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召开“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专场。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和平出席发布会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教育改革发展相关情况。
目前,教育支出是福建财政第一大支出,年均增长8%。同10年前相比,全省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98.96%,提高了3.48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03%,提高了6.31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28%,提高了25.77个百分点。
10年来,福建新增公办园学位65.8万个,100%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在公办园就读的幼儿占比达56.9%,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3.1%。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持续实施城镇中小学扩容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公民办同步招生等政策,全面消除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随迁子女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比例达93.7%,乡村小规模学校100%达到省定标准。
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方面,福建实现每个县至少有1所中职学校、每个主导产业至少有1所行业性职业院校与其对接,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10年来,全省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近230万名优秀人才,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占全省总数85%以上。
近日,河南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正式印发。至此,河南省科技、文化艺术、体育三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全部出台。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文化和旅游厅、体育局分别会同省教育厅相继出台的《河南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指南(试行)》《河南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指南(试行)》《河南省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指南(试行)》,对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办学资金及经费保障、培训材料、从业人员、培训行为、场所及相关安全保障、收费管理、年检年报等方面作了明确规范。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文化和旅游厅、体育局联合省市场监管、民政等有关部门,分别按照设置标准,重新审核登记全省范围内所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进一步规范全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净化校外培训市场。
日前,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使用绩效,河北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修订并印发《河北省“双一流”大学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河北明确提出,今后,全省“双一流”大学建设专项资金将遵循择优扶强、绩效为先、放管结合、动态调整原则,实行项目库管理,建立基于绩效评价的动态调整机制。
河北明确,全省“双一流”大学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由省财政厅根据省政府审定的河北省“双一流”建设推进方案,将年度建设资金列入省级预算。省教育厅主要负责制定河北省“双一流”建设推进方案,组织实施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等工作,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进行监督。专项资金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不得用于发放日常性绩效工资或各种津补贴、日常运转、发改部门立项的基本建设、支付罚款、对外捐赠、赞助、对外投资、归还借款支出。除上述支出事项外,专项资金可由高校根据资金用途以及实际需要,自主安排与“双一流”建设相关的各类必要支出。
在绩效评价方面,河北省教育厅按照“双一流”项目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价办法,实施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按照绩效评价结果动态调整“双一流”建设学科和经费补助额度,建立择优扶强、动态调整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同时,将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省财政厅按规定公开年度资金预算,省教育厅和项目承担学校按职责和有关规定对重点建设项目组人员构成、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评价结果等进行公开,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现在只要在办公室通过电脑,就直接办理完成了,既降低了成本,又节省来回跑腿的麻烦。”青岛温馨校车公司育才分公司安全机务处朱崇兴说。他提及的这项服务,是山东省青岛市行政审批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等部门,聚焦学校及家长学生需求推出的校车使用许可“一网通办、一链办理、协同高效”数字审批新模式。
之前,办理校车标牌需要办理人员准备机动车行驶证、代办人身份证等5份纸质资料。纸质材料提交后还需要在行政审批、交通运输、公安交管3个部门之间流转,影响了业务办理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市行政审批局依托青岛智慧审批平台,实现校车使用许可业务网上申报、在线征求意见、系统反馈、审管衔接等全流程在线服务。
同时,该市行政审批局积极探索高效审管衔接互动模式,依托跨部门协查平台,由交通运输、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线上完成核准后,校车相关审批信息将线上高效推送至监管部门,企业可直接至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打印校车标牌。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强调要进一步简化资助流程,逐步实现政府资助“免申即享”。
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简化报到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保护学生隐私,确保所有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其中,要提前摸排符合学费减免政策的学生,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避免出现“先收后退”“迟报漏报”现象。
通知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助学贷款受理效率,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应贷尽贷。要严格规范资助资金和基础信息管理,确保资助信息全部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资助资金使用绩效。同时,要简化申请流程,确保困难学生认定精准便捷。各地各高校要在10月底前完成秋季学期信息比对。对比对出的在籍在校特殊困难学生,进一步简化资助流程,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取消申请手续,取消证明材料,取消名单公示,逐步实现政府资助“免申即享”。
此外,通知明确,各地各高校要健全临时困难补助机制,对受疫情灾情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影响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在国家资助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帮扶措施,多措并举“再帮一把”,切实保障他们入学后的基本学习生活。
近日,山东省发布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面普及15年免费特殊教育,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99%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建立。
山东明确深入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多元融合。2022年底,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全部纳入本地普通教育集团化办学机制,并与一所以上随班就读普通教育学校结成协作共建关系。
“十四五”期间,山东还将建设100个优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实施“特殊教育学校达标工程”,到2025年,特殊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级办学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到2025年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年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提高至9000元。
日前,上海市教委、市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基本实现本市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设、教育装备配置、信息化环境建设、教师队伍配置、生均经费标准要求的统一和更高水平均等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力争各区全部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
《通知》明确,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坚持“服务内涵”“补齐短板”“注重效益”的原则,要全面对接国家新课程新教材要求,以培养学生素养为导向,优化学生学习空间和资源环境配置。
《通知》提出,将持续推进体育运动场馆、学生剧场和音美专用教室建设,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全覆盖,推进学生食堂(餐厅)和厕所升级改造。在保证面积和数量的前提下,女厕位与男厕位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3∶2。
在教师队伍配置方面,《通知》要求,加大推进教师流动力度,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超过10年、距离退休超过10年的教师应列入符合流动条件范围,每年流动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10%。
截至2021年年底,扶持创办普惠性民办园965所,近14.4万名幼儿受益;2022年新创建普惠性民办园105所,新增学位1.9万余个……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通过扶持普惠性民办园,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并有力推动了普惠性民办园提质增效。
该市专门出台《石家庄市普惠性民办园建设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确定“幼儿家庭分段补、优质办园有奖补”的“双补”方式。在保教费补贴方面,分段对幼儿家庭补贴保教费,不同收费段分别补250元或300元。对居民住宅项目配套建设幼儿园,产权移交辖区政府,成为普惠性民办园的减免租金。增设普惠性民办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残疾幼儿资助制度,每生每年2000元,用于减免保教费、餐费。
石家庄市还采取升类奖励和优质园扶持举措,激励优质民办园加入普惠行列。经审核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每升级一次由市级财政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扶持补贴。达到市一类及以上等级的普惠性民办园,给予每年6万元补贴。
石家庄市坚持监管与帮扶并重,不断提升普惠性民办园办园品质。一方面对普惠性民办园安全、卫生、饮食、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动态监管,另一方面通过向普惠性民办园派驻优秀园长、免费举办专场师资培训等举措,提升普惠性民办园师资素质和办园质量。
近日,山东发布的《山东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55%,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通过率超过55%;增强家庭、社会、网络全环境育人责任意识,在全省培育和建设1000所家园合作共育基地园。
山东明确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实施办法,修订幼儿园分类认定评估办法,定期开展幼儿园分类评估认定。到2025年,省级一类及以上优质园占比不低于50%。每年在全省遴选20个市、县和200个幼儿园科学保教引领项目。全面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全面推进残疾幼儿随园就读工作。
山东强调优化普惠性资源结构。每3年调整一次县(市、区)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00所以上。实施公办园扩容工程,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改造提升力度。2023—2025年每年重点支持1000所左右农村公办园实施标准化改造,重点支持300个左右教育强镇筑基省级试点乡镇提升办园水平。
山东提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高幼儿园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占比,落实5年周期内幼儿园园长、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建立省、市示范性,县(市、区)为主体的园长任职培训制度。
山东要求各地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对公办园保教费每3年进行一次成本调查或监审。实行幼儿园保教费动态调整,原则上每3—5年核定一次保教费收费标准。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的通知》印发。《通知》指出,在师范生培养共性要求基础上,切实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为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造就一批“四有”好老师。
《通知》要求,厚植扎根基层教育报国情怀。强化“优师计划”师范生对国情、省情和乡土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养成教育。
《通知》强调,锻造传道授业解惑过硬本领。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增设乡村振兴相关课程,强化学科(领域)基础知识教学,注重跨学科(领域)教学能力培养,根据定向地区需要,加强一专多能师范生培养。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引导“优师计划”师范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信守履约任教承诺。聚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重点提升“优师计划”师范生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通过“双师”教学等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强化“优师计划”师范生从教的适应力。引导“优师计划”师范生基于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研究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方法,结合从教所需制订学习计划,终身学习,不断提升。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实行覆盖城乡两种教学环境的“双实践”制度。
《通知》指出,优化过程管理激发学习动能。加强个性化指导,实施学业质量常态监测,建立“优师计划”师范生成长发展电子档案,探索书院制育人模式。创新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开设荣誉课程、设置教学研究课题、举办教学技能竞赛、遴选优秀合作培养项目、访学交流。
《通知》还指出,深化协同机制支持终身发展。推进“四位一体”协同,支持跨校跨界合作,跟踪支持职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