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居民生态福祉的国土空间生态网络构建
——以临沂市为例

2022-11-26 08:17王晨旭刘焱序于超月张文新
生态学报 2022年21期
关键词:源地临沂市廊道

王晨旭,刘焱序,*,于超月,苏 冲,张文新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2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

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导致了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生态空间破碎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同时,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的相对孤立制约着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2]。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为出发点,以保障安全、提升功能、兼顾文化为导向,以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引领,强调国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安全保障和功能提升[3]。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下,如何在保证国土空间整体格局稳定的情况下,协同提升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与区域民生福祉,是当前国土空间治理的热点和难点议题。

生态网络起源于景观生态规划方法,通过识别维护生态过程和功能的关键空间斑块,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配置,将各类生态要素有效地串联,是提升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4—5]。因此,生态网络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的重要组分[6—7],是加强国土空间生态要素关联、提升国土空间要素稳定性的重要工具[8—9]。生态网络作为沟通生态源地、传递物种间能量与信息的重要景观结构要素,国内外学者已利用“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识别”的研究范式在景观尺度下开展了大量研究[1]。其中,对生态源地的识别通常基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或集中连片的生态用地,并通过生态廊道将此类生态源地相连接构成网络[10—11]。但此类研究往往聚焦于生物多样性与生境保护本身,较少地考虑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潜在关联。一些研究关注到生态源地中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通过识别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作为生态源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12],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流动-需求”为理论框架构建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协同发展的生态网络[13]。但此类研究往往止步于生态系统服务及服务流制图,并未考虑生态系统服务与地区居民福祉的空间关联关系,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传输与消费空间路径的认识。

对应于国际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提出的自然、人类获得自然福祉以及高质量生活三个层面的级联框架[14],当前对国土空间生态网络的构建有必要将高质量的居民生态福祉为最终目标,在夯实自然要素稳定的情况下,强化居民获得生态福祉的渠道。尽管我国生态修复在修复退化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安全、国土空间绿化助力碳中和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5],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居民福祉的效用仍有待进一步挖掘。例如,爱知目标11强调,在扩大全球保护区网络的同时,也有必要让当地居民以公平的方式享受保护带来的好处[16]。而国际上很多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工程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尽管土著居民有高度的环境意识,但他们的物质需求及社会文化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17]。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国土生态空间在服务高质量居民生活中扮演的作用,以景观格局为对象,以生态廊道为载体,识别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联系的关键纽带构建生态网络,使居民更便捷的亲近自然。

临沂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作为两大经济圈的结合点(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临沂市是人口和经济聚集区。但其地形多为丘陵山地,坡度较大,东南部平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又存在人均耕地资源紧缺,水土污染等压力。本研究基于以上理论背景和研究缺口,提出面向居民生态福祉提升的国土空间生态网络构建技术体系,在保障自然生态系统连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加入生态系统服务空间供需关系的考量,识别城镇居民亲近自然的潜在空间廊道,从而提升生态网络在国土空间治理中的应用价值,强化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对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决策支撑能力。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临沂市地处山东省东南(图1),北纬34°22′—36°13′,东经117°24′—119°11′,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市域总面积为17192km2,以沂河、沭河为中轴,西、北、东三面环山,构成南向扇状冲积平原。沂水、沂南、蒙阴、平邑、莒南等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海拔可达400m以上。丘陵则主要分布于沭河以东。临沂市林地分布广泛,以西北部地区为主要分布地,其中沂蒙山地区在全市及周边地区扮演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角色。临沂市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坐拥岱崮、地下大峡谷、蒙山景区等多处自然风景,被誉为中国十佳生态宜居典范城市。

图1 研究区位置

1.2 数据来源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空间分辨率为30m,年份为2015年,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地;数字高程模型(DEM)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ttp://www.gscloud.cn/),空间分辨率为30m;土壤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构建的世界土壤数据库,空间分辨率为1km;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包括降水数据;蒸散发数据采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供的MODIS影像MOD16产品;净初级生产力、人口数量以及区域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https://www.resdc.cn/)空间分辨率为1km;道路矢量数据源自于OpenStreetMap,本研究中提取临沂市的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3类道路信息。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供需关系的角度建立了区域生态网络的构建框架,识别了景观生态维育网络与生态系统服务亲近网络(图2)。前者旨在实现生态系统的连通,促进生境斑块之间的物质转移、能量流动与种间交流,降低物种灭绝概率,维持和保育区域生态资源;后者旨在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耦合,协调区域生态资源的供需失衡,有利于增强居民对地区自然生态的体验和感知,认识地方实施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优化工程实施方案和居民反馈机制。二者共同为区域居民福祉的提升提供保障。

图2 生态网络构建思路

在本研究中,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评估与生态-经济效益评价,识别重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地,基于电路理论识别关键生态廊道,结合重力模型优化生态网络,从而回应保障生态安全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服务需求源地,指集中消耗生态系统服务的地区,人的可移动性决定了人可以进入生态空间亲近自然和近距离享受自然景观的生态福祉,本研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评估框架,识别了服务供需关系。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地为汇,以供需关系错配区域为源,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识别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路径,刻画出面向居民福祉提升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网络,从而回应提升生态功能、兼顾生态景观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

2.1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地识别

2.1.1 生态系统服务核算

生态系统服务(ES)的供给源地能为特定时间和范围内的需求者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服务,是维护地区生态安全、提供居民生态福祉的重要生态空间[4]。生境质量和碳固存反映了区域生态系统的质量和活力;土壤是维持地球表面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必要资源之一;水是实现人类福祉的重要基础,不仅表现在产水方面,还体现在提供给人类游憩方面的作用。本研究从生态功能和游憩价值两方面,选取了生境质量、碳固存、土壤保持、产水以及滨河游憩5个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见表1。对归一化评价结果进行等权重叠加获得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指数。

表1 生态系统服务计算方法

2.1.2 生态源地识别阈值

考虑到生态保护与修复所带来的成本问题,本研究旨在识别具有高保护效率的生态源地。将生态源地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作为保护效果,将放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成本作为保护代价(地均GDP),本研究计算生态保护效果与保护代价随着保护比例增加而产生的梯度变化(5%—100%),以5%为一个梯度。通过R语言进行二元一次回归分析,识别成本上升的速度大于保护效果上升速度的拐点所对应的比例,作为最具保护效率的比例。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市域和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重要区的位置和面积不一致。本研究通过整合市域及县域生态源地,以确保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地的完整性和连通性,提高跨行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地管理的一致性[25]。

T=Ta∪Tb

式中,T为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重要区,Ta为按县选取的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Tb为按市选取的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

2.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量化

2.2.1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化

系统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驱动力及数据可得性,参照前人研究选取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和地均GDP三个指标计算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强度、消耗程度和潜在深度[26],并通过取自然对数求和来综合反映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体需求[27]。

X=lg(X1)+lg(X2)+lg(X3)

式中,X代表评价单元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体需求;X1、X2与X3分别代表评价单元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综合程度以及地均GDP。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X2)反映人类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区域土地利用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指标[28]。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Ai为土地利用类型i的程度分级指数,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未利用地=1,林地、草地和水域=2,耕地=3,建设用地=4;Ci为对应地类的面积比例。

2.2.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软件(GeoDA)中的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LISA),本研究识别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空间特征[29—30]。局部空间自相关值Moran′ s I计算公式如下:

2.3 阻力面的构建

2.3.1 物种迁徙阻力面

物种在生境斑块间迁徙时,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生态阻力可以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形、人类活动强度等,表征对物种空间运动的抑制水平。本研究从人类活动和自然本底特征两方面入手,利用土地利用数据、路网数据,通过等权重栅格叠加分析构建临沂市物种迁徙生态阻力面。根据干扰强度,将各地类以及距道路距离的阻力值设置如表2所示[31]。

表2 阻力值设定

2.3.2 居民出行阻力面

居民出行时往往会选择道路廊道,因此在构建根据居民出行阻力面时,考虑到居民的出行特点,将临沂市划分为道路区域以及非道路区域,居民更偏向于沿道路迁移。因此分别将道路区域与非道路区域赋值阻力为10与100。

2.4 生态网络构建

2.4.1 景观生态安全维育网络

利用Linkage Mapper软件,通过电路理论识别景观廊道[32],公式如下:

式中,I是通过导体的电流;V是跨导体测量的电压;Reff是导体的有效电阻,与电路的构造方式有关。在具有多个支路且每个支路均具有恒定电阻的并联电路中,随着支路数量的增加,Reff会减小。在生态学中,Reff被认为是反映节点之间空间隔离的指标。同样,支路的I反映了生态流,可用于预测基因流量或物种移动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将具有高电流值的区域确定为生态廊道的关键组成部分。

2.4.2 生态系统服务亲近网络

如果在空间上存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不匹配,那么当地居民会更容易远足去寻找充足的生态体感。本研究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应用成本距离分析模块(Cost Distance)[33—34],选取了高需求-低供给的区域作为供需格局源地的起点。将低需求-高供给的区域作为供需格局源地的终点,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桥梁,从而构建供需生态网络。

式中,MCR为最小累积阻力值;f表示最小累积阻力与生态过程的正相关关系;Dij为物种从源地j到景观单元i的空间距离;Ri为景观单元i对物种运动的阻力系数。

2.5 生态网络布局规划

本研究通过解构生态网络组分的“点-线-面”空间结构,从维护生态廊道稳定性、协调供给源地组团特征以及整合景观生态安全维育与生态系统服务亲近的规划目标出发,进行生态网络空间布局规划,以优化地区国土空间的结构。

核心斑块与目标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可以用以表征潜在廊道的有效性以及连接斑块的重要性[35]。基于重力模型判定潜在生态廊道的相对重要性。结合生态廊道的识别结果,本研究共构建27个生态源地间的相互作用矩阵,使用自然断点法将相互作用力强度分为三级,分别为重要廊道、次重要廊道和一般廊道,以此作为依据,对研究区生态廊道进行分级保护修复。公式如下:

式中,Gab为模型测得的斑块a与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度;N为斑块所占权重值;P为斑块自身的阻力值;Lab是斑块a到b的累积阻力值;Lmax是各廊道的最大阻力值。

3 研究结果

3.1 生态源地识别

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重要性差异体现了不同景观斑块在发挥服务功能中的变异性。从生境质量来看,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沂山、蒙山区域以及边缘地带,包括平邑县西部以及五莲山周边,相比于河东区、罗庄区等中部城区,这里受到人类干扰的程度更低;产水服务的低值区主要位于临沂东南部的中心城区、兰陵县及郯城县,主要是由于硬化路面蒸发量较大,水资源存蓄能力较弱;固碳服务高值区集中在临沂市东南部耕地;土壤保持服务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东北部的林地;滨河游憩服务的高值区围绕河流沿岸分布;通过等权重叠加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主要位于尼山-沂山-蒙山-五莲山地区,以及东部主要河流(图3)。

图3 生态系统服务制图

回归分析表明(图4),不同梯度提取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域,GDP均值的分布差异较大,在综合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的前5%—45%的高值区域,GDP均值较低,表示对该区域进行保护或修复工作带来的机会成本较低。随着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的降低,45%—75%的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域对应的GDP均值稳步上升。并且,在75%—80%处出现了显著的升高,说明该区域可能位于郊区与城区的交界处,在此区域进行生态保护或修复活动可能会通过抑制当地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较高的机会成本。因此,本研究在保证生态-经济效益均衡的基础上,选择45%作为提取综合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的阈值。

图4 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指数与单位面积GDP的关系

通过市域-县域间整合方法得出的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的空间格局如图5所示。总体来看,临沂市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和中部平原沿河地区。平邑市、蒙阴县及沂水县占据了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面积分别为586.32、732.92及1116.54km2,占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的45.15%。市域与分区县提取的重要区域的重叠面积占分区县重要区域的82.39%,相比于市域提取的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分区县进行提取强调了部分生态本底不足区域的生态斑块,例如兰陵县、临沭县以及莒南县。这也说明,在识别重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域时,有必要更加重视生态源地选取时区域和区域间的比较和整合,以提高区域生态保护的公平性。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估结果,剔除破碎的生态斑块后,共筛选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地27个,总面积为1230.89km2,约占临沂市总面积的7.16%。

图5 整合县域-市域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区提取生态源地

3.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

临沂市人口密度和地均GDP空间分布存在差异,中部区县及周边部分乡镇普遍较高,西北山区人口稀疏,经济水平较差;此外,临沂市整体土地利用综合程度为292.17,开发程度一般,兰山区及罗庄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约为318.84。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总体需求表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高值区主要位于罗庄区,河东区以及其他区县的主要乡镇街道,例如沂城街道、界湖街道、平邑街道、卞庄街道等。而临沂西北部各区县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图6)。

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LISA)模型计算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如图6所示,临沂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存在较强的区域差异性,大致可分为四种匹配类型:高供给-高需求的空间匹配型(高高型,39个乡镇)、低供给-高需求的空间错配型(低高型,30个乡镇)、低供给-低需求的空间匹配型(低低型,11个乡镇)、高供给-低需求的空间错配型 (高低型,35个乡镇)。同时,在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时,其Moran′s I指数值为-0.413,并在95%的置信度下大多数县市单元表现为非显著性,即大多数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无明显的聚合现象。各县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空间自相关以高-低或低-高的空间聚集为主,高低聚集型的是蒙阴县、沂水县、沂南县等6个区县,低高聚集型的有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等11个区县,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低的区域,其需求量往往较高。

图6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

3.3 生态网络构建

基于土地利用及路网数据,构建临沂市景观生态安全阻力面(图7)。高阻力值地区主要分布在沂河东西两侧以及公路沿线,主要原因是沂河东西两侧为临沂市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道路网络在阻碍物种迁徙和阻断能量与物质交流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道路被视为居民亲近自然生态、享受生态服务、了解生态工程的重要路径。考虑到居民出行的习惯,以临沂市主要城市道路作为低阻力通道,构建居民亲近生态系统服务的阻力面(图7)。

图7 景观生态安全维育和生态系统服务亲近阻力面

基于最小成本距离识别出临沂市潜在生态廊道的基本走向(图8),通过电路理论识别生态廊道的空间范围。结果表明,临沂市潜在生态廊道共计75条,总长度4375km,其中重要廊道1054km,次重要廊道1154km,一般廊道1366km。从生态廊道的空间分布来看,蒙阴县及其周边区县生态本底优质,但由于被农田和果园分割导致原始生态斑块较为破碎,因此该区域生态廊道以重要廊道为主,呈现出宽而短的特点,分布较为密集,将沂山、蒙山、尼山串联,不仅发挥着生态连通的作用,同时也可作为生态源地的一部分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沂河周边地区生态斑块小而分散,生态源地以沂河、沭河等大型河流为主形成南北连通的趋势。西南部廊道主要打通了兰陵县、平邑县生态斑块与沂蒙山和沂沭河的连接,但由于该区域人类活动频繁,生态阻力大,导致廊道以一般廊道为主,呈现长而窄的结构,生态退化风险大。

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共识别出23条生态系统服务亲近廊道,总长度为757.56km(图8)。这些廊道连通着供给源地与需求源地,维系着临沂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流动。从供需匹配的空间格局来看,目前临沂市生态系统服务流受阻,高供给区域主要集中于北部,高需求区域集中于南部,局部区域存在服务流阻断现象。从供需廊道的空间布局上看,生态服务流通道分为十簇向外辐射。蒙阴县及沂水县的生态系统服务流通道的建立主要依赖于森林系统的完整性。罗庄区与河东区作为临沂市最大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区域,由于距高供给区域的生态源地较远,其供需廊道主要辐射到近郊地区的生态源地,主要有沂河及滨河湿地构成。此外,莒南县、费县、兰陵县等地区的供需廊道较为稀疏,亟待通过控制区域开发强度,保育修复区域绿地,建设集中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域,满足区域居民生态福祉需求。

图8 景观生态安全维育网络与生态系统服务亲近网络

3.4 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空间优化

立足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治理,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域为分区布局基础;以供需错配城镇与供给源地的匹配簇为满足城镇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发展组团;以河流廊道、道路绿廊、森林廊道构成的生态网络连接农业、城镇及重要生态节点。形成临沂市“三区两带五廊多组团”的生态网络优化布局方案,打造“四山环城、五廊入城、多点耀城”的国土空间生态格局(图9)。

图9 “三区两带五廊多组团”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依据生态系统服务差异将“三区”划分为沂蒙山生态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环沂水生态-农业交错区以及城郊生态区。其中,沂蒙山生态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位于临沂西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提供的服务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并融合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形成具备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体系。同时,该区域是山东省少有的野生狼群分布区,物种多样性丰富。应限制开发建设,积极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环沂水生态-农业交错区以农耕为主,是临沂市农产品主产地,生境斑块破碎,应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提升区域生态结构连通性与稳定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升农田生物多样性,建设沿河绿色河岸,控制水土污染。城郊生态区指城市及近郊生态区,以罗庄区、兰山区和河东区为主,生态斑块呈条状和点状,缺少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应以城中河流水质及河流沿岸湿地的治理为主,补充城市绿心绿地,同时建立向外连通的道路绿廊,为居民向外亲近自然提供畅通和优美的路径。

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地的生态要素及廊道走向,将“两带五廊”划分为通山观河体验带、绿水青山修复带与“两横三纵”的五条主要自然生态廊道。其中,绿水青山修复带以沂山、蒙山为中心,是生态系统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通山观河体验带以罗庄区、兰山区、河东区为中心的纵向交错带,串联尼山、沂河、沭河、新沭河及五莲山,是为生态系统服务错配区提供服务支持的主要来源,应以“绿色农村、生态旅游”为抓手,以文旅景点为重要节点,以生态廊道和道路绿廊为导线,构建临沂近郊生态文旅体系。

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错配区域与就近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域形成的连接,形成以城镇-生态“多组团”的发展新格局。依托人工-自然的生态交互廊道打通居民亲近自然,了解生态工程,认同自然文化的渠道,通过多组团的发展格局和道路绿廊的建设,带动城镇中心向生态化、宜居化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估与供需匹配评价,通过对景观生态廊道和供需生态廊道的识别,提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格局构建的新途径。研究表明,临沂市多数主要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错配,而具备较强生态系统服务供应能力的生态斑块普遍远离城镇。研究建议了面向居民福祉提升的国土空间生态网络构建技术体系,在打造立足于绿水青山保护修复的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识别城镇居民亲近自然的23条潜在空间廊道。提出了“三区两带五廊多组团”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布局方案,提升居民福祉,促进临沂市社会-生态协同发展。本研究所建立的生态网络构建技术体系有潜力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和实践提供科技支撑,生态网络结果也将为研究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提供方案指引。

当前,生态源地的阈值设置仍未形成统一范式,多通过设置固定面积比例的手段识别生态源地。但生态源地的设置和保护往往制约与规划目的以及规划的可行性,过小的生态源地缺乏有效供给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过大的生态源地则就要较高的保护成本。从管理的角度出发,需要拟定合理的生态源地划定阈值,确保生态源地的保护措施可以权衡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在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方面,鲜有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纳入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研究,仅考虑生态用地之间的结构和功能连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既定目标,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对自然福祉的理解和获取。其中,获取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在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自然福祉,如调节气候、生产氧气;另一个则关注小尺度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亲近程度。后者有利于在小时间尺度内提升居民对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和居民幸福感,同时有利于前者的实现。

本文仅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相关性分析的角度出发,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网络纳入地方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框架,而关于定量、定向化生态系统服务流量,以及将人类亲近自然的方式纳入网络构建的问题仍有待深入。此外,本文所提及的优化方案仅注重市级行政区域内部的整体及局部性优化,缺乏对地区生态整体的角度考量,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生态安全格局的整体性,例如临沂西北与泰安相接壤,临近的城市同样可能会选择前往沂蒙山体验生态服务。在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上,由于数据限制,本研究使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代表固碳能力存在局限性。由于临沂市大部分森林均为成熟林,维持着稳定的固碳和释碳的速率,而作为农业大市,临沂市水热条件优越,因此,耕地的固碳量显著高于林地。但耕地往往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弱,同时由于农业道路的交错,耕地缺乏连通性,因此对最终结果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亲近网络时,仅考虑将主要城市道路作为居民出行的廊道,忽略了土地利用类型的通行能力。在未来研究中,有必要细化居民出行的空间阻力,基于兴趣点的空间可达性评价,进一步考虑对道路信息,如道路等级、是否拥堵。同时应完善生态系统服务的传输方向及范围的研究、统筹不同行政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构建“城镇-乡村-生态”功能耦合的国土空间,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猜你喜欢
源地临沂市廊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含羞草
假如我是马良
5种源地葛萝槭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移民与文化认同:土家族民歌《吴幺姑》探析
青海游
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