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旭
(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
园林绿化环境的保持及美化与环境保护的落实工作息息相关,在两者相互协同发展过程中,可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重要保障。近些年来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重,在相关部门的管控和治理下,投入大量成本进行环境修复及绿化环境建设,如在城镇和乡村中划分、建设绿化区域等,其在一定时间内可促使绿化工程发展,但如果在后期养护上存在疏忽,会导致最终植被绿化养护质量较低,无法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传统的园林绿化养护技术主要体现在定期浇水、施肥和驱虫等方面,无法获得较好的养护效果。基于此,本文以四季的气候变化为出发点,进行园林绿化养护方法的研究,针对目前园林中绿化植物的养护工作存在的大量不足,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实现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其养护效果。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有助于净化空气,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效应下,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绿色植物产生的黏液可对浮游于空气中的病菌进行吸附。通过种植大量的植物,完成大量的建林工程,让植物进行大量光合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污染,给行人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近年来,城市的扬尘问题较为严重,大量植物也可改善这一问题。植物根茎具备吸水和存水特性,能够在水土保持上尽可能地存蓄水分,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几率,缓解城市的扬尘污染问题。植物健康成长对于降低噪音也有一定效果。综上所述,对园林工程进行不间断养护,能够合理配置植物布局,体现出良好的观赏性和生态作用,更好地保证生态环境持续发展[1]。
园林绿化养护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所处环境的景观特点,通过不同样式的园艺造型,可在推动城镇和乡村绿化建设上提供长久而有效的景观特色。不同的植物能够以自身的生长周期和生长形态为绿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园林的绿化养护不断将设计意图进行优化,在保持一定效果的绿化形态中,促使园林景观更具观赏性。要想园林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需要重视对其的养护工作,并且根据树苗的长势进行养护,能够保证在一段时间内实现理想的绿化效果。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能够充分体现园林工程的社会价值,在生态和人文建设方面均起到促进作用。良好的园林养护效果,能够成为城镇和乡村环境中的亮点景观,从而改善城镇和乡村的生态环境。
植被进行养分吸收的关键部分是根部,根茎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以此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保证自身能够生长繁殖。当土壤中含水量不满足植被根茎吸收要求时,植被会延缓其生长的速度,需要对其进行水分灌溉,增加土壤的含水量。需要注意,植被在不同生长周期对水分需求不同,不能够一概而论。首先要确定灌溉地点,超过树冠投影垂线的范围不得挖开过深的坑道,避免水对植物根系的伤害。其次,要保证足够的浇水量,根据生长特征设定水分灌溉原则,观察渗透后土壤的潮湿状态,对水分蒸发现象进行控制。浇水量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植物因无法吸收养分出现萎蔫,植物根部只能在有氧状况下汲取水分与营养,如果用水过量,植株根部会彻底遭到浸泡根茎腐烂,地面上的植物就会出现枯萎现象。在灌溉时需要采用合理方法,保证土壤的水分中留有空气,进行持续性地灌溉[2]。
常规情况下植被的生长需要足够的肥料进行养分供给,植被开始种植阶段施肥,又被称作为基肥,基本是在每年冬季开始施肥,或者是在早春时节进行有机肥料施放。在进行施肥时,可按照植被的生长年龄进行肥料匹配,对小树采取松土施肥方式,直接将肥料营养液分批次倒入土壤中,利用浅穴或者浅沟的方式进行施肥。对于休眠周期较长的植被,要保证足够的肥料供给,对于枝干宽大树木需要采用干性施肥的方法,如年龄超过3年以上的乔木,不用考虑含水性,可直接进行施肥管理[3]。
当完成水分管理和肥料管理后,对苗木的修剪和设计就成为园林景观养护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内对植被的样貌进行改进,保证其生长的美观性。在水分和养料的共同作用下,植被周围会生长出杂草,大量的杂草会与植被形成竞争关系,对养分进行争夺,甚至还会使植被出现病虫害,因此在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当中,需要适当地拔除杂草。修剪工作作为园林绿化养护中的重要一环,能够对园林植被的造型和生长状态进行查漏补缺。俗语说“七分管理,三分剪裁”,利用疏枝方式或短截方式对枝干进行剪裁去叶,整理园林内的植被形态,促进植被有序生长,提高园林中植被存活概率,从而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美学观赏性[4]。
春季气候会回暖,冬季的化冰促使土壤产生松动,是植物最佳的发芽条件,园林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此季节,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协助植被生长。春季的园林养护工作主要分为施春肥、复壮性修剪,补种改种、扶树及红火蚁防治。在进行施肥前,应提前拆除防寒设备,避免其抑制植被生长。但是如果该类植被还需要防寒措施的保护,可对防寒装置进行改装。完成保护工作拆除后,园林养护工作人员要利用好植物的发芽生长期,对植被进行浇水和施肥,保证植被发芽的营养和水分。管理人员可针对不同植被生长情况,对其施加适宜微量元素补充养分。以锌元素为例,该化学元素在土壤中不宜移动,因此在施肥时要将其固定在根部,进行集中施肥。肥料分为单质肥料和复合肥料2大类,可将单质肥料作为基础肥料或者种子肥料,而复合肥料是单质肥料和其他肥料的组合,能全面促进植物生长。对于一些地被植物或冠幅过大的树木,应该进行复壮性修剪调整其高度及冠形,对于一些老化或生长不良的植物,也可通过适当修剪,以改进其生长态势。对于园林空地中缺失的苗木也可在该季节进行种植,对于树干倾斜的树木,应该对其进行扶正处理,避免其对根系造成较大伤害。在部分地区,春季是红火蚁的高发期,应该做好红火蚁的防治工作,以避免其对树木造成较大危害。
夏季综合了高温、雷雨、洪涝、台风和龙卷风等极端天气,故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对园林进行综合养护。大部分地区的夏季能持续高温一段时间,在强烈的日照下会产生一年中最高气温,为植被提供最大的能量补给,但此时植被内的水分蒸发严重,所以应做好灌溉工作。为充分地给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养护人员可以对根灌溉实现水分导入,以确保植物体系内的水分充足。除此之外,由于强日照会造成植物水分挥发过大,很可能会发生植物死掉或者晒伤等状况,因此养护人员在浇水的同时需要密切注意植物外部状况,并使用滴灌或者喷灌的方法对叶片进行补水。对一些抗热性较差的植被,工作人员还需要采取必要的遮阳措施,对该类型的植被进行高温保护。因为夏季良好的生存条件,在土壤养分充足的前提下,园林的植被周围会增加杂草繁殖,而杂草生长会夺取植被生长的营养,需要及时使用对应除草剂,遏制杂草生长[5]。如果当地雨水过剩,在土壤含水量超出植被需求时,应该根据植被的种类和年龄进行排涝处理,常用的方法为地表径流和明沟与暗沟排水。部分地区可能还出现极端天气,如台风、暴雨等天气,园林养护人员应该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对树木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危险的树木及时安装护树架进行加固,防止树木倒伏。
秋季的主要特点就是气温逐渐下降,部分地区尤为干燥,大部分的植被在深秋时节都会进入休眠期,此时园林养护的重点是浇水和施秋肥。虽然植被进入生长的休眠状态,但若在秋季出现多日未降雨情况,且空气湿度较低情况,也需要将土壤松土粗糙处理后,增加适量的水分供给。若土壤在灌溉时表面没有产生湿润面,说明植被的根茎吸收水分过多,可能存在缺水现象,可以适当增加灌溉水量。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土壤增添有机肥料,以保证制备能在冬季休眠期和第二年春季较好地生长。除此以外,采用复合肥和有机肥相结合方式对具备观赏性质的灌木进行施肥,需要注意的是,各类肥料的输送和供应均要确保土壤在保湿的状态下进行,有效维持肥料养分。秋季大量植物枯萎,而枯枝和落叶对植被可以起到御寒和保护作用,且还可以作为天然养料,可适当留存,但需要注意防火。由于植被本身比较干脆,养护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巡逻和定时处理等手段,防范火灾风险出现。
冬季非常寒冷,许多植物在冬季时都进入了休眠期,此时需要做好植物御寒防护、病虫害防治、行道树修剪、藤本植物清理等工作。在园林造景防护施工中,最重要的便是进行御寒防护工作。在初冬时要有效地对不具备耐寒能力的植物进行御寒包裹的工作,在树身主枝上刷涂防寒用涂料,或缠绕上相应的御寒无纺布等物质。对于部分植物,还可能需要另外设置耐寒防雪防冻设施,让其在较暖和的自然环境下实现冬眠,避免其在开春时节繁殖迟缓甚至死亡。工作人员也必须对植株的病虫害多加重视,以刮植被表皮和虫蛹的方式来清除病害。最后是对秋天防火防灾的工作延续,工作人员仍需严密注意公园内的火源状况,在发生枯枝落叶时及时予以消除。由于冬季游客并不存在遮阴的问题,所以应该在该季节对行道树进行修剪,对一些过高或冠幅过大的树木进行截干及截枝处理。对于园林整体而言,其还可进行设施翻新、下水道清理等常规性管理工作。除此以外,冬季园林维护人员可对维护管理的工作经验加以总结,或找出更好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又或把工作重心集中在园林绿化养护的设计上,通过设计各类园林绿化维护方法与造型,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园林造型设计上,在疏枝过程中对较密树枝完成修剪可以减少重叠问题,使植被通风和透光条件被改善,树枝分布能够均匀化和合理化,还能控制病虫害发生。关于短截,是对一年生长周期的枝叶裁剪,通过短枝数量的增加,达到扩充树冠目的。不同长度的枝条对应不同的方式修剪方式,以轻、中、重及极重短截完成枝叶处理,打造良好的园林景观造型。
本文在总结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对园林绿化养护的原则进行分析,并从四季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季节下园林绿化养护的具体方法。在对园林绿化养护的过程中,能够增加人民的生活幸福感,通过思想意识形态的改变,为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