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广西艺术学院)
随着中国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设计师逐渐开始意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其中,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平面设计中。如何将中国书法艺术元素置于平面设计的实际运用,使二者的搭配更加相得益彰,是当下平面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平面设计是通过图像、文字等视觉符号传递信息和感情的表达方式,将文本、色彩、图像等元素组合并创作出具备创意和美感的作品。它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随处可见,例如街边常见的平面广告、网站设计、出版物、商品标志等。
中国的平面设计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商铺门口悬挂的“幌子”,以及“宋代雕版印刷术产生的‘传单’,可以看作是平面设计古代广告的雏形”,此后的几百年间,平面设计经历了由非专业性到专业性的转变历程,也不断受到西方文明和艺术风格的影响,由单一性发展到多元化。时至今日,平面设计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也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新兴设计思潮开始取代过去的设计观念。然而,文化与艺术的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文化的根本,在国家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平面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设计师更加关注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之间的融合。
中国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为书写对象的艺术,与中国汉字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汉字除了沟通和文化记录传播的功能以外,还形成了中国书法艺术这一独有的艺术语言。在此过程中,随着人们开始关注书法的视觉艺术效果,汉字本身在书法艺术中的关注逐渐减少,对汉字造型的关注则逐渐凸显出来,中国书法艺术也逐渐形成。
中国书法艺术见证了中国精神文化和传统文明的发展,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在不同的时代受到各路书法家的影响,发展出多彩多样的中国书法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受到关注,在不同领域得以运用和流传。这表明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素材,具有极高的资源价值。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的传统国粹之一,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崇高的地位。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技法程序,这种以控制章法、结体和线条呈现出来的动态感和创作力使这一艺术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美感。这一特点使得中国书法艺术成为各类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在平面设计中,中国书法艺术为平面设计带来了独特的内在意蕴和艺术价值,而平面设计也相应地从中国书法艺术里汲取充分的素材和创造力。
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被应用在平面设计中,既是设计创意,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进行平面设计创作时,除了简单加入书法艺术元素,还可以深入探析字体的文化内涵,这样便不仅仅是停留在追求表面的形式美,更是进一步地挖掘出字体的深层内容和文化底蕴,从而引导人们的审美意识,引起共鸣。这也是将平面设计与社会文化、传统历史、民族情感沟通交融的方式。
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汉字书写的艺术,有着独具一格的艺术价值和美感。不同的字体风格,如古朴清质的隶书、洒脱自如的草书、雍容自然的楷书等,在平面设计中所展现的视觉效果也截然不同。中国书法艺术的形式丰富,变幻无穷,白纸黑字红印章三色对比鲜明,更有灵活自如的笔触变化带来节奏上的律动感。书法笔画的精妙构成,由各个时期创作者的设计和尝试逐渐演变而来,其笔墨的浓淡干湿枯变化,笔法的提按顿挫、圆转方折、阴阳刚柔之美,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创作者的设计意识。这也为中国的平面设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1.留白平衡
所谓“计白当黑,知白守黑”,书法是分割空白的艺术。“黑”为黑字在白纸上墨写的线条,没有笔墨的空白则为“白”。书法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线条,离不开“白”的衬托,对空白的艺术处理和安排是造型表意的前提。无论是整体的布局,还是局部的细节,恰当的空白能给人虚实交错的节奏感和充沛的想象空间,更横生奇趣。
正如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所言:“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近代书画家黄宾虹也指出:“知白守黑,得其玄妙,未易言语形容。”将黑白关系巧妙运用在艺术创作中,更能充分地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平面设计也遵循这一创作规律。在平面设计中,留白即不包含任何文字图像的空白版面,与文字、图形等内容同样重要,它与图文之间的相互错落和互动,是营造富有节奏感的视觉效果的手段。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协调处理这些内容是每一位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留白”在平面设计中十分常见,例如原研哉在为无印良品所设计的系列海报作品《地平线》中,留下了大面积的空白,强烈的视觉反差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而类似这样的设计风格案例数不胜数,尤其是在广告宣传应用中,适当的留白不仅能展现出品牌格调,更能在视觉上营造出强烈的效果,以此吸引人们的注意,达到营销宣传的作用。
2.节奏变化
中国书法艺术有着丰富多样的节奏变化。在创作过程中,因运笔方式和纸墨处理的不同,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也有差异。力度的大小、节奏的快慢、笔墨的深浅等,都能对书法的点画线条造成深浅、粗细等不同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使书写出来的文字线条在视觉上相互交错、交相辉映,营造出动态感和节奏感,疏密相宜,浓淡相间。
平面设计也同样可以体现节奏变化。在平面设计中,调整布局疏密、色彩浓淡、字号大小等,使各类元素有规律地相互交织,便可以营造出丰富的律动感。例如,文字在平面设计中是信息的直接传达方式,设计师通过将文字字号大小、粗细、颜色深浅、排列前后等对比关系进行调整,使主要信息元素在视觉上突出,弱化次要信息元素,无形之中产生强烈的对比感,主次分明,使画面产生舒适的视觉体验。
3.协调统一
中国书法艺术的书写对象是汉字,而汉字讲究布局构造,一点一画都有其规律和原则,最终形成协调统一的视觉整体。书法艺术更是讲究点画线条在布局形式上的和谐,重视对称、均衡等形式美,在字里行间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例如,书法在结体上需要把握虚实、疏密等关系的平衡;章法上要求通篇完整,统筹兼顾字距与行距,行气连贯;用笔上要控制下笔方位,笔墨的浓淡干湿等,把握用笔的“度”。最终达成整体的和谐,即在各个方面中每个元素都协调统一。
这一点与平面设计如出一辙。平面设计需要设计师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文字、图像等元素进行合理的布局分配,使画面中所有元素的色彩、大小等内容达到平衡。这种平衡并非简单的平均分布,而是像人体结构一般各个部位的组织器官精妙地结合,互相关联,相依相存。
文字在招贴海报设计中不可或缺。中国书法艺术的笔墨技巧能让文字在招贴海报设计的应用中别具一格。与此同时,根据主题选择不同的字体,在书法艺术的丰富变化下,以不同的呈现方式融合进招贴海报设计中,能丰富作品的内容。另外,在进行招贴设计创作时,还可以进一步开发中国书法艺术的视觉元素,转换原有的形式和结构,将字体结构和形象转变为图形意义,使汉字图形化、符号化,增强视觉识别度。
中国书法艺术常与图形结合,应用在标志设计中。标志设计融合书法的“形”与“意”,不仅能创造出具有独特形态的视觉美感,还能巧妙地传达文化意蕴。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标志设计就是将中国书法艺术巧妙运用的实例。会徽设计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汉字“京”和体育特色,将奔跑中的“人”形与金石印章结合,也是国际奥林匹克精神和现代化风格与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融合。文字标志设计运用了书法艺术形态,书写“Beijing 2008”字样,融入了汉简书法风格和意蕴,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又能与会徽形象和奥运五环相映生辉(见图1)。
图1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志设计(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由此可见,在标志设计中,书法汉字元素所能展现的形态是灵活多变的,既能直接表意,又能实现文化内涵的抽象表达。
包装设计能直接体现产品特色和品牌理念,能第一时间引起消费者的关注,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因此,包装设计不仅需要考虑产品和品牌特性,还要考虑消费者市场及受众审美习惯。将中国书法艺术运用在产品包装设计中,有利于塑造品牌形象,增添典雅气质和美感,同时传承传统文化。
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品包装设计上都能见到中国书法艺术元素。以郎酒的包装设计为例,将行书“郎”字作为品牌视觉标志,字体苍劲有力,雍容大方,展现了铁骨铮铮的品牌形象(见图2)。
图2 郎酒包装设计(图源来源:百度图库)
除此之外,中国书法艺术元素还被广泛应用在如茶叶、月饼等产品的包装设计上,这些包装设计都表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商品市场中越来越重要,中国书法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已成为企业展现产品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象的重要手段。
书籍是传递情感和意义的载体,而文字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将中国书法艺术应用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既满足了文字的功能,又增加了设计创意,还可以体现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化性和民族性,体现出书籍的价值和特色,使书籍整体风格兼具现代感和雅致气质。将中国书法艺术融入书籍装帧设计中是中国书籍设计的一大趋势,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大标志。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时的书籍设计就已十分注重书籍的整体性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设计者常常将名家手写的书法字体和碑帖运用在封面设计中,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书籍设计融合了当时的审美特点和文化艺术理念,在如今新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顺应当下的审美需求和市场导向,根据书籍的主题和内容,结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充分了解文字的含义,深入探究中国书法艺术,有选择性地挑选恰当的表现形式,做到不失文化价值,又兼具艺术性和视觉效果。
将中国书法艺术运用在平面设计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平面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可以提高平面设计的艺术品位。中国书法艺术奥妙无穷,是平面设计的灵感宝库,设计师不能机械式地搬用其形式,而要深入探析中国书法艺术之美,恰当利用它的外在形式美,深挖其中蕴含的内在意蕴和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将中国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相结合,在设计中提炼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以此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