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6 11:58王振广
辽宁自然资源 2022年6期
关键词:集体土地公共利益民众

王振广

(朝阳县自然资源局,辽宁朝阳 122600)

放眼全球,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国家颁布《土地管理法》,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相关人员将农业用地非法转变为非农业用地,以此确保我国的基本耕地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随着我国步入工业化时代,农耕从业者越来越少,大量农耕个体户逐渐成为工业散工,耕地出现大批荒废现象,近年来我国大量进口粮食,因此国家开始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通过一系列法律程序转化为国有行政单位,由于其中涉及多方利益,导致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尤为重要。

一、当前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集体土地征收涉及到社会民众的切身利益,相关部门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尤为谨慎,针对集体土地征收问题,我国《宪法》规定,“土地征收的唯一条件只能为了‘公共利益’目的方能实施”。但由于“公共利益”的范畴比较广泛,部分人员会钻空子,导致我国集体土地征收虽有法律规定,但实际实施处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集体土地征收的目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地区经济皆出现了直线上升之姿态,在巨大财政经济利益的趋势下,诸多地区相关单位逐渐以公共利益为借口,大肆征收土地使用权。另外,随着各地政府存在着巨大经济指标压力,近年来国家推出了各种土地补偿机制,其中包金钱补偿、就业补偿、调地补偿等方式,此种方式背后的驱动力皆是经济和利益,这逐渐让地方政府在征收土地过程中忽略了要以公共利益为主导目的的首要条件,集体土地征收制度逐渐偏向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违背了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目的的设定。

2.集体土地征收目的的界定问题

由于“公共利益”范畴较广,个别地方借机模糊化“公共利益”的边界,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作出满足个人利益和需求的行为,损害集体公众利益。

任何个人或集体都不可以个人利益或个人名义为理由申请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不可进入一级市场进行买卖交易,土地交易必须经由国家通过合理程序征收后,才可进行债务分配,在相关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科学合理买卖交易。

为发展经济,部分地方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进行土地征收,更有甚者直接通过非公有利益用途对集体土地进行征收分配处理,一旦此种行为形成风气,大量这类案例出现,就会导致当地土地征收管理出现混乱,甚至有“征地悖论”的出现,进而导致农村土地征收目的的界定出现严重问题,界限的模糊不清进一步延缓了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地推进与实施。

二、解决集体土地征收制度问题的相应对策

1.完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公共利益的界限制定

目前,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的最大阻力之一便是对公共利益的界限设定模糊所致。

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地完善和优化首先需要从此入手,必须形成高度共识,即集体土地征收制度需要依靠在明确严格的公共利益界限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需求和方向,制定出具备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的相关法律制度。

另外,相关法律制度的确定需要建立在符合公共利益法律法规的范畴内。笔者经过对比研究发现,目前最为实用且广受相关工作者接受的立法方式便是概括列举,通过概括列举的方式合理限定公共利益范围,明确其界限,其中包括原则性概括、程序划分性概括等。

原则性概括能够让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公共利益被严格标准化和规范化,且操作过程中更加高效便捷。而程序划分性概括则能够有效解决相关人员在具体落实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工作效率,遇到一些棘手问题时,能够合理走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沟通麻烦,提升工作效率。

2.补偿制度多元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人文、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民众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群众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和包容程度也越来越高,对此,相关地区政府可在当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以保障公共利益为目的和宗旨,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方式,对集体土地征收制度进行科学合理改革。

近年来我国支付方式逐渐由货币支付转变为数字支付,加之社会群众对于土地债券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加深,相关政府完全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新型土地债券的开发,以此确保民众的长远利益。例如,政府部门可鼓励个体民众与用地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方式进行土地分配与管理,使合作双方形成良性竞争关系,进而在竞争博弈中达到“双赢”的局面;政府部门可根据土地实际情况,为民众实行多渠道、多形式的补贴方式,给民众提供更多选择,让补偿制度朝着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民众需求。

3.优化集体土地征收的调查和审批制度

调查与审批是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关键程序,更是相关人员在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科学处理好各方利益的底层性环节,一切后续程序的推进皆需要从调查和审批开始。

地方政府在进行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出具备科学性、合理性的调查和审批制度,让相关人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据可依,所有数据来源不可凭空捏造,在确保数据资料客观性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状况,对相应数据进行严格审核,最终决策人员通过分析数据,形成准确判断,作出合理行政决定。

在我国,国家对土地制度进行了多次深入改革,出台了《土地管理法》,对集体土地征收,相关人员在调查和审批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征收以公共利益为主要目的基础上,且在补偿制度达到各方期望后,方可对集体土地进行征收处理。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在进行集体土地征收时,需要结合当地社会舆论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构建专业的调查和审批小组,在日常的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严格把关土地调查和审批工作,平衡好各方利益,确保集体土地征收能够始终在相关法律法规范围内的同时,高效推动集体土地征收的实施与推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人口大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民众对于日常生活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土地作为人民群众的立身之本,不仅能直接影响到民众日常生活,对国家发展也是至关重要。对于集体土地征收,相关部门需要与当地人民群众进行高效沟通,不断完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公共利益的界限制定,不断优化集体土地征收的调查和审批制度,在确保公共利益的同时,不断完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

猜你喜欢
集体土地公共利益民众
集体土地征收法定程序变迁研究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经营战略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基于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
浅论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
如何实现房地登记与土地等管理工作有效衔接(二)
当前集体土地征收拆迁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圣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