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恩文
(玉溪市峨山县岔河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玉溪 653203)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避免生猪暴发疫病,需要加强对疫病防治力度,提高生猪的生产性能,本文对生猪常见传染病的免疫防治技术进行介绍。
在生猪的疫病防控工作中,运用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开展系统化的防治工作,疫苗在疫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养殖人员需要依据当地的疫病流行状况,规范免疫流程,对免疫抗体的时效性和生猪的健康水平,开展针对性的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生猪的免疫抵抗力,部分生猪养殖场缺少规范性的免疫程序,在短期内给生猪接种多类疫苗,不仅会使疫苗接种工作出现问题,同时浪费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疫苗接种过多会对生猪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2)饲养人员要按照疫苗接种的时效性,规范疫苗接种的次数,同类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3)要尽早开展免疫接种工作,但避免出现超前免疫,防止生猪出现免疫麻痹状况,要对生猪定期接种疫苗,例如猪蓝耳病疫苗、圆环病毒疫苗等,通过接种疫苗,确保生猪可以健康生长,提高生产效率。
生猪的疫苗接种工作,主要是利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把病毒免疫物质注射到生猪体内,确保生猪不会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提升自身的机体免疫能力,降低了生猪感染疫病的机率,运用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防控生猪疫病的扩散,通过定期注射疫苗,可以防止疫病的发生和扩散,同时可以减少疫病引起的养殖损失,促使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因此,养殖人员需要注重生猪的疫苗接种工作,贯彻落实当地动物疫病的防治方针,对生猪开展疫苗接种。
在生猪饲养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养殖场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不能对生猪进行规范化的养殖管理,致使生猪感染各种疾病。所以养殖人员要做好日常的养殖管理工作,通过对猪舍进行定期的消毒清洁,保证猪舍清洁安全,对猪舍进行消毒杀菌,避免猪舍滋生多种病菌,合理管控消毒次数。每个月至少需要消毒1~3次,确保猪舍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清理猪舍内的废弃排放物,运用堆积发酵的环保方式进行处理,及时更换饲养工具,除此之外,需要引进相应的通风设备,保证猪舍内部具有良好的通风现象,避免生猪出现中暑现象或是应激反应,增加生猪的饮食量。同时安装相关的防寒保暖设备,在猪舍的地面上铺多层草料,避免生猪因为天气寒凉引发腹泻疾病、脱水症状、或是消化道肠炎等疾病。最后,需要开展科学化的饲养工作,从正规的生产厂家引进饲料,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严禁给生猪喂食过期的变质饲料,提高生猪的饲养水平。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导致生猪疫病的致病因素有很多种,具有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其中,部分疾病的传播都是通过直接接触而相互感染的。养殖人员需要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增强饲养管理水平,科学选取生猪饲料;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生猪的不同阶段,对饲料进行合理调整。与此同时,需要增加对生猪喂食量的管控力度,确保生猪进食量和体重呈现合理增长,养殖人员需要综合养殖状况完成饲料配比,继而促进生猪快速消化的同时,防止对生猪的健康造成损害。除此之外,养殖人员需要对生猪的饮用水进行消毒管控,保证饮用水中不含有任何有害杂质,确保生猪的健康生长,还可给生猪喂食一定量的中草药,减少生猪出现肠胃疾病的概率。
4.1 猪蓝耳病 防控猪蓝耳病,需要利用相关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对猪蓝耳病病毒进行有效净化,接种过程较为繁杂,需要历经“活疫苗-灭活疫苗-免疫退出”等阶段,可以达成理想化的净化效果,实现根除猪蓝耳病病毒的目标。通过对养殖场内健康母猪开展基础免疫,在母猪产仔后的14~20日龄开展免疫接种,在仔猪出生后的20日龄进行猪蓝耳病免疫。在运用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之前,需要对猪场中PRRS的血清类型进行有效检测,需要运用弱毒疫苗对公猪的猪蓝耳病进行有效治疗,不能对妊娠早期的母猪使用弱毒疫苗。
4.2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急性的传染病,会导致妊娠母猪出现流产,致使仔猪在短期内出现死亡。猪伪狂犬病是现代生猪养殖产业的主要传染病,养殖人员需要做好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工作。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流程主要针对参加配种的母猪开展基础免疫,对养殖场内已经生产过的生猪,需要定期注射弱毒疫苗。
4.3 圆环病毒病 圆环病毒病的免疫流程是对公母猪的基础性免疫工作,饲养人员需要对猪群开展定期的免疫接种,一年至少需要注射2~3次的免疫疫苗,通过给生猪注射圆环病毒普通疫苗进行免疫,可以避免生猪感染疾病,需要注意,仔猪出生后的第2周龄和第4周龄时,需要分别注射免疫。尽量采用灭活浓缩疫苗或基因工程疫苗。
4.4 猪 瘟 在生猪的饲养过程中,需要加强预防管理,对生猪进行严格管控,确保猪舍保持干净的卫生环境,尤其是猪瘟频发的季节,对猪舍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且给生猪接种相关的猪瘟疫苗,保证疫苗接种工作可以顺利实施,适当增加疫苗接种的使用剂量,当猪舍周边出现猪瘟时,需要紧急接种猪瘟疫苗,同时要加大剂量科学防治。对猪瘟防控时,要做好病猪的隔离工作,并对生猪和猪舍进行系统化的消毒,对病猪进行科学诊治,通常会采用高免血清高热金针肌肉注射,需要配合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预防生猪病情进一步恶化。在开展猪瘟免疫流程时,需要以公母猪为基础开展免疫工作,一年至少需要开展3次普通免疫防治,当仔猪30~60日龄时,进行猪瘟的免疫防治。
4.5 支原体猪肺炎 针对猪支原体肺炎采取相关的免疫接种工作,该病的免疫对象一般是仔猪,在仔猪出生后的第7和21日龄各开展一次灭活苗的免疫。在仔猪5日龄时注射1次灭活疫苗。
4.6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的免疫流程,当猪场内的公猪和母猪150~170日龄时,可以在每年的4月份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在妊娠三胎后可以不进行免疫防治。注意细小病毒疫苗需要进行单独注射。
4.7 乙型脑炎 为了防治乙型脑炎,需要采取相关的免疫技术,通过正规的基础性免疫流程,可以使生猪养殖场内的生猪获取良好的免疫成效,一般在每年的4月进行1次免疫,可以达到优质的免疫效果。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导致生猪出现疾病的因素有很多种,例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因此,需要对有害病原进行彻底消毒。由于夏季的温度比较高,需要对猪舍中病毒进行有效处理,在消毒前需要先清扫一遍,部分病原微生物会寄存在灰尘、粪便等废弃物中,直接冲洗会使病原微生物随着水流到外面,继而把病毒扩散到整个养殖场,比较常用的消毒药水有2%的烧碱溶液、5%的漂白粉、3%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消毒干燥后使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对非疫病高峰期的季节,可以利用包含有机氯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多种消毒方法,因为病菌的抗药性比较强,养殖场需要采取3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当消毒药剂的使用次数超出限定次数时,则需要及时更换另一种消毒剂,防止病菌针对消毒药物产生抗药性,致使消毒效果不断降低。消毒过程中需要依照使用说明正确配比,不可随意加大或降低药物浓度,严禁把两种消毒剂混合使用。消毒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对人体造成损害。
免疫流程的完善可直接影响生猪疾病的免疫成效,科学的免疫程序可以把生猪疫病的免疫成效最大化。要确定合适的生猪免疫日龄,疫苗接种时期尽量选在仔猪满月前后,此时母源抗体不会对疫苗的免疫成效造成影响,可对病毒起到防御作用。在仔猪首次免疫后,间隔1个月进行二次免疫。在生猪发病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注射疫苗,由于受到疫病的感染,会使生猪的免疫抵抗力不断降低,继而引发生猪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有流行性感冒、仔猪大肠杆菌病等。
首先,对外来生猪加强管控,引进外来生猪时需要保证生猪的健康,同时带有检疫证明,当生猪进入到养殖场以后进行隔离养殖,至少需要隔离饲养1个月,在此过程中进行观察,当发现其没有异常现象时进行混合饲养,混合饲养前需要依照免疫流程进行免疫接种。其次,对病死的生猪加强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死猪把疫病传染给正常猪,把病死猪及时运输到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点,由收集点统一送至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对病死猪的圈舍进行消毒处理。
在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观察生猪群是否出现异常状况,比如,当发现疑似病例时,需要对其进行隔离养殖,同时上报给防疫部门,综合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的消毒管控,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不仅需要对生猪进行隔离,还需要对饲养人员加强管理,当确定生猪感染疾病以后,需要增强对猪舍的消毒管理,如果生猪没有出现其它染病状况,可以通过协调饲养状况,提高抗病性能,通过VC粉以及电解多维的应用,提高生猪的免疫能力,在喂食生猪饲料时,可以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病毒药物,以及抗菌性药物,以便增强生猪的免疫水平。
伴随生猪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对生猪养殖场进行科学管理,增加生猪的免疫抵抗力,同时针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传染疾病,采取相关的疫病防控措施,注射相关的疫苗,提高生猪养殖工作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