于《管子》轻重之法。大抵民之在昔豫,而在今枯;在昔乐,而在今苦。

这是蒋彤亲身经历的事情,由疑惑而至恍悟,由恍悟再至深思,从而对《管子》轻重思想有了强烈的认知和体会。

蒋彤指出,当年无锡农业获得丰收,米榖数量大增,卖粮食的多而收粮食的少,囤积之户也无法收购数量众多的粮食。由于供过于求,榖价低贱,乡村野老非常担心,榖贱伤农,恐怕来年农人不再过多种地,粮地会荒芜,从而导致饥荒。本来粮食丰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未料到却成为悲苦、担忧的缘由。这也是《管子·轻重》篇中提到的供过于求的经济现象。

二、蒋彤运用《管子》轻重论分析榖价低贱的原因

结合《管子》轻重理论的记载,蒋彤对造成当时榖价低贱的原因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蒋彤认为,榖价低贱与官府征收赋税的急迫有关。蒋彤分析曰:

《管子》曰:人君藉求于民,令曰十日而具,则财物之贾什去一;八日而具,则什去二;五日而具,什去半;朝令而夕具,则什去九。又曰:令疾则黄金重而粟轻,令徐则黄金轻而粟重。今新榖未登而下忙已迫,是物未具而令先出也。岁暮追呼,急于星火,榖直愈贱,漕价弥昂,金重而粟轻,校其低昂之数,且去半而未止。此困于催科之苦者,其一端也。

当时新榖没有收获完毕,而征收田赋的“下忙”已经开始,百姓忙于“催科之苦”,需要在期限内完成官府的征赋任务。

《管子》中提及官府征税期限的长短对农产品价格高低有影响。一般而言,国君向百姓征税,下令说十日内交齐,农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十分之一;限令八日内交齐,农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十分之二;限令五日内交齐,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一半;而如果早晨下令限于傍晚交齐,那么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十分之九。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如果官府征税急迫,则农产品价格低廉而钱币更加“值钱”。也就是说,国家征收赋税的主要方式是钱币,由于农户手中缺少钱币,只好卖出榖物等农产品。农户一起把榖物等投入市场,供过于求,榖价必然大幅度下跌。官府逼迫越紧,农产品价格就越低。这种征税方式可以达到十分酷烈的程度,如果承受不住,农户无法生活下去就会逃亡[10]。

其次,蒋彤指出,榖价低贱与利出“多孔”有关。蒋彤分析曰:

《管子》曰:榖有所藏,利有所并,人君强本节用,立弊而无止,民犹若不足。又曰:西南东北多称贷之家,是一国而五君,欲国无贫,兵无弱,不可得也。又曰: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夫利归于君,此为一孔。四孔者盖谓君与大夫,与商贾,与称贷之家也。今人家积数斛之贮,便思生息;获百亩之耕,每多负债。仕宦而商贾,商贾而称贷,事有兼营,实无旁泄,春而放,秋而敛,假米一石,加石有五斗而偿。粟未脱穗,而催租者已在门矣。麦才播地,而告贷者已盈室矣。一国不惟五君,利出讵止四孔?兼之本不必强,用不必节,铸钱日少一日,如是而犹望民之足乎?此困于兼并之苦者,其二端也。

社会上很多豪商通过囤积居奇、兼并、借贷等方式占据国家资源,社会的经济利益归于这些人,他们与政府分利,竭力逼迫压榨农户,从而极大程度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社会财富没有实现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而是分散到各个特权阶层的手中,这样就使得民众赋税加重,一旦超过民众承受能力,国家就容易衰败乃至灭亡。

再次,蒋彤点明,榖价低贱与其他物价高昂有关。蒋彤分析曰:

《管子》曰:财物之赀,与币高下,榖独贵独贱。又曰:五榖者万物之主,榖贵则万物必贱,榖贱则万物必贵,两者为敌,则不平。窃思榖贱之岁,物非加贵;榖贵之岁,物非益贱。然以五榖与器物相交易,榖重则少易多,榖轻则多易少,器物犹是。以榖之重轻,为所易之多少。故曰:榖贵则万物必贱,榖贱则万物必贵也。且天下交易之本,悉起于五榖。榖贵,则榖所易之物无不贱,而无有与并贵者。榖贱,则榖所易之物无不贵,无有与同贱者。贱则币下而亦贱,贵则榖高而亦贵,故曰:榖独贵独贱也。今者人家,大而婚嫁丧祭之用,小而日用琐悉之计,何一不需于钱?钱何一不需于榖?榖贱则昔所十石而足者,今加十之五焉,而未足矣。昔所升斗而足者,今加十之三,而未足矣。此困于物价之昂者,其三端也。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榖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生活用品的价格,也影响钱币的价值。如果榖价低贱,其他物品的价格会显得提升很多,钱币也显得“值钱”很多。做同样一件事情,或买同样一件东西,原来十石榖物可以做到买到,现在可能需要十五石榖物才可以做到买到。这并非物品值钱了,而是因为榖物换取的价值降低了。

了解清楚导致榖价低贱的三个方面直接原因后,蒋彤指出:“据榖而言,其端有三,而其所由致者,祗一端而已。”表面上看起来是三个原因,实际上导致榖价低贱的原因只有一个,即是榖物与钱币的价值换算关系:“三端之所由起者,要在榖多而钱少。而钱之所由少者,要在贱榖而贵钱。榖多而钱少,则无所操其轻重之权;贱榖而贵钱,则大有违于轻重之术。”如果榖物和钱币之间无法保持平衡,就违背了市场经济活动的轻重之术,市场就会混乱崩溃。蒋彤分析说,这在《管子》中有所提及:

《管子》曰:武王巨桥之粟二什倍,而衡黄金百万,终身无藉于民。衡之言平,平天下之道,即絜矩之道也。粟丰则散金以敛粟,金不为重而粟不为轻;粟俭则散粟以敛金,金不为轻而粟不为重。故又曰:万室之都,必有万钟之藏,藏镪千万;千室之都,必有千钟之藏,藏镪百万。藏钟以衡金,藏镪以衡粟,即《管子》所谓“以重射轻,以贱泄平”也。

市场供求与价值体现需要遵守“絜矩之道”,保持平衡。如果榖物丰收,则需要放松对钱币的控制,以维持榖价的正常;而如果榖物歉收,则需要收紧对钱币的控制,不致使榖价太过于腾跃,以保持钱币的购物力。这就是《管子》轻重理论中特别重视的、多次提及的“以重射轻,以贱泄平”的理论,这也是轻重理论的核心内容。

分析清楚当时无锡的榖价低贱是《管子》轻重理论的直接体现后,蒋彤指出,农业丰收而榖价低廉,农户受损现象的出现,当时统治者的征税方式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宋以上,赋税悉用绢帛粟菽,明用一条鞭法,而分钱与漕。今之为政者,且并漕于钱,多方排去粟米,而欲专用钱,不能操金以御粟,乃反屏粟以榷金。于是,钱日贵而粟米日贱,商贩抑其直,豪家重其息,胥吏饱其私。故曰致此三端者,实一而已。

各个朝代国家的征税方式不同,宋代用绢帛粟菽作为税收内容,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征税时钱币和粮食并重。而到了清代时期,征税时把粮食并入钱币,并且想尽办法摒弃粮食,想要单独以钱币为征税方式。这样就违背了市场轻重规律,失去了榖物本位的界定,抛却榖物的市场平衡和调节价值。单一用钱币来征税,中间人为的环节容易出问题,比如商贩、豪强、胥吏等在参与农户榖物兑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都会从中谋取私利,加重农户的经济负担,最终导致榖物低贱。

蒋彤反复强调,虽然导致榖物低贱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但实际可以归纳为一个方面,就是榖物失去原有的市场地位,导致市场运行平衡的崩溃,致使万千百姓生活困顿。

三、蒋彤结合当时社会现实高度评价《管子》轻重思想

基于此种认识,蒋彤多次引用《管子》的记载,对榖物的地位及对国家治理的影响进行分析:

夫五榖者,生命之大原也,祥和之精气也,人力之成功也。《管子》曰:守国者,守榖而已。由此,其言无榖是无国也。榖若是其贵也,幸而丰,则内不可使暴殄于日用,外不可使流泄于异邦。《管子》曰:以阨守丰。又曰:物有豫则君失策,而民失生。又曰: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有余。又曰:昔者纪氏之国,五榖丰满而不能理,四流而归于天下,为天下虏。《管子》于持盈之计,三致意焉,奚啻流涕而道之焉?

蒋彤提及榖物的地位和价值,认为榖物是生命的重要根基,社会祥和的精气,人事成功的保证,地位非常重要,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管子》也认为,如果不能保证榖物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来说,即是失去对国家的控制权。只有认识到榖物的真正价值,对内可保证日常用度,对外不会使其流泄于其他邦国。对于农业中榖物丰收的益处,《管子》中反复提及,就是要确保榖物在轻重之术中保持平衡的地位和价值。

结合当时无锡榖价低贱的现实,蒋彤批判并质问说:

今者岁偶得熟,上贪而失其策,下空而不能守,聚而壅之于市,与暴殄何异?壅而通之于外,其流泄难知。金玉而出之,泥沙而尽之,空虚既久,备御何存?

榖物丰收而农户生活没有保证,统治者贪婪,市场秩序混乱,这就是暴殄天物,最终的结果会导致国家防备空虚,无法应对可能会出现的民变或社会紊乱。怀着对国家治理的担心及对百姓的同情,蒋彤对《管子》的轻重之术予以肯定:“狼戾相将,祸灾斯作,读《轻重》诸篇,恨今无管子其人,而懔懔为天下危也。”面对农户处于丰收和窘迫的矛盾境地,蒋彤热切盼望管仲重生,以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蒋彤借用老师李兆洛的言论,进一步指出榖物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昔者夫子尝言:平天下者,平天下之财而已。彤推是言,以准《管子》之意,以为平天下之财,亦平天下之榖而已。”而从这一层次的含义来说,师尊李兆洛与《管子》的社会治理方式是相似的,都看重天下财货的均平问题。

最后,蒋彤推想曰,如果师尊李兆洛为政一方、做地方官员的话,会做出如何举动:“假夫子为政于今日,而无掣其肘,将何道?使白金之价减,而粟米之直增,节有余而备不足。伏惟夫子,熟筹而明示之,虽无所可用,而未始无用之之一日也。”[9]686榖价低贱而农户困窘的实际矛盾,亟须解决。蒋彤的期望是,粟米榖物的价格有所增加,白金钱币的价值有所减低,粮食储备充足,百姓安居乐业。

四、余论

因资料保存的受限,很难断定蒋彤写的这封关于《管子》轻重之术的书信,老师李兆洛收到后,是否进行回复。从现有文献可知,李兆洛撰著的《养一斋集》中,有《复蒋丹稜》一文,谈到对《管子》轻重思想的评价和看法,应该是对蒋彤的回复。其曰:“所论轻重是也。《管子》处此固无甚难,只是轻其所重,重其所轻而已。今天下大患,在乎无事不用银,银一重而百物皆贱矣。此其本也。金生粟死,古之大戒,而今泄泄然莫之问。谁为言之?孰令听之?一丘之貉,亦且奈何乎哉?”[11]李兆洛赞同蒋彤对《管子》轻重理论的看法,也认为当时出现祸患的原因,就在于物品价值衡量的时候太过看重银的价值。这是统治者经济管理的大忌,只可惜并没有人真正关心这些事情。李兆洛斥责地方官员的无能和无知,但也对百姓的困窘无可奈何。

蒋彤和其老师李兆洛,对《管子》的轻重理论表示出极大兴趣,结合这些理论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此当为清代知识分子关心社会现实、心系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的典范。对于李兆洛和蒋彤师生二人,龚自珍《己亥杂诗》曾有较高评价,其云:“江左晨星一炬存,鱼龙光怪百千吞。迢迢望气中原夜,又有湛卢剑倚门。”其后自注曰:“江阴见李申耆丈、蒋丹棱秀才。丹棱,申耆之门人也。”[12]诗中赞美李兆洛学问博大精深,如同鱼龙一样光怪陆离。在江南学术寥落之际,李兆洛好像一颗硕大的晨星,也像一支灿烂的火炬照耀天空。对李兆洛门生蒋彤的赞美,展示出李兆洛培植人才的功绩。

要之,蒋彤作为实学的代表学者,重视经世致用,关注现实生活,忧国忧民,体现出士人的情怀和担当。当面临榖贱伤农的实际情况时,蒋彤深度思考,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管子》治理国家的轻重之术有了深刻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期许能够找到合理解决矛盾的方案。

猜你喜欢
管子钱币
管子引发的游戏
管管相连 连通你我
巧取乒乓球
中国钱币博物馆
中国钱币博物馆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库车县出土唐代窖藏钱币
做试验
以稀为贵 这些民国钱币能换豪车!
滚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