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廷福,白长远
(酉阳自治县民族小学校,重庆 409800)
渝东南地区小学,由于地处贫困山区,经济不发达,教师的思想受到一定局限,视野较狭窄,观念较落后,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
一是教师的专业化对口不全,作为艺体学科,要求专业性强。拿酉阳自治县民族教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来说,体育学科中存在学游泳专业的任教足球课程,美术学科中学篆刻专业的任教国画课程,音乐学科中学舞蹈专业的任教声乐课程等,诸如此类情况看似学科专业对口,实则小专业不全,这使学生的成长受到制约。
二是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较慢。由于平时研学氛围不浓,自我学习动力不足,外出专业化培训不多等情况,造成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理念落后,即使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常常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不利。
三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对艺体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已趋一致 ,各项法律法规也逐步建立和完善,但学校在具体落实时,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目前,由于考核制度的缠绕,追求“三率”来量化艺体学科教师的工作成绩仍占主流,评价结果并直接与评职晋级、绩效考核挂钩,对没有具体分值量化的艺体学科教师待遇不公,教师思想消极,常常出工不出力,这对学校的前面发展受到阻碍。
渝东南地区小学艺体学科教师综合评价机制改革主要有三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发展学生。学校艺体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艺体教育工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体质健康,活跃学生课余文体生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是成长教师。加强艺体教师评价管理工作,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开阔教师的视野,改变教师落后的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是提升学校。学校艺体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板块,是学校特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艺体工作管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校的生机,展示学校的风采、特色,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任何一场革命,都需要先进的思想理念作指导,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改革也不例外,中央对学校的艺体教育也有明确的规定。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等课程,学校要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
改革需有目的性、渐进性、原则性,不能随心所欲,漫无目标。渝东南地区小学艺体学科教师综合评价机制改革固然要遵循以下的规律。
一是循序渐进规律。改革需要有的放矢,改革需要一层层、一步步推进,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不能从速。
二是调查研究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调查、搜集有关现状问题,然后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归纳,形成改革的印证资料。
三是发展性原则。改革必须始终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在本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在实践和思考中弃劣取优,去伪存真。
四是实践性原则。在改革过程中,需立足理论的角度,结合校情,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在大机制背景下,在探索总结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评价改革机制。
通过改革,最终要达到成长学生、发展教师和提升学校的目的,在本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在实践和思考中弃劣取优,去伪存真,形成城区小学艺体学科教师综合评价机制改革管理的长效机制。
1.借助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撑,通过学校的努力,实施同学科相互转小专业培训学习,让艺体教师丰富、全面学科知识,解决教师专业对口不完全的问题。
2.通过改革,找到教师专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形成教师成长目标体系,从而提升艺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通过改革,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通过改革,得出一套针对我地区城区小学艺体学科教师综合评价机制改革的长效机制。
1.一改教师的专业对口不齐问题
作为艺体学科,要求专业理论性强。我校是一所县城小学,就我校而言,艺体教师总人数达标,但是,各门学科的小专业配置不齐全。例如,在体育学科中,存在学游泳专业的教师任教足球课程,在美术学科中,学摄影专业的教师任教国画课程,在音乐学科中,学舞蹈专业的任教声乐课程等,诸如此类情况,看似学科对口,实则小专业对口不齐。
2.二改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较慢问题
(1)教师自身学习不够。由于氛围的影响,学科的特殊,自我学习动力不足,平时很少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再学习,造成理论知识更新慢,知识结构单一。
(2)教学理念陈旧。由于学科因素,教师备课量少,批阅作业情况不多,学科组内教研活动甚少,教师平时真正走进课堂的研学氛围淡薄,就体育教师来说,在一起的时间几乎都是在搞运动。所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是老一套,即使学校要求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常常出现剑走偏锋的现象。
(3)专业化培训较少。由于所谓受学科的“歧视”,艺体教师在接受专业化培训上与其他学科比较,量较少,并且培训的系统化程度不够,学科专业笼统。所以,造成教师的信息相对闭塞,视野得不到有效开阔,专业化发展停滞不前,常有“用20年前的知识教授20年后的学生”一说。
3.三改对艺体学科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对艺体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趋于一致 ,但对贫困地区一些学校来说,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受评价机制的约束,考核制度的“缠身”,以追求“两率一分”来量化教师的工作成绩仍占主流,所以,真正在考核艺体学科时,还拿不出较为切实可行的长效考核机制,就这样,艺体学科和其他考试学科受重视程度的差异就不言而喻了。
1.学校形成常规管理机制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刚性制度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的研学制度。如实施同学科教师相互培训、学习、研讨,形成“学校考核—主管处室主抓—教研组长具体组织—组员相互学习”层级管理模式,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提升“一专多能”中的“能”。
2.加强教师的交流培训力度
(1)采取“引进走出”的交流战略,多送教师走出长视野、新理念,把专家或有理念的教师请进来做培训指导,促成长,形成常态化,学校要办真教育,要有“成长教师就是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
(2)以县域教育集团捆绑发展为契机,加强校际之间的互动交流,长期、定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取长补短,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
(3)学校出台相关制度体制,写进发展规划,主管处室根据培训方向、内容,制订方案,形成培训制度;教研组制订学期或学年阅读计划、学习计划并且写进行事历,形成组内考核方案,鼓励教师多看专业书籍,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盈专业知识。
3.改变对学科的偏见
学校从考核角度要真正改变对学科的偏见,提升对学科的重视程度,树立每门学科都重要的理念。学校根据上级的要求,开足每门课程,尤其是艺体课,要求每堂课都要按照课表安排上课,学校不定时地抽测课堂与课表对应情况并实施考核;学校对艺体学科制定激励考核机制,与评职晋级、绩效挂钩,与其他考试科目并轨,实行工作量化,严格考核。
4.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
学校要明确进行一场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要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自上而下要引起高度重视,领导要充分发挥指向、指导作用,教师要大力支持和配合,经常召开相关工作会议,鼓舞教师思想,推进研究进展。
首先,做好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督促改革过程的真实性、有效性,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其次,做好人力保障。课题主研、参研人员要有一线艺体教师,他们作为改革对象,最有发言权,同时学校相关处室的管理干部参与其中,起到带头、督促作用,这些为都为改革顺利进行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
最后,做好物力保障。学校要在配置、培训、劳务、调研等方面充分预算经费,做好后勤支援。
该评价机制自改革以来,教师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学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1.学校实施了同学科教师不同专业间相互培训、学习、研讨制度常态化,形成了层级学习管理模式,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丰盈。
2.学校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投入,同时,以集团发展为契机,开展校际之间互帮互助的研学活动,教师的理念得到更新,专业化水平得到成长。
1.艺体活动形成特色。各类球赛、运动会定期开展;师生现场艺术竞赛开枝散叶,学生生龙活虎,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2.艺体特长出色发挥。学生参加县级及以上竞赛成绩明显提升,男团、女团多次在全县的田径运动会中摘冠,教师在市、县级美育基本功大赛、现场赛课中,多人次荣获一、二等奖。
3.科研氛围明显增强。2020年来,艺体学科成功开题5个县级课题,论文发表、获奖较以前多倍增加。
4.考核评价合理公平。学校完善并运用《艺体学科教师综合评价方案》对音乐、体育、美术、武术、葫芦丝五个学科实行量化考核,同时,与其他文字学科合理并轨评价,促进了教育评价的公平性。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市级“武术特色学校”“葫芦丝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5.编印了《渝东南地区城区小学艺体学科教师综合评价机制改革》项目论文集 ;形成了音乐、体育、美术、武术、葫芦丝五门学科考评细则,即《酉阳民族小学校艺体学科综合评价方案》。
1.在学校召开相关会议,实行多方问卷,了解教师需求。
2.制定、完善相应激励机制,转变教师观念。
3.根据校情,制定可行的考核方法,与笔试学科并轨,实行量化评价。
4.在运行中不断优化方法、制度,形成适合校情的综合评价机制。
对艺体学科的有效管理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办学特色的有力彰显。然而,对于非文字测评学科来说,往往拿不出公平合理的考核办法,形成不了长期有效的评价管理机制,所以,本浅析旨在针对小学艺体学科教师综合评价机制改革提出策略,唯愿能“痛改前非”,走出窘境,开辟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