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飞鹏
乡村文化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之一,隆德原生的乡土文艺资源——地摊曲子戏具有历史文化、生态文明、经济发展、艺术美学等多重价值,需要积极配合乡村振兴战略来保护、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实现活态传承。根据与隆德地摊曲子戏毗邻的庄浪县地摊戏的艺术传承与保护策略①来看,这一艺术形态任然有着发展契机和前景市场,况且隆德地摊曲子戏本身也有着宝贵的艺术价值②。此外从乡村文化旅游的实践情况来看,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是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一环,与乡村地域系统间具有耦合联动、内联外通、互促共融的关系③。但目前隆德地摊曲子戏的发展和传承遇到了困境,这需要重新挖掘其艺术潜力,分析业态模式,基于隆德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构探索发展出路,以期实现隆德文化旅游融合隆德地摊曲子戏,活态传承的协同发展。
隆德曲子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曲子,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一所载:“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④唐代把这类兴盛于民间地方的曲调称为曲子,一些民间俗曲经教坊、梨园宫廷俗乐加工改变以后,以歌唱配合乐器演奏,甚至据此衍生出歌、乐、舞一体的大型曲子形式。到宋代时,曲子在瓦舍、勾栏中进一步发展,形式更加多元化,出现了至少也是“一场两段讫”⑤的多段的曲牌联缀体。至元代,曲子戏剧的衬词不再过分强调文学性,而更加配合曲调,“并曲与白而歌舞登场”⑥来强调音乐性,作品容量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固定的联腔体唱腔。明清时期融合了更多的表演性内容,曲牌运用也更加丰富,板式更加多变,文学样式更加灵活,其戏剧艺术形态逐步完善。清代乾隆以后,为“中国戏曲音乐艺术史上的第二个高峰。”⑦地方戏曲和曲艺融入大量俗曲而蓬勃发展,影响了后来若干曲种、剧种的诞生,隆德曲子戏作为其中的一支,在这一时期完全成熟。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起了一场“民间音乐集成工程”,其中有《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宁夏卷》中,在这部集成卷内,共收集“眉户唱调”三十三种,小曲五首,剧目三十一折。这些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隆德县境内每逢佳节,便是农村群众文化娱乐的一项主要形式,为边远的山区人民增添了无限的乐趣。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隆德曲子戏主要流传于宁夏隆德、固原、海原等地,与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等地方曲子戏一样,是受地方风格的影响而得名,隆德曲子戏极具地方特色,演唱时纯粹使用地方方言,在长期的演唱及传承过程中还形成了隆德曲子戏特有的演唱技巧及行腔方式。民间又将其称为“地摊戏”“老眉户”或“秧歌戏”。其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其中舞台演出俗称“彩唱”,分为文武场,着服装用道具,以方言念白。旦角在表演时摇摆飘忽,轻盈微步,俏皮活泼,形象生动,丑角诙谐幽默,伶俐滑稽。之所以称作“地摊戏”,是因为表演者可席地而坐,以清唱开场,对场景的适应能力较强,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演出时,一张桌子当“幕布”,左右为台口,文武场两面排开,观众围上一圈。
隆德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大部分采用民间流传的小曲较多,如《采花》《茉莉花》《五更鸟》等都是隆德县民歌中较优秀的歌曲。有些唱腔是外地传入的曲子戏唱腔,如《大石片》《大道情》《岗调》《背宫》《月调》《月尾调》等,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其次是板胡、二胡、笛子、低胡等,有条件的地方也有扬琴、小提琴、中提琴等乐器。打击乐器主要以摔子(碰铃)、莲花板子(竹板)、干鼓(板鼓)、牙子(桠子)等为主。曲子戏分为“大曲”和“小曲”。“大曲”叫套曲,有着固定的曲调,这种曲调可以根据唱词即兴伴奏。“小曲”是属清唱体的一种曲子,专指某一唱词所用的单曲体曲调,“小曲”为“小戏”伴奏时反复变奏某一单只曲调。角色以生、旦、丑为主,演员多为农民,表演自由灵活,载歌载舞,乡土气息浓郁。
曲子戏在隆德县城关镇小川村的传播与表演尤其盛行,因此小川村为这一曲子戏的主要地域活动空间,小川村的班社艺人与班社的使用、传承,成为维护小川村曲子戏的主要力量。班社是村民自发组建的业余表演团体,主要参与本村的文化事业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承担了小川村村民的自乐、年节等活动的用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调节日常生活的“文化大餐”。由于班社是业余民间性质,班社中的成员平时为各自的生活忙碌,只是在农闲时或重要节日才会凑在一起表演。
隆德曲子戏班社分为城镇班社和农村班社,城镇班社大部分都是以唱“大戏”即秦腔为目的组建的,只有极少数是以“唱大戏”为主兼唱“曲子戏”的。因为在城镇年轻人中,流行文化占有重要的位置,缺乏时代感,故事情节与现代文化生活严重脱节,演出剧目绝大多数仍然以传统剧目为主的曲子戏,在城镇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生存土壤。曲子戏的高活跃度参与者都是各个农村班社成员,具有着村落社会的地方性和熟人社会小圈子的亲缘性特征,受众较小,排他性较强,传播空间有一定的局限⑧。
隆德曲子戏传承方式还是传统学徒制下的“口传心授”,据《燕都名伶传》所载这种方式的局限性:“虽同行亦不轻授,宁于死后令其家人悉数焚毁,而不欲流落人间,此于戏曲学损失最大。且昔时教师之授徒也,多为口述。而伶人多不识字。能用笔记出者少,一旦老伶物化,绝传之剧必多,影响于戏剧学实非浅鲜。”⑨即同行保留和演奏者的通识能力不足造成了戏曲传承与保留的困境。而传承主体乐人是居住在小川村的普通农民,传承基础是稳定的居住环境和长期形成的稳定共同体,在地摊曲子戏传承中,隆德当地人对于这片土地所生长出来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民俗活动、民间信仰、审美情趣等因素,这也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这些都是地摊曲子戏得以生存的脆弱而宝贵的土壤,使之一直延续至今。
要想推动隆德地摊曲子戏发展,不能忽视开展保护工作。隆德地摊曲子戏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所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件的情况下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应当积极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尽快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工作,在这一步基础上建立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并通过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进一步发展,从而激励和帮助广大农民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村服务业收入的渠道。
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也要对隆德地摊曲子戏进行创新转型。“转型或转变不是传统文化原有形态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颠覆,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重新阐释与选择再生。”⑩最重要的是要适应现代化,以符合现代审美。通过升级演出条件,既要选择大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和曲牌,又要通过吸纳专业音乐人员根据隆德新气象进行创作,对经典作品进行电子音乐混编以拥抱年轻听众。这些创新,更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大大提高了观赏性和视听效果。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隆德县文化与旅游不断深度融合发展。2021年5月,隆德县文联采风创作基地暨艺术活动中心揭牌仪式在红崖老巷子丝路翰墨文化大院举行,文旅融合发展助力。隆德县文联充分利用创作基地,发挥人才优势,围绕乡村振兴,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植根人民来创作出文艺力作。
隆德地摊曲子戏既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又能反映地方文化传统,活态传承了隆德的风俗人情,是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乡村文旅的战略布局出发,根据地摊曲子戏这一文化品牌,对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经营与营销、旅游细微服务管理、旅游定位等方面进行设计,为隆德旅游发展做出贡献。具有隆德县本土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地摊曲子戏可借助于文旅创作基地这一平台,不断加大促进文旅一体化发展,根据当地特色、文化风格等特点,将隆德地摊曲子戏的宣传展示活动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从而做到乡村文旅融合与隆德地摊曲子戏活态传承的双赢。
乡村文化旅游的目的并不是单纯追求经济目的,而是像隆德地摊曲子戏这样的文艺事业与乡村生态文明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必定会推动隆德地摊曲子戏的复兴,地方文艺事业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所助力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定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复兴。
注释:
①牛晓霞《庄浪县地摊戏的艺术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甘肃高师学报,2020年,第6期,第129-132页.
②赵飞鹏《隆德许川“地摊戏”曲牌探析》,北方音乐,2017年,23期,第75页。
③龙井然,杜,张景秋.《文旅融合导向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机制与模式》,《经济地理》,2021年,第6期,第222-230页。
④[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 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 年,第74页。
⑤[宋]梦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1982年,第221-222页。
⑥[宋]王 德著,陈多、叶长海注《王 德曲律》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88页。
⑦乔建中《曲牌论》,《中国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330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版。
⑧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9页。
⑨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88年,第203-204页。
⑩王胜华《戏剧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