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启
(光山县泼陂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河南 光山 465400)
为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2022 年光山县继续围绕“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的主攻方向,着力打造轻简、绿色、高产、增效的新模式,并依托县农技推广中心在泼陂河镇实施水稻精量穴直播高产示范,带动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种植户,包括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推广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具体方案制定如下。
泼陂河镇蔡围孜村,实施面积10 hm2。
优质、高产、抗倒伏的中稻品种穗源九号。
中稻—绿肥(紫云英)或中稻—油菜田轮作。
选择排灌方便、土地平整、肥力较高的绿肥(沤压)田和油菜茬水稻田。
目标产量为12 000 kg/hm2。主要任务:一是探索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配套技术。通过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探索适合光山县水稻生产实际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二是认真做好水稻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特点记录及各项技术环节的生产记录。三是及时进行技术总结推广,为建立完善的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规程收集完整的技术资料。
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是指水田在平整之后,利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按确定的株行距及播种量,在大田里直接精量成行、成穴播种,并通过相应的配套农艺要求进行田间管理的水稻栽培技术,该技术克服了过去水稻直播难全苗、草荒苗、易倒伏、产量低等技术难题,被稻农称为真正的轻型化、节约化水稻种植新技术。与插秧栽培技术相比,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节省了育秧、拔秧、运秧、插秧等环节,一般可节约人工成本2 250 元/hm2以上;通过精量穴直播,可使水稻生长成穴、合理密植,便于田间管理,显著改变稻种分布无序、通风透光差、易倒伏等问题,植株个体发育空间得到改善,病虫害发生减少。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农业生产劳动力工价逐年上涨,省工省力、节约用水、简便易行、节本增效的水稻精量直播栽培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是水稻轻简栽培的一种良好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产增效作用显著,平均节本增效15%以上[1]。
精量穴直播稻同移栽稻相比,具有根系发达、个体生长健壮、无缓苗期、分蘖早、低位分蘖多、有效穗多、成熟期早等优点,整个生育期缩短了10 d 左右。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在栽培上重点要做好平整土地,抓住播种最佳时期,把握好全苗、除草和防倒伏3个关键节点,搞好大田管理及肥料运筹,才能实现节本增收、提高产量的目的。
3.3.1 精细耕整 绿肥田在播前20~25 d 左右深耕泡田沤肥,播前拖平田面,做到全田高低差不超过4 cm,无明显的高墩和洼坑,沉田2~3 d 待播;油菜茬水稻田播前5~10 d 旋耕平田,做到全田高低差不超过5 cm,沉田1~2 d 待播。
3.3.2 施足基肥 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求,翻压紫云英沤田时施腐熟饼肥750 kg/hm2及腐熟鸡(鸭)粪1 500~2 250 kg/hm2、45% 复合肥(15-15-15,总养分含量45%)375 kg/hm2、磷肥(P2O5≥12%)750 kg/hm2、尿素(N 46%)75 kg/hm2、硅肥(SiO2≥46%)90 kg/hm2、锌肥(ZnSO4·7H2O≥98%)15 kg/hm2、硼 肥(纯 B≥21%)15 kg/hm2;油菜茬水稻田在翻犁前将肥料施入土壤耕层,除复合肥用量在绿肥压青田的基础上增施75 kg/hm2外,其他肥料用量同上。
浸种前晒种2 d,用移栽灵或40% 富士一号或50%三环唑浸种,催芽种子破胸露白80%后进行炼芽播种。播前用10 g 奇茵2 号对水10 kg 浸泡8 h,可提高种芽抗逆性以及抗低温阴雨恶劣天气的能力。播种期一般在4 月下旬,播种量应根据种子的发芽率、播后天气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用种量为22.5~25.5 kg/hm2。
种芽晾至干爽,以利于播种均匀。播种前将种芽用“大地春”拌种,可防雀、鼠叼食,抗病、防虫,持效期50 d 左右。分厢定量播种,机播密度调至株距16~18 cm×行距 20~22 cm,每穴播 3~4 粒种子,选择播后有3 d 以上的晴好天气播种。
特别注意:风力大于四级不要播,以免谷粒落泥不均匀;若播后第2 天遇下大雨,将放水口做成平水口,防暴雨冲刷,暴雨过后立即将水放干,防淹没种芽;播种时田面上留薄皮水,自然落干,立苗时以干为主,湿润管理促扎根,确保成苗率。精量穴直播播种时,在田间同步开设蓄水沟,有利于水层管理和齐苗,增加根系入土深度,防止倒伏。
3.6.1 水分管理 播种前到水稻现青,土壤保持湿润,表土发干时灌跑马水,三叶前湿润管理,以旱为主,通气增氧促长根,三叶后建立浅水层促分蘖。
3.6.2 化学除草 直播水稻必须及时进行化学除草,这也是直播水稻成败的关键。直播稻田杂草防除应采取“一封,二杀,三补”的技术措施。一封:耕田施肥后施30%苄·丁2.7 kg/hm2进行封闭除草,沉田2 d后待播;二杀:秧苗二至三叶期选择茎叶除草剂,选用秧田一次净30%粉剂750 g/hm2对水900 kg/hm2喷施田面,喷药1~2 d 后田间灌水保持一定水层;三补:分蘖期杂草较多的稻田,用36%苄·二氯粉剂1.2 kg/hm2对水900 kg/hm2喷施田面,喷药1~2 d 后田间灌水保持一定水层。
3.6.3 移密补稀 二叶期对播种不均的田块进行人工移密补稀。
3.6.4 培育壮秧 喷施多效唑控高促蘖,二叶一心期用 20% 多效唑 750~975 g/hm2对水 75 kg/hm2喷施,此时期可喷施尿素,用22.5 kg/hm2尿素对水450~600 kg/hm2均匀喷施,喷后要喷施清水洗苗。
3.7.1 科学管水、及时晒田 二叶一心前上平沟水,六叶前浅水分蘖促早发,苗数达270 万~300 万株/hm2时或直播后50~60 d,无论苗多苗少都必须晒田,及时控制无效分蘖。晒田采取多次轻晒的方法逐步晒田,否则会造成多苗荒、荫蔽大、病虫多、倒伏重。孕穗期保持田间薄水直到齐穗。拔节前7~10 d 用600 g/hm2立丰灵对水450 kg/hm2均匀喷雾,不能漏喷。施用立丰灵可有效缩短稻株基部节间,同时增加壁厚,起到壮秆的作用。
3.7.2 及时追肥 一是水稻四叶期到分蘖期追施肥料2~3 次,每次施尿素(N 46%)75~120 kg/hm2、氯化钾(K2O 62%)45 kg/hm2或复合肥(15-15-15,总养分含量 45%)120~150 kg/hm2;二是晒田复水后(约播后50 d)及时追施复合肥(15-15-15,总养分含量45%)225~300 kg/hm2、氯化钾(K2O 62%)225 kg/hm2;三是晒田后10~15 d(主茎幼穗分化四期)根据苗情追施尿素(N 46%)105 kg/hm2、氯化钾(K2O 62%)90 kg/hm2;四是抽穗前和扬花后结合防病治虫喷施磷酸二氢钾1.50~2.25 kg/hm2各 1 次,促灌浆结实防早衰。
3.7.3 及时防治病虫害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抓好二化螟一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及稻曲病的防治。一是二至三叶期施断奶肥、除草剂时加施90~120 g/hm2吡虫啉防治稻蓟马;二是破口期前5~7 d 喷施30%苯甲·丙环唑乳油3 L/hm2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2.5 kg/hm2对水700 kg/hm2喷雾,综合防治穗期病虫害,还可加施适量的康宽(氯虫苯甲酰胺)或阿维菌素兼治螟虫,必要时破口期再加施1 次;三是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确定防控指标,进行有效防治,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及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稻米品质[1]。
为切实把水稻精量穴直播示范办成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样板,实用技术推广基地以及各级干部为农民办实事的服务窗口,在工作措施上,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挑选农田基础设施较好、人员素质较高的农户或合作社作为示范户,示范田要较大面积连片、交通便利。
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宣传报道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组织辐射、带动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到示范田进行实地观摩,由专业技术人员讲解直播稻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力争早日把水稻精量穴直播这项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让全县更多稻农从中获益。
配备技术骨干驻扎示范村,实地解决水稻生产中的难点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及技术操作规程,根据不同生产环节,及时编印一些简单明了、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资料,并发放到示范区农户,使示范区农户有一份主推品种介绍、一份直播稻栽培技术资料。同时,向示范区农户推广关于农业实用技术的手机短信或微信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
做好水稻精量穴直播的田间记载及各生育时期水稻生长发育特点的记录并认真做好技术总结。在高产栽培上必须坚持以节肥、少施农药、降低生产成本的原则,达到绿色、环保、优质、高效、增产的目的,为全面搞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