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霄
新时代,为了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对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更是当前高校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引着中国教育评价走上新的改革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校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必须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的“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原则(1)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20 -10 -14.,以课程教学三维目标体系为引导,涵盖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2)朱平.高校课程思政的动力激励与质量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成功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应融合上述三维目标,并服务于培养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仅传授专业知识并培养专业能力明显不够。换言之,高校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应该用线性思维,而要运用复合性的多维分析思路。与之相适应,高校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应该以三维教学目标为引导,以此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在三维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高校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将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环节进行全面的科学分析和评估。这套评价机制将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发挥监督、保障和调节等作用,对于高校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检验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和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等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以三维教学目标为引导,一方面,能促使高校党委更加重视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探索长效工作机制,为课程思政建设抓好顶层设计,努力打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另一方面,借助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高校可以有效测评各学院、各专业、各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进而充分调动学院、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的主动性。由此可见,高校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可以进一步督促有关人员在课程思政教学的顶层设计、课堂教学等环节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3)来丽锋.职业学校课程思政评价的多维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3).。
高校检验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离不开一套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为衡量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程度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在三维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对照课程思政评价指标,才能更好地衡量教师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是否科学,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价值引领是否有精准性。显而易见,高校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可以使课程思政建设有章可循,不断推动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宗旨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反馈功能有利于提升育人成效。高校根据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结果能够更加科学地分析学校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架构是否合理,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同时,教师可以分析自身在教学中是否真正实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应该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4)陶文辉,邓泽民.高职院校思政课三维教学目标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20).。很明显,在三维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可以让高校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本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在反馈的基础上寻求改进,最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高校在三维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应该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统一、诊断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统一、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高校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开展形成性评价应该突出评价的描述性。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认知思政元素,而且要使其高度认同价值引领,逐步培养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要以学生能力的成长过程为主要依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与其专业知识、价值观、态度、情感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所以,评价要突出形成性。另一方面,高校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开展评价要突出结果性。课程思政教学和思政课程共同发力,与高校思政工作有机互动,与学生成长成才相互作用,凝聚起提升学生思政素养的合力。因而,高校要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定期对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设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在每学期结束时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这一效果作出结果性评价,从而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统一。
高校对课程思政教学开展诊断性评价要求教师提前了解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况,进而制定契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及推进策略。可见,诊断性评价的重要作用在于方便教师更加精准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帮助教师依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5)王岳喜.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0).。而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开展发展性评价包括对单次课的实时课堂教学评价和每单元、每学期的阶段性评价。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正确价值导向等方面的阶段性发展实施价值判断,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自身预期发展目标。
一方面,高校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量化评价要对课程思政教学涉及的要素进行量化分析,并总结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其优势在于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提供量化标准,降低评价的主观性,增强它的可操作性;劣势在于对价值观内化、思想引领、道德养成等价值引领方面的评价很难实现量化。另一方面,高校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质性评价要采用成长记录、行为观察等方式了解课程思政教学动态,并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全面揭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其优势在于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注重理解与交流;劣势在于评价的信度与效度可能会受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主观因素的影响。鉴于此,高校评价课程思政教学要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扬长避短,始终把握课程思政教学的育德本质,认真把控量化评价的时间和情境、内容和方法,杜绝将大学生复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简单化。
高校在三维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虽然大有可为,但也面临狭隘的认知取向制约效果评价、评价过程中常裹挟着工具理性、学科边界阻碍思政元素的渗透和学科教师难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四个方面的困境。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高校一直比较重视专业能力培养、轻视理想信念教育,不论课堂教学还是课程评价都以认知思维为主导性取向,导致课程思政教学看似改变了高校课程育人的性质,但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中,这类高校的评价目标受狭隘的认知取向影响,依然追求确定性、预设性和客观性,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也习惯对学生开展有关伦理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填鸭式灌输(6)张瑞,覃千钟.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内涵、阻力及化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6).。而且这样的认知取向长期支配着思政教育,不仅使对学生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及提升他们道德境界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而且造成高校思政教育停留于浅层认知层面,难以真正促进学生的自觉认同,降低了思政教育的实践应用性,致使思政教育低效化明显,也制约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评价。
当前,部分高校学科课程建设充斥着冰冷的数据信息和严谨的推理逻辑等技术主义思维,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随之被限定于教学竞赛、学科评估、专业认证等指标上。这就容易造成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再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反而沦为裹挟着工具理性的判断活动,违背了教学评价的丰富性。裹挟工具理性的梯度数据指标逐渐掩盖了价值引领等课程思政教学的本质性命题(7)王飞,唐杰,庄敏.“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教学效果评价[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0).。例如,部分高校在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时从可操作性强的量化评价维度进行相应的评估设计,较少从反映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质性评价角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估,与三维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高校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本身已经涉及跨越学科边界,然而现实情况是,部分高校评价课程教学一直局限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结构机制、过程方法和体系框架方面,使学科教学评价越来越“专业化”。同时,这种“专业化”使学科课程教学评价更加封闭,甚至阻碍了跨学科的融合,致使跨学科教学评价在规则、方法和标准方面缺乏高效的应用性。同样,在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学科边界阻碍了思政元素的渗透。高校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意在检验全学科育人的效度,但部分高校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往往更关注学生对课程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甚少关注与学生成长成才相关的跨学科因素。
目前,部分专业课教师在长期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评价习惯与固有观念,在设计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标准时更重视标准的统一性,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盲目追求与课程思政建设政策的一致性,不重视不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独特情境因素,更不考虑不同专业学科的课堂教学对应三维教学目标的特殊性。这就造成高校各专业、各学科教师在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过程中难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高校在三维教学目标引导下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要立足立德树人导向,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推动跨学科评价转向,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科学化建设。
高校以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引导构建课程思政评价机制,要立足立德树人导向,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换言之,立足立德树人导向,是高校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的根本遵循。为此,第一,高校在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中要下大力气改变以往单一的认知取向目标,以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引导进一步明确全学科、全课程的育人目标,探索构建涵盖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全学科育人评价体系,不断促进课程思政理念向全学科育人评价体系渗透。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各门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对立德树人成效的评价理应成为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媒介,进而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发展,并取得新成效。同时,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建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目标与起点,评价机制越科学越能够重塑全课程育人的氛围,切实明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估的目标逻辑。合理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一方面,对认知道德观念和践行道德行为等思政元素渗透到各专业学科将起到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能使不同专业学科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更明确地把握思政元素融入的原则、标准和操作策略。第二,考虑到各学科不同专业课程教学的特殊性,高校必须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量表中的每一项指标开展有关专业性和适用性的分析。高校要根据每门专业课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合理设计符合其具体情况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还要针对不同专业课程慎重设置每一个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的权重。
高校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要扎扎实实落实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最大限度消解工具理性,彰显价值理性,坚持量化和质性相结合,充分揭示不同专业课程和思政元素互相融合的深层机理。因而,第一,高校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要坚决纠正习惯量化评价的倾向,改善充斥着工具理性的评价习惯。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要不忘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破除唯论文发表、唯教学评比等技术性评价指标,突出发展性和多样化的评价理念。通过设计多元化的标准体系来设定课程思政教学计划,对照三维教学目标,将学生学业表现纳入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重点考察他们的专业实践、道德品质和课程表现等方面的协同性。第二,为进一步落实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高校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要关注课程思政的教与学。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应该首先从知识和技能目标层面着重关注教师是否紧密结合了不同专业课程自身的特点、价值理念与思维方法,将思政教育目标渗透到具体课程中,使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更具特色(8)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1,(3).; 其次从过程和方法目标层面关注课堂互动是否有效地将思政元素植入学生内心; 最后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层面关注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提升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感染力与亲和力,最大程度发挥了课程育人效果。评价课程思政的学,高校既要着重关注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元素的了解,特别是基于专业角度的理解,也要关注学生的言论和行为背后表现出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情况,并透过言行考察大学生从专业角度出发运用思政原理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跨学科的特色,不能局限于单一类型或某一两门课程的探索,而要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转向。因而,以三维教学目标为引导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也要推动跨学科评价转向。第一,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要坚持系统性的跨学科原则,评价思政教育和各门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理念思维、目标设定、技术方法的协同效应;密切结合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主题等课堂教学要素,评价思政教育元素在各类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渗透程度。为此,高校可以从系统角度出发对专业课程群的课程思政教学进行评价。从系统思维考虑,专业课程群根据课程内容和特征在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及内容方面要体现系统性与层次性。具体到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既要关注其是否遵循专业课程群的规划,在具体目标的制定中是否遵循层次性要求,也要关注其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是否与专业课程群知识供给紧密相关,是否与其他课程具备一致性。第二,为了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持续推动跨学科评价转向,高校要深入开展基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角度的评价。高校可以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角度,以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引导,评价思政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教学的协同水平、每一门学科课程思政和已经修完及正在进行的思政课程的关联程度和协同水平,这项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评估思政教育内容及目标设定的协同性。为此,高校要用好课堂评价这一主渠道。课堂评价不仅能直接呈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真实反映他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更能在课堂上体现思政元素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贯通。只有以课堂评价为基点,高校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才能真正跨越学科边界,有效推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跨学科转向。
高校以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引导科学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设。要站在以相关教师为教学评价参与者的立场上,努力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教学评价模式,不将课程思政建设带头人作为唯一的评价主导者,而要积极探索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设,努力构建具有自发性、互补性和共享性的评价共同体。其中,自发性是指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要以本专业、本学科教师为主力军,并采取教师自评与同行评价的形式拓展评价空间,使课程评价管理更具有代表性;互补性是指高校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要由传统自上而下的评价模式转变为更具有对话性的评价模式,进一步补偿单一评价主体在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时的资源缺失;共享性是指评价资源及其话语空间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评价主体,以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对话促进评价共同体内部彼此的深度理解。因此,高校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主体应该包括课程思政教学带头人、任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也可以广泛邀请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课教育等领域的学者、专家参与,还要积极邀请第三方,由高校教学管理部或研究会,以及相关课程教学的首席专家进行评价。此外,家庭和用人单位是评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社会主体。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离不开用人单位的认可及评价。同样,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生家长毫无疑问是检验教育质量的关键性主体,更是评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主体。家庭作为每一位大学生的避风港,也是课程思政建设延伸到社会的重要阵地,家长最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思想和言行等方面的转变有最直接、最中肯的评价。因此,高校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用人单位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下大力气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主体协同。
新时代青年学生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主力军,肩负着建设国家、奉献社会的伟大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高校要以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引导,结合本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情况,科学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书写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