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县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2-11-26 18:37:12于永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甸子桓仁县桓仁

于永梅

(桓仁满族自治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桓仁 117200)

桓仁县位于辽宁东部,属长白山余脉,为低山丘陵山区,形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境内总面积3 547 k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9万hm2,约占境内总面积的81.8%,森林覆盖率为76.6%。桓仁县属中温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9℃,平均无霜期137 d,年平均降水量842 mm,年日照时数2 132 h,土壤以棕壤为主,pH 值多为 5.6~6.5,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质优良,雨量适中,气候温和湿润,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1 产业现状

1.1 自然资源优势

桓仁县野生药材资源丰富,拥有各种野生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材1 103种。人工种植类药材有林下参、辽细辛、辽五味、刺五加、桔梗、月见草、黄芪、平地人参、金花葵、羊乳、贝母等20余种。目前,以林下参为主的药材发展到4.14万hm2,其中林下参约3.87万hm2;平地中药材(主要有辽五味、辽细辛、羊乳、桔梗、月见草、贝母、人参)发展到2 678.33 hm2左右,总产量达到8 780 t左右。

1.2 中药材分布情况

1.2.1 桓仁山参。桓仁山参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及8个国有林场和1个国有农场,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桓仁县已经开始禁止开垦参地,山地园参(秧参)现存数量极为稀少。

1.2.2 平地人参。桓仁县平地人参处于起步阶段,从2014开始,到目前发展到400 hm2左右,主要分布在华来镇、五里甸子镇、沙尖子镇、古城镇等。

1.2.3 辽细辛。目前,桓仁县辽细辛发展到300 hm2左右,主要分布在五里甸子镇、沙尖子镇、二棚甸子镇、向阳乡、古城镇、黑沟乡等。

1.2.4 五味子。目前,桓仁县五味子发展到408.67 hm2左右,主要分布在五里甸子镇、沙尖子镇、二棚甸子镇、八里甸子镇等。

1.2.5 其他主栽品种。其他主栽品种有刺五加、桔梗、月见草和黄芪等。其中:刺五加约723.60 hm2,主要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桔梗约230 hm2,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月见草156.67 hm2左右,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黄芪66.67 hm2左右,主要分布在五里甸子镇、沙尖子镇、二棚甸子镇、古城镇、八里甸子镇等。全县参与中药材产业农户达到2.8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5.5万农户)的50.9%。

1.3 中药材生产栽培管理技术

目前,桓仁县中药材栽培方式全部是人工栽培,其中林下山参在山林自然条件下生长,平地中药材主要为人工管理。

1.3.1 桓仁山参主要栽培管理技术。人工播种、除草、管护、灭鼠等,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纯天然环境下自然生长。

1.3.2 平地人参主要栽培管理技术。首先是选地,休耕、光浴,时间1~2年。然后人工做床,消毒床面,播种或是小苗移栽、搭遮阴棚及管理。注意不同生育阶段及时防治病虫害。病害防治:出苗展叶期预防叶斑病、霜霉病,用70%代森锰锌+60%代森铵400~600倍液7~10 d防治1次,展叶后病情逐渐加重,用好速净、甲基托布津、退菌特、扑海因等药剂按说明间隔10 d防治1次;建议药剂轮换交替使用,提高防治效果。收获前1个月建议用70%代森锰锌或80%代森锌600倍液防治,经济稳效。虫害防治:使用的杀虫剂主要有50%辛硫磷乳油(防治地下害虫用1 000倍液开沟浇施,覆土)、20%速克死乳油、50%毒死蜱等,根据情况及时用药。

1.3.3 细参主要栽培管理技术。首先选地、做床、播种或是移栽小苗;其次及时防治病虫害。病害防治:叶枯病,展叶后喷施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7~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4~5次;锈病,展叶后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敌锈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加0.2%中性洗衣粉防治效果更好),间隔 7~10 d喷施 1次,连续喷施 3~4次;菌核病,以预防为主,种子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10 min或用适乐时10 mL加水50 mL拌种2.5 kg。虫害防治:地下害虫小地老虎,将25%敌百虫乳剂加3~5倍的水稀释,按比例1∶3拌炒香的豆饼粉加麦麸做成毒饵,晚间放到受害田上。蝼蛄,主要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或82%敌百虫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畦面喷洒或浇灌。细辛凤蝶,主要在二叶期前于叶子的背面喷施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好。

1.3.4 五味子主要栽培管理技术。选好地后挖立柱坑,按5 m×4 m预埋水泥立柱,一般需埋水泥立柱750根/hm2,立柱高2.0m,拉铁线纵线5道、横线1道,一般需铁线675 kg/hm2,准备好后开始移栽苗木。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害。病害防治:叶枯病,发病前用70%安泰生500~600倍液预防,发病期用多抗霉素或是好力克防治,效果好;根腐病,初发病时间一般在6—7月,危害幼苗,7—8月雨季发病严重,可导致整株死亡,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灌根(药液灌入五味子根部土壤5~10 cm深处即可),雨季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生石灰消毒病株穴;黑斑病,发病时期为6月上旬至8月末,用1∶1∶100波尔多液预防,7~10 d喷施1次或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白粉病,发病时间为7—9月,可用25%粉锈宁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喷施2~3次。白粉病同黑斑病发病期相近,也可用粉锈宁和代森锰锌混合配制进行综合性防治,浓度不变。桓仁地区地块零散不集中,五味子地块周围多是玉米地,玉米地使用封闭除草剂时产生药物漂移,易导致五味子产生药害。五味子药害防治方法一般是在玉米施药前3~5 d给五味子喷施先U素、481、6+1等营养液,促进五味子增强生理机能、增强抗药性;或是玉米种植农户选用无漂移的苗后除草剂,时间在5月中下旬,此时五味子已经谢花坐果,叶片的抗药能力增强,产生药害的可能性较小。五味子虫害主要有女贞细卷叶蛾、食心虫、金龟子成虫、天目毛虫、红蜘蛛等。防治方法:利用杀虫灯早期诱杀,减少产卵;当田间观测虫卵率达到0.5%~1.0%时,用5%来福灵乳油2 000倍液喷施,间隔15~20 d喷1次,连续2~4次,防治效果可达到90%以上。

1.3.5 桔梗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最好选择沙壤土地块,做床,直播或育苗移栽。病害防治:根腐病,整地时,使用多菌灵粉剂75 kg/hm2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使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克瘟散1 000倍液灌注,每15 d灌1次,连续3~4次。紫纹羽病,实行轮作,及时拔除病株,病区用10%石灰水消毒,控制蔓延;施足基肥,改良土壤,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施石灰粉750~1 500 kg/hm2,以减轻病害。立枯病,苗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分别用15%立枯灵500倍液、70%土菌消1 500倍液封闭浇灌发病地块或用25%多菌灵500倍液将床面浇透。炭疽病,出苗前喷施70%退菌特500倍液;发病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间隔10~15 d喷1次,连续喷施3~4次。虫害防治:蚜虫,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越冬虫卵密度,喷施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小地老虎,清除杂草枯枝,消灭越冬虫卵和蛹;4—5月开始危害时,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浇穴。

1.3.6 其他主栽品种主要栽管理培技术。一是选地、做床、播种、遮阴、管理等;二是防治病害,使用的杀菌剂主要有百菌清、代森锰锌、代森铵、甲基托布津、退菌特、扑海因、粉锈宁、乙磷铝等广谱杀菌药剂,按说明使用;三是防治虫害,使用的杀虫剂主要有速克死、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阿维菌素等高效低毒药剂,按说明使用。

1.4 药材加工情况

桓仁县中药材加工以人参制品加工为主,其余药材则以出售原料为主。

1.4.1 人参加工企业。目前,桓仁县境内加工、销售山参的企业有祥云药业、恒宝参药、华宝人参制品、尚典药业、同仁堂健康药业、天士力森涛、益仁堂、阳光保健品等9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下辖13个乡镇中,从事人参加工的共计有60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户、个体加工580余户。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于华来镇、古城镇、二棚甸子镇、桓仁镇、沙尖子镇等。

1.4.2 人参加工产品。桓仁山参加工产品主要有生晒参、礼品参、工艺参、酒瓶参、山参粉、山参片、糖参、人参冻干粉、饮料、中药饮片、白干参、红参、西洋参、移山参等,年加工量逾2 900 t,其中园参占95%以上。个体加工主要是购入园参后,经洗刷晾晒等工序加工成品后出售,企业加工主要是加工成中药饮片、人参粉、饮料等。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深圳、上海、杭州等地。

1.5 近几年主要中药材价格变化情况

从总的趋势分析看,中药材市场价格有缓慢上涨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常规用量少的品种、特别是野生中药材资源减少,同时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例如野生马兜铃、穿龙骨等品种。大众品种的中药材价格将趋于平稳。例如:2019—2021年,红参10支价格500元/kg,25支价格450元/kg,35支价格400元/kg;生晒参20支价格450元/kg,30支价格400元/kg,其价格基本没有变化;五味子平均价格在70~75元/kg,基本没有变化;细辛平均价格50元/kg,基本没有变化。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政策扶持,产业规模小

缺乏政策扶持,盲目追随市场,中药材产业没有形成地区主栽品种和产业规模优势,生产出现大起大落现象,收入不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桓仁地区耕地面积小,地块零散不集中,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少,基本是单打独斗,缺乏规模品种,且种植标准不一,缺少集体合作规模化生产。

2.2 粗加工居多,产品附加值不高

所产药材基本没有深加工,多是简单清洗整理后以原材料出售。如园参原料粗加工后销售,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率较低。

2.3 缺少专业指导团队,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

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少,无法组建高科技专家团队指导生产、加工及进行研发创新等工作,导致药材生产粗放、集约化程度低,成为目前中药材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大弱点。另外,中药材生产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如没有农业、林业、药监、质监等部门对人参行业进行管理,未形成全面完整的产业政策、管理体系。

3 建议

在“十四五”期间,桓仁县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保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大力发展道地药材,打造优势品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桓仁中药产业,逐步把中药产业培育成桓仁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3.1 强化资金政策扶持,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在产业发展上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农民发展中药材建议相关部门贷款能给予3%~5%的贴息补助。推广实施标准化种植技术,利用县内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以林下参为主的耕地药材,以五味子、细辛、贝母为辅。完善种植标准,扩大种植规模,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

3.2 组建民间合作组织,培育桓仁药材交易市场

组建中药材协会和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制定桓仁道地药材地方标准,推动中药材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引资建设桓仁中药材(山参)交易市场,运用信息化技术建成现代化交易市场,定期发布地产药材指导价和存货量,并与河北安国中药材交易市场、吉林万良人参批发市场、西丰鹿茸交易市场等建立价格信息联网共享。组织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引导有市场、有实力的经纪人在桓仁投资创业。

3.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药材加工企业

努力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根据自身的产业定位,引进和培育医药保健食品企业。以道地药材为主,通过招商引资,采取自主研发、购买专利等方式开发保健品、新品中药及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等,提升中药材的加工质量,丰富桓仁县中成药产品品种,以壮大中药材产业。引进和培育中药材提取分离、中成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等方面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形成集聚效应和特色品牌,力争每年都有新增规模企业。

3.4 培育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与市场开发投入

通过抓示范、搞培训、现场指导等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每年举办中药材培训班2~3期,培训农户约5 000人次,让种植农户基本上掌握中药材栽培植技术,解决生产粗放的问题,实现集约化发展的目标。与科研部门建立产品开发长期合作关系,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并借助科研部门技术和人才优势,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加大市场投入,培育自主品牌,突出道地药材的品质和现有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3.5 强化组织领导,推动产业升级

成立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桓仁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鼓励药材种植户、经纪人、销售商创办生产加工企业,开发中药材深加工产品;鼓励饮片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开发保健品或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产品;引进开发中成药品种、保健食品品种等。

猜你喜欢
甸子桓仁县桓仁
孙喻奇
摘蕾和采收期对桓仁山参品质的影响研究
好山好水出好米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0年4期)2020-06-05 06:09:46
治沙书记——董福财
草间山鸡飞
桓仁蛤蟆油膨胀度与浸泡时间的试验研究
恰好一阵雨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14年9期)2014-10-14 13:28:58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14年3期)2014-04-11 07: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