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探讨

2022-11-27 05:13贺兰兰
关键词:旧址延安革命

郝 琦,贺兰兰

(延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时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瞻仰中共七大会址,他说到:“这里我来过多次,插队时每次到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1]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调研,来到彬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了解这里的基层党建与红色旅游、红色教育情况。在重温了红色革命故事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

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史方面的现实载体,不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它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勇敢前进的伟大精神动力。为了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圣地,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红色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充分利用延安地区红色资源,对于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精神的’钙’。”[3]对青年大学生而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进行和成就任何事业的前提条件,倘若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就难以担负重任、取得成功。尤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需要广大青年一代增强理想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希望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4]大学生作为知识青年的代表,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国家发展前进的主要推动力量。如果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偏差,则会对我国未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辈艰苦斗争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凝结,蕴含着极其丰厚而强大的信念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中,充分挖掘和合理运用红色资源,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在与历史和先辈们直接对话的场景和语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启迪,自觉主动地将坚定正确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变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追求。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品格

拥有高尚品格,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之基。培养高尚品格,不仅是青年大学生自身成长之需,更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对青年一代提出的新要求。今天,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的精神文明要靠全体人民的个人品德来体现,而青年的精神风貌则决定着国家民族未来的整体精神面貌。所以,培养青年大学生高尚的品格,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较为丰富的今天,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较为优越,难以直接体会革命先辈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能拉近青年学子与党和人民革命历史的距离,通过实地、实情、实景来感受红色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接受革命精神力量洗礼。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学,可以使青年学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使他们自觉继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主动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5]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秉持我们党和人民的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淬炼养成符合党和人民期望要求的高尚品质。

(三)有利于滋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大学生作为社会最具有活力的一支队伍,对国家的热爱,关系到他们以什么样的动力和精神面貌进入社会。“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因此,滋养培育爱国主义情怀,提高爱国素养和觉悟,对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更具有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励和鼓舞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帮助青年大学生提高政治素养与爱国觉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自愿地投入到祖国建设和发展中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同时也使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红色资源作为主要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独特的物质或精神财富,与爱国主义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强有力的现实表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资源,可以使青年大学生从革命先辈的爱国奋斗历史中,汲取坚定正确的理念与信仰,汲取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并以直观、具体、真实的体验,实现爱国主义情感养成与升华。

二、延安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延安是中共中央和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陕甘宁红色区域”的中心。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不仅成功地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且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是全国众多革命老区中,跨度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革命圣地。目前,全市范围有红色遗迹、革命旧址445处,既是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红色奋斗历史的珍贵记忆,也蕴含着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丰厚精神财富,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宝贵的资源和教材。

(一)延安红色物质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独特优势

延安的红色物质资源非常丰富,涵盖了延安十三年期间留存下的战争遗址、遗物,重大事件发生地、纪念地及珍贵文物等等。大体可以划分为:综合性的展览馆:如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等;延安革命旧址:如枣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洛川会议旧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瓦窑堡革命旧址、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旧居:如乔庄毛泽东旧居、石畔毛泽东旧居、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安家坪彭德怀旧居、石堡彭德怀旧居、金汤刘志丹故居、芦子沟刘志丹故居、灯盏湾谢子长旧居、周家硷谢子长旧居等;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旧址:如七大会议旧址、红十五军团成立大会会址、中央工作会议会址、六届六中全会旧址等;重要战役遗址:如劳山战役遗址、榆林桥战役遗址、直罗镇战役遗址、松树林战役遗址、青化砭战役遗址、羊马河战役遗址、蟠龙战役遗址、真武洞祝捷大会遗址、瓦子街战役遗址等;国际友人旧居:如史沫特莱延安旧居、斯特朗延安旧居、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旧址等;革命烈士陵园:如延安“四八”烈士陵园、甘泉革命烈士纪念塔、刘志丹烈士陵园、谢子长烈士纪念馆等;除此之外,还有陕甘宁边区党、政、军机关旧址,抗日战争二战区旧址等。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保护、整理研究,这些红色资源得到了相应的管理和保护。延安这些红色物质资源既有历史的真实生动记录,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重要资源宝库。[6]

高校要从延安地区红色物质资源禀赋出发,根据青年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系统挖掘梳理他们易于接受的红色资源素材,用合适有效的话语形式和内容,让红色基因潜移默化地融入其血脉。教师要把讲理论知识与讲红色故事结合起来,把理论话语、政治话语转化为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充分运用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延安窑洞里有马列主义”、平凡战士张思德、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延安“五老”、陈嘉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等红色经典历史故事素材,激活红色资源的精神密码,结合融媒体时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红色资源素材有机融入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之中,引导他们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崇高品格、滋养爱国情怀。

(二)延安红色精神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独特优势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它是红色资源的内核与精髓,也是今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宝贵教材。

首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在地处西北,自然物质条件艰苦的陕北延安,为什么在抗战期间能吸引到一大批革命青年,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条件,奔赴边区延安?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有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正是因为有了方向正确、立场坚定的政治信念,广大革命青年才能在延安这片热土上书写青春,挥洒热血,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今天把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大学生认真学习并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铸魂、强基,也可以激励他们自觉践行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之中。

其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组织开展了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运动使全党懂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培育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整风精神,成为延安精神的精髓。今天把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大学生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科学思维,重视调查研究并增强其本领,自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再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党的性质和宗旨,不是仅仅写在党章和文件里,也不是仅仅停留在宣传口号上,而是通过根据地政府制定真正代表和实现革命人民各方面利益的方针政策,并变为实际的行动,让人民群众各方面利益真正得到实现和满足,这样就培育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1946年春节,延安川口乡群众给毛泽东送了一块写有“人民救星”字样的金匾,既表明了当年老百姓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戴与感激,也昭示了“利益”二字是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取得革命胜利之根本原因。今天把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大学生涵养“人民至上”的价值认同,树立“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投身“服务人民”的价值实践,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最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标志。抗战相持阶段主要由于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封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尤其是机关、部队、学校的物质供给遇到了极其严重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为争取抗战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制定了生产政策,组织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产党和广大军民继承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优秀民族精神,并为其增添新的时代内容、赋予其新的时代体现形式,进而培育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主要标志。今天把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大学生明确并坚定新时代的奋斗方向,增强奋斗意识,提高奋斗本领,淬炼奋斗意志,以敢于奋斗、善于奋斗的精神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努力的过程中去谱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总之,延安地区以革命旧址为代表的红色物质资源独特丰富、以延安精神为主要标志的红色精神资源博大精深。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提升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精神食粮,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需要进行充分研究挖掘和合理有效利用。

三、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建立红色资源实践教学基地

当代大学生在和平的社会环境之下成长,生活条件较为优越,部分同学谈论理想却注重物质享受;有爱国主义的情怀却缺乏实际行动;崇拜模范榜样却缺少践行的勇气;有公民道德素质修养却欠缺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抒发远大理想却缺少脚踏实地的精神。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环境对人的塑造具有强大的能动性,建立红色资源教育基地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红色资源是优良传统的记录,它包括物质、信息及精神三个层面,代表着革命战争年代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和“活水”,能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宝贵资源。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以延安精神为主要标志的优良作风,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爱国主义情怀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每一处革命旧址和每一件历史文物都折射出中华民族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更有效地把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内化,使当代大学生内心有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执着追求。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立足校内教学,而且要贴近生活实际,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丰富而多样的红色资源,建立长效的实践教学基地。在运用红色资源进行教学实践时,要以体验教育为路径,设计与组织开发课程,可以结合学校学科特色,优化课程设计,创新课程发展,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践体验中,道德素养精神得到提升,精神力量得以增强。[7]

高校应充分发挥延安革命纪念地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利用好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例如以羊马河战役旧址、直罗战役旧址等为实践基地,大学生可以实地、实情、实景感受战争年代的艰苦,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等为实践基地,让大学生通过参观来充分理解十三年峥嵘岁月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远大理想。总之,通过在实践基地的体验式教学,使当代大学生在真实的历史遗迹中亲自去感知、体验,获得真情实感,并得到精神上的洗礼。在组织此类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与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互相合作,双方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是设计和组织好教学实践的重要前提条件;也要成立红色资源教学实践小组,聘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突出的学者作为授课教师,对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组织。同时,红色教学实践内容的编排上要不断创新,目标课时等计划要科学合理,确立教学实践的长效机制,实现实践教学的常态化。[8]

(二)开展学术思考式实践教学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中,学术思考式的实践方式,是促进学生整合知识、思考问题、进行创新的关键途径。开展红色革命文化和四史的课外教学,成立青年大学生课外红色资源学习园地和资料阅览室,借助网络平台作为红色资源库等都可作为提升大学生开展学术思考的有效方式。同时,开展红色文化论坛,请老红军讲述革命故事,思政理论专家做学术报告,组织师生开展学术讨论。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开展四史知识竞赛,革命读物阅读笔记评比,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红色诗词朗读大赛等。还可以成立红色资源调研小组,对陕北地区红色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编册等。这些活动有益于大学生了解党史知识,了解延安革命历史,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思考当下我们应当如何承前启后,担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这也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内化思考所学知识。如果这类实践活动能够和党团教育活动、纪念日活动、学术交流等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9]

(三)开展文艺欣赏和创作式实践教学

文艺欣赏式实践教学,是通过开展关于红色文艺作品欣赏的同时,使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起到熏陶与教育的作用,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参与度。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观看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经典影片,开展关于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欣赏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的书画展览活动,组织其他形式的红色文学作品诵读活动等。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的其他文艺活动。例如话剧、歌舞剧、评书等,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提高认识。这类实践活动的优点在于范围较宽广,感染力较强,接受度较好,参与性较高。同时也要重视舆论宣传的教育引导作用,通过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等为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以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化为爱国实践行动。大学生只有深入地学习红色历史文化,才会更加珍惜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

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有创新能力,文艺创作式实践教学也不失为一种利用红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好方法。通过引导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挖掘红色资源并进行价值利用,进行红色资源调研活动及成果的汇报表演,来传承延安革命历史,展现延安红色资源并从中汲取革命精神的力量。例如,文学类专业的学生可以用故事、小说、散文、诗歌等题材,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可以用歌曲、舞蹈、绘画等形式,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进行筛选、整合、分析和研究,既可以加深对红色资源的理解,又可以从中受到精神的洗礼和升华。延安大学相关专业学生的歌舞剧《白毛女》、话剧《平凡的世界》和合唱《黄河大合唱》等创编和展演活动就起到了很好的上述效果和作用。

(四)创新红色资源在校园环境、课堂设计、教材编写方面的应用

高校对于红色资源成果应当多方面利用,积极推动红色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合理将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全过程中,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实现红色资源优势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优势的转化。

首先,要将红色资源进校园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考量。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有红色历史的高校,而所处的延安地区又是党中央十三年的革命根据地,在这片土地上红色资源进校园活动更具有独特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将学校所承载的红色历史底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延安精神能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应充分利用学术、艺术、文艺及对外交流的平台,以及广播站、报刊杂志、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传播红色文化。特别要加大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运用,依靠本地红色教育资源打造陕北地区的红色文化品牌,使红色资源在校园文化方方面面得到充分体现,让广大师生在红色文化的经常性熏陶、体验、浸润中感受红色文化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创新中,要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内容优势,将其纳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体系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将思政课程与红色资源有机结合。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可以将延安红色革命历史与中国近代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将红色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联系起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深入领会其中的渊源关系;也可以挖掘红色革命精神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革命圣地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更广泛的精神价值,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网上红色资源的专题教学,生动展示延安十三年革命历史,使学生能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学习;也可以利用延安丰富的红色资源开设相关的特色线下课程,经过积累形成自己的教育优势并辐射其他高校,使红色资源不仅走进本地大学的课堂,而且还能够影响本省乃至西北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与发展。还要通过完善教学计划,加强教学管理,整合成立红色资源教学研究小组,建立健全考查机制等,确保红色资源进课堂能够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实现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

最后,在推动红色资源进教材方面,高校也要有高度的思想自觉。在严格选用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课堂教材外,还应当结合本地红色资源的特点来开发课外辅助教材。学校应成立红色资源教材管理与建设小组,组织教授学者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对延安地区红色资源进行加工与创作。例如,将延安革命旧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入特色教材,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所创造的革命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10]

总之,体现地方特色,突出延安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的深刻思想与精神内涵,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对于青年大学生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旧址延安革命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油画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