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绍福
(东莞市社会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4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概念,并用三个“新”从代表、功能、效果三个维度集中阐述了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点、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伟大的政治创造”[1],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从全球视野看,它破解了世界政党关系的历史难题,拓展了世界政党制度的发展路径,打破了西方政党理论的话语霸权。因此,厘清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话语权建设,明确提出建构三大体系要求,为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综合众多研究成果发现,目前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的研究逻辑已经从“学习—借鉴”西方理论前沿跃升到“反思—构建”中国政党理论。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坚持理论的经验性和本土性,对西方政党制度理论的普适性进行审慎反思。二是从方法论角度看,对西方“社会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解释方法进行解构,提出中国“政党中心主义”的理论视角。[2]
如果进一步聚焦,在具体理论层面,提出“使命型政党”概念[3]、“先锋队”政治逻辑[4],为理解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较为丰富的立体解读。在学科方法层面,逐步建立从单一传统的党史党建学科视角到包含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视角的研究体系,具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体系框架逐步清晰。当前,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国际公认的政党学科体系和学术流派。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路径,是需要进一步梳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背后所蕴含的丰富逻辑,讲清楚马克思关于“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命题。
以上分析形成本文的研究基础。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矛盾分析方法,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学理逻辑进行考察。本文的可能贡献在于:从合作治理逻辑探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国家治理效能;从中华文化逻辑探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继承性;从共同价值逻辑剖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普遍性要义;从政党政治逻辑探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路线图。
政党制度是当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枢纽,直接决定和影响国家治理效能。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说:“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6]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的实践历程中,新型政党制度经历“政党合作”到“联合建国”再到“合作治理”。在合作治理逻辑中,中国共产党如果认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所提意见、批评、建议正确合理,就予以采纳,努力改正;如果认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所提意见、批评、建议有参考价值,但一时还办不到,就予以解释,取得谅解;如果认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所提意见、批评、建议不正确不合理,就去做工作,讲明道理。因此,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治理本质上是对执政党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影响程度、采纳程度和实践结果,其最终目的是帮助执政党广纳民智,提高执政绩效,保证执政党各项决策科学民主并在实施中取得成效,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最初的国家政治蓝图设计看,合作治理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立足点和生长点。早在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毛泽东就指出:“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强调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真心实意想把国事办好”,但自身“毛病还很多”,在通过“加强党内教育来清除这些毛病”的同时,“还要经过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来清除这些毛病”,只有通过这样的“内外夹攻”,才能把自身毛病治好,“才能把国事真正办好起来”[7]。1945年7月,毛泽东与党外人士黄炎培晤谈时指出:“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8]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家工作任务的转变,民主党派的存留遇到新情况。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9]对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国家治理效能,邓小平曾作过精辟分析。1957年4月,他在西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产党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对下决心会更有利,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比较恰当,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10]。新中国成立后最初一段时间,中国共产党的上述政治设计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落实,致力于建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1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后,合作治理逻辑日渐式微,十年“文革”一度遭受毁灭性打击,上世纪90年代后一路向好。具体表现为国家治理的政治生态得到显著改善,各民主党派无派人士的治理诉求有回音有落实,治理实效不断增强。从此以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治理上风雨同舟,共同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合力治理、科学治理、民主治理、共赢治理、长久治理”[12]。这个国家治理模式深刻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权威主体进行的强制管理,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参与主体多元、各方利益兼顾的协商共治和合作治理,有效避免重大决策失误,最大限度实现国家治理的强大合力。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集中表现为批判地吸取和辩证地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因为任何新学说新制度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13],况且“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4]。世界政党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都是本国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都是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土壤孕育的产物。因此,英国近代政治思想家密尔认为,“一国人民的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从该国人民的特性和生活成长起来的一种有机的产物,是他们的习惯、本能和无意识的需要和愿望的产物”[15]。正是基于政党发展演变逻辑,习近平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16]。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儒家经典文献《礼记·礼运》篇,是孔子在参加鲁国的蜡祭仪式后感叹其徒有礼仪形式,失去了“大道”的实质,而后向学生言偃描绘的上古时期大道流行的社会景象。“大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因为认识到万事万物既对立又统一,明了天地万物本为一体,所以胸怀对待任何事物都如同对待自己一样的同理心,也就是“公心”。这样的大道流行于上古三皇、中古夏商周三代圣贤治国理政的时代。由于天下包含所有人在内的人类整体,因此成为自先秦以来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思考和关切的对象,期望化天下为一家、整四海为兄弟,使整个天下成为一个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那么,如何构建这个命运共同体呢?先哲们一致认为,统治者只有遵循天地之道,才能真正引领整个天下走向太平大治;只有天下为公,才能平治天下,而“私者,乱天下者也”。天下为公思想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有“天下为公”的胸襟。所以,尽管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付出远远比任何别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更多更大更惨重,打下江山后仍然愿意与所有追求进步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分享胜利果实,这种天下情怀只因国事乃公事而非一党一派私事。因此,革命胜利后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乃是水到渠成的制度安排,也只有这个制度安排才能如毛泽东所殷切希望的让人人起来负责,从而避免人亡政息悲剧重演。
兼容并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是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不竭动力。墨子云:“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17]不论是与古希腊同时期的百家争鸣盛况,还是深刻总结了秦王朝过分尊崇法家思想与暴力而亡并代之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容并包诸子百家思想精华来治国的有着“贯朽粟腐”之称的汉王朝,抑或自此之后以修正、探索与重新校正为特征的几百年分裂局面催生出来的生气蓬勃的大唐盛世,都是绵延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兼收并蓄发展过程中造就的一个又一个文明高峰的真实写照。这种包容性使中华文化拥有强大的同化吸纳周边或外来文化的能力,确保中华文化在延绵不绝的传承性中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人类文明史表明,如果不具备包容性,无论多么辉煌的文明终将陷入万劫不复境地。古巴比伦文明只留下《汉谟拉比法典》与文化符号式的存在于后人记忆中;古埃及文明遭遇劲敌攻击,祭司阶层垮塌,文明无法接续;古印度文明只保留地理上的关联而未将文明承续。而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华民族在清朝中后期遭遇前所未有的西方文明冲击挑战时经受住了考验,中华文明未曾灭亡亦没有中断。所以,习近平强调,“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18]。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包容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兼收并蓄人类文明成果的伟大成就。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在《论语》子路篇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庄子》山木篇中庄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君子之交,重在互相理解,允许双方存在价值立场的不同,虽有不同,但却如水一般清澈透明,依然可以保持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而小人之交,看起来像酒一样美好甘醇,因为建立在利益至上基础上,仅仅是表面美好,经不起任何波折,转眼间就会恩断义绝。一个社会天然地包含着具有差异性的个体,社会治理方式选择何种理念来处理多样性和一致性的关系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结下深厚情谊,是君子之交,彼此能够正确而又智慧地处理“同”与“异”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成为共同的行动逻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同”是指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奋斗目标、根本利益、思想基础一致前提下,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戮力同心、精诚团结,共同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异”是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为独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有着自身的组织纲领和行动准则,肩负着不同的具体党派使命,即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因而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利益诉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作为领导党和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通过寻求一致性来消除分歧,通过接纳多样性来搁置争议、化解异议,将不同身份、不同诉求、不同意见汇聚为相同的责任、相同的理想、相同的方向,聚焦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纲领”上。
政党哲学是目前中外学术理论界尚未涉猎的领域,甚至政党哲学的概念都无人提及。笔者认为,政党哲学具有实践哲学的特性,又有理论哲学的底色,是政党问题的最高凝炼。讨论政党哲学,不可能绕过或撇开共同价值这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共同价值是指不同政党基于共同利益而认可或追求同一思想、同一观念、同一主张的价值共识,是政党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政党哲学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是一与多相统一,是共性与个性相统一。这“三个统一”,构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共同价值逻辑底蕴。这个底蕴的普遍性要义涵盖协和万邦、合作共赢、尊重文明多样性、寻求最大公约数四个方面[19]。
一是协和万邦。“协和万邦”出自《尚书·虞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意即尧是一个伟大人物,他能够弘扬“大德”,让家族和睦;家族和睦之后又协调百姓,也就是协调各个家族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和睦;社会和睦之后再协调万邦诸侯,也就是各个邦国的利益,让各个邦国都能够和谐合作。协和万邦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也包括各个政党协商合作。这是一个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家国天下到党国天下的思想逻辑和行动逻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内涵了协和万邦思想,明确协商而不是竞争的政治运作方式。通过协商,广开言路广集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形成最大范围的价值共识。所以,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认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20]
二是合作共赢。当今时代是一个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时代。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与求同存异合作对话成为普遍共识与优先选择。合作共赢要求在求同存异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平等协作中应对共同挑战,在相互尊重中实现自主发展,在相互信任中实现国家繁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奠基于合作共赢的价值共识,它突破了单一的竞争的传统政党政治模式,从本质上建构了领导党与参政党的合作共赢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双方高度和谐且充满共识的政治共同体,在相互支持和配合过程中形成统一高效的国家治理能力。合作共赢模式极大激发了领导党与参政党之间的互动活力,推动政党之间形成相辅相成、正向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并不断把政党之间的合作共赢转化为国家治理和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三是尊重文明多样性。世界上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文明也是如此。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典型表现,这是其经久不衰、从未被打断的内在动因。多样性带来活力,同时带来政治整合需求,这是现代政党政治的重要内容。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设计,原初是为了实现权力分立和制衡。但在实际运行中,多党制衡变成了多党掣肘,三权分立变成了三权对立。与西方政党制度及其运行结果相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从尊重文明多样性出发,以团结合作为整合方式,成功实现多样性与一致性的高度统一。这种新范式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了新型党际关系样本,为世界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是寻求最大公约数。寻求最大公约数,通俗地说就是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所在,也是制度选择的初心使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都能够把“众意”和“公意”有机统一起来,代表并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最大公约数。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下,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都必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会议行使执政权参政权。在每年召开的两会上,政协委员会通过协商民主制度把不同界别“众意”表达出来,人大代表通过民主集中制把不同层面“众意”综合起来,变成国家意志即“公意”,最终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而两党或多党竞争绝不会产生人民利益最大公约数,只会产生最强或较强的部分“众意”。一党制虽然可以自称代表人民利益最大公约数,但缺乏“众意”的表达机制和综合机制。因此,相比较而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能够“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能够“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21]。简言之,这种政党制度既能保证人民不同的诉求得以充分表达,又能保证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不受干扰;既能实现政党秩序,又能激发政党活力,因而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最有效的政党制度。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产物,与西方政党原生型模式有本质区别。正如毛泽东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22]沿着毛泽东“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逻辑进一步推演,要夺取革命胜利以及胜利以后的国家治理,必须建构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基于此,在解决“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23]中,在思考中国如何现代化中,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奋斗目标中,中国共产党独树一帜、立志高远,成立后第三年即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开启了与其他追求进步的政党和政治力量共同救国、共同治国新模式。这个新模式具体表现为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尝试建立联合政府、共同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共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乃至提出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实践的结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就经常利用聚餐会、座谈会、茶话会、拜访、谈心、祝寿等形式参政议政。据《黄炎培日记》所载的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5月至1945年12月,各抗日党派负责人与中共领导人的各种形式聚会就达一百二十次[24]。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正式确立。新中国成立后,从“八字方针”“十六字方针”到“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从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到习近平提出“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新型政党制度愈发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新要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需要着力解决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如何健全相互监督机制、如何健全政党协商机制、如何完善参政履职方法、如何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如何发挥人民政协作用、如何实现好民主监督等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和效果,构成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新发展路线图,并将开启中国政党制度的新辉煌和全人类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政党政治形态,具有清晰严密的学理逻辑,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观点的生动实践,是中国这块泱泱沃土自然生长出来的政治产物,“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和国家治理需要”[25]。从国家治理效能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合作治理逻辑的自然要求;从历史继承性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华文化逻辑的自然接续;从政党哲学普遍性要义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共同价值逻辑的自然产物;从发展路线图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逻辑的自然演化。四重逻辑使这一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对于后现代化国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意义,对于打破西方政党理论话语霸权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