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83)
教育扶贫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有效扶贫方式。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扶贫的治本之策,从新时代中国教育扶贫的现实出发,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构成了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习近平教育扶贫观。作为我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指引、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教育扶贫观指引我国开创了符合自身国情的教育扶贫新道路、新模式,使我国教育扶贫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在历史大变革、时代大变局、世界大调整、民族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深入研究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生成逻辑、理论意蕴和价值地位,对于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建构中国教育扶贫理论体系,真正讲好中国教育扶贫故事,持续巩固新时代教育扶贫成果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思想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习近平教育扶贫观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人民立场,接续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教育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直接来源于新时代千百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教育扶贫的宏伟事业,蕴含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习近平教育扶贫观具有极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是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思想源泉。一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史就是一部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翻天覆地、消灭贫困的历史。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价值取向。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主张通过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劳动者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恩格斯指出:“无产者只有通过消灭竞争、私有制和一切阶级差别才能获得解放”(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9页。。废除资产阶级的雇佣剥削制度是无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教育在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消除贫困、消灭剥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工人阶级及其子女因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才导致盲目无知、思想落后,进而使他们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贫穷。因此,只有从社会制度上改造资本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现象。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要通过政府主导的国民教育和专业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智力和素质,使他们具备摆脱贫困的能力,并保障脱贫后不再陷入贫困。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剖析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贫困的制度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问题的本质,进而指出,要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让工人阶级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制度下基于教育的力量摆脱贫困。这一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为习近平教育扶贫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新时代,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扶贫思想的指导,科学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教育扶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扶贫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扶贫思想,为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尽快摆脱贫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史和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扶贫的措施和行动。比如,开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精准帮扶贫困家庭子女等,这些措施和行动对于推动我国教育扶贫事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习近平教育扶贫观形成的客观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教育在消除贫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认为,为了革命的发展,为了使人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既要使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也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他深刻地指出:“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5)《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而没有文化的农民一直受剥削、受压迫、受奴役,他们在思想上更不能自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开始谋划人民当家作主后的反贫困问题,他深刻地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6)《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页。。教育不但能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而且能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此,党和政府持之以恒大规模地开展青壮年扫盲工作,普及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教育扶贫,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274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还特别注重发挥教育和科技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274页。的著名论断,并进一步指出,智力开发要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他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9)《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有赖于科技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扶贫的重要方式,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和思想提升有利于形成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社会氛围。世纪之交,面对脱贫攻坚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注重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基础性作用,着重从制度上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他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教育,推广适用技术,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要确保每个人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都有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都有书读、有学上,通过接受教育,提升科学文化水平,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极其重视教育扶贫问题,特别是习近平本人对教育扶贫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原创性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穷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责任担当。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消除贫困、推进教育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所作的努力是习近平教育扶贫观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国民党政府留下的千疮百孔、极其落后的烂摊子,中国共产党为了早日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以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巨大魄力,带领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农民获得了土地这一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因土地问题而导致的贫困。与此同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基础教育。为尽快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1951年教育部召开会议,决定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普及小学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成为中国共产党教育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面对存有80%文盲率的教育局面,我国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到2021年,中国的文盲率已降至2.67%。1982年,在党和国家战略部署下,“三西”(10)指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扶贫工程拉开了序幕,在全国由此开启区域性教育扶贫序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加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都明确指出,教育扶贫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工作,只有高度重视、花大力气、久久为功才能解决。为此,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基础作用,以提升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抓手,大力开展贫困地区的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伴随着教育扶贫政策不断落地落实和精准发力,我国教育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脱贫致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撑。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2013年颁布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明确表示,教育扶贫的重点地区是贫困偏远地区,尤其是西藏、新疆等地。意见颁发实施之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有关地区教育扶贫工作,提高了当地的基础教育水平,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2016年颁布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再次明确指出,一定要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及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作为教育扶贫的重点,扎扎实实办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育扶贫政策,激发他们努力读书学习的内在动力,鼓励他们多读书,多接受教育,树立教育改变命运的人生信念。《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要求教育扶贫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例如,湘西在全国首创了孤儿和残疾人技能培训班,全部免除学杂费,每人每月发放四百元生活费。总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栉风沐雨、不怕牺牲、奋力拼搏,从实现人民解放到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力谱写了全世界最励志、最感人的壮丽史诗。显然,我们党百年来教育扶贫的伟大实践及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新时代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实践基础。
教育扶贫是针对贫困者进行教育资源的精准施放与精准帮扶,使“贫困者通过科学素养培育、文化水平提升和技术能力养成,实现脱贫致富,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1)张国献:《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共享困境与化解路径》,《理论学刊》2018年第4期。,共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引导性作用。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扶贫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逐渐形成了包括根本保证、战略定位、目标指向、内生动力、重要手段和价值追求等为主体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扶贫观,为新时代全面摆脱贫困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南。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教育扶贫的最大政治优势。教育扶贫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大力开展教育扶贫,贫困家庭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贫困人口数量不断下降,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党对教育扶贫工作的全面领导。
首先,基层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教育扶贫的重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基层,“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73页。,教育扶贫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贫困家庭才能摆脱贫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对教育扶贫事业的全面领导,一再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在教育扶贫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帮扶贫困家庭教育脱贫的能力,大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在教育扶贫攻坚战中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为教育扶贫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其次,扶贫干部在教育扶贫攻坚战中坚定理想信念至关重要。扶贫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但能够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始终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清醒头脑,而且还能筑牢信仰之基,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扶贫干部是教育扶贫的关键少数,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如何会影响教育扶贫的实际效果。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保证教育扶贫顺利进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指引。扶贫干部理所当然地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认真帮扶贫困群众,不断提升教育扶贫实效。最后,将从严治党贯穿到教育扶贫攻坚战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党的领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始终做到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是确保各项教育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的重要基础。强化教育扶贫干部的责任担当,推进履职尽责,激励担当作为,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做到履责激励、失责追究,才能做到奖罚分明,切实提高教育扶贫的质量和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1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2页。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不但能够让贫困群众“站起来”,而且还能够让贫困群众“走得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教育扶贫摆在脱贫攻坚的重要地位,他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论述教育和扶贫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一再强调,一个区域的发展涉及诸多因素,其中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等作用影响巨大。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经济原因辍学,从而造成技能缺乏、视野狭窄、知识匮乏,脱贫内在动力不足,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普遍。而教育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家庭脱贫的根本手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教育扶贫彰显了教育作为国计民生在扶贫开发大局中的根本性地位,还揭示了其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扶贫大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贫困地区的儿童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有所成。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考察时强调:“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14)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4页。,也是进行教育脱贫、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最佳方案。教育扶贫不仅与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而且还关乎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复兴。教育扶贫既是一项有助于当下和未来的社会与政治工程,也是一项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扶贫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要优先发展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广大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充足的教育资源,从而使他们掌握知识、改变命运,为贫困地区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
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念兹在兹的夙愿。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使命,而教育扶贫是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1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20页。。这一论断认识深刻、把脉精准,充分揭示了教育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大意义。毋庸讳言,贫困代际传递是造成贫困人口致贫的重要因素之一,会减弱奋斗意识,进而导致在特别贫困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很少拥有获取和占有知识的欲望。当这一状态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没有远见、满足现状、不求进取,而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在于斩断这条恶性循环的链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除致贫的思想穷根。因此,通过教育扶贫的方式,发挥教育扶贫的“造血”功能,提升贫困群众基本的科学素养,培养积极进取精神,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使贫困地区的大多数孩子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完成国民教育的培养目标,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历练心智,使知识升华为智慧、品德内化为人格,最终从根本上拔除穷根、铲除贫困世代传递的顽疾。许多贫困地区代代贫困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良好的教育。从父母那一代开始,由于受教育水平低、缺乏良好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以及无法获得稳定和有保障的收入,致使孩子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他们未成年就辍学跟随父母谋生,而其后代更难摆脱这一贫困“怪圈”。年复一年,贫困代代相传,逐渐习惯了贫困,陷入了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惰性状态。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1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4页。。摆脱贫困不仅要摆脱物质贫困,也要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和技能贫困。虽然依靠帮扶,贫困家庭的收入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增长,但一旦离开帮扶,就有可能导致“返贫”现象的发生,进而影响教育扶贫的效果。教育扶贫要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只有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返贫现象才能不断减少,扶贫工作才能见效,扶贫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因此,从长远看,彻底根除贫困不能没有教育,教育扶贫是管长远、管终身、管根本的治本之策,必须把教育作为消除贫困的关键举措,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全面提升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文化教育水平不但要从物质层面入手,而且要从认知层面入手,改变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认知。首先,在物质层面,既要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必要的经济补贴,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又要完善贫困地区教育设施,建设教育场所,使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义务教育。其次,在认知层面,大力宣传教育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性,提高贫困人口尤其是青少年对教育脱贫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通过教育改变命运,通过知识改写人生,通过技能改变生活。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涵养道德品质,提升劳动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够有信心、有能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同时,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主体要相互协调,共同培养贫困地区孩子脱贫致富的意识。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拔除贫困之根,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代代相传。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单纯的输血式扶贫并不能彻底消除贫困,只有让贫困人口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保护好他们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才能真正阻断贫困世代相传,彻底斩断穷根。
扶贫先扶智,扶智要扶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17)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4页。。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7页。。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科学引导和积极支持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技能素养勤劳致富。消除贫困,既要立足当前抓发展,解决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脱贫问题,阻止其返贫;又要着眼长远打牢发展基础,逐步使他们走向脱贫致富之路。教育扶贫的主体和客体都是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所以在脱贫攻坚大局中,应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的有机结合。扶志就是将广大贫困群众自己主动脱贫、主动致富的志气“扶”起来,调动他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扶智是指在贫困地区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手段,抑或是通过升学、转换职业等方式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培育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教育扶贫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还能产生精神力量,启迪智慧。因此,扶志与扶智都需要借助教育扶贫的手段,以提高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志气和能力,做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在为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的同时,特别要注重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大局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激发广大贫困群众自力更生、主动脱贫、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鼓励、支持和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用知识和技能改变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1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2页。。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在定向扶贫中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作用。职业教育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载体和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举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式,学会一门脱贫致富的技能,吃上“技能饭”,是他们获得理想工作岗位、保持稳定就业的关键所在。首先,职业教育可以精准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职业教育能够促进就业、服务民生,能够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和贫困家庭,且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比例要高于普通高中和本科院校,通过职业教育,无数个家庭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职业教育是以学习者就业为目的的教育,主要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掌握所需要的就业技能。通过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科学高效地学会和掌握一门脱贫致富的就业技能,这不但可以有效地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进而使整个家庭脱贫,还能够为企业培养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对技能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职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代相传的有效方式。其次,职业教育可以精准帮扶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脱贫。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的教育所难以替代的独特功能,可以开展学历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可以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各式各样的技能培训,以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方面,职业教育是见效最快、效果最显著的扶贫方式之一。绝大多数贫困群众因缺乏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勇气,没有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进而导致了贫困。因此,为了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铲除贫困的根源,不仅要给他们嵌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基因”,促使他们首先摆脱思想上的贫困,恢复“造血”功能,还要授之以渔,教授他们谋生技术,使他们掌握脱贫致富的技术技能,顺利实现就业。除此之外,导致贫困群众致贫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生产经营能力不足,所以应通过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式,对贫困群众的生产经营提供科学指导,提升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培养一批能工巧匠、文化能人、脱贫致富带头人等,帮助和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最后,职业教育可以直接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职业教育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互为促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专业技术支撑,有力助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高地的职业院校,汇集了众多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技术的专兼职教师,由他们组建的扶贫团队能够为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准高效的技术指导,从而确保贫困地区能够长期稳定脱贫。
教育是改变贫困群众现实困境的根本之策,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家庭世代贫困的重要途径,发展教育是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摆脱贫困接续奋斗,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始终不渝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向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奋力前进。然而,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东部与中西部之间、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这种现象不但会造成教育公平难以实现,而且也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0)《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8页。。教育扶贫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资源公平共享,促进贫困人口享受应有的教育,实现技能提升和素质养成,摆脱贫困。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公平教育,不断满足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愿望。在教育扶贫的实践过程中,对每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都应该平等对待,特别是要优先重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教育起点上的无差别对待,贫困儿童在入学机会上的应有关照以及贫困人口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公平对待,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教育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基础性工作,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关键。通过开展教育扶贫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进行物质援助的同时提供足够的精神援助,提高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扶贫开发大局中,应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贫困群众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得致富的劳动技能,切断贫困代代相传的链条,走向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
综上所述,教育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教育扶贫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教育扶贫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教育扶贫观意蕴丰厚、意义重大,不但为教育扶贫事业指明了奋斗方向,而且科学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方位下什么是教育扶贫、为什么要教育扶贫、如何做好教育扶贫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新的飞跃,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习近平教育扶贫观蕴含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扶贫理念、教育扶贫方法和教育扶贫经验等,建构了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意义重大的思想体系,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扶贫思想,对中国脱贫攻坚事业和世界反贫困实践都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习近平教育扶贫观具有鲜明的理论创新特质,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习近平教育扶贫观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原创性理论,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扶贫理论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价值定位,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教育扶贫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教育扶贫的科学理念,为制定和促进教育扶贫相关方针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教育扶贫观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在中国贫困治理领域中的重要实践,在深入分析和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我国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所面临的贫困问题,以及制约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而产生和发展的。习近平教育扶贫观产生并成熟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引导中国教育反贫困实践的科学指南,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习近平教育扶贫观在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大局中的先导性作用、全局性指引和持续性贡献,将随着民族复兴的时代发展而更加彰显,也会在我们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举措中成为精神标识。可见,习近平教育扶贫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时代表达和最新样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不断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永续实践,要“确保人民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21)魏磊:《习近平总书记执政风格研究》,《理论学刊》2019年第2期。,最终实现公平与正义,而做到这一点,首要的任务是消除贫困。消除贫困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一场攻坚战,必须高度关注整个过程的公平正义。教育扶贫不但能够为国家实施精准脱贫战略提供根本保障,而且还能取得最直接的脱贫效果,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对教育扶贫的认知和理解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没有拘泥于教育扶贫本身及内部,而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站在新时代贫困治理的政治高度,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扶贫对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所在。这不但为我国教育扶贫事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乃至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形成了不少关于通过教育消除贫困的思想、方法和措施,对解决贫困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等的局限,这些思想、方法和措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致使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百年来,只有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深深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扶贫,尤其是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特色教育扶贫观,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解决贫困问题、使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最新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习近平教育扶贫观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顺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习近平教育扶贫观也必将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贫困问题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性,这一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22)王丹、王太明:《中国共产党治理农村绝对贫困的基本特征、主要经验及现实启示》,《理论学刊》2021年第1期。。习近平教育扶贫观不但为中国的贫困治理和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而且为全球解决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首先,习近平教育扶贫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教育扶贫发展道路、坚持党对教育扶贫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对我国教育扶贫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人类反贫困的中国智慧,它不但为中国的教育扶贫提供了根本理论和实践指导,而且为全球反贫困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成功经验,体现了广博而深远的世界性意义。贫困国家想要摆脱贫困,逐步走向现代化,就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脱贫减贫道路。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道路多种多样,不仅只有西方模式,还有其他模式。为此,各个国家应该选择适合本国国情、能够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和脱贫减贫道路。其次,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贫穷国家长期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和压迫,经济和文化都相对比较落后。在没有一个科学理论作指引的情况下搞教育扶贫,很难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因此,贫穷国家如果想摆脱贫困、迈向现代化,就应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只有这样,这些国家才能逐步摆脱外部势力干扰,避免陷入新自由主义的陷阱,也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育扶贫战略,尽快走向脱贫致富之路。习近平教育扶贫观不但指导着中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还使全世界其他国家人民坚定了推动减贫事业的信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习近平教育扶贫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在我国教育脱贫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对我国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乃至人类反贫困史上书写了并将继续书写光辉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