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各种形式开展反贫困斗争,以逐步完善的反贫困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至2020年底,我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完成了现有标准下的脱贫,832个贫困县实现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的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1]。全面脱贫攻坚实现之后,脱贫地区的工作重心从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转向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内部发展差异,城乡之间逐步形成了二元结构,城市和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出现了巨大差异,农村人才空心化严重,人才问题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问题。
农业高校的学科设置、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更加贴近,人才培养成果更加契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需要,因此农业高校在培养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人才上具有先天优势。然而,当前农业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学农意愿低、就业不安农、离农化倾向明显等现象[3],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等方面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势必引发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回应性变革,新农科即是农业高校对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优先发展“三农”的直接回应[4]。然而,传统的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农科特征的“三农”形势。虽然我国农业方向的大学毕业生很多,但大部分毕业生向往城市的生活,对农业、农村、农民有陌生感甚至嫌弃感。在城市生源增加的背景下,学生“情怀不浓,爱农不深”问题更加凸显。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具有乡土情怀而且毕业后能将所学知识反哺农村发展的也少之又少[5]。
新农科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贯通,要培养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知识的新型农科人才。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农科课程结构局限于农科专业课程,信息技术、工程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和人文社科类课程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供给不足[6]。由于过度强调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与深,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甚至选修课局限于学科专业本身的内容,忽略了人才的知识多元、能力多样、素质全面等方面的需要,与推进农业产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现代化、高质量服务“三农”的新型人才的期盼差距较远[7]。
高校普遍存在专业理论课程较多而实践课程不足的情况[8],农业高校亦然。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农林院校的实践课程学分(学时)占比原则上应大于25%,但是对八所农林高校调查发现其平均数仅为19%[6]。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实践,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偏少,而且实践环节的技能要求较低,导致学生实践锻炼效果欠佳。
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是一项系统化、动态化和常态化的工程,优良的运行成效需要有健全的运行机构和完善的保障机制[9]。传统的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面临着学生和教师双向激励政策创新不足、激励效果不佳的问题,难以回应知农爱农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难以满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现代化人才的需求。
因此,探索构建新形势下的知农爱农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能扎根农村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现代化人才,并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引导校内智力、科技和技术资源同乡村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农业高校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需求。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双一流”高校作为我国高校的先遣队,理应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核心目标。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农业类高校,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实践中,以国家扶贫需求为切入点,构建了以培养模式改革“三个拓展”、课程体系改革“四个纳入”、培养过程改革“五个进入”和培养机制改革“六大机制”为实现路径的“3456”知农爱农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
“铸农魂、学农事、懂农技”是知农爱农的具体要求,是“3456”知农爱农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
1. 系统设计拓展“铸农魂”教育内涵
针对培养模式适应不强导致学生“情怀不浓,爱农不深”的问题,川农通过系统设计,以学生思想教育为抓手,思政课程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川农大精神教育和专题扶贫教育为载体,拓展“铸农魂”教育内涵。第一,在思政课程中注重加强农业理论、政策和历史,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育中加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内容,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加强三农政策内容,在“四史”教育中加入农业史内容;第二,在课程思政中重点关注课程背后的产业兴衰故事、历史发展故事和扶贫故事;第三,在学校最重要的校本文化——“川农大精神”教育中突出对爱国敬业的红色基因、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和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的传承;第四,充分依托各界资源,开展专题扶贫教育,包括邀请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宣讲扶贫方针政策,邀请扶贫一线人员和企业家讲扶贫体会,邀请扶贫专家讲扶贫方法,邀请扶贫优秀学生讲扶贫感悟,邀请脱贫农民谈脱贫心路历程。
2. 聚类优化拓展“学农事”教育内涵
针对人才培养“创新不足,激励不够”的问题,川农采用聚类优化的方法,构建了“高端人才+科研专项+科技成果+课堂教学”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拓展“学农事”教育内涵。第一,通过优秀人才招聘计划吸引高端人才,优化和提升教学队伍素质,确保人才培养的直接责任人的质量;第二,通过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和社会服务支持计划,激励教师立足学术前沿,提出和解决农业领域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并积极促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第三,以专业建设支持计划激励教师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材素材、课堂案例和讲座故事,以科学研究反哺人才培养;第四,通过国际化办学推进计划,鼓励学校教师出国深造,拓展教师国际学术视野、增强其科研和教学能力。
3. 系统优化拓展“懂农技”教育内涵
针对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效果不佳”的问题,川农引入企业和政府两大主体,构建了“高校+企业+政府”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拓展“懂农技”教育内涵。第一,通过分析“三农”发展新趋势和贫困地区的扶贫需求,由学校瞄准需求申报新农科专业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减不能回应扶贫需求和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增加专业和实践需求的契合度;第二,通过与企业共建博士工作站和实习基地等校企合作模式,围绕企业实际问题,学生在学校专家的指导下,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形成学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协同效应,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通过与政府共建新农村研究院分院、“科技小院”和科创农庄,政府和高校共建平台,学生和农户共同参与,培养学生解决农村实际问题技能。
脱贫攻坚是我国的重要战略,在其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扶贫元素。川农通过将扶贫元素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以扶贫元素嵌入的方式优化课程,实现了对传统农业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和内容更新,回应和解决了其“结构不优、内容不新”的问题。
1. 将扶贫理论知识纳入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大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通过将农业农村基本理论、扶贫方法和扶贫案例等扶贫元素纳入专业课程中,增加选修课尤其是与农科交叉的选修课程数量,学校传统的课程结构得到优化,实现了从传统农业课程体系向回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转变。经过逐年的优化,川农现有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学分比例超过45%,课程中的扶贫理论知识比例显著上升。
2. 将扶贫内容纳入教学实习实践
通过增加扶贫相关基层实习实践课程,建立课程实习、基地实习、扶贫基层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多样化教学实习体系,增加学生在校期间农业相关技能训练的机会,学生农业相关岗位就业能力得到训练。
3. 将扶贫主战场纳入社会实践
通过在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研兴趣培养计划和专业技能提升计划中增加面向贫困地区、聚焦扶贫脱贫和服务“三农”的项目,让学生在“三州三区”等扶贫主战场中开展社会实践,并构建了基于专项训练计划、选题清单和竞赛的专业能力提升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
4. 将扶贫实际问题纳入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选题
教务管理部门和院所通过指导性意见,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鼓励引导教师结合扶贫科研课题、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任务等制订论文选题清单,由学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兴趣从中参考选题。此外,学校教务部门通过强化毕业论文的导师负责机制、构建不同学科的分类设计机制和专业内部导师协作机制,进一步保障了毕业论文质量。
具备农业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是对大学生助力脱贫、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川农通过引导学生进入“科技小院”、进入产业基地、进入扶贫项目、进入第三方评估、进入农业相关志愿服务等措施,有效破解学生“实践不足、技能不精”问题。
1. 鼓励引导学生在科创农庄或“科技小院”定点入驻
农业实践场所是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的重要来源。川农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建科创农庄和“科技小院”,并以学生定点入驻参与科研生产实践的形式,整合政府、企业、导师和农户资源,锻炼学生生产实践能力。
2. 鼓励引导学生进入产业基地平台实训
作为农业类高校,川农在实践实训平台建设上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充分依托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等产业资源,共建产学研育人协同基地的方式,学校搭建学生实训平台,由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孵化和运行等过程,通过项目运行充分了解产业需求和发展方向。
3. 鼓励引导学生进入扶贫项目动手实操
扶贫项目是高校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资源。川农充分利用学校承担的脱贫规划设计、脱贫政策咨询报告、基层农村干部培训和对口扶贫支援等各类扶贫脱贫项目资源,带动学生全面参与扶贫项目,在扶贫项目中实际操作,增强技能。
4. 鼓励引导学生进入第三方评估实地调查
第三方评估是深入扶贫最前沿了解扶贫工作的最直接渠道之一,川农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加扶贫第三方评估进行实地调查。学生通过实地参与扶贫第三方评估调研,精准识别贫困户,深入了解农情。
5. 鼓励引导学生进扶贫团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农科类大学生爱农情怀教育的重要载体,也能锻炼学生解决“三农”实际问题的能力。川农通过学生自行设计服务方案,以支教团、科技助农帮扶团、百名村官挂职团等多种方式,支持学生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扶贫支教活动,学生的知识技能、组织管理等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作为一项系统化、动态化和常态化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机制保障。川农通过健全教师能力提升机制、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机制、学生基层就业支持机制、深度贫困县“订单式”培养机制,以及人才培养和脱贫攻坚一体推进机制,克服了传统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不足、激励不够”的问题,有力保障了知农爱农创新性人才培养成效。
1. 健全教师能力提升激励机制
通过实施学科建设支持计划,在学科建设中构建了基于层次资助、专项资助、团队资助和后补资助的体系,保障和激励教师专心于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培育人才,以人才培育支撑教学,调动和激发了教师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2. 健全教学质量提升激励机制
通过实施专业建设支持计划,构建了层次资助、专项资助和后补资助体系,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在教学中培育名师以支撑和反哺专业。同时通过每年评选本科教学质量奖、公开竞聘本科专业教授等制度,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权重,确保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3. 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机制
通过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单列研究生推免指标名额,建设校级创新创业云服务平台,学校加大对获批的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和创新创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全方位支持,同时通过创新创业课教学业绩认定等方式,引导教师参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4. 健全学生基层就业支持机制
针对学生基层就业给予全过程支持,包括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做好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的引导。此外,学校还投入专项经费支持贫困地区学生回乡创业,并建立了基层就业毕业生全程跟踪和辅助机制。
5. 健全深度贫困县“订单式”培养机制
通过专项计划实施定向招生和制定定向培养方案的方式,针对四川省“三州一市”等扶贫重点地区深度贫困县的岗位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补齐文化基础,强化农业技能,最终培养扎根扶贫主战场、符合扶贫与乡村振兴需求的紧缺专业人才,实现定向上岗。
6. 健全人才培养和脱贫攻坚一体推进机制
通过实施社会服务支持计划、单列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将学生带到扶贫一线等举措,引导教育教学与扶贫融合。此外,川农通过单列认定推广型高级职称和评选年度扶贫“十佳教师”等措施,引导教师将扶贫案例和成果带到教学一线,优化教学资源。
川农依托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园艺等传统优势农林专业开展“3456”知农爱农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并在取得试点成效的基础上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全校所有涉农近农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爱农情怀大思政教育培养模式下,川农毕业学生的“三农”情怀得到加强,构建起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念,投身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学生比例显著上升。近十年,川农共计培养毕业学生6万余名,其中近万名毕业生积极通过参与“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基层选调遴选等国家基层专项,成为基层的农技人员,逐渐成长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其中近千人任科级以上基层领导干部。2020年报名参加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的应届毕业生达340余名,较2019年增长55%,学校连续四年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通报表彰。毕业生中也产生了一批服务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个人或团队榜样,如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渭川千亩”科技助农帮扶团队直接带动50余个贫困村脱贫,惠及80多万村民。
经过十多年的运行,川农“3456”知农爱农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上成效显著,人才培养的质量相较以前提升明显。
一方面,学生录取分数逐年升高,就业质量明显改善、综合素质显著增强。招生就业处等部门的数据显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生为95%,考研率从10%增至30%。农业学科2020年约30%的毕业生到上市公司、世界500强、金融系统、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考研率达到40%,考入985、211高校的学生占比逐年提高,出国留学人次逐年增多。
另一方面,学生科研和实践成果突出。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EI、SCI、ISTP等核心期刊收录论文100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800余项(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2次接见学校创业学生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川农学生在“双创”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中,80%以上项目为农业项目。近年学校获国家级社会实践竞赛奖励40项、获评国家级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优秀团队23个。川农先后获评省级以上“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连续24年被表彰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3456”知农爱农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施以来,共3204名学生通过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认证,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四川省高校第一。
近10年来,川农有近4万人次的师生深度参与服务国家扶贫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技服务工作全面覆盖了四川省88个贫困县(其中有45个深度贫困县)和藏区彝区。对口帮扶的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和凉山州雷波县顺利脱贫摘帽,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川农力量。川农先后获评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为代表的扶贫集体荣誉,培养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科技部优秀科技特派员等先进典型。“吕葡萄”吕秀兰教授、“土豆王”王西瑶教授、“历时22年研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杨文钰教授等一批服务脱贫攻坚的优秀教师代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课程体系优化。川农主动围绕脱贫攻坚战略需求,对接西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了农业专业课程优化。其中,新增农业专业28个,优化调整专业26个,完成了传统农科专业布局向新农科专业布局的过渡,完善了学科专业体系。川农获批国家级、省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各8个,国家级、省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分别有1个和6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实施“专业建设支持计划”和“社会服务计划”,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反哺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能力。近十年来,川农新增国家级人才65人次,新增各类省级人才工程或者人才项目500余人次,70名教师获评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特等奖。教师以生为本、爱岗敬业、牢记使命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得到弘扬,学生评教满意度不断提高。
科研能力提升支撑人才培养。通过实施“学科建设支持计划”系列政策,有效解决了学校科学研究创新不足的问题,取得了在Science、Cell等为代表的全球顶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0项、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等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科学研究有效支撑了人才培养。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农业院校应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好其在科研、人才、平台等多方面优势,建立符合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川农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实践探索中,构建了“3456”知农爱农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效果较为突出,也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做了有益探索,为国内农业高校“知农爱农”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下一步,农业院校要进一步深化以“知农爱农”为核心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充分发挥在培养赋能乡村本土人才、培养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农业现代化人才等乡村振兴急需人才方面的优势,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的“土专家”“田秀才”、产业发展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农技员等骨干人才,以人才培养支撑以农业为主导的乡村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从根本上消解返贫风险因素、增强持续发展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做出贡献。