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浩,金甲杰,宋东波,张明宝
(1.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2.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安全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主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将“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其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电网建设、改造等任务不断增多,促使电网企业大量的工作采用分包、外包方式开展,外包企业的资质能力、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等参差不齐,且外来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人身安全风险高,因此,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以下介绍了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以“四个管住”(管住计划、管住队伍、管住人员、管住现场)为目标开展的电网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简称“风险管控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平台的建设应用对提升安全管理质效有重要意义。
风险管控平台总体目标是建成贯通现场感知和上层应用的集中统一的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平台,跨部门、跨专业实现安全生产数据、视频信息的接入、分析及展示。通过平台建设实现与已有配网精益化管控系统、PMS2.0 系统、基建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多个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互通互用;将站内、输电通道、三跨线路视频及外网现场球机、基建系统视频统一接入平台,最终实现输电、变电、配电、基建等现场作业管理全覆盖和高风险作业视频全覆盖。通过集中统一的平台进行作业计划、队伍、人员、施工现场的全过程管控和监督,促进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
风险管控平台以“四个管住”要求落地实施为目标,紧扣“计划、队伍、人员、现场”四个重点要素,开展各功能模块的开发应用,构建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作业安全防控体系,形成作业准备、监控实施、分析总结、考核激励的良性工作闭环。
管住计划就是通过严格的计划管控,实现风险的超前预防和事故防范关口前移,将各类作业计划纳入管控范围,杜绝无计划作业。
风险管控平台内部建立了“三级编制、两级审核”(班组/工区/部门编制、工区/部门审核)的计划管理流程,同时打通了各专业系统间的信息壁垒,可直接在风险管控平台录入日、周、月、年度计划,也可使用基建、营销、PMS2.0 等系统推送的计划数据,实现一次录入,多系统共享,减少基层人员数据录入工作负担;还可按专业、是否停电、风险等级等对作业计划进行分类多维展示。另外,还具备作业风险辅助判断功能,通过对各专业作业计划进行海量数据分析,建立作业内容和风险等级间的对应关系,根据作业内容中的关键词汇,对风险等级进行弹框提醒。
管住队伍就是建立队伍的准入、动态评价、考核退出机制,在进场前对外包队伍实施安全资信审核、准入、报备管理,把好队伍安全准入关。
风险管控平台建立了外包单位准入及考核流程,在平台录入施工单位的基本信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名称、法人等)及资质信息,工程发包单位的业务管理部门及安监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通过风险管控平台对作业队伍的安全事件及违章行为进行统计,在省级范围内实现队伍动态评价互通,依据评价结果实施“负面清单”和“黑名单”管控,剔除安全管理不合格、不满足要求的施工单位,不断优化在库的施工队伍数量,倒逼作业单位提升自身安全管理水平。
风险管控平台通过接口获取配网工程、基建专业外包单位基本信息和资质信息,同时结合平台内部录入的技改、大修类外包施工单位,形成外包单位库。
人是现场作业和管控措施执行的主体,也是作业风险管控最关键因素。管住人员就是建立人员安全准入、评价、退出机制,对作业人员实施安全准入考试、资格能力审查,严防人员盲目作业。
风险管控平台建立了人员准入及考核流程,在平台录入人员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身份证照片、个人照片、合同、保险等),特种作业人员还需录入相关合格证、资格证图片,工程发包单位的业务管理部门及安监部门对人员资格进行逐级审核,确保信息有效、持证上岗。通过风险管控平台移动终端开展安全准入考试,考试合格且资格审查通过的人员,在进场时才能够扫脸识别入场作业。通过风险管控平台对相关人员的资质、证照进行核查,对违章行为进行记分统计,推进人员安全“负面清单”管控,对人员进行动态评价,及时将作业水平低、反复违章、安全素质能力严重不足的作业人员清理出场。另外,通过企业资质及其人员资质信息的关联分析,还可判断外包单位能够承担的现场类型和作业类型,杜绝承载力不足、专业不匹配、资质与作业类型不符等情况发生,实现外包企业和人员的精准管控。
现场是作业风险管控的落脚点,管住现场就是在管住计划、管住队伍、管住人员的基础上,依托风险管控平台,发挥专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督部门协同管控作用,实现对作业现场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督管控。
风险管控平台及平台移动终端联合实现作业现场的实时管控。在风险管控平台内录入的作业计划可直接推送至工作负责人的手机移动终端(或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关联作业计划),工作负责人上传现场勘查记录、三措一案、工作票、安全交底卡、现场交底录音、安全措施布置等相关图片,并通过扫脸完成作业人员的准入识别,作业计划的开工、收工、地理位置等信息在手机移动终端实时采集,并在风险管控平台中共享。各级管理人员均可登陆移动终端实时查看作业地点分布情况、调阅作业现场详情,实现作业地点、风险等级、作业人员的全方位掌控,可随机抽取作业现场开展“四不两直”督查。
另外,可在移动终端建立稽查计划,通过接入平台的现场球机、站内视频监控等实现作业现场的远程视频督查,也可对上传的作业资料进行远程核查,发现问题可直接呼叫联系现场负责人,大大提升现场安全管控质效。
目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框架指导下,建成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并在16 家地市公司、72 家县公司深入推广应用。系统集成各类设备设施2 500 余台(套),用户4.7万余人,移动终端活动用户1.2 万余人。通过平台网页版、移动终端可实时查阅所辖各单位作业计划、作业风险分布及高风险作业到岗到位监督等各类现场管控情况,联合省、市公司级安全管控中心开展作业计划、队伍、人员、作业现场的全过程监督,深入强化现场作业管理,规范现场作业行为。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管理融合,打破业务壁垒,贯通多专业系统数据,全面实现现场作业线上管控,推进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统一管理,大幅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