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视域下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

2022-11-27 22:39赵燕飞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态培育群众

赵燕飞, 魏 荣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9)

培育健康社会心态与建设美好生活二者是相互建构、统筹推进的。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9建设美好生活不仅关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方面的协调,也涉及人们心理的健康与和谐,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性需求,还要兼顾心理性需求。可见,美好生活关涉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是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发展过程中不断趋于美好的动态发展过程。健康社会心态表现为个体主体社会认知理性、社会情绪积极、价值取向健康、文化取向健康、社会行为倾向积极等状态。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的心理效能,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为着力点,以关照社会治理过程中人们的现实诉求和未来愿景为遵循,为构建美好生活奠定积极心理基调,进而为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美好生活提供健康心理支持。

一、 构建美好生活需要激发健康社会心理效能

健康社会心态的达成使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心理层面得以满足,能促使个体健康及社会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和谐与融洽,为建设美好生活提供发展活力。换言之,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是建设美好生活的驱动力,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能够激发人民群众最佳心理效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才智。

1. 社会需要: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要求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的实际,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立足于新时代坐标,社会矛盾的转变昭示着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新形势下得到满足[2],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意味着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再囿于一般意义层面上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更为注重美好生活质感的提升。正如马克思所说“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3],而这些新需要、新利益“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4]。而社会心态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存在的折射与反馈。培育健康社会心态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是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衍生的需要,是引导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助推器,是理性看待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稳定剂。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革命、建设和改革,致力于带领中国人民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相关的温饱问题到全面脱贫直至满足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在不断进阶,不仅有更高的物质性需求,还包括更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5]。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这种高阶需要,有必要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在分析、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进程中切实契合人民群众心理需求,在社会实践中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群众需求,在协同推进中做到有的放矢,以期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活力,为推进美好生活建设奠定健康心理根基,让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 个体需要:个体追求美好生活需要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

个体追求美好生活的因素是多维的。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6]514,“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6]286当下,人们在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更加期盼美好生活,这种现实状况与未来期盼之间的矛盾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关照人民群众的社会属性,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在实践场域中以个体心态诉求为导向,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突破口,是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软基建”。首先,从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解决与人民群众最切实相关的衣食住行问题,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其次,从现实的人的社会属性出发,积极回应现实的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一方面要关注人的现实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关照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关切人的心理需求,加强人文关怀。最后,还要将现实的人的需要放置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加以考量。正如马克思所言:“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7]147培育健康社会心态使个体主体拥有健康社会心态,辅助个体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建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获得幸福。从这个层面上讲,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实质上是不断满足人民合理需要的动态发展过程。

总而言之,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驱动力,推动人们“按照美的规律”[8]生活,帮助人们建构理性的知情信意行,消弭人们主观意识中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抱怨,消解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助推人们参与勾画美好生活图景的实践活动。

二、 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是建设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社会心态是直观反映群众社会需要的重要指标,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是维系社会稳定运行的黏合剂,是建设美好生活的风向标,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窗口,是美好文化生活需要满足的新表征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样态。概言之,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是建设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1. 通过社会心态透视民众心理取向是建设美好生活的“风向标”

社会心态通过整个社会的流行、时尚、舆论和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感受、对未来的信心、社会动机和社会情绪而得以表现[9],并通过日常生活话语、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加以体现。透过社会心态可以预判社会成员的需要、动机、意识和行为倾向。社会心态不是个体社会心态的简单累加,而是有其鲜明的个体自主性的,内隐在个人的思想意识层面,对自身发展、社会运行趋势有深刻的影响。社会心态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因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当前我国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呈现经济新常态、价值观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情况。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进阶必然伴随着社会心态的变化。社会心态反映着社会现实背景下人们多维层面的心理事实,是某些群体在社会发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诉求和价值诉求。通过人们的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取向、社会文化取向、社会行为方式等样态表征能够窥探社会现实中的短板。及时地了解、收集民意,通过合理途径解决民众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找准社会主义建设中薄弱的地方,突破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瓶颈。通过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创造新的发展优势,以此来凝聚民心,形成共识,为美好生活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2. 基于社会心态创新社会治理是建设美好生活的新窗口

社会心态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窗口,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是为创新社会治理而服务的。首先,健康社会心态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助推器。健康社会心态可以助推社会治理有序开展。健康社会心态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引导社会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建构正确的道德观,能够引导社会成员正确看待利益冲突,帮助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利益观,形成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社会治理局面。其次,健康社会心态是维护社会治理的稳定器。一方面,健康社会心态的养成能够有效减少和预防风险,提升整个社会的安全感,为社会成员提供更为稳固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健康社会心态能够引导社会成员形成理性的社会认知,理性看待社会阶层分化,消解怨怼情绪,淡化群际冲突,缓解干群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最后,社会心态是反映社会治理短板的提示器。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依法治国已落地生根,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卓越成效。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媒体融合传播趋势良好,人民群众了解社会的渠道增多,与此同时,其社会诉求不断增加。比如,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平等意识、监督意识、法律意识等不断增强,需求与满足之间的矛盾、多层次需求和是否能高标准满足之间的矛盾是社会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透过社会心态凝聚文化共识是建设美好生活的新基石

社会心态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包括亚文化) 影响下形成并不断发生着变化的[10]。社会心态健康与否事关人们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达成度。首先,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塑造个体健康的文化取向。当前“佛系文化”“丧文化”成为人们宣泄内心情绪的新的表达样式,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人们的文化取向,阻碍人们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因此,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就显得十分必要。健康社会心态根植于现实生活,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依托,涵养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们高雅文化需要,为建设美好生活提供正确的文化取向遵循。其次,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关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健康社会心态的养成,需要为建设美好生活奠定积极的心理基调,人们以更加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共建共享美好生活过程中不断提升生存安全感、意义获得感、主观幸福感,从精神层面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培育健康社会心态能够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共识。个体拥有健康的社会心态能够建立有序的价值秩序,指引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正确认知社会,客观认识美好生活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与短板,达成稳定的情绪状态,作出理性的社会行为选择,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从心理认同到良性价值秩序的建构,直至行为实践的养成,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与满足。

4. 透过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建设美好生活的新样态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和建设美好生活的理想样态和价值追求。一方面,健康社会心态既设定了自我内在和谐,也构建了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即是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获得和谐有序的价值秩序和精神满足。“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7]152从事实际活动的个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个人,社会心态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其生活过程的客观反映。培育健康社会心态能够促使个体客观认知社会,养成积极的社会情绪、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文化取向和理性的社会行为方式。通过每个个体健康社会心态的养成达至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美好生活是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7]153的,是一种不断趋于更好的动态生活过程,是对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扬弃。人们生活是否美好及美好程度的满足取决于每个个体对自我生命意义的体验和感知[11],建设美好生活要关照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当个体体悟不到自身的生命意义或者价值时,其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会趋向于消极。至此,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是促进人的身心和谐的现实需要,也是现实的人在生活过程中建设美好生活的心理需要。通过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个体的个性、创造性在合理范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建设美好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三、 美好生活构建中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实践进路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与发展之间二者互通互联。从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定程度上赋予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之道,为使人们拥有健康社会心态,必须从建设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加以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2]以建设美好生活为切入点推动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必须诉诸社会实践,将助推健康社会心态目标在实践中转化为人们健康心理状态的常态。

1. 坚持人民至上,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明确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价值底色

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13]136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关注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的话语表达,通过话语反馈人们的需求,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3]138一方面,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突破点,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奠定物质基础。立足新时代发展坐标,社会矛盾的转化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再对物质文化有所需求,而是对物质文化有更高的需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们提供丰富充裕的物质生活,解决人们基本物质生活层面的后顾之忧,协同推进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7]166,不利于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另一方面,以保障民生为基本着力点,要解决好人们关心的现实问题,把诱导社会心态失衡的不稳定因素消解在萌芽状态之中。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优质的教育条件、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稳固的社会保障、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等需要不断提高。这就要把人民群众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和高阶需要纳入到社会发展中来,切实解决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发展稳定,为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 调控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制度支持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习近平同志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14],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15]147。而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公平性和平等性[16],建设美好生活就是要解决好资源及机会配置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收入差距问题、民主法治问题和公平正义等切实相关的问题。这一系列社会问题是关涉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重要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心态转变的主要因素。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15]148,从而协调好社会利益关系。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人民群众的收入分配问题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基础性问题,是衡量人民是否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人们社会心态最主要的物质性因素。有鉴于此,要切实增加人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人们获得感,减少在物质收入上的相对剥夺感,提升人民的满意度,在源头上阻断人们焦虑情绪的产生。其次,完善法治建设。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法治支持,从而减少社会失范,整治社会风气,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提供法律保障。最后,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调节各类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各种合理需要和诉求,有效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将不稳定因素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里,防止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发展秩序,“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15]148

3.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渠道社会心理调适机制,奠定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心理根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38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内容之一,是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心理学应用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双向契合[17],也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路径。培育健康社会心态不仅要以丰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性支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协同推进,弥合人民群众的消极心态,还要从社会心理层面加以调适和推动。首先,要优化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环境,尤其是网络舆论环境。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信息在媒介平台上快速传播,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个别无良媒体为抓取民众眼球报道失实消息,造成人们恐慌,网络舆论环境亟需整治和净化。其次,要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下发到基层,在居委会和村委会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报告和监测民众的社会心理状况;另一方面,基层各个心理咨询中心要了解民众的思想情绪,定期开展咨询活动,疏导民众的不良情绪。最后,面对不同的群体要有针对性地开通心理咨询渠道,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导手段,调适人们的社会心理,协调人际关系,缓和人际冲突,调解人际矛盾,化解人际纠纷,塑造人们健康的社会心态,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积极健康的心理根基。

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凝聚民众社会共识,强化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精神支撑

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心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汇聚正能量的黏合剂,蕴含着人们对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共识,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部分社会成员,“他们在幻象、观念、教条和臆想的存在物的枷锁下日渐委靡消沉,我们要把他们从中解放出来。”[18]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中,加强社会成员对其要义的理解,增进情感认同,养成积极的行为方式,为个人成长提供价值遵循,为健康社会心态培育机制提供价值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凝聚民众社会共识,引导其健康社会心态的养成,要占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线上线下的双重场域。一方面,把握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这一线下场域,在日常生活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民众的思想意识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核心观点以视频解读、漫画宣传、音乐歌颂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引导民众自觉地将其转化为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涵养池”;另一方面,把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媒介这一线上阵地,引导网络舆论走向,为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创设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

5.坚定文化自信,汇聚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软实力,厚植健康社会心态培育的文化土壤

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民族群体在心理、思想和精神上对于本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各种成就的认可,以及由此展现为文化态度和文化价值上的自信[19],反映着民族群体的心理意识和价值观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场域及文化传播方式发生巨大转变,网络亚文化、流行文化隐性渗透在人们的话语、心理及行为当中。主体在自我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其认知、情绪、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于已有的文化自我认同,对培育健康社会心态具有一定的影响。当下,文化自信是科学理性的文化心态,是扭转错误心态的重要途径[20]。为消弭网络亚文化和流行文化对社会成员的侵蚀,克服错误的社会心态,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21]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合理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品位的应然之需,也是文化自信蕴含的内在价值追求。把主流价值观通过艺术形式真切地展现在人民群众的面前,烙印在人民群众的心田;通过正能量传播,激发个体的积极心理和正向的思想意识,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倾向和目标动向,这是提振个体精神状态的重要选项,也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必由之路。

6.借助媒体融合传播趋势,助推健康社会心态的有效传播,形成健康社会心态传播生态

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正处于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的关键阶段,其传播生态和舆论生态发生着重要的改变,为健康社会心态提供了新的宣传平台。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应当顺势而为,紧跟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配置社会心态优质资源;借力媒体融合的优势设置生活化议题,精准更新优质内容满足受众需求,运用多种传播平台进行互动传播,构建社会心态传播体系,提升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实效性,助推健康社会心态的有效传播。媒体融合带来网络话语形式变更、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型及信息内容形态的转变。个体借助各类媒体平台参与、围观网络热点事件,就某一事件也会转发、讨论,在个人的“朋友圈”层内传播。部分社会成员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缺乏鉴别、区分和取舍的能力,单纯根据媒介平台的定向推送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与传播,容易形成特定的“信息茧房”;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极端言辞,不利于社会成员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因此,在借助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正能量时,要注重传播内容的形式及途径。通过法律法规约束极端言论,把控信息传播的正确走向。在数字环境下依托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筛选网络信息,把握网络舆情现状,有针对性地控制舆论走向。要加强对网络大V、公共人物的挖掘与引导。这类人物在网络空间的影响面广,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力量不可小觑,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引导,使其制造的舆论与当前主流舆论一致,避免错误舆论对个体的社会心态产生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心态培育群众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多让群众咧嘴笑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