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丁东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同时阐明了我国发展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显著优势进行了精辟概括和深刻阐释。制度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在“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重大论断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制度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论断,我们可以从理论、历史、实践三重逻辑加以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在于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我们党在长期发展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方向;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顶层设计、战略安排、实施运行。围绕着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发展根本问题,我们党正确运用并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带领人民建立、发展、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始终植根于中国大地,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带有中国精神气质和传统文化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彰显了“中国之治”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显著优势,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由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飞来峰”,而是生长于中国社会土壤,形成于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国家的前途命运,不断探寻科学的社会制度,先后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立者审慎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一旦选择了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我们党带领人民探索、建立、形成社会主义制度,赋予社会主义制度以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创立、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根据地创建人民政权,探索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为新中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确定了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1956 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时代背景下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制度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功地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证,使当代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中国大踏步走在时代前列。至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完成了社会主义实践前半程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后半程任务,致力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作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明确了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党的十九届四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各项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调动了一切社会积极因素,有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效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有效维护了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大幅度跃升,1952年到2021 年,我国GDP 从679.1 亿元跃升至114 万亿元,人均GDP 从119 元提高到8.1 万元。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18%左右,近几年来高达30%左右。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中国的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经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后,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从新中国建立开始,中国的发展不断经历各种困难和重大风险挑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中国经受了抗美援朝战争、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唐山大地震,以及亚洲金融危机、1998 年特大洪灾、非典重大疫情、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的洗礼,我们党和国家不但胜利渡过了这些难关,而且有力巩固了人民政权、持续保持了国家政治和社会大局的稳定,并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呈现出一派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的景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六稳”“六保”工作的推进,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这同世界上一些国家社会分裂不断加剧甚至造成严重的政治动荡的“西方之乱”,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从以上三重逻辑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是赓续历史使命不断创新发展充满活力的制度;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科学有效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抵御各种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供了强大的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