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立新,康小红,王玉明,张建明,李德宏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酒泉 7350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不断向无公害、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化工业模式发展。畜牧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畜牧行业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大量的畜牧兽医专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计划实施运行、教学方法应用及教学效果上只是机械地套用“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等“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无法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产教深度融合,这给全面实施深化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改革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惑,目前大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然表现为“型似而神散”,仅局限于宏观或局部的改变,没有全面提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行业生产过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标准。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申办于2001年,是学院的骨干专业,是甘肃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是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业,也是全国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院校建设专业。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规模大,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学院围绕畜牧行业产业的岗位需求设置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专业建设。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过程中,破立并举、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双元互动、四业融通(学业、专业、行业、就业融为一体)”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体系。为更好地适应畜牧兽医行业发展和满足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畜牧兽医专业的建设,实践创新以就业为导向,“双元互动、四业融通”的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体系,探索校企联动的“五岗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四模块”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三教”改革;完善建设以能力提升为本位,以深化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为根本,创新打造专业教学“五大实训平台”。创立“321”质量监控体系,改革创新校企合作育人保障,打造符合新型高职教育理念、契合行业生产过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范例,全面实现“三全”育人。
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通过学生学业、专业建设、企业生产、就业岗位“四业融通”协调均衡发展,构建产教融合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2)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向联动为基本,探索构建“五岗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五阶段”专业教学实践体系。
3)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以畜牧生产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满足岗位需求的职业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技能模块、专业方向技能模块和专业拓展技能模块“四模块”能力课程体系。
4)以能力提升为本位,依托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建设专业教学的“五大实训平台”。
5)主动匹配合作企业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创新构建“三导师教育教学团队”、“双主体评价体系”、“专职督导团队”的“321”质量监控体系。
通过校企前期深度合作积淀,建立良好的合作信任,引导企业参与共同招生,确定学生双身份和培养双主体,校企协作培养责任共担,打造学生学业有成、专业建设有效果、企业生产有利益、就业岗位有保障的“四业融通”的“三全”育人有机整体。①签订“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产教融合双主体育人合作协议。②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四业融通”发展,学生学业发展校企并重,专业建设校企共谋发展,企业生产学生同等参与,就业工作岗位双重保障,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深度交融。
通过校企合作调研,创新“生产倒逼教学”的理念,严格按照生产过程系统化,形成专业知识技能由低到高递进培养的“认岗—习岗—轮岗—顶岗—定岗”梯度逻辑化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校企不断融合,精准对接企业生产环节,为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形成“五阶段”专业教学实践体系。
1)第一阶段:认岗(第一、二学期)。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师傅(技术能手)和专业教师协作开展入学教育,培育奠定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在合作企业开展认知实习,在校内主要完成职业素质模块和少部分专业基础技能模块课程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2)第二阶段:习岗(第二、三学期)。在学校专业基础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主要完成动物剖检、病料的分析、动物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常见药物的安全使用、饲料营养成分的常规分析、动物生理常数的测定、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饲料加工调制等专业基础技能模块课程的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
3)第三阶段:轮岗(第四、五学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完成专业方向技能模块和专业拓展技能模块课程学习。在校内实训室和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完成相应职业资格工种的培训鉴定。在第五学期后半段,学生以学徒身份进入企业工作学习,在企业结合岗位工作任务轮换,进行专业方向技能训练学习,同时完成相应专业技能的岗位拓展训练学习。
4)第四阶段:顶岗(第五、六学期)。根据产教融合双主体育人合作协议,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到相应的畜牧养殖、生产服务、技术开发与营销等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强化专业方向技能和专业拓展技能训练学习,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降低实习适应期损耗。
5)第五阶段:定岗(第六学期末-毕业前)。通过顶岗实习工作岗位的轮换磨合,加深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熟悉掌握,领悟企业经营理念,融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找到匹配的工作岗位,完成学生到员工的身份快速转换,缩短入职实习期时间,最终实现工作岗位固定、待遇福利有保障,顺利就业。
通过多年专业建设和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探索,遵循知识由易到难、技能由低到高递进培养的基本认知规律,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完全契合系统的岗位工作过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探索构建满足岗位需求的职业素质、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方向技能和岗位拓展技能“四模块”能力课程体系。
1)职业素质模块课程。主要由体现职业核心能力的相关课程构成:思政课、大学语文、信息处理、外语应用、劳动教育、职业礼仪、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育与健康等17门课程组成。
2)专业基础技能模块课程。主要由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构成:化学基础、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药理、兽医基础、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生产等7~9门课程组成。
3)专业方向技能模块课程。主要由相关专业核心课程构成: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猪生产与疾病防治、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等6~8门课程组成。必须在完成专业基础技能模块课程学习之后,根据学生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某一方向,进入到专业方向技能课程模块学习,针对相应专业方向的岗位特点,进行专业知识深入学习和技能训练,掌握专业方向的专项技能。
4)专业拓展技能模块课程。主要由相关拓展岗位能力相关课程构成:经济动物养殖、家畜环境卫生附牧场设计、中兽医基础、专业任选课等6~8门课程组成。此模块主要基于专业方向选择拓展相关岗位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广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侧重于从业能力的培养,为就业技能拓展方面做准备,更加符合现代职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以能力提升为本位,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共建共享优质资源,依托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校外教学基地,完善建设专业教学“五大实训平台”。
将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过程、生产实习与企业生产岗位对接,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和专业技能训练相融合。搭建职业核心技能、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五大实训平台”。从人才培养目标设立和培养条件建设,培养方法和培养途径选择,培养过程管理和监控,培养成果评价鉴定等方面,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保证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用效果。
1)职业核心技能实训平台。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实训的支撑平台。主要依托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学校体育场馆、创新创业学院、校史馆、敦煌彩塑文化传习所等基础教学设施和各类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凸显“与人沟通、与人交流、与人协作”基本职业素养实训平台。
2)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平台。专业基础技能模块课程实训的支撑平台。主要依托校内基础和专业实训室,打造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平台。开展专业基础课程实训,训练专业通用核心技能,夯实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基础技能。
3)专业核心技能实训平台。专业方向技能模块课程实训的支撑平台。主要依托动物临床检测实训室、动物疾病诊疗实训室、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检测实训室、兽医基础实训室等校内专业实训室搭建专业核心技能实训平台。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为畜牧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部门、兽医室、动物医院等技术岗位的技能操作奠定基础,学生通过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实现专业学习与行业生产实操首次对接,从而为学生就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4)跟岗实习实训平台。专业基础技能模块课程和专业方向技能模块课实训的共用支撑平台。主要依托畜牧兽医校内实训基地和周边合作企业建成跟岗实习实训平台。以畜牧兽医校内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具体的生产任务为载体,结合企业实际运行模式,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式进行岗位单项技术训练,通过不同的实际生产岗位轮换,完成相应的具体工作任务,逐步学习掌握企业生产过程,完成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提升学生的岗位核心技能。
5)顶岗实习实训平台。专业方向技能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技能模块课程实训的共用支撑平台。以畜禽养殖、动物医院、饲料营销及技术服务企业、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等协议合作企业,搭建顶岗实习实训教学平台。学生在顶岗实习实训平台中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际生产的工作任务。专业教师协助兼职教师监督学生完成生产任务,同时也完成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锻炼任务。为教师积累了企业工作经历,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拓展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效地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有机融合。在这种全真情境的实训教学环境下,教师、学生同等变成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和生产者,虽然从事不同的岗位,但为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最大化各司其职、戮力合作。
1)三导师教育教学团队:一是由职业素质教师、专职辅导员和企业人力专员组成的“职业素质导师团队”,主要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知识传授和行为养成教育;二是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知识导师团队”,主要负责专业基础和核心知识的传授,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三是由企业技术能手组成的“岗位技能导师团队”,主要负责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湛的岗位技能。
2)双主体教学评价体系:一是学校根据行业职业标准,对接修订课程内容,形成融入行业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二是企业结合学生参与具体的生产任务,以岗位工作能力为评价核心,吸纳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专业实习评价体系。采取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相互结合方式,激励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专职督导团队:是指学校专职的巡查督导团队,按指定责任区针对教育教学实施可随机挂牌督导,严格把关教育教学质量,及时校正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1)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2)形成契合企业生产过程,创建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四模块”能力课程体系。特色鲜明:①不同专业方向可共享基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平台,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共享教学实训条件,保障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平台的教学内容相对统一,有利于专业规范建设和管理。②同一个专业可以根据行业市场不同需求和就业岗位的实际变化,灵活设置相同专业多个不同专业方向,从而合理顺畅地适应多变的就业市场和对口企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3)打造建设的“五大实训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促进产教融合,把学生的学业成长、专业建设、行业生产、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等有机融合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相互协调融通发展。打造“教、学、做”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体系,强化了学生的技能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了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4)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探索构建“三导师教育教学团队”、“双主体教学评价体系”、“专职督导团队”是以教书育人为首要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基于“产教深度融合、工学精准对接”的校企合作背景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