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 凯
(接上期)
我们家有一个习惯,每到吃饭的时候家里人要一起上桌,要一起规规矩矩坐在饭桌旁吃饭,谁也不许违背。在孙子孙女多了之后,爸爸仍然这么坚持。有时人多,难免有这事那事不能上桌,他不动碗筷招呼每个人都坐在位子上,他才开始吃饭。爸爸永远是家里那个“婆婆妈妈”的人。在家里,他就是凝聚一个和谐家庭的核心。
还在我小的时候,爸爸每次出差,我们都有一些期待,因为每次爸爸出差回家都能让我们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比如四川的泡菜,新疆的手抓饭,新疆的葡萄干饼,内蒙古的手抓羊肉。六十年代,家里生活困难,爸爸竟然买回一口大缸,让我们和他一起在家里做朝鲜泡菜,什么苹果、大蒜、辣椒和大白菜裹在一起,每次都是一大缸,可以吃一个冬天。至今,我都认为我们家的朝鲜泡菜是最正宗的,味道无人可比。
爸爸十分呵护妈妈。妈妈搞钢琴专业,爸爸就坚持不让她干任何家务,因为干家务就要用水,水是凉的,凉水会伤害妈妈的手。也就是因为爸爸的坚持,妈妈在家里的家务上就是一个甩手派,一辈子都不太熟悉家务。
由于爸爸对妈妈的呵护,我们几个孩子从小学会了做饭,练就一手厨艺。我刚刚不到十岁就开始帮助准备家里每顿饭。虽然那时可以到舞蹈学校的食堂买些饭菜回到家里吃,可难免在家里要煮个面汤,我会像模像样的在院子里生火、煮水、下面条。
我从十七岁离开北京到青海地质局工作,一直是过集体生活,对于做饭没什么兴趣,在家里几个兄弟中我是做饭水平最不行的。可在我开办了公司后,为了让员工的生活有趣,我竟然自己下厨,为员工做新疆的手抓饭,新疆大拌菜,俄罗斯的罗宋汤,这几样饭菜竟然让员工个个翘大拇指,这都得益于儿时爸爸留在我口中的记忆和从小培养的动手能力。
爸爸为了给家里改善伙食,还在家里制作各种果酱,什么季节时令果蔬便宜,就做什么酱。刚刚开始时因为瓶子少,每次做不了多少,慢慢瓶子多了,一次可以做很多。果酱做多了之后,他就拿去送朋友,每次得到同学和朋友的赞扬,他都会高兴很长时间。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厨房堆着很多瓶瓶罐罐看着也不舒服。在我的循循善诱的劝说下,在爸爸允许下,家里的瓶瓶罐罐才开始逐步减少,直到他的晚年,他实在没有精力了,我们家收藏瓶瓶罐罐的习惯才结束。
当年我家搬到垂杨柳后,向南也就一里多地还是农村,如今这里已经是北京有名的劲松小区。在这一大片的农田里,有一条条的水渠,简直成了我的天堂。我每天到学校后要在农田的小路上跑上半个小时锻炼身体,不上课的时候,我就会在这里游泳,在河里抓鱼。妈妈对我不专心学习似乎是有些不悦,可爸爸不太在意。每当我把一桶小鲫鱼带回家里,爸爸就会把新鲜的鲫鱼放在瓦罐里,在火上慢慢地煮,做成香喷喷的焖罐酥鱼,其鲜美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父亲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了我的一生。
1994年,中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教育家蔡继琨先生已经82岁高龄,他想着把他年轻时创办的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再次恢复,他着手在福州创办了“福建音乐学院”。他向爸爸妈妈发出邀请,让他们一起到福州协助他管理音乐学院的教学工作,要他们为新的福州音乐学院发扬“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的光荣校风而一起工作。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福建的还有著名指挥家黄飞立、音乐教育家赵方幸夫妻二人。
爸爸妈妈在福州投入了最大的精力,为学生传授知识,他们想把抗战时期福建音专的精神带回到这所刚刚建立的学校里。
可此时父母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因为平时住在学校里,学生会随时随地地上门求教,晚上十点的时候还在爸爸妈妈的宿舍里,而爸爸妈妈又是不会拒绝学生的人,义务为学生补课,直到妈妈的身体经累病了。1995爸爸妈妈借着去美国看小弟弟,他们才得到短促的休息。在美国修养时期,一所当地音乐学院想聘请妈妈到学校任教,还答应马上给办绿卡。可爸爸不答应,他坚持马上回国,他要去福州继续辅佐蔡继琨校长的工作。后来因为妈妈的身体实在承受不了高负荷的工作,需要在北京医治,无法再去福建。直到这时,我才知道,妈妈在福建的医药费一直是自己出。为了节省学校不必要的开支,爸爸妈妈在福建都是自费看病。他们在福建的学生虽然只教授了一年时间,却络绎不绝地到北京求教,到北京就住在爸爸妈妈家里上课和练琴,爸爸妈妈也是乐此不疲。
在我创办小提琴工厂时,爸爸对我说:“我学习的第一件乐器是小提琴。”或许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在从福建音专保留下来的资料中,有许多份音乐会的节目单,节目单中,杨碧海的名字大部分是在担任钢琴伴奏,进入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后,爸爸在钢琴上的学习是勤奋的。在福建音专还没有毕业,他已经开始担任钢琴助教了。
爸爸的毕业纪念册上有一段留言,是当时福建音专校长萧而化先生亲笔写下的,萧而化先生深情地写道:“碧海:你听!这是一曲多么生动的音乐,动机美丽,连所用的音阶和琶音都活生生的;你听!各部配合多么平衡,这里它已超出向来的惯例,但是平衡得多么出色,平衡就医治(一致)了,不变化了他的破例,这可说是他的天才吧。萧而化有感而题”.
爸爸的一生忠于党的教导,热爱从事的音乐事业,热爱生活,关爱着家人,把一生奉献给国家,为音乐事业的发扬不断奋斗,也为“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的光荣传统的传承不停工作,用生命书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大作”,愿爸爸安息!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