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芬红
(芜湖市繁昌区荻港镇人民政府,安徽 繁昌 241201)
花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被称为“植物肉”、“长生果”,是安徽芜湖目前发现仍在种植和生长的且比较悠久的地方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导致花生减产,造成了经济损失。花生的病害可分为地下病害和地上病害,地下病害主要是花生的土传病害和种传病害,根腐病和茎腐病是造成花生减产的主要地下病害;地上病害主要有锈病和叶斑病。笔者介绍了这几种花生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旨在尽早发现花生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防治,降低损失。
根腐病俗称鼠尾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种期和苗期,其他生育期也有发生。种期发生根腐病主要表现为烂种、烂芽;苗期主要表现为不生长、矮小,甚至枯苗;成株后感病叶片失水褪绿、变黄,茎基部呈水浸状、黄褐色,根颈部出现稍凹陷的长条形褐色病斑,根端呈湿腐状,皮层变褐腐烂,易脱落,主根粗短或细长,形似老鼠尾状,侧根很少,植株逐渐枯死[1]。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开花结果少,且多为秕果。病菌进入土内危害果针和幼嫩荚果,果针受害后荚果易脱落在土内。病菌和腐霉菌复合感染荚果,可使得荚果腐烂。
1.2.1 预防措施。根腐病为土传或种传病害,因此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及对种子进行包衣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播种前清洁田地可减少病菌的传播,不宜进行连作以避免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病菌,可与玉米等其他作物进行轮作,以减少病菌的积累,从而减少病害的暴发。选取籽粒饱满、无破损、无病虫害的抗病种进行包衣,或直接购买包衣种子。播种时不宜种植过密,植株郁闭会导致通风不良,雨后土壤湿度大,会加重病害发生。种植过程需合理施肥,在施足底肥的同时还要注意磷钾肥的增施,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残体。不可粗放管理,田地高低不平易造成积水,土壤肥力不足导致植株矮小,遇到长期阴雨天气都会增加病害发生。土壤湿度大会加大根腐病的发生,因此,大雨过后需要及时进行田间排水。齐苗后要加强检查,发现病株及时进行化学防控。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植株,发现病残体立即搬离田间集中烧毁。
1.2.2 治疗方法。发现病株随即采用喷雾或淋灌办法施药封锁中心病株。可选用96%噁霉灵3 000 倍液,40%三唑酮、多菌灵WP 1 000 倍液,每隔10 d 喷1 次,连喷2次,喷足淋透,交替施用,效果更好。
茎腐病主要发生在花生苗期,导致花生茎部腐烂。该病症状主要出现在与地面接触的根颈部和茎基部,因此也被称为“掐脖子病”,该病由棉色二孢菌引起,田间表现主要为花生的侧枝死亡。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呈黑褐色腐烂状,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2]。拔起病株时易从茎基处折断。果荚往往腐烂或种仁不满。一般春花生发病情况比夏花生严重。
2.2.1 预防措施。茎腐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为主,防治要以栽培管理为基础,严防种子霉变,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基础上,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与稻类、麦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为佳。种子储藏前要充分晒干,播种前,选取籽粒饱满、无破损、无病虫害的抗病品种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或直接购买包衣种子。深翻改土适用于轻度污染的土壤,可以清除越冬病菌。
2.2.2 发病后处理。发病初期可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复配喷施进行防治,还可加入磷酸二氢钾、芸苔素等药剂一起喷施,共同促进花生恢复正常生长。发病中后期,植株已经发黑、腐烂时喷施化学药剂则防治作用不大,因此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一但发现病害,立即处理。
锈病表现在花生的叶片上产生锈状斑点。一般底叶开始发生,叶片产生黄色水泡,周围有很窄的黄色光晕。表皮裂开后,铁锈粉散落,严重时叶会变黄、变干、脱落[2]。
3.2.1 预防措施。选用抗病品种进行包衣,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注意田间排水。
3.2.2 发病后处理。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或95%敌锈钠WP 600 倍液进行防治。
花生叶斑病分为褐斑病和黑斑病2 种,造成花生的整个叶片发生病斑,严重的导致脱叶,使整个植株不能给地下的果实提供营养。
病斑初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为1~10 mm,叶片正面病斑暗褐色,背面褐色或淡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3]。在潮湿条件下,大多在叶正面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严重时几个病斑汇合在一起,常使叶片干枯脱落,仅剩顶部3~5 个幼嫩叶片。茎部和叶柄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褐色稍凹陷。黑斑病与褐斑病可同时混合发生,黑斑病病斑一般比褐斑病小,近圆形或圆形,直径1~5 mm,颜色较褐斑病深,呈黑褐色,叶片正反两面颜色相似,病斑周围黄色晕圈不明显。病害晚期,叶背面病斑生有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并有一层灰褐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引起叶片干枯脱落,茎秆变黑枯死。
(1)选用抗病品种,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叶斑病的重要途径。
(2)花生收获后,要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及时进行耕翻,将病残体翻入土中,可减少初侵染源。重病地块应实行与禾本科、薯类作物轮作,可减少田间菌源。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花生健壮生长,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应用杀菌剂是防治叶斑病的重要措施。在花生始花期开始调查,当病叶率达10%~15%时开始施药,用诱抗素+微生物菌剂+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每20 mL 对水15~20 kg,稀释800~1 000 倍,每隔15~20 d 施药1 次,连续防治2~3 次。
花生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时一定要注意病害的防治。首先是要选用抗病品种,可根据各地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其次要注意不要连作,以减少病菌的积累。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合理施肥都是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后,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使用药剂防治,以控制病害的大发生,避免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