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域下的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研究

2022-11-26 06:12侯宁
包装工程 2022年22期
关键词:河洛智能儿童

侯宁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需求转向物质与精神的双向满足,文化植入赋予智能产品更高深的精神价值,技术嵌入实现了智能产品更先进的物质功能。智能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样化体验[1]。李利苹从功能、形态结构、社会属性以及非物质等方面分析文化智能产品[2]。张旭提出吉祥文化在智能家居中的转化路径[3]。张明设计的拂翼风扇,模仿了人扇动扇子时肩、肘、腕关节的连续动作[4]。在文化创意设计范畴,智能产品研发缺少认知理论模型和标杆性产品。具身认知是人们感知文化、传承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渠道,在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中融入具身认知理论,调动用户的多种身体行为参与产品互动,有利于创造高质量的用户体验,促进人、文化、技术、产品、环境的和谐发展。

1 概述

1.1 具身认知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美国语言学家莱柯夫和哲学家约翰逊开启了具身认知研究[5],有别于传统认知身心相离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倡导身心相合,着重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位置和功效。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是认知过程的核心通道,包括感知觉活动、运动系统活动等在内的身体行为共同构成人类认知世界的多通道体系;认知是身体多通道体系与外部环境互动得到的,因此认知具有具身性;外部环境构建和外界刺激设置在认知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人类身体行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决定认知的形成[6]。

随着具身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研究逐渐深入,丰富了产品设计的认知理论框架。王秀丽等探究了儿童智能玩具具身认知交互设计方法[7],张晓晨等提出了连续触感导盲导向产品具身认知设计方案[8],何灿群等探讨了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无意识设计[9],刘佳蕾等探讨了康复机的具身认知情感化设计策略[10],李芳宇等探究了面向乡村儿童的具身认知教育产品设计[11]。由此可见,对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搭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多通道交互体系,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1.2 河洛文化概述

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与洛水交汇包括伊、洛、渡、涧诸河地区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总和[12-13]。河洛文化具有悠久性、开端性、核心性、融合性等特点,从远古传说时代到夏商周初创时期,再到汉魏唐宋繁荣时代直至现代文明绵延不断。河图洛书衍生出八卦、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是儒家思想的来源。出现了成熟的文字、城市、青铜器和礼制,诞生了周公、老子、庄子等精英人物,形成了正统国家文化。“河洛郎”南迁催生了客家文化,加快了河洛文化在河洛以外地区的流传和融汇。河洛文化代表性元素见表1,具体包含:器物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13]。器物文化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内容,例如唐三彩等元素;行为文化指国家、社会规则和人们行为范式层面的文化内容,例如定鼎中原等元素;观念文化体现为人们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输出,包括河图洛书等元素。器物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由低向高,系统地搭建了河洛文化架构,有助于设计者把握河洛文化全貌。

表1 河洛文化代表性元素Tab.1 Representative elements of Heluo culture

2 具身认知与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

2.1 河洛文化智能产品具身认知模型

人们对河洛文化的认知体现出具身性特征。认知依赖于体验的种类,体验来自具有各种感知运动的身体[14]。例如,人们对洛阳水席的认知来源于身体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与食物在特定文化环境下的体验,这使得人们能区分洛阳水席和其他地方特色餐饮的差异,可见,洛阳水席代表的不仅是视觉图像符号,而是由文化情景和具身认知共同组成的感知对象,因此,在进行洛阳水席智能产品设计时,设计师不能只将其视为单一文化元素视觉符号来源,而要将其置于多维度具身感知系统的范畴下,结合情景体验进行智能产品的多通道交互设计。

河洛文化智能产品具身认知模型见图1,智能产品作为河洛文化的物化载体,是链接河洛文化与用户的桥梁,用户和产品之间通过身体的感觉通道、运动通道进行互动,形成感知觉经验和运动经验,从而认知和体验河洛文化。感觉通道包括视觉、嗅觉、听觉、味觉、温觉、触觉等,运动通道包括身体四肢等部位的动觉等[15]。智能产品依托设计的要素即形态、色彩、材质、功能、结构、交互方式等承载河洛文化,借助多具身通道的建立探索河洛文化智能产品的情感体验功能。给用户带来从本能层到行为层,并升华至反思层的使用体验[16]。这种体验是基于具身的,更能让用户对文化产生感情共振。

图1 河洛文化智能产品具身认知模型Fig.1 Embodied cognitive model of Heluo cultural intelligent products

2.2 具身认知的智能硬件实现过程

智能硬件伴随着计算机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可以智能地完成人类布置的工作[17]。传统的工业产品通过界面和人进行交互,人在界面上输入符号指令,产品执行指令并反馈结果,交互手段单一,且缺乏趣味性和个性化。互动装置设计通过刺激参与者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进行互动[18],添加智能硬件的河洛文化产品可以实现人与产品多通道具身交互,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具身体验。

具身认知的智能硬件实现方式见图2,具身通道的感觉通道、运动通道,分别对应相应的传感器模块,例如视觉对应光传感器、嗅觉对应气体传感器,用户通过传感器实现具身通道和产品、环境之间的交互行为,传感器记录数据输入主控板,主控板在程序的命令下,对数据进行迅速处理,并将信息输出给智能硬件,进行产品的各个功能反馈。传感器决定人与产品、环境之间的交互方式,包括光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输出模块主要包括声音、显示和执行,决定产品的表现形式,包括蜂鸣器、LED灯、舵机等。

图2 具身认知的智能硬件实现过程Fig.2 Intelligent hardware realization process of embodied cognition

2.3 融入具身认知的河洛文化元素提取金字塔

设计师要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文化元素符号提取[19]。文化元素的内容包含外在形象、过程现象、精神内核[20],融入具身认知的河洛文化元素提取过程见图3,可拓展为三个层级。分别是视觉的、身体的、意识的[21]。文化元素外在形象是文化元素外部表征,提取方法为提炼概括和打散重构[22],对应视觉认知通道,表现在产品形态设计、色彩选取、材质表现中;过程现象指文化发生时与人或物的互动过程,提取方法为抽取简化和仪式转移[23],对应广泛的身体认知通道包括嗅觉、听觉、味觉、温觉、触觉、动觉等,应用在产品的功能定位、结构形制和智能交互方式上。精神内核指文化内在精髓和蕴意,提取方法为归纳提升和联想拟合[24],对应意识认知通道,体现在产品的故事创作和品牌文化构建中。

图3 融入具身认知的河洛文化元素提取金字塔Fig.3 Integration of embodied cognition Heluo cultural elements extraction pyramid

例如,河洛文化的编钟文化元素在“视觉”上是承载传统青铜艺术与技艺的人工制品,在“身体”上是人们演奏、聆听古典乐曲的打击乐器,在“意识”上是象征封建等级制度、明礼制乐的工具。这延展了设计师对河洛文化的认知,从以往视觉的角度,延伸到身体和意识的共同体悟,打开自我的具身通道,由表及里、身心合一感知河洛文化,目的是将河洛文化元素三个层级内容进行全面提取和设计转化,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具同理心和体验感的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

3 基于具身认知的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过程

基于具身认知的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过程见图4,更加强调用户具身特征的分析,关注具身认知通道下的文化元素提取,填补了传统文创产品设计流程中对具身认知理论的缺失,以下基于具身认知的角度指导设计者进行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

图4 基于具身认知的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过程Fig.4 Heluo culture intelligent product design process based on embodied cognition

首先,调研阶段,包括用户调研和河洛文化的调研,用户调研通过问卷、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结合用户故事地图进行用户行为研究,挖掘用户痛点,产生设计想法。河洛文化调研采用实地考察和文献查阅等方式挖掘河洛文化元素。其次,具身分析设计阶段,包括用户具身特征分析和河洛文化元素提取,分析用户的感觉通道和运动通道特点,感觉通道对应产品的形态、功能、交互方式、产品故事的设计,运动通道对应结构、交互方式、产品故事的设计。在河洛文化元素提取上,视觉通道的文化元素外在形象对应产品的形态设计,身体通道的文化元素过程现象对应产品的结构、功能、交互方式设计,大脑意识通道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对应产品故事设计。再次,制作阶段,产品形态和结构设计通过电脑建模和模型制作完成,功能和交互方式设计通过智能硬件组装和编程实现,产品故事凝练出品牌文化。最后,用户反馈阶段,通过观察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况和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方案验证。

4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河洛文化儿童智能拼图设计

4.1 调研阶段

4.1.1 用户调研

设计主题为河洛文化儿童智能拼图,主要针对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设计,由于用户的年龄比较小,采用实地观察法进行用户数据采集,对10家儿童玩具卖场进行调研,观察66名3~6岁儿童玩拼图玩具的情态,记录儿童的身体行为和情绪表现,绘制用户故事地图。用户故事地图是将人物角色画像和有效故事片段整合后进行故事输出的方法[25]。

用户故事地图见图5,客户是设计主题的利益相关者,与儿童拼图设计相关的客户为儿童、导购员、供货商等,其中最主要的客户是儿童。用户指设计主题最主要的客户特征,是这一类客户中最典型的代表,通过提取和归纳66名儿童的特征进行用户角色设定,嘟嘟,女,5岁,爱好画画、看电视等。行为指用户在进行与设计主题相关的身体活动,嘟嘟玩拼图的过程包括挑选、打开、观察、询问、聆听、拿取、寻找、跑神、拼接、收纳等身体活动。心态是用户在每个行为步骤对应的心理活动,嘟嘟的心态经历了兴奋、期待、好奇、急切、认真、专注等情绪,呈现出波动状态,这与拼图的设计、父母的引导以及环境的影响都有关系。接触点是指用户每个行为和哪些工具、环境、人接触,嘟嘟的接触点有卖场柜台、玩具包装、座椅、桌子、说明书,以及导购员、父母等人员。痛点是用户与设计主题互动时身体行为、心态所表现出来的不舒适,嘟嘟心态波动以及行为的反馈提示拼图太难、图案琐碎、互动单一、故事性差、外界嘈杂、父母互动少等痛点。想法指实现设计主题,让用户满意的想法和点子,提升拼图互动性、融入文化故事、增强亲子互动、简化拼图图案、净化环境等都可以提高嘟嘟的兴趣度。

图5 用户故事地图Fig.5 User Story map

4.1.2 河洛文化调研

河洛文化内容广袤,本设计主题选取的河洛文化元素见图6,包括器物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洛阳牡丹、天堂、明堂、隋唐大运河、天津晓月、龙门石窟以及布老虎,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延续至今,名满天下,花朵硕大,花色艳丽,共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九大色系,十种花型,1 400多个品种,寓意富贵吉祥。天堂、明堂是唐朝时期武则天礼佛、理政的重要场所,遗址于1977年、1986年被发现,现复建在洛阳紫微城遗址的核心区域,采用榫卯结构,多边形圆顶,顶部采用“避火珠”的形式,屋面墙面为灰色金属面板,象征瓦的颜色和夯土遗址,两个建筑高低错落,辉煌壮丽。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大业元年至六年(605—610年)隋炀帝时期,此后,唐、北宋长期开凿整修。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北京,南至杭州,后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绍兴宁波,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天津晓月为洛阳八景之一,隋炀帝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建于洛阳旧城南洛水渡口,以铁索构连洛水南北,并隔江对筑四楼。古时皇帝尊为“天子”,渡口称“津”,故名曰“天津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拂晓漫步桥上举首可见弯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清雅幽静的意境使“天津晓月”成为著名景观。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伊水河畔,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十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 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南北长达1 km,现存洞窟像龛2 345个,造像11万余尊,是世界文化遗产。主佛卢舍那通高17.14 m,头高4 m,耳朵长达1.9 m,佛像面部仿武则天形象,丰满圆润,双眉弯如新月,附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布老虎是传统非遗代表,以河南淮阳最有特色,老虎头大、四肢小,尾巴向上卷曲,形态夸张生动,呆萌可爱,布老虎的产生和祭祀有关,后来作为儿童玩具在民间流传至今。

图6 河洛文化元素图Fig.6 Heluo cultural Elements map

4.2 具身分析设计阶段

4.2.1 用户具身特征分析与设计

3~6岁儿童是通过平时生活中的玩来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可以设计益智类玩具,营造舒适的环境,最高程度地满足儿童经由具身感知、动手操作和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需求。根据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6岁儿童的具身特性分析见图7,具身感知能力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感觉通道的特点是从注意物体形状特征,发展到有创意地拼搭出物体造型;从能感知物体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物理特征,发展到觉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从具有空间方位感,发展到能觉察物体位移,依据外部指引准确取放物体;从愿意观看大自然和周围环境中美好的景物,发展到注重形状、颜色特点,喜欢搜集、分享;从被吸引到爱好聆听、模拟自然界的动听声音,发展到触发想象;从喜好多感官探究物体,发展到手脑并用探寻问题答案;从知道自己的家乡和国籍,发展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具有初步民族自豪感。运动通道的特点是从沿直线、平面行走,发展到多种方式钻爬并能在不平的路面行走一段距离;从能双脚持续向前跳,发展到会助跑跳和持续跳绳;从能用笔涂画,发展到会能平滑地画出图形;从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裁,发展到会沿轮廓线流畅地剪出直线和曲线图形。

图7 3~6岁儿童具身特性分析Fig.7 Characteristics of embodied body in children aged 3-6 years

综合以上具身特征,产品的形态设计要明确简洁、优美灵动,突出河洛文化特色,色彩鲜艳吸引儿童注意,通过形状以及色彩之间的衔接关系,引导儿童拼接出拼图。结构设计采用嵌入式,有利于儿童感知模块形状与主体图形之间的层次关系。产品功能为拼图益智、增进亲子关系、发扬河洛文化。采用拼图、声音和灯光相结合的交互方式,拼正确会响起相应的音乐,鼓掌会有灯光亮起,满足儿童多感官探索物体的需求。音乐选取自然界中好听的声音,并与河洛文化元素相匹配,吸引儿童产生联想。产品故事采用分段式和主线贯穿式相结合,将河洛文化故事融入拼图过程中,拼对一个模块父母给儿童讲授一个河洛文化故事,全部拼好后拼图自动播放河洛文化故事,帮助儿童建立对河洛文化的认知,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4.2.2 河洛文化元素提取与设计

根据河洛文化元素的特色设计两款拼图,整合洛阳牡丹、天堂、明堂、隋唐大运河、天津晓月、龙门石窟作为方案一,布老虎作为方案二。通过河洛文化元素提取金字塔提炼各层级元素,见图8。首先,在外在形象上提炼概括河洛文化元素的主要形态作为拼图的主体图形,打散重构图形的构图关系,方案一将隋唐大运河作为画面主线,洛阳牡丹、天堂、明堂、天津晓月以及龙门石窟作为辅助图形,由近及远依次排开,近大远小,参差错落,方案二布老虎独立成型。色彩上选择色相明确的色块,如粉红、天蓝、深绿、朱红等进行美学配色,提高儿童审美,增加色彩纯度的同时适当降低明度,以免儿童长时间观看引起视觉疲劳。其次,在过程现象上抽取简化河洛文化元素的声音元素,例如鸟语花香、钟声悠扬、宫廷舞乐、波涛拍岸、清风吹拂、金石之音、老虎叫声等声音,将音乐和灯光转移为拼图成功的奖励仪式,确定交互方式后,设置拼图内部结构和智能硬件功能模块。最后,在精神内核上归纳提升河洛文化元素的历史故事,制作成适合儿童理解的产品故事卡片,便于父母讲解。方案一故事为一条隋唐大运河贯穿画面,联系古今,聆听鸟语花香感受洛阳牡丹的富贵吉祥,悠扬的天堂钟声代表古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远处飘来的明堂宫廷舞乐彰显着皇室的尊贵威仪,隋唐大运河波涛拍岸之音象征着曾经繁荣的水上经济和古代人民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清风吹拂着天津晓月记录了古代人高超的桥梁设计技术和清雅幽静的意境,凿凿的金石之音唤醒了龙门石窟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方案二故事为威武的老虎叫声,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虎自古以来是百兽之长,驱邪避灾,平安吉祥,代表对孩子们的守护,寓意虎虎生福。凝练河洛文化精髓,联想拟合出“以古鉴今,智动未来”品牌文化内涵,唤醒儿童意识通道,感知河洛文化之意,开发系列化儿童智能玩具,赋予产品情感关怀和文化寓意,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生命力。

图8 河洛文化元素提取图Fig.8 Extraction diagram of Heluo culture elements

4.2.3 拼图设计与具身认知理论之间的对应关系

产品的功能特点包括儿童通过寻找关联图案,锻炼逻辑能力,认知河洛文化。音乐辅助儿童感知自然之灵动,体会拼图成功的喜悦。父母和儿童共同讨论学习河洛文化故事,增进亲子关系。拼图完整后形成一幅优美的装饰画放置家中,夜晚环境昏暗时可通过声音唤醒灯光照明功能。拼图设计与具身认知理论之间的对应关系见图9,从河洛文化元素的提取出发,构成拼图的设计要素,确定人机交互方式,链接到多种具身认知通道中,实现河洛文化具身认知。通过产品造型提取河洛文化元素的形态和色彩元素,采用儿童观察、触摸拼图的交互方式,通过形状、色彩、远近关系等因素刺激儿童的视觉、触觉通道,感知河洛文化之美。产品的功能结构设计要综合考虑河洛文化元素的形态色彩、过程现象和精神内核,体现产品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以拼图模块、声音和灯光为媒介,通过儿童拼接、聆听、观察拼图的交互方式,刺激儿童的手部精细动觉、听觉和视觉通道,感知河洛文化之声。产品故事提取河洛文化元素的精神内核,通过儿童聆听、鼓掌欢呼、记忆故事等交互方式,刺激儿童的听觉、动觉、意识通道,感知河洛文化之意。拼图产品对儿童进行多通道交互刺激,具体交互过程为:观察拼图—触摸拼图—拼接成功—播放音乐—父母讲解河洛文化故事—鼓掌欢呼—灯光亮起—记忆故事—感知文化,以此让儿童多方位感知河洛文化魅力,提升对河洛文化的具身认知能力。

图9 拼图设计与具身认知理论之间的对应关系Fig.9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uzzle design and embodied cognition theory

4.3 制作阶段

综合以上分析,产品进入制作阶段,技术路线见图10。第一步,手绘草图,PS软件处理;第二步,犀牛软件电脑建模,KeyShot软件渲染效果图;第三步,建模文件经过调整导入激光切割机进行细部造型切割,产品尺寸为30.5 cm*23.5 cm*5 cm,模型材料选用优质椴木木板,采用上下两层抽屉式,上层为拼图主体(内部安装智能硬件),下层装拼图模块和支架,整体塑封。采用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切割方式,方案一包括30个能取下的模块,即牡丹花瓣、浪花、船、天堂、明堂、燕子、祥云以及龙门石窟佛像等,方案二包括30个能取下的模块,即老虎的耳朵、眼眉、鼻子、胡子、王字、圆环等,每个模块圆角打磨,呵护儿童双手,加厚处理,方便抓握。选用环保水性漆手工上色,无异味不刺激,儿童使用安全;第四步,进行内部智能硬件组装,根据产品功能选用压力传感器、MP3模块、模拟声音传感器、RGB灯带、主控板,通过插接和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模型内部。智能硬件工作原理是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后,传递信号到主控板,经过程序指示MP3模块播放音乐,外部声音达到一定分贝后,模拟声音传感器感发出信号,通过主控板程序指挥RGB灯带发光;第五步,运用Mind+软件进行电脑编程;第六步,将编好的程序下载到主控板上进行测试和修正,连续使用10次以上,保证程序的流畅性和准确性;第七步,用胶水密封粘接前后和中间的结构挡板,检查产品模型外观是否有问题并修正;第八步,将模型投入用户使用;第九步,收集用户使用产品的问题反馈;第十步,采纳用户建议更新迭代新产品。

图10 产品技术路线图Fig.10 Product technology roadmap

4.4 拼图产品对比分析

目前市场上针对3~6岁儿童的拼图产品款式较单一,见图11a,图案为童话故事、动物、交通工具、森林、海洋等,模块数为30、40、50、60四种类别,材质有木制和纸板两种,图案用油漆或贴图,功能上通过拼图锻炼儿童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河洛文化儿童智能拼图,见图11b、11c。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提取河洛文化元素,丰富人机交互模式,锻炼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动觉、意识等具身认知通道。功能上加入按压感应交互,播放自然声音和文化故事,声音感应交互,打开背景灯光,拼装完成可作为装饰画和氛围灯。儿童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物和动听的声音,可以缓解拼图过程中烦躁的情绪,提升对美的认知。父母给儿童讲解河洛文化故事,寓教于乐,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拓展儿童对文化的感知,建立归属感和文化自信。由此可见,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拼图产品被赋予更高的文化价值,具有更全面的交互方式和更丰富的使用功能。

图11 市场现有拼图和河洛文化儿童智能拼图Fig.11 Market existing Jigsaw puzzle and Heluo culture children's intelligent jigsaw puzzle

4.5 用户反馈阶段

选择30名5岁儿童进行使用测试,将两款难度和模块数相近的普通拼图与河洛文化智能拼图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并记录儿童的身体行为和情绪反映。用户体验地图见图12,儿童在挑选拼图时,智能拼图的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能够更好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在玩拼图阶段,智能拼图通过多次声音和灯光的交互,以及父母互动鼓励儿童自信心,降低儿童注意力分散次数(普通拼图注意力分散平均7次,智能拼图注意力分散平均3次),提升儿童专注时间(普通拼图专注时间平均6.45 min,智能拼图专注时间平均13.30 min)。拼图完成后播放河洛文化故事,智能拼图的购买率达到80%以上,远远高于普通拼图。综上所述,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河洛文化智能拼图设计在对用户的吸引力、专注力、购买率等方面具有优于普通拼图的特性,验证设计过程有效。在观察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对于模块的数量要求更高,父母期望能有更多文化元素的选择,这些问题在后期设计中进一步深化。

图12 用户体验地图Fig.12 User experience maps

5 结语

将具身认知理论融入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中,在理论体系上弥补了传统文创设计对于身体感知研究的缺失,推进了人工智能时代文化智能产品设计方法的构建;在实践价值上,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的多元融合,要求设计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与环境,具身认知通道的感觉和运动交互更加符合人们认知文化的特性,智能硬件的应用丰富了产品的具身交互形式,使人们更好地感知文化的魅力,体验技术带来的便利。本文对3~6岁儿童进行具身特征分析和设计方法验证,河洛文化包罗万象,面对的用户群体广泛,针对不同用户的具身认知研究与设计应用有待进一步展开。

猜你喜欢
河洛智能儿童
揭开“河洛古国”的神秘面纱
河洛康家富贵传家的奥秘
河洛文化研究述论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