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昊
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宜昌 443000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属于常用的施工材料,具有稳固性强、综合成本较低、耐久性较强等优势。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施工体系,但是在施工时也面临着许多质量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拟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稳固性,而且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作业质量,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均属于常见的施工材料,自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则是两类稳定材料的结合,在应用中可以利用混凝土材料来提高结构的抗压强度,而钢筋材料的加入则可以提升结构的抗拉强度,两种材料应用优势的叠加,能够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稳固性,使其承载力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高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上部结构自重荷载也在增加,而相应强度等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可以提供更好的承载力,搭配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可以减少应力集中问题,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结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人们日常生活强度、活动规模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其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建筑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在丰富活动背景下也会加快结构老化速度,影响到建筑内居民的生活安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具备了良好的应用价值,并且混凝土提供的碱性环境也可以产生钝化作用,这样也可以在钢筋结构表面形成钝化膜,对钢筋结构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而此类结构的使用具备较强的耐久性,定期做好保养、清除碳化结构便可以将建筑工程寿命延长到较长状态,以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
在建筑工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个性化需求也在提高,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能够顺利替代旧式结构为各类设计提供可靠的创作空间。而且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应用中也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绝缘性与抗渗性,其展现出的综合性能良好,能够在确保结构舒适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满足不同类型的设计要求,从而为城市现代化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在该技术的应用中,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属于非常基础的工作内容,这也是确保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保障。基于以往应用经验,施工材料选择时的注意事项如下:①水泥材料,常用类型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物硅酸盐水泥等,从综合应用情况来看,目前常用的水泥材料为P.O42.5普通硅酸盐,细度模数、强度结合世界情况进行选择。②粗集料,使用连续级配粗集料,材料粒径不小于4.75mm,含泥量不超过1%,粒径小于1.0mm的材料占比不能超过总量的20%。③细集料,使用连续级配细集料,材料粒径不超过4.75mm,含泥量不超过1%,粒径大于3.0mm的材料占比不能超过总量的20%。④ 钢筋,主要选用螺纹钢筋,钢筋直径根据建筑工程高度、工程施工规范进行选择,以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⑤外加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抗裂剂、抗温剂、膨胀剂等,以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为确保供给材料的合规性,需选择综合能力较强、信誉度较高的供应商,同时在材料应用中也需要进行多次质量校核,确保材料质量统一性,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
在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这也是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水灰比、塌落度、砂率等内容,以此来确定最为合理的配合比,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也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对地质资料进行整理,根据得到的反馈资料来确定混凝土塌落度参数,随后将粗骨料相关规格作为基础参考,从而确定混凝土拌和时的水灰比。第二,在配合比过程中也需要对拌和用水的具体用量进行科学化计算,同时从降低水化热的角度来看,也会在材料拌和时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具体比例也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混凝土拌和比例的合理性。第三,混凝土配合比也会根据现场情况做好动态调整,以提高混凝土拌和结果的可靠性。
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属于重要的组成内容,其在应用中主要起到了树立模型的作用,其施工结果的合理性也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成型的形状、外观、质量。在具体的施工活动中,应注意以下作业内容:(1)对于模板结构质量进行检查,查看内容包括模板是否存在损坏、变形、漏洞、模板过薄等情况,同时也会提前检查模板结构刚度是否达标,存在问题的模板需及时进行调换。而达标的模板也会进行清洗,并在表面涂抹脱模剂,为后续的拼装提供参考。(2)基于提前拟定好的组装计划,对模板进行安装,根据实际要求依次搭建底模、立模和侧模,过程中也需要做好顶撑高度的控制工作,将模板之间的拼缝高度与高差控制工作,搭配着钢管脚手架、顶托支撑等工具支撑固定住模板,确保模板结构的稳固性。(3)在模板工程施工结束后,按要求对模板缝隙紧密度、平整度、尺寸等内容进行检查,同时也会对模板结构进行静荷载实验,实验梯度为10%、30%、50%、80%、110%,若单日沉降量与累积量满足规范要求,则可以进入到下一作业环节。
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起到的骨架的角色,这也是确保结构承重性能顺利发挥的重要保障。在钢筋工程绑扎与安装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内容:第一,基于设计图纸中的相关内容,对于钢筋材料尺寸、是否存在锈蚀、变形情况、抗拉强度等参数进行检查,待满足要求后进行除锈、调直、切断、弯曲等加工,加工后随机抽检材料质量,满足要求后可进行使用。第二,先固定主筋结构,随后选择机械连接、绑扎连接及焊接的方式来绑扎钢筋,绑扎顺序为柱、梁、板、底层筋、第二层筋及负弯矩筋,并且每间隔2.0m需要进行焊接处理,焊接长度不低于10倍箍筋直径,而柱箍筋端头在处理时也需要将其弯曲度控制在135°。相邻钢筋接头高差不低于50cm,确保钢筋结构成型结果的稳固性。第三,在对钢筋结构进行焊接时,需要遵循《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中的相关要求,合理选用搭接焊、电弧焊、帮条焊等焊接方式,并且焊接位置不能出现弯曲的情况,防止焊接位置开裂的问题,提高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在整个技术的应用中,混凝土浇筑作业属于非常核心的作业内容,其作业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成型质量。在具体的作业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内容:(1)根据拌和比例对混凝土进行拌和,拌和时会先添加水泥、集料、粉煤灰干拌40s,随后再添加拌和水、外加剂拌和2min,拌和料经塌落度校核后转运到施工现场。(2)混凝土浇筑时采用连续浇筑作业,若浇筑厚度、体积较大,那么会选择分层浇筑作业,浇筑间隔不超过60min,浇筑初期注浆管端口需要避开螺纹管、钢筋结构,匀速浇筑混凝土材料,确保混凝土可以均匀覆盖模板搭设的浇筑空间。(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使用振捣棒振捣混凝土,单次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等待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后,将振捣棒转移到下一作业区域,转移距离不超过振捣棒搅拌半径的1.5倍,对于边缘无法触碰的位置,使用人工振捣的方式进行补充,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结果的合理性。
等待混凝土浇筑结束后12至18h。开始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作业。在具体的养护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内容:第一,在高温季节进行工程养护时,会在混凝土初凝后在其表面覆盖塑料布或者草席,每日早晚进行一次浇水,保持混凝土结构的湿润度,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裂缝问题。第二,在低温季节进行工程养护时,会在混凝土初凝后在其表面覆盖土工布和草席,若温度过低还需要建立保温棚,以此来维持混凝土凝结环境的稳定性,使混凝土处于稳定的凝结状态。第三,根据混凝土浇筑厚度、浇筑位置的差异性,其养护时间也存在差异,如普通结构养护周期不低于7d,而梁、柱等重要结构的养护周期不低于14d,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结构养护质量。
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1)材料质量的合理性较低,如所使用水泥材料质量较差,导致拌和后材料初始质量较差,无法满足浇筑后的质量要求,从而引起孔洞问题。(2)在混凝土拌和比例的设计中,未按要求进行设计与计算,从而导致材料拌和结果不可靠的情况,如水胶比较大、砂浆量较少等,从而影响到混凝土浇筑质量,引起空洞问题。(3)在混凝土浇筑时未对其进行充分振捣,这样也导致均匀度较差、出现离析等情况,从而带来孔洞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可采用以下处理措施:(1)做好材料质量控制,选择可靠的材料供应商,同时加强材料质量检查,确保初始情况下材料质量的合规性,以降低孔洞问题发生率。(2)在混凝土拌和比例的设计中,可借助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优势来完成计算,以此来得到准确的拌和比计算结果,确保拌和后材料质量的合理性。(3)在混凝土浇筑时也需要按要求做好各节点的充分振捣,提高混凝土振捣结果的均匀度,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合理性。
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模板结构在使用时,没有按要求将表面杂物清洗干净,使得混凝土浇筑后会有许多杂物粘附在表面,并且模板拼缝处未进行紧密填充,导致部分浆液渗漏到外界,从而带来蜂窝麻面问题。第二,在涂抹脱模剂时,存在涂刷厚度不均匀、遗漏等问题,造成脱模时部分混凝土粘连在模板表面,造成蜂窝麻面问题。第三,振捣结果不合理,使得表面未形成良好液面,增加相关问题的发生概率。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模板结构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按要求将模板表面杂物清洗干净,同时在施工前需要洒水保持模板湿润性,模板拼缝处按要求进行填充,以此来营造良好的混凝土浇筑环境,减少相关问题的出现。第二,在涂抹脱模剂时,对于涂抹厚度、涂抹顺序进行合理控制,并且在使用前也需要进行再次检查,以减少混凝土粘连问题,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第三,按要求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表面可以形成良好液面,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合理性。
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下:(1)钢筋安装时未做好垫块固定工作,使得钢筋距离模板边缘较近,这样在浇筑活动结束后,容易出现钢筋露筋问题。(2)在混凝土浇筑时未避开钢筋结构,较大冲击力导致钢筋结构形变,从而带来上述问题[1]。(3)前期混凝土拌和比例不合理,使得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这也使得模板边缘位置存在缺浆问题,进而带来钢筋露筋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在钢筋安装阶段按要求做好垫块固定工作,控制好钢筋结构与模板边缘之间的间隔,确保混凝土可以充分包裹钢筋结构,防止浇筑后出现露筋问题。(2)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避开钢筋结构和波纹管,尤其是边缘位置也需要做好浇筑过程的监督工作,从而确保浇筑结果的合理性与可靠性。(3)做好混凝土拌和比例控制工作,搭配着合理的振捣工作,减少混凝土离析问题,以确保结构浇筑结果的可靠性。
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下:第一,在前期设计中,未对结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科学计算,这样也使得结构连接处应力过于集中,在超过上限值之后直接带来质量缺陷问题。第二,在连接位置的施工中,由于操作过程的规范性较低,这样也使得连接位置出现缝隙、夹渣等问题,进而影响到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相应的质量问题[2]。
针对上述问题可采用以下应对措施:第一,在前期设计中,需要按要求做好结构应力分布情况科学计算工作,并且在仿真模型辅助下可以防止应力过于集中的情况,以此来确保连接处施工质量的合理性。第二,在连接位置的施工中,需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确保操作过程的规范性,防止连接位置出现缝隙、夹渣等问题,从而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相关问题的出现。
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下:(1)模板结构支撑性能不足,在上部混凝土自重荷载作用下,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这样也会带来混凝土棱角不直、翘曲度不均匀的情况,影响到混凝土外形质量。(2)在模板工程拆解时,未控制好具体的拆除时机,使得拆除过程中破坏了混凝土棱角结构,影响到结构的完整性。(3)在混凝土强度未达标的状态下,在上部进行其他施工,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坑洼,影响到外观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加强模块工程质量控制,待静荷载实验达标后再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作业,从而避免模板工程不均匀沉降,提高混凝土浇筑结果的可靠性。(2)在模板工程拆解时,需提前做好强度检测,达满足强度要求后再进行模板拆解,以提高吃拆除后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3)在混凝土强度达标之前,不允许在上方进行其他施工,以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3]。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属于常用支撑载体,通过整理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时需注意的内容,不仅可以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能够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