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中国古代收纳智慧的地摊展示道具创新设计研究

2022-11-26 06:12汤强陈以乐陈俊璋郑亮
包装工程 2022年22期
关键词:器具陈列设计

汤强,陈以乐,陈俊璋,郑亮

(1.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顺德 528300;2.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澳门 999078;3.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澳门 999078)

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多数呈现在造物上,邵琦教授认为每一件人造物都蕴藏着人们最原始的生活渴望,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不同程度的体现。[1]古人将一切日常所需之生活用具均依照不同用途分类、专门将收纳器具分门别类,形成特有的仪式感和生活美学,并组成完整的古代居家收纳体系,体现了古人深邃的收纳智慧。箱匣、笼、箧、笥、多宝格等体现了古人科学的收纳观,箱匣的封闭性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的个性,也隐含着中国人深藏不露和井井有条的处事智慧。

1 博大精深的古代收纳器具

早在夏商周时期,箱柜式收纳便已出现且广泛应用。《左传》有云:“箱,大车之箱也。”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出现了“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描绘了雕工精巧、用材高档装放珠宝的收纳箱匣。古代文人墨客、闺阁小姐和王公贵族等生活小件物品种类繁多,促进了桌面零碎物件收纳,特别是对箱式收纳情有独钟,将箱匣的收纳形式发展成无处不在的生活必需品。伴随着文人与士大夫阶层的觉醒,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书箱,《晋书·王祥传》有云:“勿作前堂、布几筵、置书箱镜奁之具,棺前但可施牀榻而已。”唐代陆羽《茶经·器》则出现了都篮(见图1)、具列等茶器收纳的外形与尺寸记载。直至宋代,城市发展冲破了原有的坊市格局,出现了夜市,商品经济繁荣的同时促进了货郎大规模发展,进一步演变形成货郎担(见图2)。明清时期,收纳器具伴随着各式家具的发展迎来了高潮,材料上与外形上更为多变,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储存日常之物的官皮箱(见图3)。然后进一步出现了多宝格(博古架亦称多宝格)等专门陈列古玩藏品的陈列器具(见图4)。整体上看,我国古代收纳器具种类繁多,包括漆木衣箱、药箱、提盒、香盒、镜匣(妆奁)、都篮、轿箱、货郎担、官皮箱、多宝格等不同种类的收纳器具。中国古代收纳器具的种类详见表1和图5。

图1 唐代《十八学士图》左下角的都篮,Fig.1 Tang Dynasty The Basket in the lower left corner of the "Eighteen Scholars"(图片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2 南宋《货郎图》卷,李嵩作Fig.2 Southern Song Dynasty "Cargo Lang Tu"volume, composed by Li Song(图片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3 明 御制黄花梨龙纹官皮箱 香港佳士得Fig.3 Ming dynasty Imperial yellow pear dragon pattern official leather box (In the CHRISTIE'S, HK, China)

图4 清 博古架Fig.4 Qing dynasty Curioshelves

图5 中国古代收纳器具的种类Fig.5 Drawing of types of ancient Chinese storage utensils(绘制者:汤强)

表1 中国古代收纳器具的种类Tab.1 Types of storage utensils in ancient China

2 古代收纳器具的设计特征与思想

以箱匣、货郎担、多宝格和博古架为代表的古代收纳器具是兼具使用功能与精神审美于一体的古代造物,蕴藏古人先进的设计思维与收纳智慧,背后也包含着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其设计特征与思想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储存形式“机巧精致”

储藏宝物的多宝格等箱体是不可被忽视的造物精品,传统多宝格体量虽小,但具有强大的收纳功能。常以橱、柜、匣、格、屉和箱等藏纳形式呈现,且集收藏、储存与观赏功能于一身。[2]多宝格内藏巧妙的卷轴设计结构,在折叠与收纳上具有较为明晰的设计原理,相比家具而言体量虽小,但装饰纹理布面各处俨然如同一个缩小版的大件家具。如清代的竹丝缠丝多宝格兼具储存与陈列功能,收纳起来如同一个圆型竹笔筒,反转又可形成一个方型陈列器具,展开之后如郑超所描述的是箱中套盒、盒子安屉、屉中分格,每格可贮藏小号的奇珍异宝(见图6)。[3]如中国古代的俗语“螺丝管里做道场”,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求设计的无限可能,通过收纳形式的转变可将内部空间最大化的利用,造型机巧且包含变化多样的微空间形式。开启式多宝格外表方正、内部大有乾坤,当它打开之后,其横竖相间、高低错落、层层套叠的内藏空间可完全颠覆对它的初步认识。不同形态的宝物都能找到安身之处,结构精巧有趣,空间布置合理(见图7)。

图6 清 竹丝缠丝多宝格Fig.6 Qing dynasty Bamboo silk entangled with multi-treasure grid

图7 清 黑漆描金开启式多宝格Fig.7 Qing dynasty Black lacquer depicting gold open multi-treasure grid

2.3 使用观念“致用利人”

古代造物设计与思想并存,古人常教导晚辈勿“玩物丧志”,邵琦教授就古人对器物的正确使用观作出了颇为详细的剖析,他认为不能被器物所制,宜让器物为人服务,充分发挥器物的使用功能,而不是作为财富的象征进行炫耀。器物的主人应注重人本身的修炼,达到“役物而不为物所役”及“物而不物,故能物物”的崇高境界。古代的收纳器具多数是为使用功能而造,明清的多宝格等收纳器具偏收藏观赏的功能居多,由此对主人的使用观念和心性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古代收纳器具体现了古人致用利人和物尽其用的使用观念。

2.4 展陈形式“先进合理”

古代收纳器具兼具储存与陈列功能,博古架是明清时期一个典型具有陈列功能的家具摆件,常用于室内隔断之用,高低错落摆设着各类古玩等小摆件,以展现主人的收藏实力,其精巧的构思体现了古代家具的设计精髓。博古架也可用于陈列除古玩之外的各类物品,如金秋野教授主张采用“空间家具化”的方式解决现代城市狭窄居住空间摆设的问题,即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隔断家具的闪转腾挪释放空间[4]。博古架分为独立式和固定式,独立式可随意移动,在室内产生“割而不裂、分而不离”的连贯空间效果,其组合原理反映了古代先进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对现代家具模块化设计思维产生的重要影响。

3 地摊经济与展示道具的用户需求分析

我国地摊经济形式自古即有,以典型的家庭或个体经济形式而存在,经营方式简单,经营门槛较低,不受房租和时间约束。自改革开放之后,城乡二元制经济格局被打破,城市与农村的交流日益频繁。大量农民工群体涌入城市谋生,个别通过摆地摊得以在城市夹缝中生存,其灵活自主的经营方式补助了家庭亟需,甚至成为某个底层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地摊主多数为低收入人群,缺乏一技之长,无固定的工作岗位,整体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遵纪守法的意识薄弱。黄馨漫认为地摊经济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城市的正规商场不能够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导致的[5]。但地摊经济也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的求实心理,消费者与地摊主之间达成一种“默契关系”,使传统的经营方式在城中村或城市的街角巷尾生根发芽。

3.1 地摊经济繁荣催生对展示道具的需求

地摊经济能为城市带来活力,成为零售业的重要补充。2020年各地方政府未出台相关政策之前,地摊一般都无固定的经营场所,经常性地占道经营,游走在政策与法律的边缘。城市管理者为维护城市形象、环境卫生及交通安全,经常授令城管人员驱逐他们。2019年底新冠肺炎病毒带来的疫情持续蔓延全球,居家办公、隔离、限制出行等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超市、卖场、百货等大规模经济活动,而地摊经济因其灵活运营的特点,经济形式的优势日益彰显。2020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再将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同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的经济方式一样,是中国的生机[7]。随后,全国范围内27个大中型城市陆续推出了鼓励“地摊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全国多地纷纷设摊贩规范点来鼓励发展地摊经济,有责任地对地摊行业进行规范和引导。新增移动摊位意味着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路边地摊可暂缓因国际贸易受阻和防疫管控引起的失业潮[8]。地摊经济的繁荣同步催生了对地摊道具的需求,市面上绝大多数地摊道具是地摊主根据摆摊需要自行制作的简陋陈列架,线上和线下市场均无专业地摊展示道具产品售卖。

3.2 地摊道具类型与用户需求分析

地摊展示道具是用来给地摊主陈列商品的用具,摆摊时间短,摆摊规模小。我国绝大多数地摊展示道具还处在地摊主自行粗加工与改造的阶段,未形成成熟的展示道具产品设计。目前,地摊展示道具既没有形成标准化体系,也达不到批量生产的条件,更不可能聘请设计师为其设计。美国设计理论家芭芭纳克倡导21世纪的设计对象应有共同的目标,设计师应关注边缘人群、少数群体及各种有着特殊需求的人[9]。多数地摊主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群体,为地摊道具而设计即在做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曹小琴,赵壁结合工业设计领域使用的实地观察、用户访谈、角色构建、情境演绎等用户研究的典型流程与方法,获取用户的行为特性、消费者心理等[10]。通过调研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城中村地摊档口,发现主要分为熟食、生果、报刊、服装、小家电、生鲜、杂货、饮品等摆摊类型,其售卖物品皆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息息相关,地摊经济下的人间烟火象征着城市的市井文化。不同的地摊商品类型的用户(摊主)对展示道具的需求不同,调研材料详见表2。

表2 地摊商品类型与展示道具结构分析Tab.2 Analysis of user need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talls

3.3 地摊展示道具功能与审美需求分析

明朝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强调器具应回归到“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层面,地摊主贩卖商品也是满足人民百姓的日常需求。地摊商品多数是较为小巧和易于交换的中小型商品,因售卖方式特殊决定了地摊道具的特殊形式,有别于正规商业空间内固定的陈列道具,易折叠收纳和方便携带才符合地摊主的真正需求。在2020年各地方政府未出台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政策之前,个别地摊展示道具甚至还需具有能够在一瞬间卷起逃跑的功能。目前市场上地摊展示道具仍然处于普遍落后的状态,多数都是一套简陋粗糙的展示道具,大多数为单一的摆摊方式,无品牌宣传的相关界面,也无树立形象与提升美感的意识,仅满足基本的商品陈列需求。然而,展示道具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和形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决定了展示道具应该具有更为全面的功能。

古代收纳器具不只是追求外在形式美,也呈现一种内在和自然的本质美,追求“美善等同”的理想境界。展示道具已经成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展示道具设计处在与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的模糊边界。展示道具应与展示空间共同建构美的商品展示形象,设计上运用艺术造型的形式美法则,其美感在商品展示空间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展示道具造型的形式美法则和其它造型艺术一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社会性,还包含有它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又受到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等因素的制约,设计师需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开展创新性的设计。

4 地摊展示道具的创新设计

针对地摊展示道具开展创新设计应掌握客户的真实需求,在深刻分析客户感受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近年来,随着国内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提升,国人对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商品的陈列效果也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作为城市零售业重要补充的地摊经济展示道具也应该及时更新换代。地摊展示道具是地摊主在摆摊经营中直接陈列商品的器具,是消费者直观感受的界面实体,展示道具的实用功能与外观造型直接影响到商品的陈列效果,其设计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成为重要因素。一件好的展示道具,应该是在美的造型设计的统领下,使用功能、材料与结构完美统一。地摊展示道具与商品应是“绿叶衬红花”般存在,宜淡化自身而凸显商品,做到层次分明、有主有次。我国古代收纳器具为地摊展示道具设计提供了直接的参考范例,丰富的收纳形式契合了地摊主对展示道具的真实需求,收纳原理与结构为展示道具提供借鉴性的参考样板。下面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地摊展示道具进行创新设计分析。

4.1 因物赋形——地摊展示道具的造型设计

展示道具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因物赋形”原指我国古代诗歌中指针对客观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本文“因物赋形”即针对要展示对象进行展示道具的建构赋形,包含外观造型设计、生产工艺设计和陈列布展设计等环节。地摊展示道具除了满足陈列需求外,还应起提升商品形象的作用,道具造型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形象较佳的展示道具易受到市场欢迎。展示道具的尺度宜根据展示对象进行“量身定做”,融合模块化的设计组合原理,符合人机工程学规定的尺度。大型展品宜使用低矮的展台,小型展品宜用比较高的展台,便于消费者浏览及拿递商品。标准化的小展台可以通过排列、叠加组合成大展台。造型复杂的展品宜设计相对简洁的展台,造型简洁的展品可适当将展台加入一些主题装饰元素。展示道具与展品两者可以取长补短,弥补双方的不足,形成互补关系,达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高度统一。

折叠式移动展示道具是借助古代收纳器具的套叠原理设计的一套适宜化妆品等各类小商品的展示道具。设计过程中借鉴杨勤、李炜烙等根据用户日常使用行李箱的习惯、方式、场所,构建的用户产品使用模拟流程[11]。经过对化妆品陈列对象的充分调研将道具设计成箱体组合的方式,由高柜、矮柜、展板、折叠展架、中岛展台、接待台和资料架等多个模块组合成系列展示道具,其中的每个独立道具都方便折叠,最终可收纳在3个独立的类似古代官皮箱的箱体内整体移动,一般情况下由2人即可完成布展(见图8)。该道具使用3 mm薄钢作主体材料焊接而成,结构稳固,重量适中,适宜在不同区域化妆品促销活动中运输与布展。整体尺度适宜、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囊括了展台、展板、展架和展柜等常用展示道具类型,涵盖了基本的展示道具功能,它既可以陈列和储藏展品、又可以宣传企业形象。[12]

图8 折叠式移动展示道具设计Fig.8 Folding mobile display prop design(设计者:汤强、张俊竹)

4.2 机巧灵活——地摊展示道具的结构设计

基于多数地摊主对轻便型展示道具的真实需求,可将古代收纳器具中具有轻巧灵活的储存结构巧妙嫁接到地摊展示道具设计上来。笔者曾经把方便移动的展示道具归纳为折叠式、嵌套式、伸缩式、卷轴式、插接式和榫卯结构等类型,地摊展示道具可选用以上结构中一种进行创新性设计[13]。清代多宝格为各类小珍品提供了恰如其分的收纳空间,在跌宕腾挪的转换中呈现精巧的收纳原理,其灵活多变的模块化组合形式包含多种变化,机巧灵活的结构形式可为地摊展示道具设计提供参考。地摊展示道具宜寻找合宜的结构最大程度上弥补因为空间的改变而带来的不便,方便收纳的结构可满足不同商品的地摊展示需求,并在短时间内省时省力完成摆摊与收摊任务,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现场陈列效果。

地摊道具特殊的经营方式决定它需要一种方便拆卸的组合方式,如折叠式、卷轴式、插接式更易携带与安装。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够摆设书籍的地摊展示道具,需要根据陈列对象和展示场所设计一个方便拆卸的结构,寻找相匹配的收纳结构形成既符合展示主题又满足陈列功能的展示道具。设计者在冥思苦想之标无意中发现了具有灵活卷轴功能的自行车链条,车链的卷轴原理与清代竹丝缠丝多宝格的旋转收纳结构具有异曲同工之处。车链拆解开其实就是一个“8”字形侧板结构,然后在中间架一块层板即形成了陈列功能,再将一根长螺纹管穿过层板中间连接两端“8”字形侧板,通过螺杆两头螺丝的松紧调节形成既可直立、亦可平躺的陈列书架,又因高度不同既可以充当展台又可以当作展架。卷轴式陈列书架拆卸完仅为两个不断重复的板面结构,集中叠放之后占据的空间非常少,适合临时性的地摊书籍促销展览之用(见图9)。

图9 卷轴式陈列书架Fig.9 Scroll-style display bookshelves(设计者:汤强、李欣怡)

4.3 随物附彩——地摊展示道具的材质与色彩设计

“随物赋彩”指地摊展示道具与展品之间需要巧妙使用色彩搭配原理,合理搭配使两者形成一种对立与互补关系,材质与色彩对展示道具产生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收纳器具的制作工艺反映出工匠们对材料灵活运用和随机变化的智慧,呈现“材美工巧”的艺术境界。先秦典籍《考工记》倡导“材有美,工有巧”的设计观,造物者要做到“审曲面势”,达到“知者创物”的理想境界。古代多数收纳器具用材名贵且工艺精良,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断纹等金漆镶嵌工艺因材施雕,使其本身能与具有不菲价值的展品相匹配。现代展示道具应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具有的天然质感,如对木材采用不同的切削加工,可以得到不同的木纹肌理,体现自然之美和呈现“返朴归真”的艺术效果。

地摊展示道具的材料首先要满足地摊经济行业特殊的使用需求,讲求实用与美观为主,特别是要在不断重复搬运过程中避免受到损坏。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日新月异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地摊道具的特殊性决定其材料选择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地摊展示道具亦可定义为工业设计产品,张晓晨等对工业产品的外在要素和内在品质作了明确界定,外在要素可根据产品的行业特点寻找相符合的颜色、质感、品性和肌理组合应用,材料、肌理、形状、颜色和表面装饰是其外在特征,功能和结构是内在品质[14]。如考虑到从事街头美甲行业的经营者多数是女性,美甲工具宜方便收纳且易于运输。街头VG美甲箱采用反映行业特点的粉红色烤漆面板作主体颜色,桌子侧面采用不锈钢进行防磨损锁边处理,台面还配备有满足夜晚摆摊修指甲的LED照明灯具,后面还竖立着2个广告灯箱,美甲箱最终可折叠收纳成两个轻巧的箱子打包运走(见图10)。地摊展示道具应充分发挥材质的天然美和加工之后的工艺美,尤其是要恰如其分地运用不同材料质进行搭配,通过组合应用和对比的手法获得丰富生动的质感肌理,并可借助不同色温的照明灯具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如折叠箱式展示道具也是一个可收纳折叠成一个箱体带走的展架,通过对光源色温的设计极大地改善了地摊展示道具的视觉效果,不同色温的灯光赋予了展品全新的视觉体验(见图11)。

图10 街头VG美甲箱Fig.10 Street VG nail art box(设计者:朱家浩、苏厚波、汤强)

图11 折叠箱式展示道具设计Fig.11 Folding box display prop design(设计者:湛道满、梅泳欣、汤强)

4.4 技以载道——地摊展示道具的文化价值

地摊文化是一种市井文化,市井文化是一种自然化、生活化和无序化的城市文化,是现代城市多元文化的一种。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新加坡小贩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小贩文化成功申遗反映了地摊经济拥有文化记忆和人文价值。谢尔提·法兰教授认为日常之物也是理解社会与文化的关键所在,它是社会主体思想的集中体现。古代收纳器具历经千年发展遗存下来的不仅是机巧的储存放置,更是一种国人的收纳智慧。吴艳研究发现多宝格远不只是皇帝的“玩具”,其内涵之丰富可谓“上下五千年,东西十万里”皆在其中[15]。古人喜欢将宝物连同多宝格收藏起来又经常取出进行把玩,妙趣横生的收纳结构背后体现了社会生产工艺的迭代,也反映出封建社会人文观念的演变。

地摊展示道具能够反映展品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地摊展示道具的设计不应只是解决摆摊与收摊的问题,还应该挖掘其文化价值。韩卫国等主张产品功能应该包含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个层面,物质功能可感知产品是否符合用户的真实使用需求,精神功能更多是一种精神情感上的象征性,产品功能模块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地域文化的同时,还涉及到使用习惯、使用环境及五感感知的相关因素[16]。如高档商场临时推出一个商品展销会可也看作某个层面上的“地摊”展,其展示道具的设计不只是注重造型与功能的设计,道具的文化价值与形式美感也需要同步呈现,最好能够提升商品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展示道具设计应注重实用性、艺术性、经济性、安全性及人性化的多功能性要求。特别是商业展示道具设计必须注重审美创造的真实性,还要具有亲和力和个性。通过展示道具明确表达展示主题,传达商品信息。使展示道具成为与商品与消费者之间信息沟通的媒介,还能融合现代的多媒体演示技术,形成一种新奇的视知觉体验,通过不同途径提升展品价值。

5 结语

我国古代琳琅满目的收纳器具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收纳智慧,具有深邃的设计思想与特征,承载着致用利人的使用观念。古代设计思想中隐藏着与现代设计大同小异的观念与思想,现代设计应提供与现代社会需求的造物行为。展示道具的发展领域已经越来越广泛,已不只限于普通的陈列范畴。虽然现代对古代收纳器具的需求减少,伴随着一些制作工艺的流失也难以回到古代收纳器具的精美程度。但在今天,我们应该把古代收纳器具的精巧设计智慧当作范本,以史为鉴,正如刘树老教授主张中国的展示艺术设计需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出发才能实现本质创新,对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理论进行解构分析,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理论性的探索[17]。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展示道具应该充分在吸收古代收纳智慧的基础上还应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大胆创新、探索创新型的展示道具,将展示道具的陈列功能发挥到极致,丰富商业展示空间的视觉效果,最大限度地吸引、招徕消费者。总之,在设计上充分使用“借古塑今”的思维去开展创新型展示道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器具陈列设计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组合与构建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古代器具灌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