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教育未曾缺席
——试论祖辈教育的成因、利弊和对策

2022-11-26 06:38张春英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隔代祖辈家庭

张春英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朝阳小学,江苏昆山 215300)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曾提出“白板说”,他认为儿童主要由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塑造而成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和作用是社会及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由此可见,他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肯定。教育始于家庭,从古至今,家庭教育一直都存在着亲子教育和祖辈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家庭教育中的父母不是孤军奋战,祖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祖辈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祖辈教育。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做家长的,特别是祖辈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王极盛在数万人中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祖辈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

一、祖辈教育之“状”

祖辈教育,也称为隔代教育,是指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对其孙辈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活动。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很多中青年父母生存竞争的压力日益加剧,老人为了帮助中青年女子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也出于对孙辈的疼爱关心,祖辈教育成为了现代家庭的一种需求,在城乡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中逐渐常态化,对众多家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解祖辈教育的现状,笔者对昆山市朝阳小学的15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隔代教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正逐渐常态化。根据本次调查数据统计,47.6%的家庭是三代同堂,即祖、父、孙三辈生活在一起,3.4%的家庭孩子和祖辈生活,49%的家庭孩子和父母生活,从数据可知,超过半数的家庭孩子与祖辈有着密切接触。祖辈经常参与孩子的教养活动的有13.4%,有时参与的有52.3%,从不参与的有34.2%,可见祖辈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比例不小。

如果你将镜头转向小学校门口,你会发现拥挤的接送家长群中,大多数为祖辈。综上可知,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家庭教育中,祖辈也成了主力军,他们承担起了更多对孙辈孩子的教育职责。

二、祖辈教育之“缘”

(一)历史原因

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宗族制度的影响下,聚族而居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维持几代同堂的家庭结构提供了经济基础,使祖辈教育得以发展。为壮大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体系,也为保证有充足的劳动力,多生多养成为使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儿孙满堂”成为美好愿景,这一系列传统思想是祖辈教育的伦理基础。

(二)思想原因

在了解隔代教育意愿时,61.7%的祖辈表示愿意带孙辈,14.1%的祖辈非常愿意带孙辈。这不仅与“天伦之乐”“子孙绕膝”的传统思想密切有关,在老龄化比较严重的社会中,老年人退休后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加上子女忙于工作无法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对孙辈进行隔代教育也就成了这种寂寞生活的一剂调味品,他们需要“子孙承欢膝下”,为寡淡的晚年生活增添一抹色彩。

(三)社会原因

调查过程中发现,84.96%的家庭祖辈教育的原因是父辈工作繁忙。自女性解放运动以来,女性不再拘泥于相夫教子,也投入到社会生产劳动中,对儿童的抚养教育不得不让祖辈家长参与。再加上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大部分年轻父母在工作中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祖辈教育也是父母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被迫做出的选择。

(四)家庭原因

赵梅等在《从祖父母到代理双亲:当代西方关于祖父 母角色的研究综述隔代教养成因》中指出,隔代教育成因还包括儿童父母去世、吸毒、入狱、酗酒、离婚、家庭暴力、家庭性侵犯、艾滋病、儿童虐待、非婚生子以及父母的精神疾病和贫穷等因素。[1]笔者在做调查时,也有部分家庭是因为祖辈学历高,教育理念好,对孩子的学习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有帮助,便承担起了教育孙辈孩子的责任。

三、祖辈教育之“弊”

本次调查显示,有12.1%的家长认为祖辈教育有弊无利,6%的家长认为祖辈教育有利无弊,81.9%的家长认为祖辈教育有利有弊。

(一)教育观念不先进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思想观念更新快,祖辈学习能力不强,思想容易固化,在新生事物上比较排斥,在勇于探索上有所畏惧,跟不上新时代对儿童教育的要求,缺乏对儿童创新精神和发展性思维的培养,对孩子的个性成长、心理健康、学习能力等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育知识不丰富

本次调查显示,参与孩子教育活动的祖辈有35.3%为小学以下学历,36%为初中学历,22.7%为中专或高中学历,4%为大专学历,2%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也就是说,有107位祖辈的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祖辈的学历普遍较低。由于个人文化程度的有限以及知识的狭隘,对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便相对匮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缺乏科学认识,导致对儿童的教育质量下降。

(三)教育方法不灵活

教育方法是指教育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实施家庭教育内容的措施。德国的卡尔·威特肯定了在家庭教育中科学的教育方法的重要性,认为教育的结果应该归因于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否得法。祖辈在管教儿童时,方法比较陈旧老套,以单一的说教为主,并施以“宝宝子”“囡囡子”的讨好式说教,或者横加指责、言辞粗暴,一味纵容或批评,孩子意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更有甚者,直接实践“棍棒底下出孝子”老方法,孩子的身体受到伤害,心灵受到创伤。

(四)教育情感不理性

“隔代宠”是现在的热门词,祖辈们对孩子的宠溺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为了让孩子专心于学习而包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滋润”日子;为了不让孩子吃亏,孩子的游戏有了条条框框,孩子生活在被圈定的世界之中;为了不让孩子摔倒,把孩子捧在手心,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丝风雨……这样的宠爱,会让孩子的是非观形成偏差,把爱当作理所应当,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自利。无限制的宠爱也会过分保护、限制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和被动心理,甚至在亲子教育过程中,孩子形成寻求祖辈保护的习惯,把祖辈当成保护伞、挡箭牌,成为父母管教孩子的阻碍。

四、祖辈教育之“利”

如何看待中国的祖辈教育,长远看祖辈教育弊大于利,但也不能全盘否定祖辈教育。祖辈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应该清楚地认识祖辈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笔者清晰地记得曾经一个学生的爷爷,他是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一头白发,行为举止十分儒雅绅士,孩子妈妈告诉我,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的教育大部分由爷爷负责,妈妈的话语中透露着对爷爷的信任和内心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爷爷虽理工出生,但爱好文学,孩子的作文都是爷爷指导修改,难怪每每读这个孩子的作文,都有一股正气在其中。另一位满头银发的奶奶也让我印象深刻,她是来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课堂的,那一头的银白十分引人注目,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她频频与讲课老师互动,还时不时拿起手中的笔记下要点,与周围的年轻爸爸妈妈相比,似乎多了一份老练和沉稳。祖辈教育依然有优势。

(一)了解孩子所需,助力快乐成长

祖辈家长自孙辈出生照料开始与孙辈相处的时间较多,对孙辈的需求较为了解,对孙辈的照顾细心周到,也能凭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处理好不同年龄时期孙辈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今,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学习节奏快,老人的生活节奏慢、心态平和,有些老人还拥有一颗童心,喜欢与孩子玩乐,与老人一起生活,不仅可以融洽祖孙关系,还可以让孩子成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有所调节。

(二)培养优秀品质,传承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子孙满堂一直是家庭美满兴旺的象征,与子孙同乐同堂也是古往今来祖辈的愿景,因此,祖辈教育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实现老年生活伦理价值不可或缺的途径。祖辈曾经的生活艰苦朴素,他们有着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精神,他们懂得珍惜、关爱家人,孩子可以在祖辈身上学到这些传统美德。隔代教育也能增进祖孙之间的情感,减少隔代疏离,让老人在享天伦之乐的同时有利于孩子养成懂得感恩、尊敬老人的良好品德。

(三)生活作息规律,养成良好习惯

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儿童可塑性强,早期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教育者的言行、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在的夜猫子父母不在少数,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也会晚睡晚起;在成年人成为“低头一族”的同时,儿童也出现了一大批电子产品的“忠实粉丝”。而祖辈们生活作息相对规律,他们早睡早起,定时用餐,跟着祖辈生活,儿童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分担家庭责任,促进家庭和谐

在个别访谈中,有家长对祖辈帮助分担家庭责任的行为十分感谢,他们认为祖辈的时间相对充裕,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人生阅历,让祖辈照看孩子,能帮助父辈减轻生活压力,也让父辈更放心、更安心地投入工作。更有家长认为当父母跟孩子情绪激发矛盾时,祖辈是非常好的润滑剂,能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做到恩威并施,更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五、优化祖辈教育之“策”

(一)扭转观念,适度爱护

虽然祖辈不善于操作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但他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媒体或有关儿童教育的书籍来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经验,提高自身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祖辈教育效果。正确理性的爱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对待儿童时,要以理智控制情感,爱护得适时适度,尝试着放手,让儿童在生活上学会自理,遇到问题时独立面对,鼓励儿童人际交往,以帮助儿童适应社会。

(二)各尽其责,取长补短

父辈和祖辈在教育中都有利有弊,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促进教育和谐,帮助孩子健康、全面地成长。首先,不在孩子面前争执教育观点,多多沟通和交流,确立好统一的教育大方向,这样在教育时才不会产生矛盾而错失教育的最佳时机。其次,发挥特长,合理地分工合作,比如父辈善于运用网络媒体,可以适时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并向祖辈传授和更新;祖辈经验丰富,充分利用祖辈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汲取教育精华,使教育效果最优化。父辈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困难;祖辈教给孩子生活技能。父辈精力旺盛有方法,能科学高效教育;祖辈时间充裕有耐心,能协调亲子关系……总之祖辈和父辈各有优势,两代家长达成一致目标,互相尊重和理解,各尽其责,协调配合,才能给儿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家校合作,互学成长

全国特级教师李庆明指出:“学校应该引导家庭进行家庭教育。”在这个学习型社会中,祖孙不仅存在着抚养关系,还存在着学习关系,学校可以给祖孙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比如在寒假期间,绝大多数孩子都会与祖辈团聚相处,借此契机,学校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促进孙辈与祖辈之间的了解,如“我来教教你”,祖孙互学一个对方的本领:孙辈教祖辈手机上网,祖辈教孙辈生活技能;孙辈教祖辈学学英语,祖辈教孙辈地道方言;孙辈教祖辈读读古诗,祖辈教孙辈唱唱民谣……在这样的活动中,祖辈获得了一定乐趣,孙辈学会了生活技能,领悟了生活的智慧。在这种互惠共生的教育形态下,两代人,都在成长。

(四)社会支持,开设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想实现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必须要对家长进行教育和训练,以此来提高家长作为教育者的素养。除了家庭内部的调节改变,社会也应该对祖辈教育给予支持。比如可以创办祖辈学堂,开设相关课程,一方面,祖辈本身赋闲在家,他们有充裕的时间适当学习,也能满足他们学习的愿望和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普及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变祖辈陈旧的思想观念,学习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关注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从古至今,祖辈教育未曾缺席,也相信,终将在未来的家庭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实,能不能教育好孩子不在于是谁在教育,科学的教育观念、灵活的教育方法、丰富的教育知识是关键。当然,要想提高祖辈教育效果,祖辈在注重自身再教育的同时,也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与支持。

猜你喜欢
隔代祖辈家庭
迈向共学互学的未来:当前隔代学习研究的知识图景*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家庭“煮”夫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隔代家长怎样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