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津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的总结思考

2022-11-26 18:30:02马友福朱雅宁赵玉锰朱向东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致病性猪瘟非洲

王,马友福,朱雅宁,赵玉锰,朱向东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402)

重大动物疫情属于突发公共事件的范畴,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非程序化决策、突发性和紧急性、迅速蔓延性和影响社会性等显著特征。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管理属于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的范畴,是指为应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综合运用法律、技术、行政和管理等手段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和处理措施,通过建立应急准备机制、疫情测报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恢复重建机制对重大动物疫情所采取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措施。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管理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所发挥着重要作用,(1)可将突发疫情控制在疫点,防止扩散和蔓延;(2)可将重大动物疫情的危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3)可恢复重大动物疫情造成的养殖产业破坏,弥补相关企业和养殖农户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天津市近年来的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下一阶段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

1 近年来天津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1.1 妥善高效处置2起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10月12日和11月19日,我市蓟州区和宁河区报告2起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后,市区两级人民政府迅速响应,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市区镇三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果断采取措施,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采取隔离、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对全部病死和扑杀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妥善高效地处置了这2起非洲猪瘟疫情,做到了“疫情报告要早、疫情响应要快、疫情处置要严、疫情损失要小”的总要求,切实将因疫情所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1.2 建立了持续的监测和检测制度 针对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不确定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特点,我市根据国家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建立了重大动物疫病的持续监测和预警工作,持续有序地开展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工作,2019年以来,每年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样品数量均在40000份以上,切实保障了我市重大动物疫情形势稳定,实现了“疫情发现关口前移、疫情损失降到最低”的目标。

1.3 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预备队 一方面,我市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和各种疫病的总体特征,组织专家制定了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预案》,区级和镇级有关部门也根据辖区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明确要求要对《应急预案》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另一方面,我市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建立了覆盖市、区、镇三级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预备队,并定期对应急管理预备队进行专业培训。

1.4 组织开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演练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前,我市即组织编写了《2018年天津市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桌面推演脚本》,脚本模拟猪场突发非洲猪瘟疫情,以疫情报告与先期处置、疫情监测诊断、应急响应与应急处置、应急响应终止与善后处置等四大科目进行了演练,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在此基础上,2021年我市对演练脚本进行了重塑修改并首次举行了形势新颖、规模宏大、反响强烈的演练培训活动。一方面,本次演练首次采用了“视频展示+桌面推演”的方式,以虚构设置的津北区太平镇魏家庄村魏连喜养猪户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为背景,分疫情报告与确诊、应急处置和评估验收等三个场次13个情景进行展演。另一方面,本次演练参加范围广泛,市区镇三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200余人参加并观摩了本次演练。应该说,两次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了我市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对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

2.1 应充分认识做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2004年,我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出现了人感染死亡的病例,引起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广泛关注。2005年,四川资阳等地发生猪链球菌病,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6年,部分地区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先后波及多个省份。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我国,给养猪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当前,重大动物疫病的疫情形势也十分复杂。(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频繁变异,不断出现新的毒株,如H7N9、H5N6、H5N8等;(2)非洲猪瘟病毒已广泛定殖,并且出现了变异毒株,疫情点状发生短时间内难以避免;(3)牛结节性皮肤病等新疫病已经传入我国部分地区;(4)布鲁氏菌病等人兽共患病偶尔发生,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要求我们对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关注,在“一案三制”的基本框架内提前谋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的短板和不足,切实将因疫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

2.2 应充分理解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是有法可依的2005年,《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颁布实施,确立了我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政府、社会和公民在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建立了应急处置工作的制度和程序。今年4月15日,《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已被正式列为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也已正式实施,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从法律层面的高度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和部署。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管理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管理工作是有法可循、有法可依的。

2.3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1)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总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依规建立和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体系、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置制度。(2)要坚持分级管理原则。一般可根据突发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3)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逐级建立责任制。(4)要坚持“疫情报告要早、疫情响应要快、疫情处置要严、疫情损失要小”的疫情应急处置总要求。

3 对天津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畜牧兽医事业快速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外疫病防控形势变化,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特别是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面临的压力更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加突出。

3.1 动物疫情上升到国家生物安全高度对我们的要求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队伍在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们目前的工作基础上,如何适应新形势,满足新工作要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3.2 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我们有新理念 现在,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已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流,疫病防控的方式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对疫病防控更是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存在的大量小散养殖户,防疫设施、防控意识相对落后。因此,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如何兼顾各种养殖模式,我们的应急处置措施如何兼顾科学和风险控制,这些都需要我们破题。

3.3 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后的新格局要求我们有新举措2018年机构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调整较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撤并,乡镇畜牧兽医站三权归属等一系列变化,以往的工作格局发生较大改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是畜牧兽医系统的硬任务,在人力、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我们不断强化素质、提升能力,学会“四两拨千斤”,要学会实干、巧干,不断探索思路,打开工作局面。

3.4 重大动物疫情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需要我们有新作为 应急管理理念上,重处置轻预防,事后设防的落后观念,财神跟着瘟神走的制度,应急管理经费投入力度普遍不足。应急预案上,可操作性、修订及时性上有待提高,各层级预案还存在照抄上级,结合地方特点不足的情况。应急管理运行机制上,应急指挥平台和信息传递分析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疫情处置远程指挥能力弱,支撑应急管理科学决策的数据信息衔接不畅;基层重大动物疫病诊断能力不足,容易误诊、漏诊动物疫病,延误疫情处置时间。这些薄弱环节,需要我们以问题为导向,既要善于补短板,更要注意固底板,努力破解难题,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猜你喜欢
致病性猪瘟非洲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4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4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刑法论丛(2018年2期)2018-10-10 03:31:38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非洲鼓,打起来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
浅谈猪瘟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6
非洲的远程教育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