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开展“政企合作”,扎实推进“政银合作”,全面深化“社企合作”,建联结机制,引金融活水,强市场主体,筑共赢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规范水平显著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省农民合作社达6.3万家,家庭农场9.4万家,实现了行政村、主导产业全覆盖,为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发挥了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放大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坚持“大抓招商、做大企业”,引领中化、温氏、先正达等产业巨头相继落户陕西。中化农业在陕托管土地66万亩,粮食增产5000多万斤,带动农户增收6000多万元。二是强化主体培育。实施合作社升级、家庭农场提质、社会化服务组织孵育“三大工程”,打造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场)3529家,与陕西邮政等企业一同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完善“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土地盘活、资产增值、产业引领、服务创收、联合合作”5种模式,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整县清零行动,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推动87%的村集体创造了收益。
与12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协议,简化审批手续、创新信贷产品、畅通融资渠道,有效破解经营主体“缺资金”难题,2021年前三季度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3%。一是调低融资门槛,实现贷得来。结合惠农合作项目,推动银、保、担风险共担机制,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大型农机具和活体畜禽抵押权,放贷对象由大型企业逐步向合作社、家庭农场延展倾斜,陕西邮政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300多亿元,同比增加43亿元,陕西信合为22.3万个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88.3亿元,占其涉农总贷款的40%。二是开通快捷渠道,确保贷得快。对接邮储和信合开设专贷窗口,协调县乡网点实现支付查询、账户管理、小额透支集中管理一站式服务,有效提高贷款便捷性、迅捷性。三是创新信贷产品,力求贷得好。围绕“3+X”特色优势产业,突出“1+8”链长制发展,强化补链延链强链,推出“果农贷”“冷库贷”“苹果期货”等特色金融产品,加快补齐经营主体带动全产业开发的短板。
聚力“三品一标”,打造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形成利益共同体,提升发展持续性。一是共抓产品。从市场端发力,倒逼经营主体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标准化生产。白水县润泉苹果联合体经营苹果4.7万亩,每公斤收购价高出市场0.6元,实现适销对路、优质优价。二是共享渠道。用好用活企业销售渠道,大力推广“农产品+中化、中邮、京东”等营销模式,协同建立产销信息对接机制。2020年依托中邮开辟15条直发和44条合作线路,帮助经营主体寄递9000多万件,交易值达45亿元。三是共建品牌。发挥政府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作用,结合中国邮政和中化农业品牌优势,联合经营主体共同打造榆林马铃薯等12个国家级特优区和洛川苹果、大荔冬枣等12个区域公用品牌,以“公用品牌+产品品牌”实现好的收益、推动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