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设计制作的创意指导策略

2022-11-27 06:39:07林香汝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创意设计心愿活动

林香汝

(龙岩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福建 龙岩 364000)

创意设计中的“创意”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创新的意识与思想,即人们常说的“点子”“意图”“想法”。“设计”是“人们为了实现意图的创造性活动”。[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创意物化”活动目标中提到“创意”,在“设计制作”活动方式中提到“设计”,可见,二者的关系非同一般。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设计与动手操作实践的活动方式,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并将富有个性的想法及学会的技能融入设计制作造物过程中,最终形成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在这“创意物化”的实践过程中,不再只是掌握学科知识,而是使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普通的学生活动升级为能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跨学科学习活动。那么,如何才能让创意融入设计制作中,让创意得以充分物化呢?

一、巧设情境,创意设计的思路变“活”

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思维对象具体化,把授课方式趣味化。[2]因此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可以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各种情境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教学《小小组牌我设计》这一主题活动时,首先,教师让学生设计小组牌,学生直接回答用A4 纸写上第几组,不需要设计。这些看似直白、无趣的答话,触动了授课教师。可见,学生对这话题并不感兴趣,授课教师必须思考如何让学生对这一设计活动感兴趣:是好看、好听、好玩的?还是少见多怪的?还是反常态、新奇的?其实,指导教师应该对这一活动从内容、形式等方面,做到吸引学生,让其有兴趣。学生兴趣越发浓厚,想法、灵感就越发得多、快、新!创意的思路就被激“活”了。于是,教师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欣赏。视频中出现了全是由唯美、有趣的心愿卡组成的童话般的“心愿树”“心愿墙”“心愿屋”等。心愿卡有平面手绘的;有立体剪贴的、折叠的、编织的;有站立式的、悬挂式的、佩戴式的……各式各样富有创意的心愿卡,挂满了心愿树,贴在了心愿墙上,落在了爱心小屋,在优美音乐的渲染下,似乎心愿在这童话般的世界里就会实现,学生被这段唯美的视频吸引了,惊呼:心愿卡原来可以这样设计!而他们的组牌同样也可以像心愿卡一样富有创意。视频里如此唯美的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意设计的兴趣、灵感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做一些引导,如播放感官冲击力强、带入感快的、互动性强的一段视频、一曲音乐、一则故事、一个游戏,通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尽可能吻合的真实情境,把学生快速带入其中,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3],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意设计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注意力将很快地集中到当前设计的主题上。

二、探究方法,创意设计的路径变“易”

在综合实践设计制作的课堂中,如果让学生模仿设计一件物品,学生会感到没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兴趣不浓。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创意。若是授课教师提出:“来点有创意的吧?”此时,学生又表现出不知怎么设计才算是有创意的作品的犯难境地。虽然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要实现创意物化目标是难点,要突破如何指导学生能创意设计、会创意设计且设计出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成了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实践活动时很重要的一环。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收集、认识、积累创意设计的相关方法,如夸张、拟人、对比、逆向思维、环境媒体等手法结合图片实例演示。教师应在教学中有计划地按照学段目标及学生实际,有效指导学生大胆尝试以上方法,特别是设计图中的图形平面法,学生就可以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一步步深入思考、实践,附上自己的创意想法。

如设计24 节气名片时,学生就会从颜色搭配、形态组合、材料质地、技法运用、文字表达、图案风格等多种表现形式,全面综合地进行创意设计。比如,春季的节气颜色以五彩色,表现百花盛开;秋季的节气以金色为主,表达丰收;颜色不要多,三种颜色为宜,三色中一色为主色。其余形态等方面同样要有创意设计方法。教师应给予学生创意设计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大胆运用方法努力实践,不断总结方法、修改设计草图。通过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探究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对设计、制作的热爱。制作的作品不仅实用,而且美观,从而解除了他们对创意设计的畏难情绪,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了在运用方法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

三、展开联想,创意设计的空间变“妙”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学生的想象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就一个长方形而言,学生们会把它联想成一块花布,使它有颜色;想象成收音机,使它有声音;联想成一片麦田,使它有了生命。在综合实践设计制作活动中,让联想走进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指导“废物巧利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用废旧物品,如果蔬网、废旧筷子、纸盘子、矿泉水瓶等,设计出许多手工作品,笔者充分利用这些废品原有的形状,让学生展开联想并描述所联想到的事物。为了让学生联想更丰富更奇妙,教师又拿了一个纸杯和一个纸盘组合,让学生进行联想,有的学生会想在上面绘上一双手正在弹钢琴,有的会想成一个戴着大礼帽的小丑。学生们也能利用物与物之间的关联进行大胆的想象。如在教“梦想帆船巧设计”主题时,根据风的利用、帆船的特点,教师从选材上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原材料本身的特质。再指导学生把原材料与设计的对象进行比照、想象他们之间的联系,再思考如何从废旧物品中选择做帆船的各个部件材料。通过熟练掌握相关的设计制作方法,并附上有创意的名称。最后,在小组共同努力下,有的小组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出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作品,如“心连心斜拉桥”“美丽的节日夜空”等。通过一次次的联想训练,学生们能根据物体本身特点,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创意,为后期的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联系生活,创意设计的维度变“宽”

创意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想法、一种灵感、一个启示,就能产生无限的遐想和创意,但无论创意怎么变,我们最终会发觉,其实它们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查找创意,在创意中发觉生活。可见,创意设计的灵感源于生活,而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活动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发现都来自学生对生活的万事万物探究,这些生活中的发现、问题都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例如,在上“设计制作——家庭感应灯”时,学生在开始时,总感觉设计很难,不知如何创意。于是,为了拓宽学生的创意思路,笔者让学生分组走出课堂,对感应灯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引导学生走入各种家庭,得出感应灯如今使用的情况;走入商场,让学生调查感应灯的外观设计及市场价值。走入生产感应灯的工厂,调查感应的生产、制作过程。学生经过这一调查过程,对市面上的感应灯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发现了许多问题:将感应灯设计在什么位置较合适?将感应灯设计成什么方式感应更方便呢?感应灯适合什么人群使用更便捷呢?可以从外观、用途、灯光等哪个方面来考虑呢?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许多问题,若这些都能一一解决,就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感应灯。这就打开了学生创意设计的大门,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究总结,不断拓宽学生的创意设计思路。

猜你喜欢
创意设计心愿活动
忐忑的心愿
心愿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甜甜圈
幼儿100(2021年35期)2021-12-06 03:37:24
月满中秋
幼儿100(2021年27期)2021-09-09 12:56:28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大树
幼儿100(2021年18期)2021-06-23 07:09:58
宇宙
幼儿100(2021年18期)2021-06-23 07:09:56
最美的心愿
心声歌刊(2020年3期)2020-08-12 09: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