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其彪,杨 璟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是乡村振兴实践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助于增强农村人民的三感,还可以使农村更好地发展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作为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广大农民根本福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1]。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以及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2]。通过对袁庄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路径。
临泉县袁庄村在2022年1月被命名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村庄,村两委班子一直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容风貌工作放在村工作重点位置,积极广泛动员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但是在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有待研究解决。
袁庄村位于长官镇东南2 km处,地处滁新高速北10 km处,北临小涎河。下辖9个自然村,土地4 100亩(1亩约等于667 m2),全村共有户数1296户,总人口5 058人。
近几年,袁庄村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环境整治行动,向以前脏乱差的村面貌说不,在全村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下,动员村民参与环境治理,集中力量进行开展村公共场所及“四边”(路边、屋边、田边和河边)区域的环境整治,包括对堆积的杂物、柴垛和其他的垃圾进行清理。村现建成村文化广场2个,总面积220 m2,配备各种体育健身器材、宣传栏等;建成村卫生室面积140 m2,更加方便了村民的就医需求;新建桥梁5座;新建成村公共厕所3座,共90 m2;户厕改造277户;高标准良田道路总共9.5 km,路灯安装180个。村自来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村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村民的“三感”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近年来,虽然袁庄村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干部和村民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导致本村环境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袁庄村于2020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民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村青年劳动力大多数都在外地打工,多为思想比较落后的老年人留在村里。多数村民对村生态环境不满意,但又安于现状,不愿改变和付出行动,仍有一些村民垃圾不入桶、超市买东西多拿塑料袋和农药超量使用等问题存在。即使部分村民主观上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但客观上,由于处于“我学你,你学他”的环境之下,久而久之这种危害环境的“恶习”弥散开来,也很难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现象还是由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长期认识不足导致的。为了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虽然袁庄村也开展过一些“清洁文明户”“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但这些活动的举办并没有设置现金或其他实质性的奖励,最终结果只是给获选的家庭颁发了一个“荣誉称号”,甚至有些年迈的村民由于不识字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导致环境整治的激励效果并不显著。
袁庄村虽然在近年来积极努力改善村民的自来水、供电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但还是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的地方,比如有的村民有时会喝到浑浊的自来水,村公共厕所也只有3个村子有,部分村道路还是坑坑洼洼的,甚至还是土路。路灯、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和文化站等便民公共服务也没有实现全覆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开展。
在村日常道路清扫及河道清理的工作中,袁庄村聘用的是“贫困户”的村民负责日常的打扫,每人每天20元。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解决村里的日常卫生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使村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点收入,但在对其监管上,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对于每天负责打扫的工作人员,其对自己所负责的打扫工作有时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完成,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工作中,另外由于村干部日常工作也比较多,没有时间每天都去监督村民,这就使村卫生整治工作不能够实现长效化管理。在村里还发现,有1座公共厕所始终是闲置的,男女厕所门一直都是锁着的,经向村民了解才知道,由于这个厕所一直没有太多人来用,日常管理和清理工作也要聘用相关人员,需要一定的管理成本,因此公共厕所长期处于停用的状态,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此外,村里在开展卫生检查工作时,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当出现一些卫生检查结果不合格的情况时,也只是点名批评,在之后也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些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和评估机制。
袁庄村各家各户的污水管道基本都是自家自建,大多数都是任其随意排放,村民日常洗衣水、洗澡水及厨房废水等生活污水基本上都是经过自家修建的管道任意流向自家房屋不远处的沟、塘中。这种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很容易渗透到地下,影响农产品的生长和收获,如果自家的管道和其他村民的地离得很近,也会对邻居家的地造成影响,还极大地影响村民邻里关系间的发展和身心健康。此外,有的村民还反映,每逢下大雨,村子积水排不掉,影响村民的通行,有时个别地方还会漂上来垃圾等。目前村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排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不足。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惠及千家万户。如何打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这场硬仗需要多方长期的共同努力。当前对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任务,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进行。
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治理者和受益者,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深度参与。应加强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对农民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在宣传教育方面,可以通过乡村大讲堂、多种多样的环保文化活动、农学专家指导村民使用处理化肥和农药讲堂等一系列的方式,来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组织人居环境整治宣传车,同时可以通过村里大喇叭宣传环境整治的意义。采取张贴标语、挂横幅、墙体彩绘、绘制文明公约、树立典型和宣传先进等各种形式,并且在各种活动的设置过程中,对于获选的家庭,不仅要在荣誉上给予一定的鼓励,在物质上也应当适当地设置一些实质性奖励,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牢记在心,达到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干部、党员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积极主动地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上来,引导广大群众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激发全民共创美好家园的热情,让人居环境整治真正成为每个村民的“家务事”,让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必须尽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特别是对农村主要道路的建设,对有的已经压坏和不良的道路进行休整或在原有基础上适当进行加宽,加大道路2边及村公共区域的绿化,并做好道路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同时要加大农村文化广场、公园及体育建材配套设施的建设,倡导村民参与多样的健康娱乐活动,提升村民的身心健康,同时要结合每个村的实际情况所需来建设村公共厕所,对已建成的公共厕所进行监管,不能使其闲置成摆设,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便民利民的福祉。另一方面是对公共服务的建设,应加快对农村电子商务配送站点、文化站等便民服务的建设,以实现全覆盖,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设施,持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
监管和评估考核始终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如果监管和考核没有做好,那么环境整治工作也是无稽之谈。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和评估考核,对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对于政府购买的第三方服务的监管和评估考核机制,其服务的质量要做到能让村干部和村民进行监督,同时也要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可以从政府、村干部和村民3个监督主体对第三方服务公司进行考核,这样才不会出现第三方负责的服务质量下滑,使农村垃圾处理机制良好运行。其次是完善和提高对村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实行村干部对环境治理区域划片管理,环境治理工作与自己的绩效工资挂钩,在对村干部进行考核和评估的过程中,实行村村互评,同时村支部书记要就本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定期开展情况汇报,在评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不足时应当即指出,对相关整治问题进行交流和经验总结,并对下一步环境整治工作及时做出行动。最后是对村民监管和制度的完善,应健全村庄公共环境的卫生保洁机制,可以将村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对破坏人居环境行为进行加强批评教育和实行约束管理,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实施村卫生环境整治奖惩制度,提高村民保护环境卫生的自主意识。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真正让农村村庄从“一时美”到“长久美”。
污水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三大革命”之一,也是一直困扰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必须要尽快制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案,建立完善的农村污水处理厂,加快污水治理建设运行一体化,铺设村村互通污水管网,实现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在建成运行的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定期要对第三方服务进行评估考核,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才能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合理的处理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