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叙事分析理论的交互装置设计方法研究

2022-11-26 06:11何修传杨晓扬
包装工程 2022年22期
关键词:装置意义分析

何修传,杨晓扬

(1.上海电机学院,上海 200284;2.广州大学,广州 510006)

近年来,结合交互技术和装置艺术的交互装置发展迅速,广泛应用在各种场景中。交互装置设计具有跨专业和多元化的复杂性,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思维方法论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需要用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态度来进行探讨和研究。叙事是人类理解和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心智模式,把叙事作为设计方法已被证明具有强化沟通和优化体验等诸多优势机会。叙事分析是叙事方法论的实践工具,是叙事的底层逻辑,不仅具有分析故事成分和情节组织等作用,还能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对生活经验进行故事化构思和表达。基于叙事分析探索交互装置的设计,意在从设计的故事讲述深入到设计的叙事探究,关注设计本体理论性的诠释,力求为交互装置设计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1 交互装置的设计分析

现代狭义上的“装置”被多数学者认为确立于1917年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基于小便器创作的作品“泉”,是一种强调观念的艺术产品。装置作为一种艺术产品形式具有多元阐释、现成品挪用、空间性、综合性、观念性等特点,强调以令人感兴趣或令人着迷的方式来吸引和打动人,而不是传统的审美[1]。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介,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数字媒介在装置中的广泛应用,使很多装置都具有了交互的特征属性,逐渐形成了融合交互技术和装置艺术的一个新物种“交互装置”。从字面构成上看,交互装置既可以理解为具有“交互”特征的装置,是装置艺术的一种类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具有“装置”特点的交互设计,是一种设计题材。目前,这种整合了媒介、样式、技术、内容和观念等内涵的交互装置,呈现出更多的产品化趋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主题的活动和应用场景中,如文化艺术、工程设计、教育广告、娱乐游戏、数据可视化、情景模拟等领域。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看,交互装置的复杂性特点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思维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探索需求。学界对于交互装置的设计研究比较开阔,涉及技术应用、构成元素和设计体验等。如高家思等对交互装置设计研究落脚在软件技术开发上,该研究集中在帮助儿童搭建和理解各式交互装置及其控制逻辑的编程系统——LinkBricks,意在通过这种软件系统创建多样化的交互行为[2]。李悦[3]则认为一件交互装置的设计首先需要明确三个基本要素:基础理念、形式设计、科技支持,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交互设计方法进行创意设计。交互装置的设计不仅是功能性的体验,无疑会触及情感层面的体验,为此,钟鸣等[4]基于通感转化理论研究交互装置设计方法,指出可以通过用户感知引导与环境引导推进通感体验与情感体验的升级。另外,相关研究还关注到交互装置设计融入环境景观、城市广场、展示空间和文化场所等应用场景的价值、融入场景的方式和呈现出来的体验特性等。用更加开放、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和引介新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可以被看作是交互装置设计研究的趋势机遇。

2 叙事分析作为一种交互装置的设计方法

2.1 叙事分析

叙事分析是从事叙事学研究的主要工作方式,也是阐释和评论叙事作品的工具,是叙事方法论的实践[5]。叙事通常被认为是与“故事”相关的——按照发生顺序对相关事件的口头或书面描述[6];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7]。20世纪70年代确立了一门专门的“叙事学(Narratology)”,叙事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式主义(Formalism)和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在文学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力求通过分析作品的内在结构从而找到规律[8]。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语言学研究理念是叙事分析的基石,他颠覆性地把历时语言学研究改为共时语言,认为文学作品应该着眼于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而不是各自的历史演变。叙事分析就是以索绪尔语言学的结构分析模式来研究对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力求透过表象获得对深层结构性的理解[9]。事实上,叙事分析不止于分析,而是一个整体思维过程,包含有经验的关注、诉说、转录、分析和阅读等五个层面,不仅关注叙事的内容,更会关注叙事方式[10]。最初叙事分析主要集中在文学和语言学的文本分析,后来随着叙事转向发展逐渐扩展到更广阔的文化产品领域,也包括各种主题的设计。转向后的叙事也逐渐突破囿于作品的话语分析,还积极把分析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创作的方法。概括来说叙事分析有三层意思:把研究对象把握为可以进行叙事分析的“叙事文本”;用叙事分析来研究对象;用叙事分析来诠释和表达对象。叙事分析扩展到设计的重要动因是后现代的设计主张不仅需要关注设计的功能体验,还需要关注设计的意义体验。杨祥民[11]指出设计应用叙事是要求设计师在作品中传达富有寓意的“含义”,增加其附属价值。从价值层面上看,把叙事方法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主要是因为叙事方法能给设计带来诸多益处。如何人可等[12]指出基于叙事的设计具有注重关联性、时序性与感染力三个优势特征;以叙事的形式传递产品信息,可以实现产品本身由“物”到“事”,再由“事”到“情”的转化过程[13];叙事可以通过文本将文化融于产品,让产品叙述故事,增加产品的文化属性,可以提升用户情感体验[14]。由此可知,设计应用叙事分析的目的不限于分析对象的构成要素和功用性,而在于用叙事的思维逻辑表达对象,强调通过围绕物的故事与意义开发带给用户的情感体验升华。

2.2 基于叙事分析的交互装置设计思路

基于叙事分析的交互装置设计,首先是用叙事理论的观点去把握对象,这样一个交互装置能被概念化为一种叙事题材,继而可以对其进行叙事化阐释和创作;其次,参考里蒙—凯南(Shlomith Rimmon–Kenan)对叙事的符号系统分析法,一种叙事题材可以分为故事、文本和叙述行为三个结构层次,来对交互装置设计进行叙事化分析重构。考虑到交互装置是动态交互叙事,结合叙事分析中对于文本结构研究的经验,本文把交互装置设计进一步整合为交互装置的主题设计、交互装置的结构设计与交互装置的话语设计个要素。在此基础上绘制基于叙事分析的交互装置设计思路思维导图,见图1。实质上是把索绪尔和结构主义的观念与叙事学等理论和思维方式应用到交互装置设计上,把叙事分析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具体而言,主题对应的是故事,主要是交互装置的内涵意义,即叙事者(设计师)通过这个交互装置想传达什么样的内容、理念和信息;结构主要对应的是叙述行为,主要是主题导向的交互行为和过程;话语主要是指交互装置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如媒介、材料和技术应用等。把故事整合为主题的依据是主题之于故事更强调意义,从这个层面上看,交互装置的叙事分析不是停留在一个故事设计上,而更为关注交互装置的意义构造,即强调的是作品主张的观念、价值和目的等;结构则是交互装置逻辑组织层面,主要包括内容的组织层面,内容与形式、交互动作的连接方式等;话语主要是考查终端的形态等,聚焦在交互装置实物的符号层面。从叙事分析的思维模式来看,这三要素之间其实是互相转换和依存的系统。主题需要通过结构和话语来实现;同样,结构需要以主题为导向,以话语为载体,否则结构就是空洞、抽象的;话语需要以结构作为依据,否则就是无序的混乱,同时需要和主题相联系和呼应,并强化主题,从而通过叙事的作用整体地表达和呈现。

图1 基于叙事分析的交互装置设计思路Fig.1 Design strategy of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based on narrative analysis

3 基于叙事分析的交互装置设计案例实践

节约粮食是一个常态化的话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蔓延,一方面导致连接全球的交通和物流受到严重阻碍,另一方面粮食生产也受到疫情严重冲击,从而使节约粮食这个话题的意义更加凸显出来。以往关于节约粮食的设计主要都是平面海报和视频为主,用交互装置来设计这个命题是一种实践探索。期待通过这个实践来解读叙事分析在交互装置设计中的具体逻辑应用和表达方式,从而对其获得实证性把握。

3.1 主题设计:意义构建的视角设置

概括而言,主题就是作品的意义[15]。交互装置的主题设计重点需要分析的是意义从何而来,即意义是怎么进行叙事化构建的。叙事的观点认为意义构建既不是来源于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值复制,也不是来源于主观世界的凭空虚构臆想,而是在故事的叙述表达中获得。具体于主题层面的意义构建需要通过视角设置来进行,这里视角的作用不是停留在设置一个故事叙述的立场,而是通过此立场确立叙事表达的内容选择和价值追求。

视角设置对主题设计的意义构建作用,首先是选题聚焦。显而易见,节约粮食是一个比较宏大的命题,具体到方案设计上还需要聚焦从而避免空洞。通过相关调研和创意,最终给交互装置确立了“《稻谷的一生》(后续统称RICELIFE)”这一主题。这个主题通过视角设置把宏观的节约粮食大命题聚焦到具体的“稻谷的一生”视点上。稻谷是演绎整个叙事的主角,这样故事就有了载体和灵魂。通过稻谷这一主角展开叙事,可以使故事有血有肉,有助于主题意义构建得更加具体与更有温度。同时,通过对《RICELIFE》视角设置的结构分析可以看到,主题强调的是稻谷的“一生”,“一生”是重点,框定了从这个具体的视点来发展和阐释节约粮食这个命题,确定了后续意义传达和结构组织的立场。可以看到,视角设置确立了交互装置意义构建的立场和价值观,以及具体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故事叙述,就是意义的生产和表现。

其次,通过视角设置的关联作用给意义构建赋予概念。主题设计中的视角设置还需要强调内容是如何和生活世界相关联的[16]。视角设置的关联不是一种机械的对接,而是一种基于概念隐喻的意义构建。《RICELIFE》主题概念受启发于古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诗词。李绅的这首诗非常有名,这个主题概念的立意与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关联,从而可以使其意义建构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内涵。而且,大部分人每天都在吃稻谷类食物,选择稻谷的一生作为节约粮食意义构建的视角,也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样的叙事既真实也自然,也容易引起体验者的认知共鸣。

最后,在选题聚焦和赋予主题概念隐喻的基础上,视角设置还要引出问题,即发展故事情节,用故事来生产意义。《RICELIFE》这个视角设置最自然引出的问题就是“一生”是怎样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会发展出后续的情节,也能自然地引导观众进入故事中。基于叙事的主题意义建构,不是直白的,而是要有情节的,往往呈现为故事中的主角遭遇挑战,克服各种难题,最终达到目标和完成任务。《RICELIFE》,通过对“稻谷”进行拟人化虚构,对其“一生”从种子到食物需要经历过的工序进行故事化叙述,表达了每一粒粮食都值得被珍惜,不应该被浪费的主张和理念;让用户通过交互装置的视觉化故事体验稻谷的生长、运输与加工等过程,体会粮食的珍贵性,强化节约粮食的意识。见图2。

图2 基于叙事分析的主题设计Fig.2 Theme design based on narrative analysis

对《RICELIFE》意义构建的结果评价,首先体现在通过视角设置把命题、叙述者的主观心智活动和特定的受众体验进行聚焦和概念化演绎关联,从而使主题设计具有可行性的价值;其次,通过视角设置的叙事化意义构建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可以循证和解释的设计方法,能有效揭示“主题”这种往往具有神秘感的黑箱式创意,继而更具操作性地进行主题设计。

3.2 结构设计:内容次序的情节组织

交互装置确立了叙事主题,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具体结构来落实主题和发展故事。在叙事分析的世界观里,人们正是通过叙事结构作为组织日常经验的模板。这里叙事“结构”不是物理的构造,而是基于情节化的叙事片段序列组合,主要指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因果关系进行故事片段的组织编排[17]。具体于《RICELIFE》结构设计中,内容次序的情节组织方式主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交互内容的组织、视觉化的故事板和交互流程图。

《RICELIFE》交互内容的整体结构采取了以时间为次序的情节组织方式。把交互内容次序设计为“稻谷的生长”“稻谷的收获”“稻谷的储运”与“稻谷的食用”4个单元故事,是一种顺叙的情节组织方式,通过时间主线来作为推进叙事发展的动力,并形成阐释稻谷一生的故事。顺叙的情节组织方式是一种非常清晰的结构设计,具有明确时间节点和直观的次序变化,有助于体验更加轻松且明确。另外,《RICELIFE》叙事结构设计还注重情节组织的有机完整性,四段故事概括了稻谷一生几个有代表性的片段场景,有序幕也有结尾,形式上具有起承转合的变化感节奏,符合叙事结构的审美标准。简言之,基于时间的情节组织方式给《RICELIFE》内容提供了次序安排的逻辑依据,形成的叙事结构不仅具有一定的秩序法则,而且这种结构能被一种以故事性的方式进行感知与解读,从而有助于体验者更好理解交互装置的内容和意义,见图3。

图3 《RICELIFE》交互内容组织框架Fig.3 Interactive content organization framework of RICELIFE

故事板则是一种以场景为情节组织方式的内容次序编排,意在把抽象的时间故事转译为一种视觉化的空间场景。《RICELIFE》确立了使用顺叙为交互内容次序安排的情节组织方式后,还需要更进一步通过故事板分析和组织叙事内容和要素,推敲具体的交互行为和动作。《RICELIFE》选择了几个场景进行了故事板的绘制,见图4。在生长阶段绘制了播种和初长的场景,在收获阶段绘制了收获和筛选等场景,通过故事板使《RICELIFE》结构设计更加充实和丰富。换言之,结构设计不仅可通过情节来组织内容结构的次序,还能通过情节营造一个空间化的故事场景,有助于设计师在场景中更加直观地探索设计的色彩、视觉化语言的表现风格等问题,继而来完善和细化设计。

情节具有的整合力与虚构性,有助于把交互流程图组织成生动的产品使用情景。情节组织具有整合事件、信息的感染力,继而可以把交互装置的流程图从说明操作变成更加生动、有趣的故事叙述,见图4。《RICELIFE》流程图不仅是交互流程次序安排的图示,更是通过叙事的想象力来虚构一个交互流程的使用情景,通过情景来分析交互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即设计师可以通过使用情景来直观地检验《RICELIFE》结构逻辑是否合理顺畅,交互流程的技术、材料和形式设计是否统一和协同等问题。值得指出的是,基于情节组织方式的流程图次序安排不仅是一种视觉分析工具,还具有一定的认知和改造叙事结构的能动性,有助于设计师用一种可视化的方式表来表征与理解交互流程。

图4 《RICELIFE》交互流程Fig.4 Interactive flow chart of RICELIFE

3.3 话语设计:视觉符号的生动表征

交互装置设计有了好的叙事主题和结构,并不意味着就能产生丰富性的体验效果,需要通过生动表征的视觉符号才能更有效地引导观众的特定体验反应。生动性是叙事话语的典型审美要求,这种要求则可以转化为基于叙事分析的交互装置话语设计指导策略。

《RICELIFE》话语生动表征叙事分析,第一体现在交互动作设计的生动性。此交互装置使用的是一个物理旋转把手,要求体验者握住把手持续摇动装置进行交互体验,程序上设置是转动几圈后故事情节能转折到下一个场景;这种交互方式容易给体验者一个非常强烈的参与感,隐喻稻谷从种子到粮食需要持续地辛苦付出,呼应了节约粮食的主题。相较于触点式的交互语言,这种摇动式的动作语言可以带来一种持续性的不间断体验,基于叙事而言,持续性有助于把体验者带入到剧情中,容易产生共振。非间断物理的互动更容易给体验者带来一种控制感,带给他们引人入胜“移情”认知经验与感受,获得更高体验层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反思珍惜粮食的意义,产生情感共鸣。

配合这种动作语言《RICELIFE》选择的主要技术开发是基于Arduino主板及编程系统,这是一款具有可扩展的开放硬件及开源软件平台,具有易懂、快速上手的特点。物理装置结构是旋转传动齿轮,在齿轮上安装旋转阻尼器和红外感应器,为保证装置的精度,使用CAD设计并数字化打印。交互的信号处理流程就是用户转动齿轮装置,齿轮装置上红外感应器中的信号处理系统将探测到的信号输送到Arduino控制设备中,Arduino发送信息控制显示器里的数字内容与用户进行互动,见图5—6。

图5 交互硬件Fig.5 Interactive hardware

图6 《RICELIFE》系统构成Fig.6 System composition of RICELIFE

第二是数字影像带来的可能性生动话语体验。《RICELIFE》选择基于简洁明快的二维MG数字动画为视觉语言,分析这种动画生动表征叙事,首先体现在通过数字幻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具有一种虚构的可能性生动体验。同时,MG数字动画呈现出来直观的可见性、“虚幻”的真实性、形式的新颖性使虚拟和真实交织在一起,显示出从未存在的物体或场景,从而给体验者带来一种时空穿越的体验,营造一种生动的叙事存在感。由于存在感的强弱是影响生动性体验的重要指标。另外,通过MG数字动画可以把叙事图像、文字、视频、声音有机地融合起来,本质上是一种多通道的复合体验。从体验效果来看,多通道的复合体验可以使体验的内容更加立体、生动、有效和集中,从而给体验者带来更高效的情感升华,进而产生一种多元代入感体验乐趣,见图7。

图7 《RICELIFE》数字语言Fig.7 Digital language of RICELIFE

一个交互装置有了好的故事主题和组织结构,不等于就能讲好故事,设计的最终呈现很重要。基于《RICELIFE》话语设计叙事分析可以看到,叙事者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叙事想象力,还需要为最终的话语表现找到合适的视觉表征符号,这需要兼顾设计审美、技术材料和工程预算等因素,考量的是叙事者的复合能力。交互装置,最终只有借助于生动的话语表征,才能将叙事结构中深层的主题意义、结构组织转换为一件有血有肉、具有生命力的叙事作品。

4 产品原型体验测试

产品原型体验测试通过对《RICELIFE》的使用情况进行交互行为观察和体验感受访谈获得,主要测试目的是验证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选择被试人数20人,在校大学生,年龄段20~24岁。

交互行为观察测试有两项指标:指标1交互自明度,指标2操作顺畅度。指标1测试设计如下,产品原型组装好后,要求被试依次体验这个装置,在体验过程中对其操作行为进行观察。其中交互自明度观察的内容是:被试能否正确操作此装置;被试能否顺畅完成交互装置的操作步骤。交互自明度观察测试主要目的是验证交互装置的设计是否具有自明性,即体验者能否看到这个装置就能按照设计者意图来正确体验产品,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理解叙事意图和内容。观察结果:其中11名被试能毫不犹豫地上机操作,另外5名在上机操作之前有10 s左右时间犹豫,3名上机前花了更多时间仔细检查了装置,确认交互方式后才开始操作,剩下1名需要寻求帮助。指标2操作顺畅度观察测试主要目的是验证设计体验达成度,即系统能否及时响应体验者的操作,反馈操作现状和结果,引导体验交互动作的完成。此项观察结果显示10名被试能完整按设计流程完成交互,5名被试中间有过一段时间停顿后完成,3名被试中间需求帮助,2名被试没完成径自离开。

体验感受访谈的测试设计为4个问题:问题1是测试被试对主题理解能否符合设计者的诉求,问题2是测试被试对内容体验感受评价是乏味还是生动,问题3是测试被试对交互方式操作体验感受评价是否有趣味,问题4是测试被试体验完后是否有意愿做出一些节约粮食的行动。问题采用百分制打分,经过访谈和答题数据分析总体均分为79分,见表1。访谈结果显示被试能基本理解装置的叙事主题和诉求;用手摇的交互方式比较生动有趣,但是画面的沉浸感有待加强;摇柄的人机交互不够顺畅;大部分被试有意愿体验后做出相应的行动。

表1 体验效果访谈数据统计Tab.1 Statistics of experience effect interview data

产品原型体验测试显示设计基本符合要求,但还是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后续的优化完善中,将基于测试的反馈结果对相关问题进行如下修改和完善:操作界面上增加一个提示符号,使体验者更明确交互的方式;画面适当加入一些具象化元素,提高画面感官体验;摇柄可以增加阻尼器系数,让体验者在一个场景完成后有一定的成就获得感等。

5 构建基于叙事分析的交互装置设计方法理论框架

结合《RICELIFE》交互装置案例实践分析,本文粗略勾勒了一个基于叙事分析的交互装置设计方法理论框架。见图8。基于叙事分析的交互装置设计,首先在需要设计者观念层上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叙事者,体验者就是叙事接受者。交互装置是设计作品,也是叙事的文本,把设计对象看作叙事文本,意味着策略上把产品设计转变为故事叙述,继而在交互装置设计中可以融入故事的逻辑和经验,然后通过深思熟虑的叙事分析重新组织和呈现产品设计。

图8 基于叙事分析的交互装置设计策略理论框架Fig.8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nteractive device design strategy based on narrative analysis

基于叙事分析的设计对象逻辑上可以进行叙事化重组,继而明确具体的叙事设计要素。文本叙事分析对象的终端呈现是文字符号,重点在于段落和篇章结构系统,抽象的文字本身体验可以忽略。然而交互装置终端物质和形式恰好是体验的界面和对象。所以,重组交互装置的设计要素,不但要讲个好故事,而且要考虑故事如何进行设计表达和实现。需要平衡的是既要避免设计师陷于对技术、材料和艺术形式的迷思而忽略设计所要表达的内涵意义,还要警惕不可实现的虚空故事。

基于叙事分析法设计交互装置,可以应用叙事的视角、时间、情节等理论经验作为具体设计语法。如主题设计上通过叙事视角设置更深一层探索交互装置观念从何而来,意义如何再现和体验。情节有助于使交互内容和交互流程有机、整体地组织到一起,构造成一个关联性的故事体,从而使交互信息的组织、次序更加清晰明确,使体验者更容易理解交互装置的意义。叙事的生动性原则可以转化为交互装置话语设计的技巧,如使用持续性的交互动作更容易把体验者带入到剧情中,更容易创造一种生动的交互语言;其次,数字影像生动性体现在虚构性叙事与多通道的复合体验更容易激发情绪变化,可以使交互体验更有代入感。

基于叙事分析的交互装置设计,设计审美的核心是意义体验,也可以称为“好故事”。好故事要求设计关注不限于功能上的实用,而在于意义的建构、表现和传达。另外,好故事不仅要追求作品富含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更需要被体验者有效解读。叙事分析关注交互装置承载意义的语言符号表述和组织,可以为意义体验提供理性的分析和组织经验,从而帮助叙事者把想要表达的意义更好地传达给体验者,让体验者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叙事者的目的和意图。

6 结语

叙事分析不仅是分析对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和解释意义、为其赋予组织和形式的思维方式,还可以作为一种设计方法来表达和创造对象。叙事分析作为一种交互装置设计方法的重点在于可以通过叙事给设计赋予内涵意义,避免对技术和材料等的迷思而把设计简单化为没有灵魂的形式游戏,并通过意义构建和解释为交互装置本身的艺术观念性和产品功用性融合设计提供一种柔性的手法。换言之,叙事分析不是把文本叙事的原则投射到交互装置的设计上,而是关注叙事分析作为一种原理性的方法有何作用、作用的机制与方式等。基于叙事分析来探究交互装置的设计方法,其实是一种选择,就是选择用一种人类内在经验、结构性的语言学思维模式去探讨设计的本身,这种探索如果不能勾勒出一种设计思维的学说,至少也提出了一种交互装置设计的主张,可以有效应对当下交互装置设计面临的现实需求。本研究实现了从构思、实践、测试、评价到理论构建的闭环,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指导意义,拓展了交互装置设计的理论研究,可为面向实践的设计研究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装置意义分析
一件有意义的事
教你辨认枪口装置
倒开水辅助装置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分析:是谁要过节
轰趴装置指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