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有效路径研究

2022-11-27 13:44牛艳花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国有企业管理

文/牛艳花(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进一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落实成效,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目标,合理规划生产经营活动,提升资源配置水平。在此背景下,企业全员应当树立正确认知,在企业内部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

一、大数据环境下国有企业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减少资产损耗,实现保值增值

在我国经济市场中,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体地位不容小觑,就管理类型及模式而言,国有企业也与其他类型企业间存在一定差异,针对此问题,国有企业管理层应当基于企业经营特点,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开展工作。国有企业维持稳定经营与内部资金管理及使用的规范性息息相关,倘若操作不当甚至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管理人员应当从思想上树立正确认知,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落实,才能够更为科学、精准地对预算资金进行管理,全面提升国有资产实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损耗,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1]。

(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受当前市场环境及各类客观因素影响,国有企业所处内外部经营环境一直处于变化状态,给企业管理工作的落实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国有企业若想实现更大的发展,就不能停滞不前满足于现状,应当借助各项科学管理手段,实现自身经营效益的提升。基于此,在管理环节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充分落实,发挥其应有价值,可有效助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效协助管理人员,基于多个视角对企业现有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管控,提升企业资源整合效果,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遵循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指引,在实际的工作执行过程中,对当前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细化分解,将其贯彻落实至各职能部门,做到“事事有回应”。促进企业发展战略与具体年度经营计划实现有机融合,将发展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保障战略目标的充分实现,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优化内部组织架构

现阶段国有企业发展建设进程中,易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导致管理工作进程缓慢,国有企业职能部门较多,部门等级也不尽相同,在问题处理过程中需协调各方面因素。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内部的落实,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完善与优化,保障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实现各项工作效率提升。事先对资金使用作出合理预估及规划,并结合各职能部门实际经营状况作出预算,各部门在接收任务后即可以此为标准有序展开工作。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落实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对企业预算情况作出更为深入的了解,大幅度提升预算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合理设置相关岗位,确保工作流程规范性,助力国有企业实现长足发展[2]。

二、传统管理模式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问题

(一)预算编制环节数据整合性较差

国有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沟通不畅问题。此问题的存在导致国有企业在落实预算编制过程中,通常采用较为简单的自上而下组织方式。此种方式信息传递单向、低效,导致下属分支机构预算需求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与满足,局部预算失衡现象时有发生。预算执行随意性偏大,预算编制权威性不足,难以保障预算编制与执行相一致。此外,受国有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与业务规模复杂程度较高的影响,在对预算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时,难度较大,使得预算编制方法流于简单。预算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执行过程中,对于国有企业当前发展现状评估不够充分,存在较为严重的主观臆断问题,套用固定且简单的模板,基于上一阶段历史数据,实现简单增加或减少,以此得到预期预算。此方式下,预算编制结果真实性不足,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撑,难以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需求,严重制约全面预算管理职能的发挥,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预算工作与战略规划和财务活动关联度不足

在国有企业发展进程中,预算是确保发展战略目标在业务活动中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所在。预算编制部门既要全面把控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同时也要深入分析企业业务活动。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缺乏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认知,在实际的工作执行过程中仅将其交由财务部门全权负责,导致全面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时,各预算部门对于企业发展战略明确程度不足,难以基于战略发展高度,推动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3]。同时,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数据,由各业务部门提供,预算部门在实际的工作执行过程中难以准确判断并核实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于业务活动影响因素无法深入进行分析,导致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契合度不足,预算管理与业务活动脱节。

(三)预算编制方法滞后,预算执行刚性不足

预算编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落实的重点环节,当前企业所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通常有固定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等。不同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会产生不同预算管理结果。其中,零基预算与滚动预算编制方式的使用,能够保障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套利空间较小,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市场经济形势变化。但此编制方法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同时过程相对而言较为复杂,工作量偏大,对员工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这两种方法,目前在国有企业预算编制工作推进过程中采用的较少。大多数国有企业受传统管理思维影响,依旧采用固定预算、增量预算等传统方法。而此类预算编制方法存在目标短视、易受上阶段预算执行情况影响、预算松弛等问题,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成效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难以保障国有企业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无法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管理价值。

(四)预算执行分析和控制大打折扣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执行主要包含授权审批、事前分析、事中管控、事后评估以及预算调整等环节。现代化预算管理将关注重点放在预算的动态管控之上,充分发挥实时纠偏和预警机制作用。然而,仍旧有部分国有企业存在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预算审批效率偏低。受国有企业经营规模较大、管理层级较多影响,信息传递路线较长,责任主体明确程度尚待提升,因此实际审批需耗费大量的时间,效率偏低。(2)事中控制及时性不足。受部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方式粗放影响,并未实现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落实至具体责任人身上,对于员工工作目标明确程度不足,导致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数据支撑。(3)事后分析不够深入。部分国有企业在事后落实时,通常将时间选在月末或季末,导致事后分析周期相对较长。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重大差异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并未深入发掘,相关责任落实不到位。(4)预算纠偏及预警机制相对欠缺。部分国有企业缺乏良好的突发状况应变能力,外部风险感知能力尚待提升,尤其涉及市场经济环境变化或企业作出重大投资决策时,预算并不能跟随企业经营方案的调整作出及时的优化与改进,预算控制与调整时效性难以满足国有企业发展需求。

(五)缺乏预算绩效考核体系

近年来,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力度逐渐降低,国有企业自主性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在企业实际的经营发展进程中,部分企业管理层思维较为陈旧,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市场化理念不足等,并未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因此对于绩效考核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科学性不足。考核指标的设计通常情况下以财务指标为主,并未充分考量非财务指标,例如员工工作能力、客户维护等指标,并未全面纳入考核范畴之中。(2)绩效考评方法及时间相对单一。国有企业预算绩效考评通常集中在年末开展,采用期末综合考评方式。但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进程中,年末大部分指标的不利影响已无法改变,同时在日常管理进程中动态化考评机制完善程度也尚待提升,预算日常监督与激励职能并未充分发挥,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未及时反馈给上级管理层,进行及时更改调整。部分国有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结果利用不够充分,绩效考核与员工薪酬福利、职位晋升等内容关联程度不足,无法有效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无法助力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的更好落实。

(六)预算管理缺乏系统和数据的支撑

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根据政策指引均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推动业财融合模式的充分落实。然而,部分企业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进程中,依旧存在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相互割裂的状况,在全面预算管理落实过程中,难以依托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获得相应的数据支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企业信息化系统中业务活动相关内容较多,不同业务项目对应的收入、成本等相关信息不足,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缺乏应有的交互性,导致部分数据内容无法充分地应用于预算管理过程中。其次,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各信息化系统之间相互分离,彼此独立,数据传输接口不一致,各职能部门存在较为明显的数据孤岛现状,尤其企业内部重点项目、产品的投入状况以及资源使用状况等并未形成有效连接,对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再次,部分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国有企业当前发展需求,对于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把控程度不足,信息化系统操作熟练程度不足,难以满足大数据环境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需求。

三、大数据环境下国有企业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路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预算编制环节参考数据的质量

国有企业应当提升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以此推动业财融合模式的充分落实,强化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融合程度,切实提升预算编制参考数据质量,推动财务人员深入业务前端,及时把控企业业务活动,为业务活动提供必要指导;业务部门借助完善的财务信息数据,落实分析工作,提升业务决策的可行性。借助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各职能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为预算编制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撑,进一步助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更好落实。

(二)强调数据关联性,推进预算与战略和业务的结合

国有企业应当对自身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细化分解,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充分落实,实现预算与战略、预算与业务间的有效结合。遵循发展战略规划指引,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实现预算管理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四方面开展:(1)实施战略目标量化。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方案进行量化描述,并构建完善的责任指标体系。(2)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细化分解。国有企业下属分支机构承担不同功能、作用以及战略任务,经营规模、种类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对个性化年度预算指标、任务份额进行全面分析,并合理选择,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以年度经营管理预算目标责任书的方式进行目标的下达。(3)坚持全流程监督管控。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进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PDCA循环法贯彻落实的积极作用,对预算执行进度进行严格监督管控,充分落实检查、分析、评价工作。(4)建立科学的预算调整机制。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契合企业制定的各项影响预算执行的重大决策,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预算调整机制,确保其符合企业发展实际,促进发展战略目标落地。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当强化预算、财务、业务的深度融合,形成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落实机制,提升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程度,有效打破传统模式下业务、财务预算之间的壁垒,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引进更灵活的预算编制方法

国有企业应当基于自身需求,摒弃传统的不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的预算编制方法,采用更为科学、灵活的预算编制方式。以滚动预算为例,该方式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能够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准确反应,及时根据其变化形成更为科学的预算方案、资源配置方法等。相较于其他预算编制方式,滚动预算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能够有效保持预算编制连续性,提升业务活动融合度等优点。

(四)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预算监督管控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利用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带来新的生机,企业应当抓住机遇,搭建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对预算管理全流程实施跟踪管控,对执行状况及时向各职能部门进行反映,充分明确责任主体。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能够实现预算审批效率的全面提升。国有企业为提升内部管理效率,需采用更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尽可能减少管理层级,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动态化跟踪管控,切实保障审批过程的公平工作,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预测与分析,全面提升预算审批效率。(1)强化事中管控。借助大数据技术夯实预算管理基础数据,明确预算责任目标,并对其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个人。(2)强化全面预算分析。全方位地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清理控制,提升预算管理质量。(3)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纠偏制度。对预算管理落实过程实时监督管控,对于产生的偏差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反馈,纠正预算偏差,保障预算执行成效。(4)建立健全预算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基于国有企业当前发展现状,建立预算指标预警值,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保障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五)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考核体系

预算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能够切实提升预算管理落实成效,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关联,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实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充分结合,采用动态考评方法,利用大数据平台,充分掌握预算执行情况,落实考评机制,实现预算绩效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实现长足发展。

(六)基于数据中心建立预算管理平台

国有企业应当加快自身数字化建设并进行转型,基于数据中心建立预算管理平台。创建科学合理的构建思路,搭建敏捷前台、共享中台与创新后台。在此进程中,敏捷前台主要负责灵活执行各项任务;共享中台负责处理海量的信息数据,并生成标准数据,为前台后台提供指引;而创新后台则主要负责为前台和中台提供战略方向指引,合理规划整体布局。预算管理平台的构建,能够支撑国有企业实现更为丰富多样的计划预算模型构建,为管理层决策提供良好支撑,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多维信息数据处理以及分析能力,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

四、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强大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在给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挑战。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为全面预算管理落实提供全面、实时的结构化信息,能够切实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实现全流程监督管控,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效力。国有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应当树立正确认知,明确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应用,对于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进而还可夯实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国有企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