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江伟,孙俊红,尉志文,郭相杰,李 济,张更谦,张蔷蔷,高彩荣,王英元,贠克明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法医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及保障社会稳定秩序的重要学科和工具[1]。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离不开司法体制的完善和改革,国家需要建立起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医人才队伍参与社会建设[2],并为中国的法医学研究及实践工作贡献力量。在这其中,法医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家的人才需求,深化现存教育模式,巩固法医学及科研教育培养水平,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开始试行建立“5+3/X”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该模式是指在5年的法医学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地、各有侧重地进行研究生培养,具体来看可以分为“5+3”与“5+X”,前者是指“5年本科-3年硕士”模式,以培养高端法医学专业实践人才为导向,毕业合格后获得毕业证、医学硕士学位证、法医司法鉴定人职业证;后者是指“5年本科-X年博士”,以培养高端法医学实践与科研复合型人才为导向,毕业合格后获得毕业证、医学博士学位证、法医司法鉴定人职业证。此种教育模式具有连贯性和创新性,是法医学教育领域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独具其特色和优势的代表性教学模式,与法医学人才培养需要及规律高度相符。若能够顺利实施此种教育模式,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法医学学科的整体实力快速增强,并且可加速培养专业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专业创新人才,为中国的法医学发展奠定牢靠的基础,整体举措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实践及历史价值。
在我们国家社会治理及学术发展的过程中,法医学科建设工作逐渐凸显出了其具有的重要性。目前,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几乎都已经建立起了结构完整的法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其培养模式已经相对成熟,能够满足国家法医人才的培养需求。中国法医工作者的主要培养阶段如下:1951-1956年——第一阶段:重点培养司法系统法医工作者及高级师资人才,在各高等医学院校中设置法医必修课,为各地及各机构输送了大量法医学人才;1983年——第二阶段:《关于加强我国高等法医学教育的初步意见》正式出台,中国首创的五年制法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得以确立,此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增加了法医学工作者的数量,为中国法医学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质量、高素质的生力军。1999年,高教改革完成,自此之后,法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制逐渐完善,形成了从本科教育至博士教育的完整教育系统[3]。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培养的本专业本科生数量全国最多,而且成立较早,曾于1993年和2003年分别获得法医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权,现已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该校法医学专业也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法医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等。在该校四十余年的办学之路中,其办学模式不断丰富及深化,显现出了该校具有代表性的科研及教学能力,构建起了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已经向全国各地输送了法医人才2 700余名,多次获得国家级及省级奖项。
中国的法医学本科教育学制为五年,主要学习阶段包括理论及实践学习。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本专业学生主要需要学习基础课和医学类课程,例如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内容主要有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临床学、法医人类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在进入实习阶段后,本专业学生需要参与临床实习和临案实习,实习时间约为一年。由于理论学习领域较为宽泛,内容相对复杂,故而法医学本科教学也具有内容全面,钻研尚浅的特点[4]。当前,中国开办了法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了30所,法医学工作人才数量需求从根本上得到了保障。但由于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在校学习时间较为有限,其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技术能力也较弱,多数都并不能够高效参与到法医司法实践活动中[5-6]。从目前实际需求来看,以往的“数量需求”为导向的法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国家对高层次法医学创新复合人才的“质量需求”。法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为培养高水平法医人才[7],研究生阶段为尤为重要的教育阶段,但是从人数上看,每年度招收的法医学硕博士研究生却十分有限,而且综合素质并不高。在国家加速法治建设的过程中,能力较强的法医学专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人才质量已经成为影响法医学教育体系整体的重要因素。不过就现实情况来看,人才质量和人才数量二者之间十分容易出现矛盾,面临着新时代的法治建设需求,法医人才培养体系也需要及时进行自我革新以应对此类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其现存矛盾[8]。
而且,在法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中国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出现了尤为显著的进步,目前也取得了大量重要科研成果和宝贵突破,甚至在国际学术领域内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9]。不过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现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技术水平和整体能力并不能够满足公正司法的需求,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明显存在的。中国法医科技应当立足于世界前沿,全力提升科研技术,勇于进军关键学术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性视角与水平的高端学术型人才,提高中国法医学科的综合实力,使我国法医学科在国际学术领域拥有一席之地和强大竞争力[10]。
山西医科大学的医学教育能力无论在其省内或全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2012年,该校获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第一批卓越医生试点项目高校。2014年,该校设立“兆泰班”,旨在培养创新人才,推行卓越医生教学改革工作,作为改革试点班,其采用了独具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并获得了国家提供的诸多优质教学资源,为国家医学事业培养了大量创新型医生[11]。临床医学的“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也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法医学专业的专家型人才培养活动,这也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过程中的重点人才需求。2019年,山西医科大学成立“宋慈班”,致力于进行法医学教学创新改革试点,深化法医学本硕博教育改革,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更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法医学人才培养方式,为法医学科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本文立足学校实际情况着力完善一体化培养,提出新型培养方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加速资源建设,从各层面提出建立法医学“5+3/X”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主要内容如下:
此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主要任务为立德树人,即结合学校教育情况及发展实际,参考国际先进经验,遵循人才成长及医学学科教学规律,凸显法医鉴定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牢靠、法医思维较强、实践能力强大的法医学人才。在“5年本科-3年硕士”模式中,硕士阶段以培养法医学专业实践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课程以法医学实践内容为主并辅以基本的科研训练,力求学生毕业后初具职业鉴定人水平,具有进入省市公检法系统从事法医职业的资质;“5年本科-X年博士”模式中,除了包含上述“5+3”的实践能力要求,更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科研中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力求学生成为兼具有初级以上的法医鉴定水平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可前往开设法医学高等教育的高校,从事检案、科研、教学等,也可前往法医性产品公司,从事产品研发等。
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招生政策,不仅通过高考录取优秀人才,也施行二次吸引优秀生源入学计划,扩大招生领域,以此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学校选择了“选优”的选拔方式,综合参考学生的思想品德、体能测试成绩、英语及面试成绩等多方面能力,本科生创新班的四五年级学生也可以通过推免方式继续研究生学业。具体可以分为:①直接推免为3年制硕士研究生,中途可经过考核转为X年制博士研究生;②直接推免为X年制博士研究生。
创新培养方案的促成需要各部门、各层次甚至各学科的配合与联动,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应当在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的引领之下大力落实各阶段的培养目标,凸显其培养特色,融合本硕/博阶段的课程内容,实现一体化实践与教学。高层次的法医学人才应该首先是专业技能型的,在“5+3/X”的模式培养过程中,由具有高级职称的一线法医鉴定人担任技能导师,注重对研究生法医学实践技能的培训与指导,要求学生在法医鉴定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一定时限的通科轮转,并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在专业课授课教学阶段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辅以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加以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为什么”“是什么”等问题,深入剖析科学问题,并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12-13]。可以由博士生导师带头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制定精细而具有针对性的计划,提高教师的引导水平,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创新思维,并成立导师教学小组,取长补短,大幅度提升导师指导质量。此外,本校聘请了诸多优秀的校外教师,已形成校内外教师相互配合、结构完整而合理的教师体系。而对于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也是高级法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学校采取法医学小方向直管导师为主,辅以大方向导师组的方式来共同负责对研究生完成科研训练,并建立导师、导师组定期与研究生的沟通、考核机制,高质量地完成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法医学“5+3/X”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及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法医学人才,使其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法医学理论,掌握法医学专业技能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在其教育过程中,课程设置应当更为严格和科学,从教学内容、科研训练计划以及课程结构等方面入手制定教育计划。首先,应当优化课程结构,结合本科生及研究生两阶段课程内容,从而形成本硕/博联系紧密的课程体系。其次,应当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公安实习基地教学),提高学分比重,重视学生的科研训练能力并将相关课程融入教学计划,为学生增添课外学分[14-15]。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分流培养,使各学段教学内容达到有机衔接,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研究和学习活动中,提升其创新能力和潜力,将研究活动与教学活动高度结合。
建立完善的分流考核机制,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首先在高年级本科阶段,设置分层次、分内容的筛选形式,综合学生平时成绩、面试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进行分流,不符合成绩要求的学生则进入法医普通本科班完成学习;在研究生阶段,综合学生的实践科研水平、潜力以及综合能力,可将X博士期间不合格的学生分流至3年制硕士研究生。
2019年,山西医科大学成立“宋慈班”进行改革试点,法医学“5+3/X”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此具有雏形。其启用了二次吸引优秀生源的方式,在大四、大五年级招收符合其成绩要求的学生。符合要求的学生在通过材料审核、健康测试、MMI面试后,按照综合排名成绩(必修课程均分×70% + 六级成绩×10%+面试20%)确定初步入选名单。导师选拔优先考虑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重大(重点)项目资助者、团队负责人,经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最终确定16位学生入选。2020年,进入法医学硕士阶段学习的学生共有13名,2021年,1位学生已完成硕博连读转段,此种积极态势预计将继续持续并呈现新的发展优势。
法医学“5+3/X”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符合法医学的教育改革需要,在中国法医学学科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此种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独具特色的创新模式为此学科带来了新鲜血液。但因此种模式没有成熟的经验能够用来参考和借鉴, 具有创新性, 其在未来发展道路中亦有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过程中,法医学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活动应当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变与社会发展方向不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法医学教学模式,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法医人才,建立人员综合素质较高、课程结构科学的教学体系,在满足既定条件的高等院校中建立法医学“5+3/X”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使我国的依法治国的目标得以实现。我校亦将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不断探索钻研,提高人才质量和学校教育水平,为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