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雨
(南京市建邺区消防救援大队,江苏 南京 210000)
建筑工程是我国建设的重要部分,施工现场经常会应用到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不仅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还能够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施工现场用电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供电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场施工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保证电气设备和供电安全,为建筑工程顺利完工保驾护航。
在建筑施工现场上,使用电气设备的频率高,电气设备和供电线路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普遍不佳,而且电力负荷变化大。由于施工人员有临时性的想法,以为这是一种临时性的用电,所以,往往会将老化的电线和设备,从一个工地搬到另外一个工地,进行循环应用,即使很多人员知道这些设备电力容量不足,仍然会铤而走险,不按照要求安装,马虎了事。电线随意连接,施工人员未经许可进行电气设备操作,造成施工现场触电、电气起火等意外事件。施工现场用电、供电安全、可靠,是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要确保工程的供电安全,就需要对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进行严格的监管。在施工现场使用电气设备,应遵守相关规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总体要求主要有:
(1)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工人必须时刻警醒施工安全,集中注意力,时刻想到安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严格根据规范进行精细化施工,避免出现违规作业。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使用火进行气焊或者喷灯时,要采取相应防火措施,严禁在带电导线、设备设施前作业,例如,在变压器、油开关附近使用火炉或用喷灯进行点火。
(3)在施工现场内制定的施工计划应具备安全方法和要求。施工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要佩戴安全带,佩戴头盔,严禁在高空作业时,上下抛掷施工工具和相关材料。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天气,如大风、暴雨、打雷等天气,要禁止一切高空作业。
(4)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应用梯子时,不能垫高使用,禁止使用缺档梯子。施工人员在使用梯子过程中,上端必须要靠劳,下端需要采用防滑措施,不可以同时有两人在电梯上作业。
(5)施工现场如果没有安全设施,严禁在屋架等高空进行作业,作业线路不能带电作业,也不能带负荷通电。如果施工人员出现触电事故,必须要立即断电,遇到电气着火也要马上切断电源,同时应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6)施工人员不能在电线下方进行施工,尤其是高压、低压线下不能堆放任何建筑材料,也不能搭建生活设施。
(7)对于移动式的起重设备、建筑脚手架、井字架的外侧边缘等要注意和电压线之间的距离。
(8)井字架拉线不能与电力线路进行交叉,即使从电力线路下穿过也必须要保持安全距离,同时还要进行防范拉线的上弹措施。
(9)对于移动电器设备、电缆等需要设置控制总开关,并且设置在明显处,方便进行操作。
(10)在建筑工地所使用的配电柜(箱)必须要保证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配电保护原则,配电柜(箱)要保证与临时用房防火间距4m以上。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在施工之前对于用电安全和电气设备使用细则都是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和要求制定,但是,随着施工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出现突发状况时,很有可能出现施工人员电气设备专用零线漏接等不按照要求操作的情况。
绝大部分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过临时用电行为,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用电意识比较薄弱,存在一定随意性,线路连接和对接中往往也没有根据相关要求操作,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操作,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从施工现场电力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在电气设备使用方面,存在着大量的违章行为,比如闸箱不上锁、电线非法连接等,这些违规用电行为,都会增加电力事故的发生率。
当前,要保证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性和电气设备本身的供电安全,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监控系统。但从现在的状况来看,监控系统和管理体系都有很大的缺陷,这就导致在监控系统中不能及时的检测到用电安全问题,也不能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从而导致电气设备的运行中出现一些问题。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体系,对施工工程各施工环节的电气设备安全用电和供电进行管理,确定工作人员职责,协调施工人员关系,针对电气设备安全用电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解决,不断优化管理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用电行为,让施工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规范应用电气设备,降低电气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率。管理人员要重视电气设备安全用电管理,时刻提醒施工人员电气设备安全用电重要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选择责任感强、技术水平高的人员作为安全小组长,监督施工人员的电气设备用电行为,在管理人员注意不到的地方进行安全用电管理,提高管理覆盖面,落实管理责任,切实提升电气设备供电安全管理效果。
在施工现场使用低压公用电网和TN-C系统的情况下,在总等电位连接保护区之外,如果工作过程中断开零线,TN-C系统会出现三相负载不均匀的情况,导致零位偏差,很有可能会烧毁电力装置,并将电气设备外壳接零,造成外壳带电,从而造成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在施工现场应用TN-S系统,可以把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从电源端的中性点彻底分离,三相回路的零线如果被切断,仅仅会把装置烧坏,不会使设备外壳带电,操作人员没有生命危险。单相回路中零线断开的情况下,对设备和人员都不会有危险。在建筑工地和外电路使用相同的电力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应与原有系统相符合,避免某些设备的接零,有些设备接地。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对于供电安全有密切关系。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用电意识,可以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在施工之前,将施工人员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培训,重点在于让施工人员了解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范,提高安全用电技能,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在遇到电气设备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方法进行处理,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用电行为标准、安全。
配电变压器是施工现场经常使用的电气设备,是用电安全的关键,其自身性能对用电安全有很大印象。现阶段,我国施工现场大多应用临时性配电变压器,为了保证临时用电安全,相关人员在进行配电器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施工场地高压电源的相关数据,确定电力负荷,将其作为标准确定配电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2)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用电需求出发,明确配电变压器的数量和容量,必须要保证施工现场用电需求。
(3)尽量选择震动程度小,安装较为方便的环境,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其他施工现场的配电变压器,必须要保证所应用配电器能够负荷本施工现场的最大用电负荷,同时要保证低压供电线路的施工现场和本施工场地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700m。临时选用的配电变压器一次高压绕组的电压等级必须和本施工场地的供电电压保持一次,二次低压绕组的电压需要和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保持一致。
在施工现场,可以选用中性点接地、低压电网380/220V供电的工程机械电气,设备外壳应采取接地保护接地装置。在电气设备的内部绝缘破损时,将相电压经由外壳连接至零线,从而形成一种短路,能够保护电气设备,实现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防止人体触电事故发生。在施工现场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低压电网时,为了避免因为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者构架带电,出现人身安全,所采用的接地保护设施称为保护接地。人体接触到带有电的金属壳体时,其身体的电阻与接地装置电阻是并联的,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电阻,因此,通过身体的电流非常少,大多数的电流都会被接地的电阻引开,减少了触电的危险,确保了人身生命安全。
漏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能有效保护使用者生命,并能有效地预防电气设备漏电的保护装置。施工现场具有较大危险性,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工作,防止各类意外,根据建筑工程相关规定,必须要对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一机一闸一漏制度,禁止使用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在每台设备的开关箱中必须安装漏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要放置在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旁,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要严格控制在30mA之内,额定漏电操作时限不能超过0.1s。在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环境下使用电气设备时,防护设备必须选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流不得超过15mA,漏电工作时间不得超过0.1s。
电相回路采用二次漏电流保护,三级或者四级漏电保护开关用于三相负载回路或者三相负载和单相负载的混合供电保护中。在电焊机焊接时,要将电焊短时冲击电流、电流急剧变化、电源电压波动等方面对于漏电保护装置的影响考虑在内。对于高频焊接设备,漏防护装置也要具有很强的防抗电磁干扰能力。在电动机方面,泄漏保护装置必须能够避开启动漏电而不动作。为了防止因额定电流的堵转电流冲击而造成误动作,必须保证漏电保护装置具有良好的平衡性能。当电动机不能停止运转时,应该采取漏电报警器,而不要使用漏电切断方式。
在施工长度超过15m的建筑工地或临时电气设备使用中,必须要做好防雷施工措施,搭建结构骨架过程中,要将混凝土柱子中的主筋和接地装置相连接,顺着建筑物的四角和脚手架周围要准备避雷针,并且将避雷针连接到接地装置中。所有在施工场地施工的较高施工机械,都要进行防雷保护措施,施工时起重机上要安装避雷针,并且要将其下部钢架与接地装置相连接。要将施工现场的绑扎钢筋各层面组成等电位,以防受到雷击出现跨步电压。当人员误入跨步电压区域中,感觉到双腿发麻,切忌不可奔跑,要立即用单脚跳出危险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电气设备供电安全和用电保护,能够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还能够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用电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