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莹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为城市风景增添一抹别样色彩。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可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充分体现城市活力和城市面貌,因此合理配置绿化植物十分重要,需要深入分析,从保护城市环境以及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逐步完善城市绿化体系,推动城市绿化向着更高的层面发展,为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奠定良好的基础。
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好,可有效加大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有助于打造绿色生态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同时,从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可提高城市居住环境水平、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与城市居民幸福度。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社会大众深刻认识到了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城市园林绿化,可有效吸收城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减轻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避免人们吸入过多有害气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增加空气含氧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有益于居民的身心健康。
此外,科学配置城市园林绿化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温度的作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空气湿度,增强城市宜居性。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内部地区的温度高于城市外部地区的温度,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水泥路面和柏油路能够快速吸收热量,同时城市内部地区的大气污染物相较于城市外部地区较多,从而导致发生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虽然不会导致城市气温大幅度升高,但对人们的生活与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首先,随着城市温度的升高,城市居民在生活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舒适的温度,会使用空调、电风扇等电器降温,造成大量电力损耗,不仅增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用电费用,也会提高煤炭资源的消耗率,不利于节能降耗。其次,城市绿化配置不合理,会导致城市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不利于人体健康,人们可能会感到烦躁和郁闷等,也有部分身体素质较弱的人会出现中暑、精神紊乱等症状。如果城市内部气温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会提高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大气臭氧浓度增加,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合理配置城市园林绿化十分重要,可有效缓解上述状况的发生。
合理配置城市园林绿化,能起到阻挡风暴、加固沙地、保持水土的作用[1]。以沙漠地区为例,在沙漠边缘地区种植绿色植物,有助于防止沙漠向周边地区扩散,可有效抵御风沙,减少沙尘暴等天气的发生,避免危害内陆地区。
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配置力度,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美观度、宜居度,为城市居民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城市可以依据地理特点与城市文化,确定城市种植植物的类型与配置标准,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城市文化,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园林绿化配置较好的城市可以让居民对城市产生更加美好的印象,降低城市现代化建筑所带来的刻板、冷硬印象,给城市增添一定的活力,有助于缓解城市居民的心理疲劳,保证居民身心健康。优秀的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能美化城市居住环境,也能提升城市的艺术感官[2]。
合理种植城市园林花卉等植物,可以充分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在建设城市文化时,选择一种或多种代表城市文化特色的花卉作为城市之花,例如北京的月季花、上海的白玉兰花、长春的君子兰花等。城市之花应根据当地的地势、气候、民宿、自然环境和历史等条件进行选择[3]。在建设现代城市的过程中,种植城市花卉植物可以美化城市形象,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让城市居民充分感受到城市之美,对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心灵境界具有积极作用。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会使用一些乡土植物,这些植物在当地生长的时间较长,比较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因此可以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发乡土植物、合理配置本土资源,控制实际成本,综合利用城市化资源,不断提升生态效益,使得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乡土植物而言,其可以作为当地环境特色使用在对应的工程中,展现当地的气候、人文特色。在配置当地自然与人文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挖掘两者之间的关联,合理配置资源。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使用本土植物,可以保证其迅速适应区域的自然条件,构建生物衔接机制,与周边物种共同生存,使得自然生物的演变进入到周期性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架构城市生态系统,使得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引入一些特殊植物后,其抗病性较强,不易出现病虫害,便于后续更好地栽培和维护,进一步美化环境。在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效能,美化环境,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陶冶情操,甚至可以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改善生活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植物如果可以有效应用到实际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可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完善生态系统。
在配置与规划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时,应分析城市的地质、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种植适宜的植物。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划人员应深入了解植物习性,依据城市实际的绿化需求配置园林植物。规划人员应实地勘测绿化种植区域,得到种植地的准确数值,并以此为基础选择绿化植物。
规划人员应依据实际勘测情况,规划出相应的园林主题,奠定园林景观建设的基调。在确定主题的过程中,规划人员可以依据城市文化、精神、历史等进行设计,突出城市精神面貌,带给城市居民更为直观的感受。此外,规划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园林植物的种植区域,如果植物种植区域是在儿童活动较多的娱乐场所或游乐场所,那么所种植的植物应具有一定的童趣,可以种植颜色丰富、鲜艳的植物,也可以将植物修剪成动物形状,例如小熊、小兔子等,增添园林绿化的趣味性,让其更符合种植区域的特性。如果绿化区域的主题规划以古典为主,可以种植具有中华古典美的花卉,例如杜鹃、八仙、萱草、鸢尾、栀子、棠棣等花卉[4]。江浙一带的古典园林可以选择江南绿化园林风格,种植适合江南气候的花卉和植物,例如秋菊、红枫、丹桂等花卉,以及芭蕉、藤萝等植物。北方园林受限于北方的气候特点(四季温差大、气候干燥等),在规划园林植物时,可以选择抗寒性较好的植物,例如柳树、松树等植物,在选择灌木类植物时,大部分植物无法顺利越冬,因此规划人员设计时的重点应放在凸显四季差异性上,着重凸显夏季的色彩斑斓、生机盎然之美;冬季的白雪皑皑、雪花纷飞之美,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北方园林绿化的特色[5]。
在种植园林植物时,要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适配性,应种植在合适的环境中。在种植植物时,规划人员需要充分考虑配置植物的性价比。通常情况下,在种植城市公共绿化园林时,所选植物的成本不宜过高,应减少选择与使用名贵植物,一是这类植物较难养护,对园林绿化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如果使用大量名贵植物,会导致后期养护成本过高;二是因为名贵植物不利于园林植物之间的协调共生,不利于实现园林植物的合理搭配。要充分考虑到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合理搭配。植物与植物之间可能会存在生长周期、生长习性的差异,如果规划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对园林绿化的影响,有可能会使园林变得参差不齐,破坏园林的美观性。在后期养护园林植物时较为困难,增加养护时间与成本,如果后期想要重新搭配植物,需要更多的工作和更高的成本,因此,在规划城市园林绿化环节,应避免该情况的发生。
在规划城市园林时,应遵循美观性的原则,合理搭配与运用植物,能最大程度凸显美学,带给城市居民最直观的美感。因此,在配置园林植物时,应遵循统一性、协调性、对称平衡性、均衡性、韵律性这五大原则[6]。统一性原则是指在规划园林时,应保持园林植物配置的统一性,尤其是在规划古典中式园林时,适用统一性原则,可以更为凸显古典园林景观的诗情画意。协调性原则是指在规划园林时,应保证植物造型、颜色、比例协调,带给城市居民和谐的美感。对称平衡性原则是指在规划城市园林时,使整体园林结构对称、局部园林结构对称,充分利用对称之美。均衡性原则是指在搭配园林植物、山水时,依据实际情况构造出轻重适宜的园林景观,实现视觉效果上的均衡性,当人们在观看园林时,既不会因为画面过满而感觉疲惫,也不会因为画面内容过少而感到荒凉。韵律性原则是指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带给人一种舒适的韵律感[7]。例如,有效控制植物间隔,种植搭配乔木和灌木等。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在设计现代园林景观时,部分规划人员会选择大胆、新颖的方式,采用高饱和度的撞色或不规律的设计方式,强化园林景观的现代感。虽然该设计方式同传统的美学原则具有较大差别,但优秀的园林规划人员可运用此种方式设计出具有美感的城市园林。
目前,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设计园林景观时,所使用的植物种类过于单一,不能合理搭配园林绿化植物,例如,部分城市绿化的建设所使用的灌木、树木种类,通常在一个区域内只有1~2 种,搭配覆盖大面积的草坪,使得园林景观较为空旷、单一,缺少美感。同时,在规划园林时,过于遵循区域性的设计理念,使得最终建成的园林景观在树木与树木之间、灌木与灌木之间缺少过渡,边界线过于明显,最终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呆板与生硬,无法满足人们对景观的审美需求。因此,在选择与规划植物种类时,应合理搭配植物种类,避免植物搭配单一化、刻板化,在选择植物时,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新颖的植物,增强景观的新鲜感[8]。
第二,合理搭配植物十分重要,需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大方向进行考虑,让园林植物更具有立体感与空间感。现阶段,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过于平面化,没有充分利用好空间,使园林景观给人的感觉不够立体,无法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在搭配园林景观时,缺少协调性,例如,在过高的树木旁搭配具有独特欣赏美感的低矮花卉,会使得树木喧宾夺主,无法充分体现植物花卉的美感,也会使得低矮花卉与树木之间的空缺较大,从远处看,会显得十分突兀,并不协调。若想解决此问题,需要园林规划人员合理运用树木、灌木、花卉等,合理配置园林绿化植物,增强设计感与美感。
第三,在规划城市园林时,规定区域的空间与面积将直接影响绿化植物的数量。如果规划区域较小,就不适合种植一些高大的植物,如果规划区域较大,那么需要合理配置高矮植物。在实际的设计中,园林规划者要依据规划区域的大小合理搭配植物,保证使用空间的合理性,让狭小的空间看起来不拥挤,宽广的空间看起来不空旷。规划植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最终的景观效果,因此需要规划者慎重考虑,结合经验与设计的美观原则配置植物。
第四,在规划园林景观时,植物色彩搭配存在一定问题。植物色彩搭配不当,不能依据实际的设计风格进行搭配,使最终呈现的效果与规划有所差别。如果植物搭配色彩过多且缺乏原则性,会使最终呈现的效果杂乱无章;如果选择的植物缺少实际性,就无法与周边环境相结合,最终呈现的效果较为突兀。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规划人员可以着重突出2~3 种色彩,将之作为主色调,并选择同主色调搭配效果较好的其他颜色植物进行配置,在过渡植物颜色时,要尽量减少边界感,实现自然过渡。要保证植物与周边环境相符,例如现代感较强的商业街区或商务街区,搭配植物要具有一定现代感;生活街区,搭配植物要具有一定的健康性与舒适性。在植物味道方面,如果多种浓烈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将会产生浓烈的刺鼻感,如果人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心情。在规划时,合理搭配花卉,避免混合多种具有浓烈香味的花卉。
第五,园林的实际建成效果与设计规划不相符。规划人员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园林的实际情况与植物的生长习性,无法有效执行设计方案,最终所呈现的景观效果与设计方案有很大的差别。植物规划者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景观植物的生长规律与条件,以及种植地的地质条件。部分园林景观规划者由于缺乏规划经验,过于追求成果,选择过多的名贵植物或为了追求创新性违背美学原则,选用不符合当地生长条件的植物,使得植物无法健康生长,最终影响景观效果。针对这种情况,规划人员可以从城市历史、文化等角度出发,选用与城市文化相符的植物,种植适应当地地质条件的植物,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景观设计。
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运用,应以城市的地理条件为基础,合理配置与规划景观植物,要保证城市园林的美观性,能够带给城市居民较好的视觉体验,增强城市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为构建和谐生态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